仙委教1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61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委教1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仙委教1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仙委教1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仙委教1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仙委教1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仙委教1号.docx

《仙委教1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委教1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仙委教1号.docx

仙委教1号

中共仙游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仙游县教育局

文件

仙委教〔2010〕1号

关于印发《2010年仙游县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学校,局各股室、中心:

现将《2010年仙游县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校、本股室、中心实际,认真安排2010年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开创2010年度我县教育工作新局面。

 

中共仙游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仙游县教育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五日

主题词:

教育工作要点通知

抄送: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仙游县教育局办公室2010年4月15日印发

2010年仙游县教育工作要点

2010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启动实施的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工作着力点,更加注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社会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于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政策上求突破,着力于纵深推进素质教育上求突破,着力于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上求突破,着力于夯实教育跨越发展基础上求突破,着力于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上求突破,凝心聚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2010年全县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持续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小学学龄儿童除免缓学外都能按时入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以上,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5%以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普高教育与中职教育在校生比均达省平均水平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85%以上,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率在2%以内。

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双高普九”进一步巩固提高,“两项督导”通过省政府评估。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精心谋划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采取中心组学习、组织宣讲、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和大力宣传胡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切实把大力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着力在推进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等方面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不断开创全县教育工作新局面,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力组织开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仙游跨越发展”学习教育活动。

认真总结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建立和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

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校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完善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推动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3、精心谋划制定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之策。

结合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组织力量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我县教育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谋划今后一个时期仙游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认真制定“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我县教育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4、切实凝聚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合力。

加强与各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沟通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落实各级重大教育改革发展决策部署。

拓宽听取广大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渠道,集思广益、问计于民、形成合力。

切实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和教育对外宣传工作,更加重视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政策研究,引导全社会更多的人支持教育、参与教育、发展教育,大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凝聚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强劲合力。

二、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5、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和《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意见》,积极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大力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注重教学过程德育渗透,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组织开展第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向身边先进人物、道德标兵学习活动以及以“小志愿者”为龙头的班级德育活动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寄宿制学校德育工作。

加强学校政工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奖励表彰机制,协调好社会教育,引导好家庭教育,发挥好关工委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6、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凝聚力。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重视抓好学生社团工作,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

强化校园网络文明和安全管理,推进校园“绿色网室”建设,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阳光上网,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积极开展“班班有歌声”活动和团队、第二课堂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和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7、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认真总结第一轮初、高中课改工作经验,精心研究全国第一、二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课程推进与考试探索工作的初步成效,对照检查本县中小学课改工作,发掘亮点,寻找不足,改进提高。

向课堂要质量,向课改要质量,积极推进有效课堂构建和集体备课研课等教学改革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中小学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和改进教质量监测机制;深化考试评价和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完善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试体系,稳步加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校比例,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招生中应用,切实发挥科学评价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继续推进改基地校、样本校、试点园建设,重点加强对农村课改工作的示范和引领,进一步提高课改工作的整体水平。

巩固提高片区教研初步成果,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与指导,大力倡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员进课堂、抓教研和教研员带课题进学校、包片蹲点研究指导,力求创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和推介利用价值的教科研成果和课堂教学案例,为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8.强化学校办学行为规范管理。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工作意见》,推进“办学行为规范年”活动,切实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进一步加大对学校贯彻、落实省颁教学常规工作要求和教学质量的监测督查力度,不定时进行教学常规及课程开设情况抽查,促进学校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开足开好规定的所有课程,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中小学招生管理和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招收及农民工子女入学工作,坚决制止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价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办重点校、重点班及快慢班,有效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

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管理,建立问责制,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和公告制度,加大对各种违规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加强对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材料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9、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与健康教育。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抓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工作。

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饮用水卫生专项整治力度,抓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和“防近”等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艺术活动,推进高雅艺术、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丰富校园生活、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10、加强中小学语言文字和科普教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第13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继续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校园推广普通话和书写规范字等工作,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活动。

加强中小学科普教育,开展“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创建活动,抓好农村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组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心理健康、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统筹、整体推进,积极构建面向人人的教育体系

1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

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加强对学校学额巩固率的考核与评估,对初中的毕业生巩固率、中考报考率、中考全科及格率、综合比率进行综合评价和通报。

研究制定普通初中分类指导的教育教学发展性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充分调动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完善中学新课程管理系统,推进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中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提高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1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照阶段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摸清我县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制定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按照“硬件软件并重、分批次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区学校扩容建设、新区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室)、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和体育卫生设施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达到“四有”办学要求。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实行师资、经费、设备等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制度,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进一步深化城乡学校捆绑联动工作,鼓励支持达标校、中心校、基点校与薄弱校、基层校通过整合、捆绑、重组的方式,形成师资队伍合理流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办学共同体,促进各校互助联动、共同提高,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差距。

13、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

继续调控普通高中发展节奏,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强化质量意识,规范办学行为,突出内涵发展。

以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为抓手,切实加强课程管理,确保高中校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按分类要求开好选修课。

加强地方与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落实综合实践课程和技术课程开设,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达标高中建设,支持仙游一中创建省级高中示范校、华侨中学创建一级达标校、盖尾中学创建二级达标校。

注重提升达标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发挥其在全面执行课程方案、开好选修课、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14、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工艺美术职教集团的统筹、指导、协调等功能,大力开展职教招生宣传工作,努力扩大职校的招生规模。

扎实推进华侨职校创建省级重点职校整改项目建设。

对接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政策规划,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扎实推进县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大职校实训基地建设,增强职校办学“内功”,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

主动适应海西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针对市、县港城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引导职业学校调整办学思路,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加强为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服务的专业建设,努力建立与本地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学校办学机制,广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加强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动“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利用中职学校、乡镇成人文技校等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产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返乡农民工培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规范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

