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26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docx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概要

合肥城市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江淮之间,地处东经116°41´~117°53´,北纬31°30´~32°38´,东连安徽滁州、南与巢湖地区相望、西交六安地区、北接淮南市。

由于合肥接东引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肥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从我国当前的宏观区位来看,合肥正处在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过渡地带,作为我国经济中心战略转移的支点,扮演着承东启西的重要角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肥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自身发展和区域交流中不断壮大,谱写新的辉煌。

第一章合肥发展现状分析

1.1稳步发展的合肥

1949年建国初期,合肥是一个仅有6.06万人口的小城市,工业总产值只有163万元,规模甚至不及省内的蚌埠、芜湖等城市。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2000年底合肥的市区总人口达到134.7万,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了20多倍,同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35.2亿元,已经成为安徽省内无可争议的首位城市,同时也是我国四大科研教育基地之一。

建国以来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合肥的城市发展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1.1.1第一阶段:

“急速增长”

1949年——1960年:

合肥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建国之初,安徽境内除蚌埠、芜湖外,安庆、合肥等其它各市人口均在10万人以下。

城市生产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得合肥的城市经济进入了飞速增长的快车道,城市人口总体规模由1949年的6.06万增加到1957年的21.6万,平均增长率达到17.06%,工业生产总值由163万元增长到15929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7%。

1.1.2第二阶段“停滞与调整”

1961年——1977年:

自然灾害是合肥城市发展放缓的开始,六七十年代,受到国际大气候变化和国内政局的影响,全国的城市化进程都陷入了低谷,合肥也不能例外,在经济方面,虽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工业投资率,但是经济效益却十分低下。

1962-1977年合肥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降到了10%以下,城市人口规模在六十年代前半段甚至出现了下滑,成为了建国以来合肥城市发展最为缓慢的一个时期。

1.1.3第三阶段“稳步发展”

1979年——2001年:

合肥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合肥的各项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规模和城市实力也迅速增强,1992年进入了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名列26位。

九十年代合肥市区的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22.1%1,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率达到了3.1%,从图上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进入九十年代合肥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进入城市经济稳步发展阶段。

1.2面临挑战的合肥

1根据当年价格计算,采用环比增长率

1.2.1尴尬的合肥『区域位置』

合肥引以自豪的“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目前似乎并没有让合肥从中找到更多值得骄傲的理由。

作为东西交流的中间结点,一方面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与产业扩散,另一方面可以聚集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一直以来只不过是合肥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东部地区一直处在强烈的极化集聚阶段,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的聚集。

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反而使得各种资源都不断的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加之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

不仅如此,合肥并不是我国目前东西交通的主要交通枢纽,小规模的东西向过境交通无法为合肥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陷入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

1.2.2失落的合肥『省会对比』

1.2.2.1增长速度略输一筹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合肥已经走上了稳步增长的快车道,城市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可是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合肥同这些城市的相对位置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

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13倍,郑州6.66倍。

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

从人均GDP来看,合肥已经被南昌超越,在这几座省会城市中名列倒数第二,不仅如此。

合肥同发达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1991年合肥人均GDP为杭州的52%,而2000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了46.2%。

合肥与其他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城市市区人口(万人市区GDP(亿元人均GDP(元市区GDP三产比例19912000199120001991200019912000合肥102.4134.738.9235.23799174614.0:

62.4:

33.61.9:

56.5:

41.6杭州135.0179.298.4677.97289378292.6:

55.4:

41.92.1:

46.3:

51.6南京252.2289.5148.5775.65888267912.2:

61.5:

36.30.9:

48.1:

50.9济南234.6264.5104.24661.44443250065.7:

56.4:

37.92.8:

44:

53.2郑州173.2219.051.6343.52979156852.8:

56.7:

40.52:

34.6:

63.5武汉379.3749.2153.51207.04047161114.4:

57.6:

38.06.7:

44.2:

49.2南昌137.1170.240.9309.42983181792.7:

53.7:

43.61.5:

52.9:

45.6长沙132.7175.458.24415.34389236773.0:

54.7:

42.32.1:

38.6:

59.3

1.2.2.2结构调整稍逊风骚

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合肥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

