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552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docx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设计方案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美丽田园25#~28#小区楼

地理位置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督单位

市农垦总局质量安全监督站

监理单位

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县房产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范围

施工图中全部

投资性质

自筹

质量目标

合格

合同性质

中标价加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

合同工期

总工期160天;计划开工日期:

2009年5月20日;

计划竣工日期:

年月日

1.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面积

6659m2

檐高

16.58m

层数

5层

±0.00相对高程

1209m

层高

2.9m

层高及建筑物功能

层数

2~5层

层高

2.8m

功能

住宅

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防水设计

屋面防水设防等级为三级,防水耐用年限10年。

装饰装修、屋面

外墙保温采用100厚EPS板墙体,表面刷高弹性外墙涂料;外窗、阳台窗为单框中空玻璃塑钢窗,进户门采用防盗门,单元门采用三防门,住宅楼面为地热辐射采暖。

屋面防水层为1.5mm厚防水卷材。

保护层20厚1:

3水泥砂浆,保温层双层60厚挤塑苯板纵横向错缝叠铺,找平层采用20厚1:

3水泥砂浆,隔气层采用1.0mm厚防水卷材。

2.结构设计概况

地质情况

建筑勘测设计院提供的《美丽田园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基础设计

本工程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

抗震设防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工程等级为三级

基础结构

部位

砼强度等级

基础圈梁

C30

基础

红砖

砌筑砂浆

C30

MU10

M10水泥砂浆

主体结构

部位

砼强度等级

楼梯

C20

板、圈梁、过梁

C20

梁、阳台、雨篷

C30

构造柱

C20

主体结构(砌体部分)

层数

红砖

砌筑砂浆

一~三层

MU10

M10混合砂浆

四~顶层

MU10

M7.5混合砂浆

3.管理目标

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为160天,其中基础结构25天,主体结构45天,装饰、装修及安装90天。

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将轻伤事故控制在2‰以内;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确保达标化现场,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科技创新目标:

创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示范工程。

现场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原则: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以及约束机制,全面实现项目的综合管理目标。

4.施工任务明确

(1)消防、地辐射采暖由专业队伍承包;

(2)三防门、防火门由厂家安装;

(3)除以上项目以外,建筑、结构及水暖电安装工程由佳木斯恒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5.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施工工序安排上要体现工序紧,忙而不乱,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和时间,总的主导方向“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但在各专业及工序之间一定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下,相互配合穿插施工,逐步拓宽各专业的工作面。

定位放线→基槽开挖→基槽验收→条形基础→基础圈梁→±0.00以下结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验收→门窗及屋面工程→内外装修→室外工程→竣工验收

结构分三步进行验收,分别为:

基础结构为第一次、主体结构1~5层为第二次、主体结构~出屋面结构为第三次。

每次结构验收合格后及时插入粗装修及专业管线安装等施工。

计划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日期为2009年10月25日。

根据工程特点,划分为基础、主体、门窗、楼地面、屋面、内外装修六个阶段。

由于本工程工期要求紧,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平衡劳动力提高工效,六个阶段要相互衔接,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6.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流水段划分

根据工程特点,结构施工总体划分:

以1~7轴、7~13轴、1/13~19轴、19~26轴四个流水段。

二、施工方案选择

(一)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工程

(1)先施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2)表层土方开挖前,应洒水降尘,基槽挖土及铲运土方扬尘高度低于0.5m;

(3)挖土平均深度1.61m,机械挖土一次开挖,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理;

(4)采用正向开挖,侧向卸土法:

反铲后退方向挖土,土堆放至槽北面作为场地及临时道路回填用,剩于土方放至槽南面作为基槽回填用;

(5)采用顺铲开挖法:

反铲挖掘机铲斗由南向北再从西向东循环进行,一斗挨一斗地顺序开挖,每次挖土增加一个自由面,使阻力减小,易于开挖,

(6)施工人员同时做清理预留土层及边坡修整;

在开挖至距离坑底约20cm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

(7)施工中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用钢管打入土中搭设三角架加以保护;

(8)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浸泡槽底,沿基坑边40cm外预留30cm×30cm(宽×深)临时排水沟,且在转角处及住宅楼伸缩缝处设临时积水坑(600×600×500=长×宽×深),每一坑内配备一台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

2.土方回填工程

(1)填土前必须将基槽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可能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基槽回填应在四周同时进行。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填土的压实

(1)密实度要求

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以压实系数λc表示(≥0.94)。

压实系数为土的实际干土密度ρd与最大干土密度ρdmax的比值

(2)含水量控制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wop=15%)和最少夯实遍数。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可能或均匀掺入干土;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每1m3铺好的土层需要补充水量(L)按下式计算:

(3)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

平碾

蛙式打夯机

人工打夯

250~300

250~350

不大于200

6~8

3~4

3~4

(4)基坑边坡防护

为防止基坑边坡因气温变化,失水过多而风化及受雨水冲刷产生溜坡现象,

采用在坡顶及坡脚用塑料彩条编织布覆盖住,为防止薄膜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均应搭盖不少于80cm的重物。

4.质量控制

(1)对每层回填土夯实后采用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每层取样2组,共取样12组。

(2)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基坑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用2m靠尺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

5.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基坑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水准仪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取样检查

一般项目

2

分层厚度

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水准仪

及抽样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用靠尺

或水准仪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定位放线→机械挖土→清槽验槽→加深部位处理→条形基础→基础圈梁→基础构造柱→回填土。

1.定位放线

(1)测量小组的组成

本工程测量小组由2人组成,明确其各人岗位职责,上岗证书必须齐全有效。

测量组长必须严格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与规划部门移交的测量点位数据,并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制定测量方案,建立测量工作制度,做好自检工作,为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定位与高程引测

测量仪器、钢尺、塔尺,在测量前必须经检测部门检验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定位

以甲方提供的两个标准红线桩(坐标与高程联带)为依据,通过测算利用直角坐标法确定纵、横方向四个轴线控制桩距建筑物外轴线4m,经闭合无误后,浇筑混凝土桩用钢钉做标记并加以保护,并标明网点及轴线号。

精度限差见下表:

等级

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测量误差

(″)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

100

±10

±20n

1/1000

1/2000

(4)高程引测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等级

每Km高差中偶然误差

往返较差附合差(mm)

四级

±5mm

±20L

注:

L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度(mm)

等级

视线长度

视线高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差累计

四级

≤100

≥0.2m

≤3mm

≤10mm

水准点的高程校测合格后后使用附合测法把高程引测到施工现场,至少三个点,同时在楼的周围建立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浇筑砼预埋160×160×6钢板作标记,砼埋深800mm并做好保护。

2.建筑物轴线的平面控制

(1)为使建筑物定位放线时轴线测量准确,在放线前,先将现场杂物及障碍物铲除干净,达到通视的程度。

并将放线路径的标高测量出来,计算出高差,以备调整由于场地的高差而产生的测量。

(2)建立平面控制轴线网:

(3)依据给定的建筑红线与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关系,建立轴线平面控制网。

(4)建筑物设两道主控制轴:

横向一道,纵向一道。

放线时,选用钢尺能一次测量到位的,以两个区段的轴线点作为主控轴,以便减小由于导尺和移动仪器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5)主控轴确定后,确定两道辅助控制轴,以便精确控制建筑物的轴线位置。

3.基础放线

(1)轴线:

考虑土方开挖对控制网点的影响,土方施工前,将控制网标志桩延伸到施工影响区以外的地方,妥善保护,确保标志桩不被破坏。

土方开挖完成后,利用标志桩将控制轴线投射到基础基底,根据控制线测设出承台基础的位置。

(2)标高:

利用测定的标高控制网点,引到基槽侧壁上,高出基底0.5~1m,也可在基槽四周的龙门桩上画出水平线,作为基础标高测量的依据。

4.结构施工测量

(1)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首层墙、柱施工完毕后在每道墙、柱上抄测500mm控制线,作为楼层高程控制点,并用红漆标注水准符号,经过复测后使用。

每层高程传递用钢尺从首层所选择的起始高程控制点竖直向上量取标高,并要求尺身垂直,经过校测后作为施工层抄平的控制依据。

高程控制:

根据施工的需要,使用水准仪把从首层传递的高程校核后换算成该层的500mm线抄测在钢筋或墙上,复查后作为高程的控制依据。

(2)轴线投测

±0.00结构施工,采用外控法施工定位,即用经纬仪与长钢尺的方法依据定位放线时确定的控制桩,进行轴线定位与分尺寸放线。

在基础施工时,将轴线引测至南侧离轴线16m处预埋好砼浇筑的控制桩,待建筑物出地面后作外控校核用。

±0.00以上轴线投测:

采用外校内控法。

首层放线后,使用经纬仪在首层顶板建立内控点,设在建筑物四角距离纵横轴线500mm处,控制点采用160×160×6钢板锚筋4Φ16,浇筑砼时埋入现浇板内。

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作为所投测轴线控制线校核的依据。

每层顶板在浇筑砼时预留160×160方洞,洞中心距离纵横轴线各500mm。

外控:

采用5Kg线锤及经纬仪结合进行引测,内控:

在首层的内控点用激光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线,并组成闭合图形,用经纬校核其尺寸。

所投测的控制线校核无误后请监理验线,合格后作为平面放线的依据,激光接收靶采用有机玻璃制作300×300。

5.平面放线的实施

根据轴线控制线,进行平面放线,首先用钢尺把轴线控制线进行校核,测设出其它轴线控制线;接下来施放出墙、柱边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线。