完善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延伸至行政村的多种形式方便农村幼儿入园的多元化办园体制,扩大乡镇公办独立园的数量并办好中心园。

制定学前教育规范化管理办法,加强对公办幼儿园的管理、指导,着力通过提高师资素质、保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生源,力争公办园在园幼儿总数不断增加。

开展城乡幼儿园“结对子”活动,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鼓励和引导全县幼儿园创建园本特色。

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园、办学的指导与监督管理,继续清理、整顿不合格民办园,规范民办学校、民办园的办学、办园行为。

16、进一步支持特殊教育发展。

利用全省启动“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重点建设工程”的有利契机,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特教学校迁址建设,进一步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扩大办学规模。

鼓励支持特教学校充分挖掘残疾儿童的特殊潜能,创出一批节目,育出一批人才,形成独特办学特色,扩大特殊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面。

继续探求融入义务教育阶段教研教改工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残疾儿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工作技能。

17、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关于加快发展福建终身教育的若干意见》,推动各部门、单位进一步落实各自职责,共同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推动终身教育工作机构向街道(乡、镇)、社区(村)延伸。

办好“9·28终身教育活动日”宣传表彰活动,推动终身教育广泛开展。

发挥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网络教育等系统的平台作用,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成人继续教育。

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18、认真做好扫盲工作。

围绕扫盲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大力开展文盲人口调查,建立青壮年文盲档案,制定扫盲教育规划,落实扫盲队伍培训,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承包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扫盲教学,做好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有效减少青壮年文盲人口。

四、调整布局、盘活资源,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9、扎实推进城镇中小学扩容改造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适应县城改造拓展和城镇化发展及人口变动等新的形势,进一步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城镇中心区中小学扩容改造和城区新布点学校建设,重点抓好教育组团、玉田学校、实验小学分校、鲤城东北片区小学和鲤城西北片区小学以及城东中心小学迁建、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和枫亭职校迁建项目建设。

认真总结中小学资源整合已取得的经验,继续探索,因地制宜,多形式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工作,加快农村学校、山区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加强已撤并学校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切实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最佳效益。

20、积极实施校安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继续做好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分类、分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校舍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校舍维修长效机制;按照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D级校舍,及时消除新增D级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依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新建或改建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落实省政府提出的至年底“基本消除‘大通铺’和校外租房现象”的要求;严格执行建筑标准,提高校舍建筑质量,努力使校舍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建筑。

全年计划重建校舍66栋,建筑总面积5.34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300万元。

21、提高学校设备设施的配置水平。

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加强全县各学校教育设备设施的配备,特别是强化农村初中校和基层小学部分急需教学仪器、实验设施、图书资料、体音美器材等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并通过全面检查评比和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广大师生。

22、大力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注重“管”和“用”,落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面向学生、走向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堂堂用”,确保远程教育设备每周用于教学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加强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加强专项督查,组织专家“送培下乡”,总结推广远程教育有效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维护和应用水平与效益。

五、深化改革、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3、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教育厅制定的《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将师德师风列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定期进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和教师评优评先活动,树立师德典型,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争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

24、继续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启动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开展名师名校长人选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打造一支能够引领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利用远程培训网络和校本培训,进一步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

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和教学技能竞赛,充分调动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大力开展名师“送陪下乡”活动,推进农村教师全员培训质量提升。

推动教师进修学校规范化建设,完善县级培训、校本培训机制,提高以增强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效,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25、不断健全师资队伍补充与交流机制。

严格按照我省新修订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继续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及时补充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和逐步解决小学教师“青黄不接”问题。

进一步完善师资校际交流机制,在继续落实好支教、挂教制度的同时,认真落实省定的教师、校长定期交流的规定,鼓励、支持优秀教师、优秀学校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任职,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

26、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探索“县管校用”和岗位公开、双向选择、公平流动、社会监督的调配办法,推行教师任课情况、工作情况、考勤情况网上公开制度。

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在核定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内,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合理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妥善做好已评待聘教师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

进一步探索改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的结构比例。

结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切实加强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考评,健全和完善教学、教研工作激励机制,达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目的。

规范民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范本和档案管理,推动民办学校依法保障教职工权益。

六、依法治教、规范管理,大力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27、加强和发挥好教育督导作用。

紧紧围绕我县教育工作中心,坚持督政和督学并重的方针,促进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

加强对“双高普九”整改提高和“两项督导”迎评工作的指导,扎实有序做好各项整改与提高工作,迎接市、省政府的考核评估。

参照“对县督导”评估标准,健全完善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抓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落实督政职能。

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并积极发挥好省级、市级、县级素质教育先进校的示范作用,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研究建立教育督导报告制度,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

积极创新“督”与“导”的方式方法,力求“督”与“导”相互配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有机统一,力促督导评估标准转化为乡镇政府、学校日常工作的自觉行动和规范行为。

扎实推进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随机督导,全面了解全县各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好专项督导检查或专项调研工作,组织全县专、兼职督学开展县本教育督导工作研究,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8、大力强化学校民主管理。

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

重视学校群团组织工作,加强教代会和工代会制度建设,促进教代会、工代会工作规范化,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深入开展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活动,落实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具体问题,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9、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加大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程序。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与职责,依据法定程序组织实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推行网上审批,规范、高效、公平、公正地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力。

推动学校章程建设,总结推广依法治校经验,提高各类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

加强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做好“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和总结表彰工作,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水平。

切实抓好教育系统计生工作,建立健全依法、规范、常态化的计生工作管理机制。

30、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成就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让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入千家万户。

抓住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积极主动做好相关政策、法规和教育工作信息的宣传,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及时发现并大力宣传社会群众尊师重教、兴教助学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典型事迹,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以人为本、强化责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31、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

继续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惠民政策,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重视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