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中合肥和南京都在60%以上,然而2000年大多数城市的三产比例都已经超过了二产比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只有合肥第二产业仍高于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尚未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合肥城市发展速度,制约了合肥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的完善与提高,同合肥科教基地的城市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

不仅如此,与邻近的长三角城市相比,合肥的差距也十分明显,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

只有比其他城市更快的发展,更好的调整自己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1.2.3无奈的合肥『省内』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大城市同时也是省会,合肥因此也被视作安徽经济理所当然的增长极,在省内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城市经济的增长速度上也是独占鳌头。

2000年全市GDP增长了10.5%2,高出第二位的铜陵1.4个百分点。

然而合肥在全省经济中地位提升却显得举步维艰,1991年到2000年合肥市GDP占全省的比例由6.36%上升到10.72%,上升了4.36个百分点,同处中部省份的郑州市由1991年的6.32%上升到2000年的14.74%,上升幅度远远超过合肥。

不仅如此,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制约了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目前许多安徽的省际城市早已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

省域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但是受到自身条件和经济力量的限制,只能无奈的接受自身带动辐射乏力,城市腹地不断缩小的现实。

1.3小结:

忘掉辉煌,重新定位

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增长,合肥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已经由一个衰落的小城镇脱胎换骨成为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城市的首位度不断上升,在省级区域格局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达到了合肥发展历史中的最高峰。

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

2以全省地级市市域GDP增长率为基准

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偏安一隅,意恐难为。

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突破固步自封的想法,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二章风暴前沿的合肥——解读合肥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

2.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快速增长,国家之间的经济壁垒大大降低,金融资本、生产技术以及知识信息的全球化流动急剧加强,区域经济的外向性被空前的提升。

区域甚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全球化导向十分明显,一些地区通过成功的利用全球化保持了自身的发展活力,比如,新加坡、冰岛等;也有一部分发达地区由于全球化变成了“问题区域”,为本地产业的空心化和举高不下的失业率而头痛不已,比如英格兰的北部地区;更多的不发达地区被孤立于全球化的过程以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地区被称为“边缘地区”,比如非洲的许多国家。

我国于去年正式加入了WTO,随着经济壁垒的逐渐降低,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将会大大加快,我国城市融入全球城市网络的步伐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我国的城市将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更多的未知挑战和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或城市原有的竞争优势资源可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失去作用,在新的条件下一些潜在资源可能粉墨登场,如果能够加以充分的利用,就能够成为城市迅速崛起的动力。

对合肥来说,扬长避短,顺应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将会有助于在纷纭复杂的区域经济格局和地域分工中找到城市发展的契机。

2.2中国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动

从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格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重心有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趋势,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同我国另一个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遥相呼应、相互竞争之势。

不仅如此,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腹地依托,良好的工业协作和文化环境基础使得长三角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很多学者都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江三角洲的整体实力将会超越珠江三角洲,成为带动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不仅如此,在我国的“T”型开发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长江经济带也极有可能成为继沿海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发达经济走廊,我国早在1996年的发展计划

中就已经把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作为即将形成的中国七大经济区之首,提出要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

”可以预见,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崛起以及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的充分发挥,再加上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发展,长江经济带完全有可能成为又一个高密度城市经济走廊,发挥辐射带动全中国的作用。

合肥的位置正好处在这两个未来中国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充分利用这种临近的地缘关系可以为合肥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机遇。

2.3西部大开发与东西交流强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成为另一个中国经济区域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驱动因素。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国家战略,虽然学术界对于它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看法,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西部地区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的逐渐上升必然伴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包括东西部经济联系和交流的增强。

我国传统的南北交流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将会发生转变,中部地区将会成为南北交流和东西交流的汇集之地,交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势必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这个意义来看,西部大开发不仅会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更会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难得的机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部地区都可以借用东风,这种促进作用在南北和东西交通的枢纽地区应当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2.4日趋白热化的区域竞争

随着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削弱,区域越来越成为拥有独立利益和自主权的单个主体,不仅如此,随着区际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传统的区域经济界限也存在着突破重组的可能,区域间的协作与竞争将会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这也意味着,由于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为了在经济体系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谁先把握住机会,占据领先位置,谁就能获得较大的发展,谁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就有可能成为其他区域经济上的附庸,失去主动权,可以说,这将是一场决定城市未来命运的竞赛,每座城市都必须全力以赴。

