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41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docx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

企业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

 

学生姓名:

侯小雨

学号:

1006012027

专业班级:

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

实践单位: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有限公司

指导教师:

赵扬

 

机械工程系编写

企业实习实践和项目训练报告册

一、实践目的: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内容。

实践目的是对机械结构和设计等基础理论有一定了解;

实习单位概况:

进行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对生产过程、生产组织及产品(离心机)有直观的认识,避免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凭空捏造、闭门造车。

通过生产实习,我们利用原有的专业知识对现场生产进行观察和分析,不仅可以把我们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而且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单位概况及发展状况: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前身为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蚌埠轻化药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于2005年改制,现位于国家级高新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第一家蚌埠离心机生产厂家是全国分离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分离机械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有限公司致力于过滤与分离机械的研究,为化学、制药、环保等工业中的分离工序提供技术先进的分离设备。

其主要生产LGZ型、AUT型、GK型、LW、WD型等型号的离心机。

目前新项目正在开发研制中。

公司位于高新区的新厂区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各类机加工、铆焊及检测、试验设备近200台(套),高精数控及专用设备达75%,产品加工技术门类齐全并全部联线生产。

公司竭诚为医药、化工、食品、制药、轻工、石油、军工、选矿、煤炭、染料、酿造、造纸、环保水处理和船舶等行业领域提供分离机械配套产品和技术方案支持。

“蓝天”品牌离心机赢得了国内外广大客户的青睐。

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开发和质量控制,是市级技术中心、蚌埠市离心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联合成立了“分离机械研发中心”,与合肥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已获得60多项国家专利,多项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或安徽省新产品。

公司产品一直紧贴市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公司近年重点投入开发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其综合处理性能及稳定性已达业内先进水平。

实践内容: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经验,尊敬师长,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及我在这次实习当中了解的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绘制实际零部件图纸能力;其次,介绍了实习之后的感受及所取得的结果;也对我们的实习地点和环境做了简单介绍。

展望未来,公司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秉承着“人人都有改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余地”的全员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以及精品化产品的制造理念,立足于市场,不断坚持技术改进和管理模式创新,致力于把普源公司打造成分离机械行业中最专业的离心机制造企业。

实践要求:

基本掌握液压机的组成部分,简单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设计及绘制。

观察各种类型离心机的装配过程及注意事项,了解离心机的类型,认识离心机的组成部分,如转鼓,螺旋,差速器,机架等。

在设计部门观察设计人员设计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步骤及绘图。

在车间能够熟悉了解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装配过程。

并在实习之后,能够熟悉了解的对自己毕业设计课题所进行的步骤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更好的完成毕业设计。

 

二、实践内容:

先介绍实践安排情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以专业技术叙述语言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不少于3000字)

时间:

2014年2月20日-2014年4月27日

地点:

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实习的第一天上午,在赵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跟各自的指导工程师见面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随后,普源公司的沈总给我们介绍了普源的职工的工作时间,并告诉我们以后也必须按照此时间正常上下班,而且由于我们的任务很多晚上还有可能加班。

沈总也讲了他们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并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守,尤其是安全问题。

最后在赵老师和其他工程师的共同研究下,给我们制定以下计划:

(1)第一周主要任务是进入企业毕业实习。

安全教育,熟悉导师。

(2)第二周至第五周主要是在企业车间实习,熟悉产品及各类加工机床的加工方法,了解各种工艺过程。

(3)第五周至第九周主要任务是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图纸。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和实习报告。

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中期进度检查(题目有变化的中检前完成调整,须填写题目更改申请表)。

(4)第十周主要任务是完成企业实习过程。

论文完成结构设计。

为回校撰写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技术资料。

随后我在陈林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普源离心机的老厂并观看到了WD450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工作现场。

在陈工的悉心教导下,我了解到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零部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了解到我所设计的差速器在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中具体安装位置和关键性的作用。

