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12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8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 风成地貌.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风成地貌

第二节 风成地貌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风蚀地貌

  《科技日报》报道: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

该处花岗岩岩体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形成花岗岩球状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B.冰川

C.风力D.温度变化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B.流水堆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4.“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读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回答下面两题。

5.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B.新疆

C.四川D.上海

6.形成该景观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陡壁的小丘”,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雅丹地貌常见于(  )

A.珠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8.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导致M处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10.由甲到乙地表颗粒(深度解析)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先增大,再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题组二 风积地貌

  下图是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该地貌名称是(  )

A.沙丘B.洪积扇

C.三角洲D.冲积平原

1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度解析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

他在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层是黄土,其次是发红的土壤,而断面最下层的土壤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该地主要受    (填风向)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

    、    、    。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曾是(  )

A.荒漠B.草原

C.森林D.河流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作用是          。

 

题组三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4.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15.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配水资源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

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6.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8.与生物防沙措施相比,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易错)

A.对环境污染小

B.对环境适应性强

C.治理成本低

D.需要劳动力较少

19.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B.提高地下水位

C.削减风力D.增强光合作用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

)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有(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表支离破碎

④土墩形态多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

)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B.云南C.新疆D.广东

  读四幅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3.(疑难1,

)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

)形成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

  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

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疑难2,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6.(

)该类地貌可能广泛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下图为某游客面向正南方向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

据此回答下题。

7.(

)与乙地相比,甲地(  )

A.风力大B.湿度大

C.温差大D.植被少

  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

)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

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

B.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

C.从a地至b地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

D.从b地至a地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

10.(

)孤立突起的岩石,尤其是裂隙发育的不够坚实的岩石,容易被风蚀。

下图是常见的风蚀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探讨图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2)探究图示地貌上下不同位置风蚀作用的强弱。

 

(3)据图推测该地貌上下不同部位岩石硬度的差异。

 

题组二 风沙活动

  沙漠治理是干旱地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沙障)来阻止沙子移动。

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

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1.(

)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D.减少下渗

12.(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成土时间短B.技术难度小

C.环境污染小D.资金投入少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两处铁路沿线的防护工程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3.(

)两处工程均为了防御(  )

A.洪水B.泥石流

C.风沙D.暴风雪

14.(

)该景观所在地区不适宜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来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缺少(  )

A.水源B.技术

C.资金D.热量

15.(疑难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1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图2中所示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

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以削弱风力的侵蚀。

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厘米,再用沙子掩埋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

每隔几年,草方格就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

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2)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我国西北地区大规模推广,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

专题强化练四 风成地貌及其影响

选择题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

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

)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2.(

)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西北方向B.东北—西南方向

C.东西方向D.南北方向

  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

下图为塔岩荒漠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

)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风力堆积

4.(

)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有哪些(  )

①气候湿润 ②气候干旱 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④植被茂密 ⑤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④⑤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的差异的原因。

下图是某年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

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示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深度解析)

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

B.6月11日沙丘东坡是迎风坡

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风坡

D.6月21—26日风向发生变化

6.6月5—21日,该地沙丘的移动趋势是(  )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铁路沿线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对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如下图)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

)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近地面输沙量B.高空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D.风沙活动高度

8.(

)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A.削减风力B.稳固沙土

C.适应恶劣环境D.减少水分蒸发

  下图为某铁路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

)该铁路西北段所经过的地区(  )

A.流水地貌典型

B.河流众多,水网密布

C.多荒漠景观,植被稀疏

D.冻土广布,土质黏重

10.(

)甲设施的防护作用主要是(  )

A.防雨B.防冻土

C.防滑坡D.防风沙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模拟练

一、选择题

  雅丹地貌是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随着气候的演变,其中西部鸭湖地区发育了世界上唯一一处水上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雅丹地貌最主要的成因是(深度解析)

A.物理风化B.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D.流水侵蚀

2.水上雅丹地貌的出现反映了气候(  )

A.变干B.变湿C.变冷D.变暖

  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沟槽和洼地。

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  )

A.盛行风风速大B.地表坡度大

C.土壤颗粒大D.植被覆盖度低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

“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

C.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D.雅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

)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地貌,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易错)

A.风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D.地壳运动

6.(

)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盛行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鲸背状雅丹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为 (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二、非选择题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甲)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

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

图甲

图乙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节 风成地貌

基础过关练

1.C

2.D

3.A

4.D

5.B

6.D

7.D

8.C

9.B

10.A

11.A

12.C

14.B

15.B

16.A

17.A

18.A

19.C

1.C 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强劲的风挟带大量沙粒对坚硬的花岗岩不断打磨、侵蚀,形成了这种“蜂巢”地貌。

2.D 花岗岩球状地貌主要是岩石内外部的温度变化导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

3.A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风蚀作用。

4.D 根据材料可知,“蘑菇沙漠”分布在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故“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干旱地区,D对。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不是沙漠的主要分布地区,A、B、C错。

5.B “魔鬼城”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因此“魔鬼城”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结合选项,选B。

