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849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docx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卷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14

三级网络技术(2014)

1.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RPR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

B)在RPR环中,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目的节点从环中收回

C)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MPLS公平算法

D)RPR环能够在50ms内实现自愈

参考答案及解析

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

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

2.下列关于宽带城域网汇聚层基本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提供用户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服务

B)汇接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转发和交换

C)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流量均衡、安全控制等处理

D)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在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提供用户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服务的是核心交换层。

汇聚层的基本功能是:

(1)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和交换。

(2)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IP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等处理。

(3)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3.按照ITU标准,OC-3的传输速度是()

A)51.84MbpsB)155.52MbpsC)622.08MbpsD)1.244Gbps

参考答案及解析

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Mbps,下行OC12,622.080Mbps的不对称业务。

4.下列关于接入技术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km以上

B)CableModem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C)ADSL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

D)802.11b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Mbps

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例如T1线路的中继距离为1.7km,典型的CATV网络要求在同轴电缆上每隔500~700m加一个放大器,而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km以上。

Cable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在64kbps~640kbps,下行速率在500kbps~7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Mbps、2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而802.11b只是将传输速度提高到11mbps。

5.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服务器磁盘性能表现在磁盘存储容量与I/O速度

B)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服务

C)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板卡等

D)采用对称多处理器(SMP)技术的服务器的总体性能取决于CPU的数量

评价高性能存储技术的指标主要是I/O速度和磁盘存储容量。

集群(Cluster)技术是向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如果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它所运行的程序将转移到其他主机。

因此集群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存在故障的硬盘、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6.一台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端口和2个1000Mbps端口,如果所有端口都工作在全双工状态,那么交换机总带宽应为()

A)4.4GbpsB)6.4GbpsC)6.8GbpsD)8.8Gbps

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

端口数×端口速率×2。

即24×100mbps×2+2×1000mbps×2=8.8Gbps

7.若服务器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等于()

A)5分钟

B)10分钟

C)53分钟

D)8.8小时

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8.8小时;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3分钟;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分钟。

8.IP地址块59.67.159.125/11的子网掩码可写为()

A)255.128.0.0

B)255.192.0.0

C)255.224.0.0

D)255.240.0.0

由IP地址块59.67.159.125/11可知,网络号为前11位,则子网掩码为前11位全1、后21位为0,即为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点分十进制为255.224.0.0。

9.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

图中①和②依次应为()

A)10.0.0.1,3142和59.67.15.21,5511

B)59.67.15.21,5511和10.0.0.1,3142

C)147.2.1.1,80和10.0.0.1,3142

D)10.0.0.1,3142和147.2.1.1,80

由图可以看出由内部主机发出的数据帧,源地址(S)为内部主机专用地址10.0.0.1,经过NAT进行地址转换,转换后的IP地址(S)为59.67.15.21。

10.IP地址块202.113.79.128/27、202.113.79.160/27和202.113.79.192/27经过聚合后可用的地址数为()

A)64

B)92

C)126

D)128

地址块202.113.79.128/27可表示为11001010011100010100111110000000

地址块202.113.79.160/27可表示为11001010011100010100111110100000

地址块202.113.79.192/27可表示为11001010011100010100111111000000

从以上三个地址块的二进制形式中可以看出,前25位时完全相同的。

因此三个地址块聚合后是202.113.79.128,聚合后的主机位是7位,可用地址数是27-2=126个。

因此,选C。

11.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

A)21AD:

:

D1:

0:

1/48

B)3D:

0:

2AA:

D0:

2F3B:

1:

:

/64

C)FE80:

0:

0:

0:

0:

FE:

FE80:

2A1

D)FE11:

:

70D:

BC:

0:

80:

0:

0:

7CB

用IPV6地址表示需要注意:

在使用零压缩法时,不能把一个位段内部的有效0也压缩掉;双冒号:

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在得到一个一个IPV6地址时,经常会遇到如何确定双冒号:

之间被压缩0的位数的问题;IPV6不支持子网掩码,它只支持前缀长度表示法。

本题中D选项已经有8个位段,没有全0位段压缩,不应该使用双冒号:

12.下列关于外部网关协议BG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B)一个BGP发言人使用UDP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C)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不小于自治系统数

D)BGP-4采用路由向量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是不同的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要交换路由信息就要先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是以自治系统数为单位的,所以不会小于自治系统数。

BGP4采用路由向量路由协议。

13.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

那么,①②③可能的取值依次为()

A)3、3、3

B)4、4、5

C)5、4、3

D)6、4、2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两个相邻路由器,所以距离为1,如果收到新的报文后,R1表项的每一条记录都要更新,则结果应为3、4、5、5,但是结果为0、4、4、3,第一条记录不变,第二条记录被更新,可知原来的距离必定大于等于4,第三条与第四条都没有被更新,所以更新前距离可能为0、5、4、3。

14.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对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通过划分区域来提高路由更新收敛速度

B)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

C)在一个OSPF区域内部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D)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一般不超过24个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网络,并使更新过程收敛的很快,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每个范围叫做区域。

每个区域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点分十进制表示),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目不超过200个。

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一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因此区域内部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情况。

15.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连接到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

B)连接到集线器的结点发送数据时,将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

D)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多个结点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帧

结点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当其中一个结点发送数据的时候,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收到消息,所以链路中串接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

由于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以每次只能有一个结点能够发送数据,而其他的结点都处于接收数据的状态。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这些结点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6.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双绞线扭绞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B)嵌入式安装插座用来连接楼层配线架

C)多介质插座是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

D)对于建筑群子系统来说,管道内布线是最理想的方式

双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

嵌入式安装插座是用来连接双绞线的,多介质信息插座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

新建筑通常采用嵌入式(暗装)信息插座,现有建筑则采用表面安装(明装)的信息插座。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可以是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

综上可知,B项中描述错误。

17.采用直通交换模式的交换机开始转发数据帧时已经接收到的帧长度是()

A)14字节

B)20字节

C)64字节

D)1518字节

交换机具有三种交换模式:

快速转发直通式,交换机接收到帧的前14个字节时就立刻转发数据帧。

碎片丢弃式,它缓存每个帧的前64个字节,检查冲突过滤碎片。

存储转发式,转发之前将整个帧读取到内存里。

18.如下图所示,在一台CiscoCatalyst3500交换机上连接2台PC机,使用端口划分方法将它们分别划分在VLANID为21、22,VLAN名为VL21、VL22的VLAN中,下列关于交换机VLAN的配置,正确的是()。

A)Switch-3548#vlandata

Switch-3548(vlan)#vlan21namevl21

Switch-3548(vlan)#vlan22namevl22

Switch-3548(vlan)#exit

Switch-3548#configureterminal

Switch-3548(config)#intf0/1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1

Switch-3548(config)#intf0/2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2

B)Switch-3548#vlandata

Switch-3548(vlan)#setvlan21namevl21

Switch-3548(vlan)#setvlan22namevl22

Switch-3548(vlan)#exit

Switch-3548#configureterminal

Switch-3548(config)#intf0/1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1

Switch-3548(config)#intf0/2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2

C)Switch-3548#vlandata

Switch-3548(vlan)#vlan21namevl21

Switch-3548(vlan)#vlan22namevl22

Switch-3548(vlan)#exit

Switch-3548#configureterminal

Switch-3548(config)#intf0/1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llowedvlan21

Switch-3548(config)#intf0/2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llowedvlan22

D)Switch-3548#vlandata

Switch-3548(vlan)#vlan21namevl21

Switch-3548(vlan)#vlan22namevl22

Switch-3548(vlan)#exit

Switch-3548#configureterminal

Switch-3548(config)#intf0/1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21

Switch-3548(config)#intf0/2

Switch-3548(config-if)#switchportaccess22

建立VLAN的命令格式:

vlanname

为端口分配VLAN的命令格式为:

switchportaccessvlan

综上只有A项符合。

19.在建立ID号为999,不给定VLAN名的VLAN时,系统自动使用的缺省VLAN名是()

