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50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docx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

粮食知识培训教材

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容重

不完善粒含量%

杂质含量%

水份含量%

色泽气味

总量

其中生霉粒

1

≥720

≤4

≤2.0

≤1.0

≤14.0

正常

2

≥685

≤6

3

≥650

≤8

4

≥620

≤10

5

≥590

≤15

等外

<590

-----

注:

“----”为不要求

第三章粮食呼吸作用与粮食储藏的关系

粮食的呼吸作用,在保粮工作中有着利害得失之别。

从消耗呼吸底物的角度来看,呼吸作用是消极的,特别是呼吸作用强时,不管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都会影响储藏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后果。

在呼吸过程中,被消耗的基质变为水、二氧化碳或酒精。

从理论上推断,在有氧呼吸时,放出一个单位的CO2,干物质的消耗量为0.68个单位,所以呼吸愈旺盛,干物质损耗愈严重。

但干物质损耗与粮食的重量损失是不能等同的,因为储粮呼吸时,不但释放CO2和H2O,同时还要吸收02和H2O。

按呼吸总方程式计算,消耗1千克干物质可放出600克水,由呼吸所产生的水,仍保持在粮粒内,所以会出增加其含水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粮堆既不通风又不翻动,则由于吸湿平衡而使空隙中的相对温度增大,这样又会促使呼吸更强,并使微生物和仓虫大量繁育。

储粮呼吸时所放出的热量,只有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及合成新物质,大部分则释放到体外(这部分热量被称为呼吸热),因而使粮堆的温度增高。

在气温下降的季节里,粮堆的中、下层仍保持高温,就是粮食的呼吸作用及其不良导热性所致。

粮堆的高温会促使呼吸旺盛,并为虫、霉繁育创造条件,从而加速储粮品质陈化。

由于粮食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会产生CO2,所以在不经常翻动粮堆、又不通风的情况下,CO2会在下层、中层甚至上层逐渐积累,呼吸强度愈大,则积累愈多。

CO2含量增大,会减慢呼吸的速度,如果浓度较高,还会使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由此可知,粮食呼吸时产生的CO2、水分和热能,均对储粮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它们共同作用于粮食,则对于储粮的安全就更加不利了。

所以保管时,应尽可能使粮食呼吸作用减到最低限度。

但呼吸不只是消极的,还有其积极意义。

首先,在呼吸的每条途径中,都会形成一系列特定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重新合成新物质的原料。

通过这些物质转变,使糖代谢与脂肪、蛋白质及其它物质的代谢联系在一起,故呼吸作用与粮食的成熟、衰老、愈伤和抗病等各种过程有密切联系。

其次,人们常利用粮食的呼吸作用进行气调储藏。

例如我国古代所使用的窖藏甘薯和囤套囤储藏豌豆等方法,都是利用粮食的呼吸作用,消耗密闭容器中的O2,使CO2积累,从而形成有利于储藏的自发保藏条件。

现代的气调储藏,是人为地改变粮堆中N2、CO2和O2的比例,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代谢,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

第四章粮食仓储及运输损耗率计算规则

第1条 

粮食在仓储及运输过程中自然发生之损耗悉然依本规则办理。

 前项粮食系指政府征收或收购之稻米、小麦及杂粮而言。

第2条 

前项损耗分为左列三种:

一、仓储损耗因翻晒、清仓、及通风等仓储过程中因保管时间关系所发生之一切损耗属之。

 

二、运输损耗因装卸、运搬、过档等关系所发生之损耗属之。

三、收交损耗因接收及交付时,衡器或量器上所生之差异,暨接收后屯存未及一月即行发出所生之损耗属之。

第3条 

仓储损耗率依左表之规定:

第4条 

运输损耗率依左表之规定:

第5条 

收交损耗依粮食收交之次数而定,每次之损耗率,最高不超过万分之五,但仓储在一月以上,或经过运输已报有仓储或运输损耗者,不得另行列报收交损耗。

第6条 

因运输上之必要于中途掉换运具者,须各该运具之每段运程满五十公里始准分段报耗,如其中有不满五十公里之运程部份,得并入其所接续之其他运具之运程列报。

至所报运耗,并得择取各该运具中较高之率耗计算。

但在某一批运输中,如使用各种不同之运具,而其中又有以同一运具使用一次或三次以上者,则该种运具准报耗一次(例如起初船运,中间改用车运,最后又用船运,则该二次船运须将其运程合并后作一次列报。

