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94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四年级下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四年级下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四年级下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四年级下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案.docx

《四年级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案.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学案.docx

四年级下学案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活动2: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即:

=;其中的23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即:

1、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2、考一考:

你能发现分母与小数位数的联系吗?

课题

1.小数的意义

(一)

序号

1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部分的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级相邻两个单位件的进率。

重点

了解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难点

了解小数与十进制之间的关系。

1.你的身高是多少?

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

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1”平均分成10000份,其中的1份是(),表示成小数是()位小数,表示为(),其中的100份表示成小数为()。

(2)分母是()、()、()等这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小数。

(3)0.30是把“1”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所以它对应的分数是()。

(5)0.007是由分数()改写成的,0.07是由分数()改写成的。

2.写出对应的数。

0.17=0.056=0.0003=

我们把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为“1”。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0.1。

即:

其中的3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0.3。

即: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探究二:

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1、看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生说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温馨提示】:

原来进行的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现在需要进行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2、思考:

12克等于多少千克?

1千克500克等于多少千克?

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思考后交流)

【思路导航】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是一样的。

因为1千克=()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千克,也就是()千克;500克=()千克,也就是()千克。

课题

2.小数的意义

(二)

序号

2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重点

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密切关系,能够进行小数与分数的互化。

难点

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1.小数可以看成是由分母为、、等这样的分数改写成的。

2.分母是10的分数对应的是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对应的是位小数,分母是10000的分数对应的是位小数。

3.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4.任意写几个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并把它改写成小数。

课堂检测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0克=()千克840厘米=()米

8.36米=()米()分米()厘米

3平方米18平方分米=()平方米

2.72元=()元()角()分2.04吨=()吨()千克

二、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

3500克=()千克480厘米=()米

360平方分米=()平方米10元3角5分=()元

9分米=()米9千克200克=()千克

3米6分米=()米20平方分米=()平方米

思考:

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

表示什么意思?

1时是多少分?

0.3时是多少分?

探究一:

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

汇报观察结果:

米尺上,1米被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就是()。

2、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汇报预测:

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3、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

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结:

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所以将几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写成分母是()的分数,或者用小数表示。

5.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思路导航】知道了36厘米可以用()米表示,那么黑板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表示为()。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高级单位。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低级单位。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二次尝试

活动二:

我是小法官:

1、34.88是四位小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位,它的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位。

()

2、24.13读作二十四点十三()

课题

3.小数的意义(三)

序号

3

学生姓名

学习

目标

1、理解小数的数位,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2.能正确的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概括能力。

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难点

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填空:

0.4表示()

写成小数是()

0.56表示()

写成小数是()

0.625表示()

写成小数是()

课堂检测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

1.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3.544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1000个0.001是1.()

(3)0.5=0.50,但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4)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5)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 )

三、用0、3、5、7写数:

(1)小于1的三位数。

(2)大于70而且零不读出来的两位数。

活动一:

读一读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思路导航】1、出示计数器,师问:

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有()位、()位、()位、()分位、()分位、()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

2、学生拨数并填空:

“22.222”中有()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

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2个0.1.;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位上,它表示2个(),它也可以表示为()个();最后一个“2”在()位上,表示2个(),也可以表示2个()。

3、22.222读作:

()

4、师引导思考:

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火眼金睛

1、比大小:

3.28千米﹤3280米。

()

2、整数比小数大.()

3、两个小数比大小,计数单位大这个数就大。

()

4、0.3与0.30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课题

4.比大小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重点

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难点

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根据要求按大小顺序排列。

在少年演讲的中比赛,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

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位,()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课堂检测

探究:

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的得分是9.96分,”那么他们三人的成绩,谁的最好呢?

1、小组讨论:

()<()<()

2、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位,()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位上大的那个书就大。

3、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

王平可能是多少分呢?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探究二】1.看一看,说一说。

 

如:

        中存在三角形;      中存在平行四边形。

2.拉一拉,你能发现什么?

平行四边形      ,具有    性;

三角形        ,具有    性。

课题

1.图形分类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通过分类,对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能够根据一定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难点

2.了解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

准备

过渡

1.我们已经认识过哪些图形,你还能想起来吗?

把它的名字写在下面。

2.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哪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已经会解答了?

把它的公式写在下面。

课堂检测

1.在生活中应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

写一写。

2.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3.淘气把一张长方形纸如右图折叠,猜一猜。

(1)淘气怎样剪一刀,会剪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如果想剪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可以怎样剪?

【探究一】:

1.你能说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2.你打算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

根据什么?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将这些图形分成()类

这样分类是按分的(要发挥小组的智慧呀)

可以按来分。

第一类:

第二类:

(2)现在考一考你。

 

平行四边形具有()性,三角形具有()性。

平行四边形的()和三角形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等;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固定期中奖的起重臂等。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交流提升:

判断下列三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单位:

厘米)

(1)4、6、8()

(2)2、9、14()

(3)5、6、10()

(4)2、6、4( )

课题

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边的关系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探索并能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2.能够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难点

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1.填出下面三角形角的度数。

①∠A=98°∠B=44°∠C=();

②∠1=60°∠2=60°∠3=();

③∠3=90°∠1=50°∠2=()。

2.等腰三角形中有条边相等,并且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的。

3.等边三角形中有条边相等,并且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度。

课堂检测

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面画“√”。

 

2、2、6、4这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吗?