后面的一段时间,在陈工的陪同下,实时实地的拆开一台三级差速器,了解差速器的各个零部件的外形与作用,必要时还需测绘关键零部件,为差速器的装配图的绘制打下基础。

第五周至第九周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差速器的零件图和总装配图。

通过第二周至第五周的拆装差速器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测绘,先绘制出差速器的总装配草图。

然后在陈工的指导下,按照:

(1)选择行星轮系各齿轮的齿数并验证是否合理;

(2)利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出模数并圆整取标准模数,利用合理的模数计算出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具体尺寸;

(3)初步绘制关键零部件的外形。

通过陈工的三点意见,在第九周结束时,基本完成差速器的总装配图的绘制,并与实际差速器的内部结构进行对比,修改不合理的地方。

渐开线行星齿轮差速器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中的最主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离心机转鼓与推料螺旋之间形成的速度差,以便将分离后的物料推出离心机。

转鼓与螺旋输料器之间的差速机构,是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进行物料分离的关键部件。

为了使很小粒径的固体颗粒得到快速沉降,离心机必须产生足够的离心力场将微颗粒强迫沉降。

因此,转鼓的高转速,仅仅标志着对悬浮液分离难度的有效性。

离心机重要的性能要求,是把沉降下来的固相物料有效的收集,在分离过程中使超细颗粒不能被澄清液带走,并且使收集的固相物料含湿量尽可能的低,这就要求卸料装置(螺旋输料器)的转速要与转鼓合理配置。

这些技术问题,都有赖于其差速机构装置的合理设计。

 

传统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在物料沉降分离时,由于转速很高,转鼓与螺旋输料器的相对运动会产生的搅动现象,影响分离的效果。

此次是为了设计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分离效果好的WD450型离心机专用渐开线行星齿轮差速器。

离心机就是利用离心力使得需要分离的不同物料得到加速分离的机器。

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日常生活中用洗衣机甩干衣物;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以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离心机大量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选矿、煤炭、水处理和船舶等部门。

该种机型的应用领域定位于制药、精细化工、食品行业中的含固相颗粒的悬浮液介质的洗涤和固、液相分离,也适用于含结晶状固相的介质的固液相分离。

如硫铵、芒硝、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镍、氯化钾、醋酸、硼砂、苏打、橡胶添加剂、淀粉、制糖、维生素、抗生素、除草剂、驱虫剂、金属精制的处理等。

离心机有一个绕自身主轴高速旋转的圆筒,即我们所说的转鼓。

转鼓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悬浮液或者乳浊液加入转鼓后,被迅速带动与转鼓同速转动,在转鼓离心力的作用下各组成成分分离,并分别排出。

通常情况下,转鼓的速度越高,其分离效果越好。

工业用离心机按结构和分离要求,可分为过滤离心机、沉降离心机和分离机三类。

其主要分为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两大类。

过滤式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转鼓产生的离心力(配合适当的滤材),将固液混合液中的液相加速甩出转鼓,而将固相留在转鼓内,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效果,或者俗称脱水的效果。

沉降式离心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转子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混合液中不同比重成分(固相或液相)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

分离因数是表示离心机分离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代表离心机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表示被分离物料在转鼓内所受的离心机与其重力的比值,分离因数越大,通常分离也越迅速,分离效果越好。

工业用离心机的分离因数一般为100~20000,超速管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可高达62000,分析用超速分离机的分离因数最高达610000。

决定离心分离机处理能力的另一因素是转鼓的工作面积,工作面积大处理能力也大。

过滤离心机和沉降离心机,主要依靠加大转鼓直径来扩大转鼓圆周上的工作面;分离机除转鼓圆周壁外,还有附加工作面,如碟式分离机的碟片和室式分离机的内筒,显著增大了沉降工作面。