)。

第7条 

屯储粮食须于全部发出或主管更动移转保管时,始得按照各该主管机关规定程序报耗一次,不得随时报耗,以杜流弊。

但有特殊情形者(如被炸水火灾)得呈准派员监整核实报耗。

第8条 

 粮食收交仓储运输均以无损耗为原则,本规则所定损耗率系属最高限额,如有事实上不能避免之损耗,能在定率以下核实列报,绝对不准列报超耗。

第9条 

粮食在储输期间遇有不可抗力情事发生损失时(如沉船翻车被炸敌劫水火灾等),应由主管人员详陈事由并检齐证明文件专案呈报各主管机关查实后转报中央主管机关核办。

第10条 

因过失或保管不力以致发生损耗,或所损耗超过规定标准率者,均应依照其数量责令赔偿实物,或照当时当地市价折赔现款。

第五章粮食运输定额损耗

一、粮食运输定额损耗率

50公里以下%

51-1000公里以下%

1001公里以上%

包装

散装

包装

散装

包装

散装

铁链

0.1

0.1

0.25

0.29

0.3

0.34

水路

0.1

0.1

0.1

0.1

0.1

0.15

20公里以下%

21公里以上%

包装

散装

包装

散装

公路

0.1

0.1

0.25

0.29

注:

面粉运输定额损耗率:

各种运输方式,不分运程远近,一律为0.1%。

 第六章降低粮食运输损耗

“四散技术”的应用可节约大量资金,但是粮食散运与包装运输相比较也容易增加运输损耗,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减少运输损耗。

1、粮食运输损耗概念

粮食运输损耗,是指粮食从发运单位最后发粮(油)点到接收单位最初收粮(油)点之间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零星抛洒、扦样耗费、灰尘等细小杂质的消失等因素所产生的减量[3]。

我们清楚了运输损耗,更重要的是准确计算运输损耗,才能知道怎样加强管理。

1.1粮食运输定额损耗的计算

粮食运输定额损耗,是根据粮食的原发运量和该粮食的运输定额损耗率,以及装卸车船的装卸定额损耗率进行计算的。

计算粮食运输定额损耗,须以一张发货明细表为一个单位单独计算[3]。

⑴粮食运输定额损耗的计算公式

=发运量×

+

⑵粮食运输亏量的计算公式

粮食运输亏量=发运量﹣实收量﹣运输定额损耗

1.2减少粮食运输损耗的措施

1.3非专用的装粮车(船)散装粮食、油料必须做到铺垫底部和侧面四周(即五面铺垫)。

1.3.1装车船作业时,要坚持“工前三铺垫、工后五清扫”。

即作业前,要在车边、船边、装卸机械下边,用铺垫物铺垫好;作业完毕,要将撒漏在车厢边、码头边、搬运路线上、货场、仓库的地脚粮全部清扫净[3]。

1..4粮食运输损耗的处理

1.4.1粮食运输合理损耗的处理。

粮食运输实际损耗未超过粮食运输定额损耗的,即为合理损耗。

此种损耗,接收单位应按原发运数量与发运单位结算。

1.4.2粮食运输亏量的处理。

粮食运输发生亏量的,即为运输事故,应查明原因,分明责任(属于发方,或承运方,或收方),属于哪方则由哪方承担直接经济损失。

1.4.3粮食运输溢余的处理。

粮食运输发生溢余时,接收单位应按实收数量入帐,并与发运单位据实结算。

溢余部分不得与亏量冲抵[4]。

2、加强粮食保管损耗的管理

粮食保管是在粮食物流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而降低粮食保管损耗是增效的重要措施。

粮食保管损耗,是指粮食由计量验收入库起(包括库内搬倒、堆装),至计量点交出库止的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损耗。

粮食保管损耗按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水分杂质减量和保管自然损耗两类。

在粮食保管过程中要准确计算某一阶段的保管损耗,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管理,减少保管损耗。

2.1水分、杂质减量

水分杂质减量,是指储存粮食水分、杂质超过规定标准,为确保安全,经整理所发生的损耗;或在保管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自然减量所发生的损耗。

粮食在规定的安全水分以下发生的水分减量,应作为保管自然损耗处理。

水分损耗的计算公式:

水分损耗率=

×100%

水分损耗量=入库总量×水分损耗率(%)

在实际工作中,粮食进出库频繁,且形式不一。

如整批入库又整批出库,计算水分减量较简单;如整批入库分批出库,或分批入库整批出库,或分批入库分批出库,而进出库的每批粮食的水分又不相同,这就要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先计算进出库粮食的平均水分,然后再用上述公式求出水分损耗率和水分减量。

计算公式为:

进(出)库平均水分=

杂质减量的计算公式:

杂质损耗率=入库杂质(%)-出库杂质(%)

杂质损耗量=入库总量×杂质损耗率(%)

2.2保管自然损耗

保管自然损耗,是指由于粮食正常生命活动消耗的干物质,化验和计量合理误差,检化验耗用的样品,轻微的虫、鼠、雀害以及搬倒中零星抛散等所产生的损耗[4]。

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率,是指粮食保管期间的自然损耗量占入库量的百分比。

粮食保管自然损耗的计算公式:

保管自然损耗量=入库总量-出库总量-水分杂质减量

定额损耗量=入库总量×自然损耗率定额

超耗=自然损耗量-定额损耗量

平均保管时间(月)=

÷30

为了进一步理解公式,举个例子我们共同探讨粮食保管各项损耗的计算:

例:

某粮库分两批入库小麦共40万公斤,保管一段时间后,又分两批全部出库,原始数据如下表所列。

计算各种保管损耗。

解:

(1)先分别计算进、出库粮食的平均水分和平均保管时间:

入库平均水分=

×100%=14.85%

出库平均水分=

×100%=14.39%

平均保管时间(月)=

÷30=7.315(月)

(2)计算各项保管损耗:

保管损耗总量=4000000-395000=5000(公斤)

水分损耗量=400000×

×100%=2149.28(公斤)

保管自然损耗量=5000-2149.28=2850.72(公斤)

定额损耗量=400000×0.15%=600(公斤)

超耗量=2850.72-600=2250.72(公斤)

3.保管损耗管理

3.3.1粮食进出库时,必须称重、检验水分和杂质,填定磅码单和检验凭证,并及时记载在粮食保管囤、垛卡上,作为损耗报销的依据。

3.3.2保管损耗以一个粮堆、粮囤为计算单位,在粮食出清后,根据出入库检验、称重凭证一次进行计算,在保管和分批拨付期间,不得预报损耗。

3.3.3粮食保管自然损耗与水分、杂质减量,必须分开计算。

一个仓、囤在出清后,如发生损耗,可先根据出仓水分、杂质含量计算水分、杂质减量,如经计算水分、杂质减量超过实际损耗总量的,其损耗总量可全部作为水分、杂质减量处理不再计算保管自然损耗;如实际损耗总量超过水分、杂质减量,其超过部分应作为保管自然损耗;如无水分、杂质减量时,其损耗量全部作为保管自然损耗。

3.3.4保管损耗要严加管理,不得预报、估报、假报和隐瞒不报。

粮食出库如发生增溢,应列入商品溢余和其他收入处理,不得隐瞒,不得抵销损耗或以其他方式处理[4]。

第七章粮油储备知识问答

第一章 粮食储藏基础

1、什么是粮食?

粮食是指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和油料的统称。

一般指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

2、普通粮粒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胚、胚乳、皮层

3、粮堆的组成及特点是什么?

粮堆是粮食储存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粮堆除粮粒外还有杂质、霉菌、害虫和粮堆空隙中的空气等。

4、什么是粮食的物理性质?

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气体吸附特性、湿热扩散等。

5、什么是粮食的散落性

粮食是一种散粒体,内聚力很小,粮粒在自然下落形成粮堆时,向周围流散开来,而形成一个圆锥体的特性。

粮食散落性的好坏一般用静止角或自流角来表示。

6、什么是粮堆的静止角

粮堆的静止角也称为自然休止角,指粮粒自然下落时形成圆锥体的母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7、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散落性的好坏关系如何

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的散落性成反比,即粮食的散落性好其静止角小;粮食的散落性差,其静止角大。

8、什么是粮食的自流角

粮食散落性的另一量度是自流角,它是粮粒在不同材料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的角度,即粮粒下滑的极限角度。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既与粮粒的物理特性有关,又与测试时用的材料有关,同种粮食在不同的材料上测定的自流角不同,不同种粮食在相同材料上的自流角也不同。

9、影响粮食散落性的因素有哪些?