A)VLAN999

B)VLAN0999

C)VLAN00999

D)VLAN000999

VLANname用32个字符表示,可以是字母和数字。

不给定名字的VLAN,系统自动按缺省的VLAN名(VLAN00×××)建立,"×××"是VLANID。

20.如果将一台Catalyst6500交换机的管理地址设置为212.220.8.99/28,缺省路由设置为212.220.8.97,下列对交换机的配置,正确的是()

A)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vlan1212.220.8.99255.255.255.240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212.220.8.97

B)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212.220.8.99255.255.255.240212.220.8.111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212.220.8.97

C)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212.220.8.99255.255.255.240212.220.8.255

Switch-6500>(enable)setiproute0.0.0.0212.220.8.97

D)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212.220.8.99255.255.255.240212.220.8.111

Switch-6500>(enable)setipdefault-gateway212.220.8.97

配置交换机Catalyst6500管理IP地址命令格式:

Switch-6500>(enable)setinterfacesc0(broadcastaddress)

21.如下图所示,网络站点A发送数据包给B,在数据包经过路由器转发的过程中,封装在数据包3中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是()。

A)223.54.9.2和0080.c8f6.cc78

B)194.6.97.2和00d0.bcf1.ab14

C)223.54.9.1和00eo.6687.8d00

D)223.54.9.2和00d0.bcf1.ab14

路由器分组转发过程中,数据包中包含目的主机网络地址(IP地址)和下一跳路由物理地址(MAC地址),也就是说数据分组通过每一个路由器转发时,分组中目的MAC地址是变化的,但目的网络地址始终不变。

因此数据包3的IP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分别是223.54.9.2和oodo.bcf1.ab14,所以选D。

22.下列Cisco路由器进入vty配置模式后的命令提示符,正确的是()

A)Router#

B)Router(config)#

C)Router(config-line)#

D)Router(config-if)#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虚拟终端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linevty015

Router(configline)#

因此C选项正确。

23.如下图所示,在Cisco2511路由器R1的16个异步串行接口上连接一台Modempool为用户提供拨号上网服务,分配一个IP子网地址为195.223.56.16/28;使用同步串行接口,通过DDN专线与R2相连,分配一个IP地址为222.112.41.81/30。

下列路由器R1的异步串行接口a1和同步串行接口s1/1的部分配置,正确的是()。

A)Router(config)#interfacea1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Router(config-if)#asyncdefaultipaddress195.223.56.16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s1/1

Router(config-if)#ipaddress222.112.41.81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B)Router(config)#interfacea1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Router(config-if)#asyncdefaultipaddress195.223.56.16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s1/1

Router(config-if)#ipaddress222.112.41.81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hdlc

C)Router(config)#interfacea1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Router(config-if)#asyncdefaultipaddress195.223.56.17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s1/1

Router(config-if)#ipaddress222.112.41.81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D)Router(config)#interfacea1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hdlc

Router(config-if)#asyncdefaultipaddress195.223.56.17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s1/1

Router(config-if)#ipaddress222.112.41.81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interface<接口名>

封装ppp协议: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ppp

配置异步串行接口IP地址:

Router(configif)#asyncdefaultipaddress

配置同步串行接口IP地址:

Router(configif)#ipaddress

另外195.223.56.16/28为网络号,其中第一个可用IP地址为195.223.56.17。

综上所述C项符合要求。

24.在一台Cisco路由器的g0/1端口上,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禁止源地址为10.0.0.0-10.255.255.255和172.16.0.0-172.31.255.255的数据包进出路由器。

下列access-list配置,正确的是()

A)Router(config)#access-list30deny10.0.0.00.255.255.255log

Router(config)#access-list30deny172.16.0.00.15.255.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30permitany

Router(config)#interfaceg0/1

Router(config-if)#ipaccess-group30in

Router(config-if)#ipaccess-group30out

B)Rout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