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487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docx

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吉林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年9月25日

“十五”期间,我校以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和建成吉林省重点大学为主要标志,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体制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办学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十一五”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关键时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求学校新的发展。

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吉林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05—2020)》基础上,制定《吉林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兴业战略,以内涵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建设一流人才队伍为根本,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面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把学校建成吉林省基础教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社会急需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吉林省高校师资和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成教师教育和区域文化研究基地。

为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

多科性教学型师范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其他类型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三)规模结构

到2010年,全日制本科生15000人,研究生1500人,留学生300人,继续教育学员10000人。

(四)主要标志

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厚重;办学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重点学科和学科群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形成吉林师范大学品牌优势;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资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教职工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三、战略思路

学校“十一五”时期的战略思路是:

彰显特色,提升内涵,重点突破,和谐发展。

(一)彰显特色

做优做强优势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

强化教师教育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在教师教育综合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中,实现高水平和特色化。

强化为基础教育服务优势,适应改革需要,培育优质师资,把学校建成省内领先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

强化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优势,完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品格与技能的长效机制。

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

(二)提升内涵

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逐步扩大硕士生教育比重,争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以提高质量为发展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质量。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为发展动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强化作为吉林省基础教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东北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水平和社会贡献率。

(三)重点突破

有效整合学科力量和校内外优质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教学、科研创新体系。

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的政策支持,确保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项目达到省内领先,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支撑条件建设,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面实现突破。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消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激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和用人机制。

(四)和谐发展

教育以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体。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广大教职工。

调整和完善学科发展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

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做到整体推进与重点发展的科学统一。

推进制度创新,建立科学、民主、公平的管理体制和公正高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加强重点,突出特色,扩大优势,协调发展。

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汇聚人才队伍,以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和我校优势研究领域为重点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带动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

1.加强专业建设。

根据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需求的变化,构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

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改革,统筹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促进二者的重组与融合。

教师教育专业以提高学生从教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凸显品牌优势;非教师教育专业重点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精细化工、装饰设计、生态环境、金融、经济、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此为依托建设10个左右新专业。

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50个,争取建成省级示范专业3个,校级示范专业10个。

2.优化学科结构。

保持发展教师教育和区域文化研究特色优势;加强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专门史、文艺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重点学科建设;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数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群,形成教、文、史、哲、经、法、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使一些学科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促进相关学科重新整合优化,围绕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我校新的学科优势。

加强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省属科研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相关学科的实力和水平。

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支持力度,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数量达到10个。

3.加强学位点建设。

严格管理,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形成布局合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与科技产业紧密联系、能彰显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与学位点结构体系。

力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0个;增列教育、法律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以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专门史、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学等学科为基础,争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二)人才培养

适应需求,转变观念,注重质量,提高层次。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适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统筹校内外与课内外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协调发展。

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层次性和多样性,突出高素质和宽口径要求,在通识教育中夯实学生全面发展基础。

教师教育专业积极探索“3+1”(即3年专业学习加1年教师职业培养的师范生培养模式)、“4+1”(即4年专业学习加1年教师职业培养的双学位培养模式)、“4+2”(即4年本科专业培养后再连续进行2年教育硕士培养的模式)等新模式。

非教师教育专业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和定向培养。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注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教师教育专业加强对基础教育市场需求研究,非教师教育专业加强对地方经济需求研究,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推进教育技术手段创新,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加强综合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采用国家精品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和教育部推荐教材,支持教师自编教材。

到2010年,省级优秀课程达到45门;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30门,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成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5个,校外学生实践基地150个。

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课时达到25%。

3.强化学生的职业品格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

在“四实”、“五能三字一话”基础上,继续发展教师教育特色。

积极参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力争成为政府授权开展教师资格认证的机构,推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加强对非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逐步确立非教师教育专业的职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培养特色。

4.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体系。

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绩效提高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同行专家、专业组织和学生多元参与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主辅修制和导师制,实施人本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创造多种选择机会,扩大学生选择课程、教师、专业的范围,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

积极推进网络教学与管理,构建全校共享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网络平台。

5.切实加强就业工作。

树立“出口拉动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的理念,坚持“内强素质,外争市场”的策略,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继续做好毕业生质量追踪与反馈,紧跟市场需求指导教育教学。

注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开发与利用,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招生就业指导系统和数字化信息平台。

稳定发展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大力开发非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打造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生品牌。

6.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规范和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相符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

与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分层次、分类别制定更加凸显研究生个性与特征的培养目标。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严格研究生学位评审制度,构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到2010年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30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达到20人。

(三)科学研究

整合资源,协同攻关,重点突破。

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崇尚科学、重视研究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些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特色研究领域,取得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1.加强科研管理。

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精神,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和多学科综合、拥有丰富科技资源及人才的优势。

引导教师将自由探索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加强科技指导、组织管理和对外协调工作。