此外,悬浮液中固体颗粒越细则分离越困难,滤液或分离液中带走的细颗粒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离心分离机需要有较高的分离因数才能有效地分离;悬浮液中液体粘度大时,分离速度减慢;悬浮液或乳浊液各组分的密度差大,对离心沉降有利,而悬浮液离心过滤则不要求各组分有密度差。

 

选择离心分离机须根据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和浓度、固体与液体(或两种液体)的密度差、液体粘度、滤渣(或沉渣)的特性,以及分离的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满足对滤渣(沉渣)含湿量和滤液(分离液)澄清度的要求,初步选择采用哪一类离心分离机。

然后按处理量和对操作的自动化要求,确定离心机的类型和规格,最后经实际试验验证。

最初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由两对开式齿轮传动获得转鼓与螺旋之间的转速差,以输送沉渣的并被用于淀粉工业。

真正的具有现代实用价值的第一台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1954年制造的,该机首次使用了二级行星齿轮差速器。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出现以后,由于它具有突出的优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在离心机领域内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

在各种国际展览会上,各种各样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所展出离心机中最吸引人的机型。

可见各国对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重视。

我国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发展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的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有LW—200、350、380、450、600、800、1000等规格。

本课题所设计的渐开线行星齿轮差速器主要就是用于LW450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该离心机主要由进料口、驱动电机、螺旋推料器、差速器齿轮箱以及溢流孔和排渣孔等组成。

三、实践结果:

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

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践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首先参观的第一个车间是车加工车间,其车床的尺寸远远超出了我当初的想象,加工的零件主要是离心机的主轴,转鼓等大型回转体零件。

每台车床前有一位工人师傅操控车床,毛坯和零件均靠天车来配送。

除了大型车床外,车间还有一些加工小型零件的数控车床,铣床等。

车间里的灯光较暗,噪声很大,环境较为恶劣。

 

然后参观的是焊接车间,此车间主要职能是完成离心机机身的焊接工作,因此车间空气质量更差,环境更为恶劣。

 

最后是装配车间,离心机的尺寸也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装配出的离心机,在出厂前都要在这里经过测试合格之后才能出厂。

在这次实习中,实习的奔波劳顿没有减退我们的学习热情,反而磨砺了我们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决心。

正如老师所说,内容很丰富,正是这么丰富的生产实习使我对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又增添了新的理解。

以前都只是仅仅局限与课本,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过的知识,考完试就抛于脑后。

这次的毕业实习也算是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回顾了吧,同时也增加了我们机械基础知识的储备,提高了我们的机械素养。

在本次实习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制度,厂里的环境真的很差,要想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就要好好地和老板谈谈,采取相应的措施。

时间过的飞快,依稀记得刚到工培中心的情形。

如今,他们依然逝去,永远的封存在了记忆深处,我一定会把这么实际而又美好的实习经历永远珍藏起来,作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总技术要求:

1、产品技术参数应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差速器采用稀油润滑。

3、产品适用于WDL450型卧式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

完成总体设计及绘制设计总图,完成最大许用扭矩计算、摆线轮强度计算、轴的设计计算及轴承寿命计算、最高转速计算,完成关键件零件的设计。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设计思路和方案:

电机是一个机器提供动力源的根据,根据转鼓,轴等的功率消耗选择合适的电机作为动力源。

传动装置是一种在距离之间能传动能量并兼有实现某些其他作用(如能量的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等)的装置。

根据差速器的特点选用带传动,并进行相关计算。

行星轮轮的设计以及强度计算

轴是组成机械的重要零件之一,所以不同机械对轴的结构、材料要求也不同。

为了便于安装、维修、清洗,将传动系统设计成一个整体。

根据轴安装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

同时要考虑轴承的润滑情况,在设计时要在适当的位置开油槽等。

完成轴系的计算、轴承的寿命计算、转速计算。

实习的第一天上午,在赵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跟各自的指导工程师见面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随后,普源公司的沈总给我们介绍了普源的职工的工作时间,并告诉我们以后也必须按照此时间正常上下班,而且由于我们的任务很多晚上还有可能加班。