粮粒的大小、形状、表面光滑程度、容重、杂质含量都对粮食的散落性有影响。

(1)粮粒的形态:

粒大、饱满、圆形粒、比重大、表面光滑、杂质少的粮食散落性好,反之则散落性差。

大豆粒大、呈圆形、表面光滑,其散落性比粒形较小、表面粗糙的稻谷好的多。

(2)杂质含量:

粮食中杂质量增加,尤其是含轻浮杂质多的会阻止籽粒下滑,使散落性降低

(3)粮食水分的高低:

由于粮食水分的增加可是粮粒表面粘滞,粮粒间的摩擦力增大,当粮食发热霉变后散落性会完全丧失,形成结块现象。

10、粮食散落性与仓壁侧压力的关系

一般讲,粮食的散落性越好,则粮食对仓壁的侧压力就越大;粮食的散落性越差对仓壁的侧压力就越小。

11、粮食的散落性与储粮有何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合理的运用粮食的散落性既可用于检测粮情,又可保证仓墙的安全,还可以节省劳力提高工效

(1)散落性是确定自流设备的理论依据。

当使用传送机输送粮食时,输送机皮带和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自流角和静止角;当安装淌筛和自流管时,淌筛面、自流管底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自流角和静止角,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散落性好的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流散,对于装车、装船、入仓、出库操作都较方便,可节省劳力和时间。

(2)生产中计算对仓壁侧压力,用于确定不同粮食的堆粮线和堆垛形式。

装粮是对散落性好的粮食就要降低堆装高度,对于散落性较差的粮食则可酌情增加高度。

对仓墙强度不够的仓房,常采取包打围的做法。

(3)粮食在储藏期间散落性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储藏稳定性的变化。

安全储藏的粮食都是具有良好的散落性。

如果粮食出汗返潮水分增大,霉菌滋生,就会是散落性降低,严重的发热结块会形成90°的直壁状,使粮食完全丧失散落性。

12、什么是粮食自动分级

由于粮食籽粒的形状、成熟度和杂质类型等组成的不同,所形成粮堆的组分具有不同的散落性,这样粮食在移动散落过程中,性质相类似的组分趋向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的集结区,引起粮堆组分的重新分布。

13、粮食为何会产生自动分级现象

粮食的散落性是自动分级的基础,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粮食籽粒和各种杂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按照自动分级形成的原因,可归纳为重力分级、浮力分级、和气流分级。

14、自动分级现象形成的部位和哪些因素有关

自动分级现象形成的部位与粮食输送移动时的作业方式、仓房结构密切相关。

粮食自高点自然流散成粮堆或输送机不动时,由于粮粒杂质相互间的重力、摩擦力以及下落时所受到的浮力不同会使较重的杂质落在圆锥体的中心部位,而较轻的、破碎的粮粒及杂草种子就沿着斜面下滑至圆锥体的底部。

随着圆锥体的不断扩大,杂质就在圆锥粮的底部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堆体基部杂质区。

如果输送机移动,饱满的粮粒和沉重的杂质多汇集于机头落下的粮堆中央部位,沿输送机两侧的粮食含有较多的瘪粒和较轻的杂质,形成带状杂质区,在皮带输送机下方形成糠壳杂质区。

若固定式输送机械入库,粮食入库时就有多个卸粮点,这样就与自然流成粮堆一样,在一个仓房内部形成多个圆窝状杂质区。

房式仓人工入粮时,由于倒粮点分散,边倒边匀,自动分级就不明显了,质量组合比较均匀。

筒仓进粮因筒身较高,粮粒从高处落下,下落的粮食会带动空气运动,在仓内形成一个蜗旋气流;蜗旋气流会将粮面上细小的、较轻的杂质吹向筒壁,随着粮面在筒仓内逐渐升高,靠近仓壁处形成环状轻型杂质区;而沉重的杂质多集中于落点处,形成一个柱状重型杂质区。