2.5小结:

正视变革,迎接竞争

可以预见,我国现在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新的开放条件下还蕴含着剧烈变化的诱因,一场新的区域、城市竞争的风暴正在形成。

合肥正处在经济格局变动最激烈的长江三角洲边缘,合肥在这一地区区域格局中的地位也面临着难以预料的

变数,只有通过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趋利避害,在保持城市经济独立性的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

第三章中心与边缘——合肥的区域空间格局对比分析

不可否认,合肥是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然而从全国经济的格局来看,合肥却又处在我国几个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

首先,从经济区来看,合肥是上海的二级经济影响区,同时也受到武汉经济区的影响,却又没有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建立起足够密切的经济联系;其次,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合肥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了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最后,随着安徽周边大城市的发展,与合肥之间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最终合肥也许就会成为几大城市经济圈边缘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

”大边缘,小中心”可以说是合肥目前在经济格局中地位的真实写照。

因此,对于合肥来说,如何利用核心和边缘的这种矛盾关系,将边缘区位转化为边缘门户优势,反而有利于合肥中心城市地位的保持与提高,因为边缘地区也是城市生长阻力最小的地方。

3.1走在长江经济带的边缘

3.1.1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高的经济地带,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

东起东方明珠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涉及七省二市,横跨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沟通海陆,辐射全国。

目前,全区土地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999年末总人口数为2.0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5%,全区GDP总值为22485.53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7.5%,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5倍3。

作为我国两个重要的战略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经济优势并没有沿海经济带那么明显,长江经济带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这也正说明长江经济带在经济方面有着更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有关的测算,到2020年沿江七省二市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沿海地区(不含沪苏浙当年的水平。

不仅如此,考虑到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及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如果可以通过经济和产业的横向联系将这些城市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江经济带将会发挥沿海地区无法比

3本处部分内容引自《中国长江经济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拟的整体优势。

注:

杭州采用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前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

3.1.2长江经济带的“边缘次级中心城市”

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上海作为龙头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南京、武汉、重庆可以作为长江流域的不同地域的一级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合肥、南昌等等则构成了次级的中心城市。

整个经济带可以大致分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三个部分。

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合肥和芜湖为中心的皖中皖江经济区处在南京和武汉两座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低谷区,虽然经济的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经济产出水平。

合肥的人均GDP和经济密度指标已经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在皖中地区与沿江的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城市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城镇相对密集区,发挥着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但合肥并不是一座沿江城市,它距长江还有100多公里的距离,1992年对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沿江地区经济规划的范围包含安徽省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并不包括合肥。

到1995年底,这一概念扩展成为“长江经济带”,地域范围也随之扩大,包括了沿江省份的省会城市。

这种地域范围的扩大更多是从经济布局和带动辐射的“点轴带动模式”角度出发,对于经济联系强度的考虑并不十分充分。

长江经济带不同地段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以大型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中这种联系更加紧密一些,比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武汉经济圈、重庆成都经济圈等等;合肥恰恰处在经济联系相对薄弱的地区,同本省沿江城市产业带之间的经济分工协作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城市群的整体性不强,再考虑到距离衰减效应,可以认为合肥属于长江经济带的边

缘地带。

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边缘区位,一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协作,另一方面发挥极化作用,扩大自己在外围地区的腹地范围,将这种边缘区位转变成为“门户优势”,巩固提高合肥次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合肥具备了成为南京和武汉之间另一个中心城市的可能。

3.2“巨人”身旁的合肥:

合肥与长江三角洲

如果说合肥是上海的二级腹地的话,那么长三角地区就是上海无可争议的直接势力范围,许多长三角城市也正是依靠同上海之间的分工协作,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而迅速成长起来的。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已经成长为经济上的“巨人”,将合肥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面对这样的落差,合肥应当何去何从?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对比中寻找到的差距也正是鞭策合肥继续前进的动力。

3.2.1长江三角洲概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4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自宋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5350.8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11.72%5,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16.8%,上升到了17.1%。

