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643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课件10第十章 货币政策.docx

经济课件10第十章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条件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金融政策,他制约着国家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所以有人把他等同于金融政策。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或同一时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环境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因而也会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

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建立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有密切的连带关系,是应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这四大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稳定物价的前提或实质是币值的稳定。

在金本位制时代,币值意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币值变动即单位货币的黄金量变动,而黄金价格的变动是引起币值变动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多数经济学家以黄金价格的涨跌幅度来测度币值变动的程度。

自30年代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放弃金本位制,纷纷宣布纸币与黄金脱钩,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这样便无法继续以黄金价格的变动来作为币值稳定的标准。

由于物价的变动是纸币币值变动的指示器,是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主要标志,所以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改以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

物价指数上涨,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跌,表示货币升值。

所谓稳定物价,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波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

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呈上升的趋势。

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定物价,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何种范围之内,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标准。

从各国实际情况来看,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都显得十分保守,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必须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由于测度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困难,其中只有测度劳动力的利用程度比较容易,因此,西方学者通常以失业率作为衡量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标。

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与原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西方学者认为,失业率为零的充分就业是不可能的,在正常情况下难免会有失业出现。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只要失业率低于5%就可视为充分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失业率在2%--3%以下,社会才算达到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的含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际收支平衡应当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若干年的时间内,如3—5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项目的变动接近于平衡,大致上就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

在这一时期,某一年份的不平衡可以由另一年份加以弥补。

5、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尽管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有四个,但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论,对上述各种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

通常的情况是,为实现某一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很可能阻挠另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承认若干目标间的互补性的同时,也应注意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性。

主要冲突有: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牲一定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就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

一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得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如果要稳定物价,就会压抑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而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则必然导致失业率的提高。

这样,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陷入两者不能兼顾的境地。

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多与这个原理相悖。

这些国家自那以来的很长时间里,伴随着失业率的提高,各国通货膨胀率并没有相应降低,而是相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佛里德曼认为: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在远期内没有交替关系。

然而,不管长期来看这种替换关系是否存在,至少在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确是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稳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则会发生贸易顺差。

因此,只有全球都维持大致相同的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才能与国际收支平衡同时存在。

在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经济生活里,这两个条件同时并存是不可能的。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也就很难兼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

尽管有时由于经济繁荣而吸收若干外国资本,这种外资的注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一定就能确保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能够同时达到。

尤其是在国际收支出现失衡、国内经济出现衰退时,货币政策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通常必须压抑国内有效需求,其结果可能消除逆差失衡,但同时也带来经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通常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其结果可能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因输入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4、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若偏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

因此,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两者的冲突。

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矛盾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取舍,是当代各国金融当局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取的基本要求

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要使中介目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

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统计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和理解。

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中间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起到牵制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介指标可为:

1、利率作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时常运用的短期市场利率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中央银行随时可在货币市场上观察到短期利率的水平,然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率影响短期利率的水平和结构。

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会对再贴现率与同业拆放利率之间的差额做出反应。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证券,必然会减少银行准备金,从而导致同业拆借利率提高,迫使银行到贴现窗口借人中央银行资金或降低其借款意愿。

这必然会对银行的信用扩张产生影响,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

以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可测性看,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和结构,并及时进行分析。

从可控性看,中央银行只要借助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就可以影响短期利率,相应地引起长期利率的追随性变动,以达到对长期利率的控制。

从相关性看,利率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利率呈下降趋势;当经济转向复苏以至高涨时,利率则趋于上升。

因此,利率可作为观测经济波动状况的一个尺度。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首先,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外延和内涵的规定,通过中央银行自身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满足可测性的要求。

其次,按照界定,货币供应量一般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成,前者直接是由中央银行产生并投入流通,中央银行对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也可以间接地加以控制。

再次,就相关性而言,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实现,因此,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3、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