出仓时,正好相反,比较饱满和比重大的粮粒首先流出,靠近仓壁的瘪小子粒和轻浮杂质后流出,所以粮食品质也因出仓的先后不同而有差异。

15、自动分级现象与储藏过程有何关心

自动分级现象有利于粮食清理。

通过粮食流动或振动,促进粮食的自动分级,使用风车、溜筛、振动筛、去石机等设备去掉杂质。

自动分级现象不利于粮食储藏,其主要表现在:

(1)局部霉变。

杂质积聚部位往往水分较高,带菌量大,易吸潮,空隙度较小,湿热容易积聚,会使粮堆局部发热霉变,若不及时发现还能蔓延危及整堆粮食。

(2)引起害虫大量繁殖。

破碎粮粒易被虫霉侵蚀,聚集在一起后更容易引起害虫的繁殖,促使粮堆局部发热,威胁储粮安全。

(3)增加查粮的困难。

饱满与不饱满粮、杂质的分布不均匀,给粮情检查带来了困难,同时增加了扦样及化验等工作的难度

(4)影响通风降温与熏蒸杀虫的作业效果。

由于粮食自动分级后,杂质聚集的部位空隙度变小,气流不能在粮堆内均匀分布,从而影响整个粮堆通风降温熏蒸杀虫的效果。

16、入粮时,如何减缓自动分级现象

减缓入粮时,产生自动分级现象的最好措施是主动地对入仓粮进行清理,降低粮食中的杂质含量;其次是在入仓时采取一些措施缓解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如平房仓进粮可增加粮食的落点,对高大筒仓、浅圆仓可在仓内安装布料器,采用中心管入粮,抽芯除杂或多次进仓平粮等措施都可有效缓解自动分级现象。

17、什么是粮食的容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粮食的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粮食的重量。

成熟度好,籽粒饱满、水分低、容重大的粮食有利于储藏;籽粒不饱满、水分高、含轻浮杂质多的、容重小的粮食不利于储藏。

18、粮食容重在生产中有何用处?

容重可用来计算已知重量的粮食体积,或来计算已知体积的粮食重量,它还用来反映某些粮食质量的好坏,作为按质论价的依据。

19、什么是粮堆的空隙度

空隙度是指粮堆中空隙的体积占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

20、什么是粮堆密度

密度是指粮堆中粮粒和杂质的实有体积占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

21、粮堆空隙度与密度有什么关系

粮堆的空隙度和密度都用百分比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空隙度+密度=100%

22、粮食的空隙度与储粮有何关系

粮食的空隙度在粮食储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隙度的存在决定着粮堆气体交换的可能性,是粮粒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

空隙度大气体交易容易,通风阻力小,粮堆内湿热易于散发,对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药剂熏蒸、气调储藏有力,但外界温湿度对储粮影响较大,对低水分粮长期储藏不利。

如果空隙度小,气体交换不足,当某些部位湿热高时,粮堆内就会湿热郁积不散,易引起发热霉变,所以,粮堆中有一定的空隙度,对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是必要的。

23、什么是粮堆的导热性

粮堆传递热量的能力叫做粮食的导热性,它什么粮粒本身、杂质和粮堆空隙间空气导热性的总和,通常用导热系数来衡量。

24、为什么说粮堆是热的不良导体

粮堆的导热性是粮食和空气导热性的综合表现。

粮堆对热的传导速度较慢,是热的不良导体。

虽然粮堆中的空气流动有助于热量的传递,但粮堆内的阻力较大,空气对流缓慢。

因此,粮堆是热的不良导体。

25、导热性与储粮有何关系?

粮堆的不良导热性,对粮食的储藏有利有弊

(1)对储藏有利的一面。

利用粮堆的保温性能好的特性,即当外温高于粮温时,粮温不会很快上升;当粮食冷却后,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温。

尽量在低温季节组织粮食入库,当温度回升前,进行隔热保冷储藏。

在外温变化较大时,粮堆相对的受温度影响较小,延缓粮堆升温速度,为低温储藏创造条件。

(2)对储藏不利的一面。

粮堆内出现不正常的高温时,粮堆的不良导热性能会造成发热粮堆内的积热难散,加速虫霉繁殖,使粮食变质。

当粮堆出现发热时,自然降温需要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机械通风或人工倒仓拆垛等措施,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粮堆的不良导热性也会造成粮堆内外温差的存在,导致湿热扩散和水分转移,引起低温部分粮层结露变质,如不及时处理还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当粮堆局部发热时,高温点的热量朝四周扩散慢,感温元件极难测到附近粮堆温度的变化。

因此,要合理布置测温点,尽早发现局部发热。

(3)采取措施:

加快湿热气体散发,缩小粮堆各层温差,以利于粮食安全保管。

如:

通风换气,翻动粮面,翻仓倒粮等

26、什么是粮食的吸附性?