占全国面积1%的15个城市地区聚集了全国接近五分之一的生产力,而且长三角地区的相对地位仍然在持续的上升。

可以说,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最大的经济核心区,这不仅符合现实的发展状况,而且和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也十分吻合,要充分发挥上海辐射长江,服务全国的龙头作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范围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3.2.2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在腹地的拓展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珠三角地区破碎的丘陵山地地形限制了其经济腹地的开拓,而长江三角洲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便捷的陆上交通体系,大大减小了经济联系衰减的摩擦系数,为腹地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长江三角洲向浙南方向的延伸同样也面临着地形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而且与苏北地区相比,长三角西部地区无疑拥有更好的交通和经济基础条件,再加上国家开发长江经济带宏观战略政策的要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西扩势在必行,而合肥正是首当其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由于皖中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北翼西段尤其是前者的城市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西扩将为这

4一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和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和舟山。

5按当年价格计算

一地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改变这个远未发展成熟的区域内城市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合肥在区域经济格局中面临着重新定位的挑战。

由于空间距离的限制,合肥在建立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方面要应对比省内沿江城市比如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有着更多的困难,如果无法正确应对,合肥在华东地区甚至安徽省的经济地位可能会被其他城市取代或者超越。

但是,如果合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将这种挑战变成机遇,放下省会城市的架子,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其他甚至规模等级逊于自己的城市展开竞争,合肥或许能够依靠西部和北部广大腹地的支持成为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的另一个中心城市。

3.3合肥与南京:

竞争中的新定位

合肥与南京在历史上从来都不是对手,也许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联系,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辉煌是合肥所无法比拟的,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甚至于到解放前,合肥都只是七朝古都南京背影中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

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开始了自己成为安徽省中心城市的历程,虽然从一开始紧邻安徽的南京在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上都远远超过合肥,而且合肥一直被认为是南京经济区的二级中心,但是由于行政区经济的限制,南京与合肥这两座直线距离仅仅150公里的城市之间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经济隶属关系,保持了经济上相对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段时期里,合肥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都大大加强,虽然还不能同南京分庭抗礼,但是已经成长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合肥分南京,前者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后者是拥有丰富历史底蕴的七朝古都,长江三角洲的副增长极之一,这正是合宁关系的新起点。

3.3.1面临竞争的合宁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区经济的边界被逐渐打破,同时长江三角洲趋于白热化的竞争迫使南京将目光转向外围地区,历史上就与南京有各种密切联系的皖东城市相对密集区自然成为首选。

虽然南京在长江三角洲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是对缺乏绝对中心城市的皖中城市来说,南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与南京仅一界之隔的马鞍山同南京在经济上早已出现了高度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南京靠拢。

2001年“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提出更加加速了这种趋势,马鞍山、芜湖、滁州等都被划入了都市圈范围内。

对于南京来说都市圈的成功实施意味着经济腹地的扩大和城市实力的增强,但是对于合肥来说这却无异于釜底抽薪,不仅圈内城市的经济联系将逐渐转向南京,随着南京都市圈辐射力的增强,更多的都市圈周边城市比如巢湖、铜陵也有可能投入南京的怀抱,和南京形成直接的地域分工。

在这种情况下,合肥面临着和南京在长江三角

洲地区中一样的尴尬:

只是合肥面临的危险更大,甚至有可能从安徽省的中心城市沦落成为南京都市圈的边缘城市,在安徽省的地位也存在被南京都市圈所取代的可能。

虽然在南京的战略构想中合肥从来都不是一个威胁,只是南京经济协作区中的一个次级中心,但合肥已经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小城镇了,这样的战略设计无疑会影响合肥的利益。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合肥的选择只有一个:

竞争。

3.3.2正视差距:

合肥与南京的较量

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合肥同南京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合肥同南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不论是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在人均水平上,合肥都找不到可以与南京相抗衡的优势所在。

2000年合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然而合宁之间的差距并不仅仅体现在市区经济规模和水平上,南京的县域经济水平也要远远高于合肥,2000年南京下辖几县的GDP总量为245.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4%,而合肥三县仅为89.5亿,占全市总量的27.5%。

在交通区位条件上,南京依托黄金水道,加上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多种交通枢纽之一,反观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并不突出,甚至不如省内其他一些城市。

就连合肥一直引以为傲的科技和智力资源优势与南京相比也荡然无存,同样作为中国的四大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虽然在人均科技人员的数量上南京要少于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