如果使它能围成三角形只改变其中一条边的长度,那么这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呢?

(取整厘米)

3.思考: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探究活动:

小组活动要求:

(1)从4根小棒中任选三根。

(2)记录每根小棒的长棒(取整厘米)。

(3)看看能否

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

(4)把每次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小棒长度

能否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要用3条已知长度的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的两个数之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若大于就()围成,若小于,就()围成。

得出:

三角形任意()之和()第三边。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二班

主备人

组员

我是小法官: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3.长方形是特殊的梯形()

4.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课题

5.四边形分类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特征。

2.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重点

知道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难点

能够正确地区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1.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2.你还记得什么是平行吗?

在下面画出一组平行线。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课堂检测

1.填一填。

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哪些是梯形?

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图形是梯形。

四边形

2.根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集合图中。

()

()

()

 

探究一:

仔细观察下面这些四边形,看一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再把它们分一分。

把你想到的分类方法写一写,再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是根据什么特点来分的。

A类:

B类:

C类:

特点:

特点:

特点:

阅读教材智慧老人的分类方法中,我们知道:

图形中有分别平行,这样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图形中,这样的四边形都是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四边形,并且它们都是有组对边平行,所以它们都符合的特点,它们是特殊的。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我是小法官:

1、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0.3+0.3+0.3+0.4=0.3×4()

【金钥匙】小数乘法与加法算式之间转化的方法:

只有所有加数相同时才可以改写成乘法。

2、0.9×3=0.9+3()

课题

1、买文具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1)一个书包25元,买4个要多少钱?

(2)一盒彩色笔2元,买100盒多少钱?

算式:

25×4表示算式:

2×100表示

2、口答算式意义

(1)88×57×206×300

(2)2角5分3元4角8分

×4×2

(3)第

(2)题中两个算式的意义与以上相同吗?

以元为单位,该怎么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课堂检测

1、做一做。

3×2=6×4=0.1×7=0.01×10=

0.3×2=0.6×4=0.01×7=0.01×50=

2、

 

3、一支果汁,每瓶售价1.2元,小明一下买了3瓶,一共需要多少钱?

如果买10瓶呢?

【探究一】看情境图问:

买4块橡皮多少钱?

(独立列式,小组交流算法)1.我会算: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2我会想:

淘气的算法是什么意思呢?

(独立尝试或小组交流)

3、我的发现:

就是小数乘法(小组交流)4.我会提问题并解答:

你知道吗?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探究二:

同学们先算一算左面的三道题,然后根据左面的结果写出右面三道题的商。

0.004×10=0.040÷10=

0.004×100=0.400÷100=

0.004×1000=4.000÷1000=

我发现:

被除数除以10,就是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商。

被除数除以100,就是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商。

被除数除以1000,就是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商。

课题

2.小数点搬家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题。

2.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听故事。

观察价格如何变动。

4.00——0.40——0.04

()元()角()分

小数点向()移动一位,小数()倍;……

课堂检测

1、根据发现试一试。

1.414×10=0.1×1000=36.9÷10=3.14×100=

0.618×100=43.21÷1000=

2、

请帮帮

56.7×100=56756.7÷1000=0.567

3、补全算式。

填上适当的数和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8.60○()=0.860.75○()=755.43○()=0.0543

4、挑战题。

根据61×33=2013,写出几道算式。

2.013=()×()

2.013=()×()

我会算:

算一算下面的题,上下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0.006×10=2.008×10=

0.006×100=2.008×100=

0.006×1000=2.008×1000=

我发现:

从上往下看,第一个乘数(),给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就是把第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乘积;

给第一个乘数扩大100倍,就是把第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乘积;

给第一个乘数扩大1000倍,就是把第一个乘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作为乘积;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项是,在()内打√:

自学()倾听()合作()展示()检测()

绥德县第二小学“五步尝试教学”学案

班级

四年级班

主备人

组员

探究二:

我是小法官:

1、0.5×0.4=0.2()

2、2.4×5的积得小数位数有0位。

()

【方法宝盒】1.两个小数相乘,积中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2.回忆小数的性质。

课题

3.街心广场

序号

学生姓名

二次尝试

学习

目标

1、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

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难点

理解推导过程。

1.口算。

2.3×103.4×1006.84×1004.003×1000

2.5×100300÷10468÷1000390÷10

(在小组内说一说上面的题你是怎样口算的。

2.回答:

(1)小数点向右移动,这个数将会;

(2)小数点向左移动,这个数将会。

课堂检测

智慧屋1.试一试。

7×4=12×3=1.3×5=

7×0.4=0.12×3=1.3×0.5=

0.7×0.4=0.12×0.3=0.13×0.5=

2.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与同学进行交流。

 

3.淘气的计算器上的小数点无法显示了,你能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