放线完毕,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6.沉降观测

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对其进行变形观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我公司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T88-97),对于建筑物的有效监测,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沉降规律。

根据荷载的变动,可将观测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开始施工到满负荷载。

此阶段的观测周期视施工进度而定,一般约为10天至一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

从满荷载至沉降速度变化趋向稳定。

此阶段观测周期,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层主体,作一次沉降观测,不得超过三个月复测一次。

第三阶段:

自沉降速度稳定到基本停止沉降(0.01mm/d),其观测周期:

开始为半年或一年一次,以后可2~3年一次。

为了保证观测精确度,按规定埋设永久性观测点,采取“三固定措施”,即仪器固定、主要观测人员固定、观测的线路固定。

观测前严格校验仪器,每次观察均需按规定线路采用环形闭合法进行检查,同一观测点的两次之差不超过1mm。

工程竣工时,提供下列沉降观测成果:

沉降观测记录;水准基点,观测点位置图;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等沉降量曲线图;相邻影响工线图;沉降情况分析。

7.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机械挖土→清底修边

根据土方实际开挖深度一步开挖到位,本工程采用正铲履带式挖掘机,由东向西再向南顺序开挖,西侧作为出土的坡道,挖掘机后退施工,自卸汽车位于挖掘机两侧顺序装土。

现场比较狭小,如开挖土质符合回填要求,则将土存于基槽东侧以备回填,否则全部土方外运。

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求经常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随时采用钢管木板进行护坡,由于人工跟槽修坡,土方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做地基处理,避免出现超挖。

测量人员及时跟线,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楔,将余土清走的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基槽轮廓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修槽清坡,进行质量验收。

(1)条形基础砌筑

1)基础采用MU10红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砌筑砂浆应用机械搅拌;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90s;

(2)砂浆应随拌随用。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分别必须在拌成后2h和3h内用完。

2)砌筑前,应检查基槽(坑)的土质、轴线、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打好底夯。

地基过湿时,应铺l0cm厚的砂子、矿渣或砂砾石或碎石填平夯实。

3)根据设置的中心桩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抄平,在两端立好皮数杆,划出分层砌石高度,标出台阶收分尺寸。

4)每天砌完应在当天砌的砌体上,铺一层灰浆,表面应粗糙。

夏季施工时,对刚砌完的砌体,应用草袋覆盖养护5~7d,避免风吹、日晒、雨淋。

条形基础全部砌完,要及时在基础两边均匀分层回填土,分层夯实;

(5)基础砌筑至底层室内地面–0.06m处,进行防潮层施工。

8.回填土

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回填,首先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200~250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使其达到中密状态。

夯实时应保证其行走路线相互搭接1/3,以防夯实面积不搭接,房心回填土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先在管子两侧填土人工夯实。

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铺土。

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表面拉线找平,有高差及时铲平或补土夯实。

基槽验收完毕,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四方进行中间验收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

基础圈梁模板:

采用16mm多层板面层,50×100木方横楞@200,φ48×3.5钢管竖楞@800,梁上口设φ48×3.5钢管拉接@800。

支撑系统采用φ48×3.5钢管立杆纵横间距800mm,空间设剪刀撑。

模板安装:

涂刷隔离剂→清理基层→弹墙柱边线及模板控制线→砂浆找平→墙根冲洗湿润→安装角模→安装内模贴海棉条→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模贴海棉条→调整模板固定→砼浇筑→拆模清理

9.基础圈梁钢筋绑扎

(1)基础圈梁钢筋采用预制绑扎钢筋骨架,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在基础构造柱处进行搭接绑扎。

(2)基础圈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形成封闭形。

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基础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交接处,基础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内侧,锚固长度及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基础圈梁砼

砼采用现场搅拌,并依据设计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

(1)砼搅拌:

严格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量,配料时必须逐次过磅,投料顺序采用先用1/2用水量→石子→水泥、外加剂→砂子→边搅拌边加入1/2用水量,搅拌时间为90秒。

(2)坍落度控制:

坍落度过小给施工带来不便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工程事故,坍落度过大又会使砼分层造成上下不匀,每组施工开盘时,用坍落度筒来检测,严格控制在设计坍落度内。

(3)砼运输:

采用塔式起重机、机动翻斗车运送。

(4)基础圈梁砼浇筑砼浇筑人员配备:

现场设调度1人,混凝土工配20人:

振捣手4人、搅拌手4人、铺灰3人、找平4人、力工10人、电工1人、场外清扫人员1人。

各岗位人员对各自的工作范围及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必须清楚了解。

浇筑方法:

在浇筑带前、中、后各布置3道振捣器,第一道负责砼卸料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负责中间部位的振捣使斜面砼振捣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底层钢筋处,振捣人员负责砼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砼的振捣密实。

各道振捣方向为:

下层垂直于流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

浇筑第二层,下料必须均匀,振捣必须充分,下料后必须紧跟着振捣,每次振捣全部完成后才能再下料。

振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动器,水平面振点采用梅花式振点,平行方向间距控制在40cm左右,竖直方向振奋捣器应插入下层砼面不湛和小于5cm,以消除面层砼间的接缝。

振捣器的操作要伏特到“快插慢拔”,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便上下砼振捣均匀,并使砼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5)砼表面抹平应不得少于三次,在砼浇筑后和初凝前,必须按设计标高进行振动振实后用长杠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终凝前,用木蟹打压抹实,并用木抹子磨毛。

11.主体工程

1—6层至屋面结构施工流程:

放线立皮数杆→排摞底、构造柱绑扎钢筋→混凝土砌块砌筑→构造柱支模板→构造柱浇筑砼→梁板、楼梯支模板→梁板、楼梯绑扎钢筋→梁板、楼梯浇筑砼→养护。

(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梁、板模板

顶板:

模板置以4层为宜,支撑系统配置为2.3层,施工中,第4层的模板从第一层周转使用,第5层的支撑配置半层,另一半支撑从首层采取“隔一拆一”的方法,拆除一半周转至五层。

模板结构:

多层板δ=16mm面层,木方龙骨,φ48钢管支撑上部配“U”形托架,板缝拼接时侧面粘贴海绵条,保证接缝严密,板拼缝上部粘贴塑料胶条。

梁的模板均采用多层板面层,侧模、底模背楞木方50×100mm@200mm方木通长背楞,双面刨光,支撑系统均采用φ48×3.5钢管,立杆横向间距600mm,立杆纵向间距同梁宽,梁侧模、底模按图纸尺寸进行现场加工,由塔吊或吊车运至作业面组合拼装。

然后加横楞并利用支撑体系将梁两侧夹紧,当梁高≥600时采用M12穿墙螺栓@600。

圈梁竖楞采用木方50×100mm,在梁h/2处加设φ14对拉螺栓山形扣件,间距1200mm。

2.顶板模板

(1)采用16mm厚度多层板。

主龙骨采用100×100mm@1200mm单面刨光方木,次龙骨选用50×100mm@200mm双面刨光方木。

为保证顶板的整体砼成型效果,将整个顶板的多层板按同一顺序、同一方向对缝平铺,必须保证接缝处下方有龙骨,且拼缝严密,表面无错台现象。

若与柱相交,则不可以躲开柱头,只在该处将多层锯开与柱尺寸相应洞口,下垫方木作为柱头的龙骨。

(2)顶板支撑体系:

梁、顶板支撑系统为48×3.5mm钢管满堂红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200mm,水平杆间距为1200mm。

(3)梁的底模和侧模与梁豁相接时,要与梁豁多层板靠紧平接,然后加固梁底模和梁侧模。

(4)预留洞模板:

预留洞模板用50×100木方作成定型盒子,合模前放入,盒子放入前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时取出。

3.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为多层板。

踏步侧板两端钉在梯段侧板木档上,靠墙的一端钉在反三角木上,踏步板龙骨采用50mm厚方木。

制作时在梯段侧板内划出踏步形状与尺寸,并在踏步高度线一侧留出踏步侧板厚度定上木档。

4.特殊模板

门窗口内模:

采用50mm厚的木板定型窗模,其角用定型角固定,并用螺栓拉牢,详见图。

侧面用木螺丝将多层板固定在木板上,木螺丝要凹进多层板表面。

上、下用边梁加内控式定位筋分工、中、右三道支撑定位,左右两侧与暗柱内控式定位筋分上、中、下固定。

5.阳台、雨篷模板

内模横楞采用50mm厚板材预先加工成定型100mm高圆形胎具,间距500mm,木胎具要求内弧刨光,使其紧贴模板,外竖楞采用2×48×3.5mm钢管加对拉螺栓为φ12圆钢配山型扣件间距400mm。

其余做法同A.1。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砼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L≤8

≥75

L≤8

≥75

阳台

≥100

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多层板。

先拆架子管横杆,然后拆除立杆,拆除的多层板、龙骨及扣件钢管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

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6.模板的堆放与养护

(1)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干净,刷油性脱模剂。

在吊装使用前应检查脱模剂是否被污染或被雨水冲刷。

必须保证工作面上使用的模板上的脱模剂,涂刷均匀一致,无漏刷现象,且不能有颗粒物附着在模板上。

(2)模板堆放场地应作地面硬化处理,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模板底部垫10×10cm的木方,并按编号分类码放。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基础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柱、墙、梁轴线位移

3

尺量检查

3

标高

±2、-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4

基础截面尺寸

±10

尺量检查

5

柱、墙、梁截面尺寸

+2、-5

尺量检查

6

每层垂直度

3

线垂或2m托线板检查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