4、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

基础货币是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

他包括商业银行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在基础货币中,银行存款准备金至关重要,他构成基础货币的主体。

从理论上讲,活期存款是银行准备金总量的一个确定的倍数。

只要中央银行能控制住其准备金操作目标,就基本上能控制货币供应量指标了。

由此,作为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之间的一个环节,准备金总量被西方各国中央银行作为近期中介目标加以利用。

作为操作目标,基础货币同样符合中介目标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

首先,从可测性看,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其数额多少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责表上反映出来,中央银行很容易掌握这些资料;其次,基础货币中的通货是中央银行向社会注入的现金量,中央银行愿意注入多少现金,是可以直接控制的。

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抵押贷款,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水平,有较强的可控性;再次,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由此,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

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

他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即所谓的“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意义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被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

于是,西方各国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授权中央银行依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基础货币,即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另一部分为派生货币,即商业银行将原始存款作为贷款放出,形成派生存款,导致信用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

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可派生的存款增加,造成扩张,扩大了货币的供应量;反之,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则产生收缩,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中央银行就是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控制。

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各国中央银行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对象

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该适用于所有吸收存款的信贷机构以及这些机构吸收的所有对本国货币流通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存款种类,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中央银行对金融体系和货币信贷的控制。

3、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

各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各不相同,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存款种类。

由于不同性质的存款的流动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派生能力以及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就不同。

一般说来,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高,定期存款中期限短的比期限长的高。

(2)银行规模和存款金额。

银行规模的大小与吸收存款金额的多少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规模较小的银行提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比大银行低,存款规模金额小的比存款规模金额大的准备金率要低。

(3)经济运行状况。

中央银行常常根据一国经济情况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过度扩张信贷,引起通货膨胀,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停滞时期,为鼓励投资,需要放松银根,就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

4、存款准备金资产的构成。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规定,银行库存现金及其在中央银行存款才能充当存款准备金。

有的国家,如法国,还规定一定比率要求存款机构购入可以随时变现的政府债券等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产,作为存款准备金的组成部分。

另外,各国关于存款准备金的立法,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对收取的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5、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器,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

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

“这是我们的政策所采取的方向,我们确确实实是要这样做的。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一经公布,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按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倒数,所以,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1%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升降,都可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巨额变动。

(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正因为该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和影响效果,他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

所以,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并不经常运用他,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并且尽可能少地扰乱政府的有价证券市场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二)再贴现政策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称之为再贴现,他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当商业银行发生准备金不足时,一个重要的补充途径就是向中央银行借款。

他可以拿银行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或者以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抵押品作担保申请借款,中央银行的抵押贷款通常以政府债券作抵押,也可用经过审查的“合格的证券”即商业票据作担保办理再贴现和抵押贷款,这两种方式在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被习惯地称之为再贴现。

且以后一种方式为主,中央银行的贷款多数是短期的,一般1天到两周。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前30年,再贴现被认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工具。

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

再贴现率的调整和确定何种票据有贴现或抵押资格。

就调整再贴现率而言,其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数量,达到调节社会资金供求的目的;二是产生告示的效果,以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大众的预期。

公众一般把贴现率的提高解释为中央银行准备紧缩信贷,这可能使某些贷款人预期未来利率上涨而减少其借款;贴现率降低预示着较松动的金融政策和降低利率,可能使贷款人立即增加其贷款的意愿。

就决定再贴现和再抵押票据的资格来说,主要目的是在于影响资金的运用方向。

尽管再贴现政策工具是一项有效的政策工具,但其本身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己来决定。

2、该工具的灵活性较小。

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若再贴现率不经常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因此,这一工具本身有被动、缺乏灵活性的特点。

(三)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相当于向社会投人一笔基础货币,从而会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而起作用的。

当中央银行购进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大众或金融机构出售证券,都表现为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使之处于扩张货币的地位;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时,无论是由社会公众或金融机构购买,都无异于向市场收回一笔资金,而银行准备金的减少,势必紧缩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有防御性公开市场业务和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之分。

