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开工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3993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箱涵开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箱涵开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箱涵开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箱涵开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箱涵开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箱涵开工报告.docx

《箱涵开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箱涵开工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箱涵开工报告.docx

箱涵开工报告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建设项目

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

分部(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YT5

监理单位:

贵州科达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YT5-LJ-18(4)K

开工项目:

钢筋混凝土箱涵

桩号:

K37+740

建议开工日期:

计划完工日期:

此项工程负责人:

附件:

1.施工放样报验单;

2.施工原材料报验单;

3.箱涵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配合比及批复;

5.K37+740钢筋混凝土箱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项目经理: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月日

K37+740箱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箱涵,中心桩号K37+740,设计结构形式为1-4×4米。

涵洞进口、出口形式均为直翼墙,箱涵涵身全长30m。

主要工程量如下:

挖基土方:

430方

砂砾垫层:

79.5方

基础:

C20片石混凝土,77.3方;

帽石:

C25混凝土,1.3方

直翼墙:

M7.5浆砌,197.5方

洞口铺砌:

M7.5浆砌,56.3方

HRB335钢筋:

23263.5kg

三油二毡:

11.2方

涵身:

C30混凝土,240.3方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图纸

《贵州省余庆至凯里(含施秉支线)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规范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高开司、总监办文件

(1)招标文件

(2)《路基路面标准化管理指南》

(3)《贵州省凯里至凯里高速公路首件工程质量认可制实施办法》。

(二)、编制原则

1、根据合同工期,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

2、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保证进度。

4、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保证施工安全。

(三)、编制目的

加强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依靠科学方法强化现场管理,预防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在首件制施工中的实验与检测,选定工艺流程,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及人员组合。

首件作业成功、资料总结、汇总、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将作为以后指导涵洞施工作业和施工检查、检测的依据。

三、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经理部按照职能明确、精干高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对K37+740钢筋混凝土箱涵的施工进行组织机构编排,详见“组织机构框图”。

 

 

 

组织机构框图

四、施工准备情况

(一)、技术准备

1、全线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贯通测量已完成,图纸复核工作已经完成。

2、生产前,项目总工、试验工程师、质检工程师、施工员先熟悉施工图纸,熟悉规范,了解现场工程地质条件。

由项目总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开工前由施工员提出用料计划。

料场及材料的准备:

进行材料取样检测工作,选定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料场,并根据组织设计制定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工地试验室将对用于涵洞施工所需钢筋、水泥、碎石、砂、片石、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进场试验检测,并将所测得的各项指标,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合格的材料不予进场。

3、检查生产现场水、电、临时便道畅通情况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保证生产所需水、电供应、道路畅通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检查、维修好各种机械设备,保证场地的水通、电通、路通。

4、施工现场的建设:

施工现场各种必要的机械设备都要安装好,同时备好各种备用设备和材料,防止因意外事故发生而造成质量问题。

(二)、施工前人员准备

1、强化安全员的安全意识,施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高度思想,要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等基础性工作;制定实际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患及保障施工生产及生活的安全措施。

2、施工人员、机械表如下:

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主要责任

备注

1

郭朝辉

副经理

负责施工中进度、质量、安全等协调工作

2

陈仁光

总工

负责施工中生产与技术上的协调

3

张慧

工程部长

协助总工负责施工生产与技术上的协调工作

4

李佳

质检员、安全员

负责施工中技术指导控制工作

5

陶金水

施工队长

负责现场工人安排

6

刘超凡

物资部长

负责施工中物资供应工作

7

雷宏宇

试验室主任

负责施工中试验检测工作

8

陈秀华

财务部长

负责施工中资金保障工作

9

肖建斌

测量主管

负责施工中测量工作

10

何长显

办公室主任

负责施工中后勤保障工作

 

施工人员配备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电焊工

2

2

作业技术工人

7

3

技术员

2

4

钢筋工

6

5

混凝土工

4

6

职称模板工

8

7

电工

1

8

临时工

8

(三)、现场准备

1、从拌和站至现场便道已经修通,满足机械、混凝土等进场要求。

2、临时用电采用50KW发电机供电。

3、机械已经进场并且调试正常。

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发电机

50kw

1台

2

混凝土罐车

4台

3

小型手扶式振动夯实机

YZS0.6

2台

4

捣动棒

4台

5

挖掘机

220

1台

6

装载机

1台

7

自卸车

2辆

8

水泵

2台

9

吊车

25T

1台

10

洒水车

1辆

11

压路机

20T

1台

 

5、施工材料准备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m3

400

2

碎石

m3

600

3

水泥

T

40

4

片石

m3

80

5

Φ20钢筋

T

16

6

Φ12钢筋

T

11

7

支撑模板

4

8

沥青

Kg

200

9

油毡

M2

500

10

对拉杆

100

11

蝴蝶拉钩

200

12

脱模剂

kg

100

13

麻絮

若干

14

土工布

M2

300

15

称托

50

原材料进场后经检验合格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方可使用。

五、施工工艺

按沉降缝的位置分成5个单元进行施工。

K37+74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施工计划工期为:

2013年月日~2013年月日。

(一)、测量放样

箱涵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和检测。

用全站仪测定箱涵基础4个角点的坐标,并将交角与标高与实际地形进行核对,如发现交角及标高与实际地出入较大,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以便及时核对后再施工。

(二)、基础开挖及基坑清理

K37+740箱涵基础宽5.3米,基础厚0.6米(50cm砂砾垫层+10cmC20混凝土)。

1、开挖前,在开挖线四周设置宽为20cm,深为15cm的临时排水沟,用砂浆抹护。

由于箱涵附近均为农田,所以在基础以外设一口径为60cm,深为50cm左右的排水集井,自然削壁,排水沟向集水井方向的水流坡度陡于1%,基槽两侧的排水沟,每隔15m左右用碎石设置盲沟连通。