6.D “魔鬼城”是一种风蚀地貌,故形成该景观的主导作用是风力侵蚀,D项正确。

7.D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

四个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D正确。

8.C 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风力侵蚀,C项正确。

9.B M处地貌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10.A 读图分析可知,甲位于上风向,乙位于下风向,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被风带到下风向后堆积,故由甲到乙地表颗粒由大变小。

风力堆积和流水堆积都有明显的分选性,即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

11.A 读图可知,该地貌名称是沙丘,A项正确。

12.C 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C项正确。

13.答案 

(1)西北风 A B C

(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D

(4)风力堆积作用

解析 

(1)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主要受西北风的影响。

自西北到东南,风力逐渐减弱,堆积物的颗粒越来越小,由此可判断A为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B为沙漠、C为黄土。

(2)由上题分析可知,自西北到东南,风力逐渐减弱,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鹅卵石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该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该处最可能曾是河流,故D项正确。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不同,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14.B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

15.B 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16.A 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17.A 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18.A 机械防沙措施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无需灌溉水源,与生物措施相比,机械防沙措施对环境适应性强,B项正确;机械防沙措施需要用到矿物质材料、石油化工原料,尼龙网等,对环境污染大,A项错误;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沙工程建设成本也较高,C项错误;许多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沙工程要耗费大量劳动力,D项错误。

一部分同学,不细分析材料而易错选B项,误认为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无法生长植被,认为机械防沙措施比生物防沙措施适应性强。

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特别指出机械防沙措施有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这种措施对环境适应性并不强。

19.C 机械防沙是通过挡沙墙、拦沙网、石方格、草方格、尼龙网方格等工程措施阻沙和固沙,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工程措施固定松动的沙子,通过阻挡、增加地面粗糙度削减风力,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C项正确。

机械防沙工程对增加降水、提高地下水位和增强光合作用影响不大,A、B、D项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

2.C

3.D

4.B

5.B

6.C

7.B

8.C

9.D

11.C

12.A

13.C

14.A

1.D 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的结果,故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读图可知,雅丹地貌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土墩形态多样,地表支离破碎,①③④正确。

故选D。

2.C 雅丹地貌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新疆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

3.D 图示景观中,①为牛轭河,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②为黄土高原,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为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④为风蚀蘑菇,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

4.B 由上题分析可知,形成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5.B 读图可知,图示风积地貌为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

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定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6.C 沙丘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

故该类地貌可能广泛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7.B 图示为风积沙丘,多形成于干旱地区,缓坡为迎风坡,因此甲、乙分别处于背风坡和迎风坡。

背风坡风速小,地形相对封闭,地表水分散失速度相对慢一些,湿度比迎风坡大。

8.C 图中黄土高原上覆盖的厚厚黄土层,是地质历史时期被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的。

故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C项正确。

9.D 图示为黄土高原,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A项错误;b地海拔较高,位于黄土高原上,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地区,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地至b地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厚,C项错误;结合图例,从b地至a地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D项正确。

10.答案 

(1)气候干旱,多大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2)近地面的气流含沙量大,孤立突起的岩石下部风蚀作用强,上部风蚀作用弱。

(3)上硬下软。

解析 第

(1)题,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此类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气候干旱,多大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2)题,图中地貌下细上粗,据此可判断该地貌下部侵蚀速度大于上部。

通过分析风力侵蚀的特点可知风力侵蚀主要表现为两种侵蚀现象:

一种是吹蚀现象,即风速较大时将地表松散风化物带走;另一种是磨蚀现象,即风中所挟带的沙粒撞击岩石表面,造成岩石磨损。

而磨蚀强度的大小与沙粒的大小有关,沙粒越大,磨蚀强度也就越大。

而风中所挟带的沙粒的特点是:

越接近地面,风中沙粒越大,对岩石底部的磨蚀强度也就越大,所以,孤立突起的岩石下部风蚀作用强,上部风蚀作用弱。

第(3)题,岩石质地越坚硬,抗侵蚀能力就越强,由图中该地貌下细上粗可推断,上下不同部位岩石硬度的差异是上硬下软。

11.C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固沙措施。

其作用:

一是增大地面摩擦,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故C项正确。

12.A 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成土时间短,故A项正确。

13.C 读图可知,右图所示的是草方格沙障,左图所示的是防风墙,两处工程都是为了防止风沙活动掩埋铁路,C项正确。

14.A 该景观所在地区风沙活动频繁,为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所以不适宜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来改善生态环境,故A项正确。

15.答案 

(1)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植物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2)支持。

理由:

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原料绿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固沙、治沙的效果良好。

反对。

理由:

大规模建设草方格沙障会消耗过多的秸秆等材料,成本高;施工过程较复杂,劳动力需求量大;沙障维持时间较短,需不断进行更新及维护,难度较大。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

(1)题,据材料二并结合图2可知,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以削弱风力的侵蚀。

说明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同时植物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2)题,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

若支持,则从有利的方面来分析;若反对,则从不利的方面来分析。

专题强化练四 风成地貌及其影响

1.B

2.B

3.A

4.C

5.D

6.A

7.A

8.C

9.C

10.D

选择题

1.B 结合材料可知,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干旱地区,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B项正确。

2.B 由题干可知,该地区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岩性较弱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坚硬的保留下来,形成的垄、槽的伸展方向应与盛行风向一致,为东北—西南方向,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