沈总也讲了他们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并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守,尤其是安全问题。

最后在赵老师和其他工程师的共同研究下,给我们制定以下计划:

 

(1)第一周主要任务是进入企业毕业实习。

安全教育,熟悉导师。

(2)第二周至第五周主要是在企业车间实习,熟悉产品及各类加工机床的加工方法,了解各种工艺过程。

(3)第五周至第九周主要任务是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图纸。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和实习报告。

参加教研室组织的中期进度检查(题目有变化的中检前完成调整,须填写题目更改申请表)。

(4)第十周主要任务是完成企业实习过程。

论文完成结构设计。

为回校撰写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技术资料。

随后我在陈林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普源离心机的老厂并观看到了WD450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工作现场。

在陈工的悉心教导下,我了解到了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具体的零部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了解到我所设计的差速器在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中具体安装位置和关键性的作用。

后面的一段时间,在陈工的陪同下,实时实地的拆开一台三级差速器,了解差速器的各个零部件的外形与作用,必要时还需测绘关键零部件,为差速器的装配图的绘制打下基础。

第五周至第九周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差速器的零件图和总装配图。

通过第二周至第五周的拆装差速器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测绘,先绘制出差速器的总装配草图。

然后在陈工的指导下,按照:

(1)选择行星轮系各齿轮的齿数并验证是否合理;

(2)利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出模数并圆整取标准模数,利用合理的模数计算出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的具体尺寸;

(3)初步绘制关键零部件的外形。

通过陈工的三点意见,在第九周结束时,基本完成差速器的总装配图的绘制,并与实际差速器的内部结构进行对比,修改不合理的地方。

在计算方面,陈工要求我根据:

(1)校核齿面接触疲劳极限;

(2)差速器所允许最高转速计算时,要根据高速回转圆筒的应力及变形进行外科的应力分析,并计算;

(3)关键零部件的具体设计要根据行星轮系的受力分析进行合理设计。

通过陈工的这几点建议,我的差速器的主要计算圆满结束。

接下来我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图纸以及构思开题报告。

通过陈工的仔细观察图纸,同时根据陈工二十几年的在离心机方面的经验,在零部件的形状设计以及加工工艺,明细表的生成,图纸的标注,特别是配合公差的标注上给了我很大的建议。

经过几次的检查,图纸的绘制基本告一段落。

第十周主要是向陈工要差速器和离心机方面的资料,例如差速器的使用说明书、差速器装配图的技术要求以及离心机的使用说明书。

此外还要完成论文结构设计,为回校撰写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技术资料。

把开题报告作成PPT,在周六的会议上进行发言。

当天,赵老师和公司的各位工程师听

了我们八名同学的开题报告,并对我们提出了修改意见。

对我而言,我知道了我的构思需要修改的部分:

有些需要删除,有些需要添加。

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这次开题,进一步认识并修改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完善更加有信心。

 

四、企业工程项目设计培训:

参考企业授课教师指定的资料,用专业语言具体、详细地介绍企业机械产品设计方法、过程与先进制造工艺或企业现代模具设计方法、过程与先进制造工艺。

另外,须要评价学习该机械产品或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培训对自己专业能力培养的收获与启发。

(不少于4000字)

1、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1.1 设计元素法 

用五个设计元素(功能、效应、效应载体、形状元素和表面参数)描述“产品解”,认为一个产品的五个设计元素值确定之后,产品的所有特征和特征值即已确定。

我国亦有设计学者采用了类似方法描述产品的原理解。

 

1.2 图形建模法 

用层次清楚的图形描述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相关的抽象信息,实现了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图形化建模,以及功能层之间的联接。

1.3 “构思”—“设计”法 

将产品的方案设计分成“构思”和“设计”两个阶段。

“构思”阶段的任务是寻求、选择和组合满足设计任务要求的原理解。

“设计”阶段的工作则是具体实现构思阶段的原理解。

 

