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325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docx

高考历史《创新设计》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8课时百家精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百家争鸣:

①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及意义;②儒家思想的初创与发展;③道家、墨家与法家的思想成就。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评价秦的“焚书坑儒”;②董仲舒的新儒学;③太学与科举制度。

 

百家争鸣1.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2)孟子:

继承了孔子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2.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庄

之学

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法家

思想

韩非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概括为“一、二、三、四”

史观史论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

——柏杨《中国人史纲》

实录一

  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实录二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

 

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批判

(1)实质:

是一种文化专制。

(2)影响: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2.罢黜百家

(1)原因:

为实现文化的“一统”,促进政治的“一统”局面。

(2)内容:

汉武帝认可了董仲舒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的主张,采取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

(3)影响

3.太学的出现:

汉武帝时期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含义:

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

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

实录一

  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实录二

  早期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不适应,因此不能被统治者重用。

后来由于儒家思想吸收了其他思想的合理成分,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被统治者重用。

由此可以看出,思想为政治服务。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至儒家一家独尊的演变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发展。

各阶级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各学派相互诘难、学习的“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此后,孟子提出了“仁政”、“君轻民贵”主张,荀子吸收了各家思想的有益成分,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角度1儒、道、法思想在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提示: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角度2“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提示: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角度儒家思想的影响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点拨 试题设问的角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

②是儒家贞节观的体现,④是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体现,均属于儒家的伦理思想。

①是佛教寺院,③是道教圣地,均不符合题目设问的角度。

答案 B

1.“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请回答:

在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有很多思想主张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就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借鉴,请举例说明。

答案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

②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③孟子提出“君轻民贵”,主张“仁政”反对苛政。

④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⑤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运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汉代儒学

在汉朝建立以前的300多年里,儒学因不符合最高统治者的要求而不受重视。

汉代董仲舒在借鉴道、法、阴阳五行等各派学说基础上,提出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时代要求,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角度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提示:

(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角度2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提示: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学、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

 

角度历史文化心理认同

(2011·课标,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点拨 董仲舒宣扬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局面而服务的,是实现“大一统”局面的历史依据,故C项为正确答案。

A、B两项反映的是秦统一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仅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答案 C

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观察上图,推断一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的核心是什么?

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何时?

(2)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儒学思想。

汉武帝时期。

(2)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5年14考)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第一

考情感悟

早期儒家思想是百家争鸣时期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历史意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早期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值得重点掌握

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区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各地也多有涉及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对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现实角度:

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在融洽国际关系、促进国家发展、导正社会风俗、完善个人道德、提升民族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的世界意义

【示范1】

(保定月考)2011年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走进芝加哥全美唯一一所面向中小学生的佩顿孔子学院,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评论说:

“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B.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

C.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

D.是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有效冲击和抵制

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文明走向世界不仅体现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普遍性,也有利于中国的复兴和融入世界,儒家文明是一种和谐文化,整体上不存在对西方文明的抵制问题,故D项理解错误。

答案 D

【示范2】

(安康模拟)下图是于丹教授及其著作《论语心得》,于丹教授的《论语》讲座在国内引发了一阵学习《论语》的热潮,而在国外《论语》也很受欢迎,很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主要表明(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C.人类社会的文化最终将走向一致

D.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案 A

第一

考情感悟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奠基时期,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近几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百家争鸣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的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历史影响也需要重点掌握

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山东、上海、浙江、重庆在此处均有命题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从现实角度:

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是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保证

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示范3】

(福州月考)读图

上图三家的观点按顺序排列应是(  )。

A.儒、道、法B.儒、墨、法

C.儒、墨、道D.儒、道、墨

答案 A

【示范4】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反映的是儒家民本思想。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反映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故选B。

答案 B

(5年8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

考情感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重要措施,属于课标规定的重点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及儒学正统地位的形成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

上海、江苏、重庆、宁夏都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安徽、海南、北京也在此处命题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从现实角度:

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个性和思想自由,倡导文化的多元化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涵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示范5】

如图所示图书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王永祥的名著,

书中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  )。

A.董仲舒为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C.主张君主必须按民意施政

D.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答案 C

【示范6】

(定州模拟)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

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解析 注意题干的限定条件是汉武帝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天人感应”。

天子代表上天管理民众,但是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上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

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