粮食是有生命的胶体物质,具有吸附和解吸各种物质蒸汽和气体的能力,即粮食吸附和解吸各种气体和气味的特性,称之为吸附性。

在储藏过程中所碰到的吸附现象主要是粮食对赖性气体的吸附,对熏蒸气体及一些污染物,如香料、煤油、汽油的吸附等。

粮食吸附性能在储藏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对水汽的吸附。

粮食对水汽的吸附与储藏品质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粮食结露湿热扩散的重要原因。

因此,了解粮食的吸附特性对粮食的安全储藏十分重要。

27粮食的吸附性与储粮有何关系。

粮食储藏技术中的二氧化碳置换方法。

就是利用谷物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特性,使粮食在包装袋内呈现胶着状态,有效的保持粮食品质。

由于粮食的吸附特性存在,极容易吸附不良气体个液体,产生异味,如汽油、煤油、药物等气味性物质。

轻者影响粮食的使用价值,重者造成污染。

因此,粮食运输车辆、盛装粮食器皿及使用工具都要严格检查,以免污染

28什么是粮食的吸湿性

粮食采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的性能称为吸湿性,它是粮食吸附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储藏期间,粮食水分变化主要于粮食的吸湿性能有关,与粮食储藏稳定性、储藏品质密切相关,与粮食发热、结露、返潮等现象有直接关系。

所以、粮食的吸湿特性是粮油储藏中最主要的变量之一

29什么是粮食的平衡水分

粮食能与周围空气不断的进行水汽交换,因此粮食的含水量会随着外界温湿度的变化而增减。

在一定的温湿度的条件下,粮食从空气中吸收水汽的速度和从粮粒内向外散发水汽的速度相等时,即粮食含水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水分值,就称为该条件下达粮食的平衡水分。

30粮食平衡水分与储粮有何关系

粮食平衡水分对安全储粮、通风密闭与粮食晾晒意义重大。

对粮食通风、干燥处理时,都是利用粮粒与湿空气间的吸湿平衡规律进行的。

所以正确测定粮食的平衡水分,就能帮助我们掌握粮食的安全水分和决定日晒、烘干、通风等措施。

粮食在入库前后,进行干燥处理时,可根据当地、当时在相对温度和粮食水分考虑,不必降水过多,否则干燥后仍能吸湿。

增加水分。

根据粮食“平衡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可作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选择通风时机的依据,确定能否进行通风。

粮食在进行摊晾处理时,也必须考虑到平衡水分,如当时外界温湿度有利降低粮食水分则可进行,否则不宜进行。

粮食水分低于平衡水分时,应采取密闭储藏。

31、影响粮食吸湿性的因素是什么?

粮食吸湿性的强弱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空气湿度的高低\气温与粮温的温差,粮食的化学成分和粮粒的结构等,其中尤以粮食的化学成分和籽粒的物理结构影响最大。

含蛋白质、淀粉等亲水胶体多的粮食,吸湿性强。

反之,含疏水成分的脂肪越多,则吸湿性越弱。

例如,硬质小麦的组织结构比软质小麦紧密,其吸湿也比软质小麦要弱。

薯干最易吸湿,可采用压盖、密闭等防潮、隔湿措施。

32、如何防止粮食吸湿?

防止粮食吸湿,须先弄清粮食增湿的部位,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1)空气中的水蒸气影响粮食吸湿,一般在粮堆垛的表层部位和靠近风道的部位,深度很少超过30cm。

为此,可利用调节仓湿的办法,减轻粮食吸湿程度;进风口隔热密封,防止湿热空气渗入;粮食水分低可采用密闭储藏;用隔热材料压盖粮面,起到隔热防湿作用。

(2)地坪与墙壁的渗水会使堆垛的底部粮返潮,其最好的防止方法是改造地坪,做好防潮层,或是加强堆垛铺垫隔潮工作,是粮食离开仓壁地坪。

(3)当粮堆内部温度较高时,湿热扩散会是温度较低的粮堆表面与周壁的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