前者是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是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后者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为了改变银行准备金总水平,从而稳定社会经济。

决定银行准备金水平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八项:

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应收款项、黄金存量、公众持有的通货、中央银行应付款项、财政部存款和中央银行其他资产净值。

这八项中任何一项的单独变动都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发生相等数额的变动,前五项要素变动时,准备金会在同一方向上发生变化;后三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准备金发生相反方向变化。

这八项要素中,只有前面两个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加以控制的,而后面的六个要素是中央银行无法充分控制的。

他们的变动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有时可能会抵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

因此,中央银行必须事先对这些要素的变动加以预测,通过防御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外来影响,使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水平维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

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固然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发达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有其他政策工具不能替代的优点。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改变再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有一些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对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精确性、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变化的主动性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1、精确性。

公开市场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对总的银行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行有力而准确的控制,尤其是计算出这些数字的周或月平均值更是这样。

如果中央银行向银行系统注入1.15亿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简单地购买1.1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

使用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精确程度。

例如,中央银行想通过贴现政策降低准备金,他可以作的只是提高再贴现率,甚至发表声明警告银行不要从中央银行大量借款,这一举措使贴现和放款、准备金、基础货币下降的程度是不可能预测的。

同样的理由可以说明准备金比率的变化情况。

首先,准备金比率的变化通过货币乘数而不是通过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供给。

另外,即使是准备金比率的一个很小的变化都会导致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相当大的变化。

原则上,中央银行可以频繁地和细微地改变准备金比率,例如,在某个星期将他从10%提高到10.02%。

然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不倾向于这种做法,因为准备金比率的频繁改变会使银行感到无所适从。

总之,这一工具是相对迟钝的,不适合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频繁使用。

2、灵活性。

中央银行每天都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大量的政府债券。

对中央银行来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货币政策的基调,甚至完全调转方向都是很容易的。

只有最敏感的观察家才能发现这一变化。

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就不能产生这种效果,因为对公众来说,这些变化太显而易见了。

贴现率和准备金比率工具在短期内不很灵活,一般地,准备金比率多年才改变一次,贴现率的调整相对频繁一些,通常每年两三次。

相反,中央银行每天都进行巨额的政府债券交易。

3、主动性。

如果中央银行要通过准备金、基础货币或超额准备金等变量来影响经济活动,那么这些变量的变化一定源于中央银行的政策决策,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就是说,改变准备金的主动权留在中央银行。

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这样主动进行操作的。

而如前所述,贴现窗口就显得很被动。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能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资金比率的各种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

他们主要包括:

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贷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发生的分期付款信用所采用的管制措施。

包括规定分期付款的第一次最低付款金额、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和适用于采用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的第一次最低付款现额就等于降低了最大放款额,势必减少了社会对此种商品的需求。

缩短偿还期就增大了按期支付额,也会减少对此类商品和贷款的需求。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证券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措施。

中央银行通过规定保证金比率(按百分比表示的,购买人对所购买证券支付的最低现款比率)来控制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或证券的交易规模。

比如说,中央银行规定信用交易保证金比率为30%,则交易额为20万美元的证券购买者,必须至少将6万美元以现金一次性交付来进行此项交易,其余资金由金融机构贷款解决。

(信用交易又称为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指购买证券者先付一部分保证金,其余不足部分由证券公司向其提供价款进行垫付,使证券的买卖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易方式。

利用信用交易方式可以解决投资者因暂时的资金不足或所持的证券不足而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状况随时调高或调低法定保证金比率。

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工具,间接地控制了流人证券市场的信用量,即控制了证券市场的最高放款额(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比率)*交易总额)。

他既能使中央银行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和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不动产贷款的额度和分期付款的期限等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

包括法定商业银行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和对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进行管制。

(四)优惠利率

(五)预缴进口保证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