打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争取到2010年科研经费年均增长30%。

加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完善科研工作评估考核体系。

加强科研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科研任务汇聚科技人才,逐步培育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三支队伍。

2.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研实力。

以研究院(所)为依托,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力度,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组建3—5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加强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研究,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综合集成,促进交叉融合。

以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团队为龙头,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扩大科技发展规模,提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抓好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突出教师教育特色。

“十一五”期间,争取各类科研项目500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重要和核心期刊论文1000篇以上,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00篇以上;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50部以上;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0项以上。

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力争成为核心期刊。

(四)队伍建设

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形成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科研、管理和教辅人员队伍。

1.优化师资结构。

到2010年,专任教师达到1100人,师生比控制在1:

16以内。

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

新聘任教师原则上具有博士学位。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5%;外校培养率达到80%。

2.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科骨干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访学。

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考取定向研究生,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

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分批次进行校本集中培训,支持中青年教师的自主研修,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

建设创新团队和优秀学术梯队,造就50名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拓宽人才引进途径。

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择优引进专任教师,重点充实特色学科、重点学科、新增硕士点和新专业的师资力量。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通过开展联合办学,引进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

通过实施特聘教授、双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制度,聘任部属高校和中直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教授,汇聚100名左右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专家学者。

4.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本着“按需设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健全用人机制。

坚持实施全员聘用制度。

积极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工作。

坚持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遴选制度。

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教师业务考核和奖惩制度,逐步形成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发展潜能,营造有利于优秀教师成长成才的制度环境。

5.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培养和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法制意识、程序意识和管理水平。

建立并完善学校法制化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秩序,尊重和保护教师、学生权利,在各种学术评定、学位授予、奖励评定、纪律处分等管理过程实现公开和公平。

改善管理手段,实行“绿色管理”,以调动、发挥师生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追求校内外关系的和谐。

(五)校园基本设施建设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主辅明确、重点突出。

建设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品位高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校园。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将校园整合为资源与功能配置合理、交通与信息通畅的教学办公区、运动娱乐区、学生生活区和教职工住宅区。

根据发展需要,适当拓展教育用地,高质量完成基本建设任务。

新建各类校舍10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实验楼和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教学用房6.5万平方米,引进社会资金建设3.5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

教学用房充足,实验室配备完善,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完备,图书馆藏书180万册,设施设备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切实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建设数字化校园。

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扩大校园网络覆盖范围。

强化网络资源管理,保证安全、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加快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建设全校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信息中心,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按照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标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

以植树为主进行立体绿化,优化树种结构,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5%以上。

增设纪念性园林景区、景点,建设集人文美化、自然美化为一体的校区环境。

(六)学校文化建设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努力打造大学精神,加强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文化载体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魅力。

1.建设精神文化。

强化创造知识、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大学理念。

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弘扬“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着力培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素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终身学习、知行统一的行为准则,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使之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精神气质、文化品格、坚定信念和行动力量。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倡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加强师德建设,倡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

积极开展学术研讨班、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各种形式的学术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2.建设环境文化。

突出校园规划建设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大学个性,物质设置上增加文化含量和提高师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建设2-3个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及景区。

注重新建楼宇的外观设计,保持校园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

对各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及楼道进行文化小品布置,营造安静、雅致、勤奋而又体现不同专业风格的文化环境。

通过寝室装饰、活动设计等形式,在学生生活区建设健康、高雅、向上的寝室文化,营造文明、安全、整洁、舒适的文化环境。

3.建设制度文化。

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约束人,着力构建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提高校园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规范教师言行,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培养教师高尚职业素养和品格的良好氛围。

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严肃校风校纪。

以他律促进自律,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4.拓展文化载体。

加强校内电视台、广播、校报、校园网络和宣传报栏等舆论环境建设,使之对外成为宣传学校的窗口,对内成为文化教育的阵地。

发挥校徽、校歌、校旗等学校标志的文化载体作用。

完善以学术科技节为代表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立志创新,锻炼成才。

加强校园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精心打造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培养师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五、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学校“十一五”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面实施和落实规划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组织形式。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能力。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善于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善于在突出重点中实现学校全面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力维护学校稳定大局,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制度保障

坚持依法治校,形成领导依法决策、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教师依法从教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和手段创新,健全干部选拔任用、人事管理、教学保障、科研管理等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精简机构,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办公效率。

充分发挥二级管理作用,明确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推动办学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权责统一,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民主决策与监督,完善重大决策规则与程序。

推进校务公开,健全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三)条件保障

开源节流,量入为出。

通过政府投入、学校增收节支、吸引社会资金、争取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保证学校办学资金每年递增8%。

严格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积极与科研单位、企业和高校联合办学,发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充教育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和发展空间。

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快服务型机关建设。

加强校区安全保卫工作,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创建平安校园。

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强化效益管理,减少浪费,降低办学成本,积极建设节约型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