1.4 矩阵设计法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要求—功能”逻辑树(“与或”树)描述要求、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满足要求的功能设计解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

再根据“要求—功能”逻辑树建立“要求—功能”关联矩阵,以描述满足要求所需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示出要求与功能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1.5 键合图法 

将组成系统元件的功能分成产生能量、消耗能量、转变能量形式、传递能量等各种类型,并借用键合图表达元件的功能解,希望将基于功能的模型与键合图结合,实现功能结构的自动生成和功能结构与键合图之间的自动转换,寻求由键合图产生多个设计方案的方法。

2、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 

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

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

3、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 

基于产品特征知识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制实现计算机辅助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是依据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量和决策,完成机构的型、数综合。

欲实现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表达、集成、协调、管理和使用。

为此,国内外设计学者针对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知识的自动化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的方法可归纳为下述几种。

3.1 编码法 

根据“运动转换”功能(简称功能元)将机构进行分类,并利用代码描述功能元和机构类别,由此建立起“机构系统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知识库。

在此基础上,将二元逻辑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相结合,建立了该“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并用于四工位专用机床的方案设计中。

 

3.2 知识的混合型表达法 针对复杂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采用混合型的知识表达方式描述设计中的各类知识尤为适合,这一点已得到我国许多设计学者的共识。

 

  在研制复杂产品方案设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DMDSS中,将规则、框架、过程和神经网络等知识表示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计中不同类型知识的描述。

将多种单一的知识表达方法(规则、框架和过程),按面向对象的编程原则,用框架的槽表示对象的属性,用规则表示对象的动态特征,用过程表示知识的处理,组成一种混合型的知识表达型式,并成功地研制出“面向对象的数控龙门铣床变速箱方案设计智能系统GBCDIS”和“变速箱结构设计专家系统GBSDES”。

 

3.3 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 

  在联轴器的CAD系统中,利用基于知识的开发工具NEXPERT-OBJECT,借助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创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数据库,为设计者进行联轴器的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广泛且可靠的设计方法谱。

则利用NEXPERT描述直线导轨设计中需要基于知识进行设计的内容,由此寻求出基于知识的解,并开发出直线导轨设计专家系统。

 

3.4 设计目录法 构造了“功能模块”、“功能元解”和“机构组”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并将这三级递进式设计目录作为机械传动原理方案智能设计系统的知识库和开发设计的辅助工具。

 

3.5 基于实例的方法 

在研制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采用基本谓词描述设计要求、设计条件和选取的方案,用框架结构描述“工程实例”和各种“概念实体”,通过基于实例的推理技术产生候选解来配匹产品的设计要求。

4、智能化设计方法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超媒体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 产品的结构。

 

在利用数学系统理论的同时,考虑了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和系统开发方法学,研制出适合于产品设计初期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设计阶段 设计工作内容  应完成的报告或图纸   

计划阶段:

1)根据市场需求,或受用户委托,或由主管部门下达,提出设计任务。

  

2)进行可行性研究,重大问题应召开有关方面专家参加的论证会。

       

3)编制设计任务书。

   

4)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

   

5)提出设计任务书,任务书应尽可能详细具体,应包括主要的功能指标,它是以后设计、评审、验收的依据。

       

6)签订技术经济合同。

方案设计阶段:

   

1)根据设计任务书,通过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分析(还可能需要进行原理性的试验),提出机械的工作原理。

   

2)进行必要的运动学设计(一般是初步的、粗略的),提出几种机械系统运动方案。

   

3)经过分析、对比和评价,作出决策,确定出最佳总体方案。

 

本次设计的渐开线行星齿轮差速器是根据我国已经制定的了的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标准(JB6502—1993),以及标准渐开线齿轮差速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适用于LW450型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通过对最大输出转矩计算、渐开线行星齿轮强度的计算,轴承寿命的计算、差速器所允许最高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