同时在集水井处用抽水机进行施工排水。

基础大部分位于路基填平区,所以不存在基坑底面渗水。

2、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开挖,开挖边坡坡比控制在1:

0.5。

开挖前用白灰撒出基础开挖线,开挖线应大于基础0.5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箱涵施工有必要的操作空间。

施工中严格按照开挖线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首先采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处,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清底整平。

3、基础开挖期间还将加强对其中线和边坡稳定性的监控,以防止中线位移、超欠挖及边坡垮塌。

3、基础开挖完毕后,及时进行基底标高、平面位置和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标高、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0.2Mpa,检测三个点,检测过程由监理见证。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如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做换填处理或与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以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

(三)、垫层及基础施工

1、垫层施工:

砂砾垫层施工前,首先用全站仪测定出碎砾垫层两侧的外边线。

用挖机将第一层片石放至基底,人工铺开。

再将碎石勾至基底,人工铺平,碎石要将片石的空隙完全嵌实。

以此摊铺50cm至设计砂砾垫层顶面标高。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砂砾垫层施工时两侧比设计宽度各宽5cm。

且应严格控制砂砾垫层顶面高程。

并严格控制砂砾垫层的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绝不允许进场使用。

2、基础混凝土施工

基础设计为C20混凝土,厚度10cm。

按照基础尺寸安装模板。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汽车吊提升料斗将混凝土放入砂砾垫层之上,人工抹平。

待混凝土初凝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

(四)箱涵主体结构施工

箱涵箱体施工的程序为:

测量放线→扎底板和侧墙下部钢筋→安装底板模板→灌注底板砼至底板以上30cm→安装侧墙内侧及顶板模板→绑扎顶板和侧墙钢筋→安装侧墙外侧模板→灌注侧墙和顶板砼→拆模

1、扎底板和侧墙下部钢筋

(1)待基础混凝土凝固后用全站仪交汇通道纵横中线,按设计放出箱体大样和钢筋大样,按钢筋大样安装底板钢筋和侧墙下部钢筋。

外模安装至底板以上墙体30cm高度。

垫齐垫块经验收合格后,浇注底板砼,要求振捣密实,表面人工抹平、收面,初凝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

(2)钢筋加工制作集中在钢筋场完成,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依据设计图纸下料,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尺寸和形状弯制。

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饱满,搭接长度不小于5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宽度不小于0.8d。

(3)选用的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4)钢筋成型后,应详细检查尺寸和形状,并注意有无裂纹。

同一类型钢筋存放在一起,并挂上编号标签,写明钢筋规格尺寸,使用部位等。

存放时要避免雨淋受潮生锈以及其它有害气体的腐蚀。

成型的钢筋在运输时,应谨慎装卸,避免变形。

(5)绑扎钢筋时应注意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可用点焊焊牢;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绑扎用的铁丝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固定在钢筋上,并呈梅花状相互错开。

钢筋安装完毕后,要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

(6)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实际要求,涵身四周、顶板及底板内外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为3cm。

2、安装内侧墙及顶板模板、绑扎顶板和侧墙钢筋、安装侧墙外侧模板

(1)、箱涵支架搭设

待底板混凝土凝固后,放出中线在砼底板上搭设门式支架。

考虑到箱涵净空高3.35m,涵长以5m为一个单元,结合现场勘查结果,本箱涵拟采用模板支撑系统M1217型门型脚手架,下部采用60cm高的调节架。

门型架立杆Φ42×2.75,加强杆为Φ26.8×2.75。

各门型脚手架之间设置横向和纵向的剪力撑,以满足整体的框架稳定性。

考虑到下放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模板的支撑系统采用ф48×4.0@700圆钢管脚手架斜支撑模板,80×80@300方木加固。

(2)、模板均采用钢模,模板安装前,用全站仪放出基础角点,再将各角点用带线相连成基础边线。

模板在使用之前对其进行除锈、打磨、清洗等工序,使其保持平整、洁净之后,方可按设计要求对模板进行拼装,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模板打油放在箱涵以外进行防治油渍滴入底板。

模板在安装前对底板与侧墙接头处的砼进行凿毛冲洗清除浮碴,然后再进行安装,外模用拉杆与内模联结,保证砼不超厚,模板不走样。

模板的接缝应采用腻子处理,防止漏浆。

模板接缝应平整,以保证质量。

内侧模板外用方木背撑支撑,间距300mm。

纵向钢管间距600mm,用穿墙螺杆锁紧,穿墙螺杆间距600mm。

(3)、模板安装时,模板不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以免脚手架上运存材料和人工操作引起模板变形。

每次模板安装完成后需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模板的精度要求,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浇注砼。

(六)、浇筑侧墙和顶板混凝土

1、原材料

不同品种的材料有明确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进场日期、检验状态。

不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有相对固定的储存地点,堆放时应有分界标识,以免误用。

原材料进场后,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

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应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试验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

“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进场的未经检验的粗细骨料先堆放在待检区域,不得进入拌和区域,待检区域与拌和区域隔离设置。

根据要求,进场所有材料必须经过检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才可以使用,不合格材料清退出场。

材料进场后应根据质保单实际进场数量及时送检,具体要求数量如下:

水泥:

以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以500吨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粉煤灰:

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以200吨为一批,不足200吨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细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一产地、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立方米(600吨)为一批,不足400立方米(600吨)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粗骨料:

连续进场的同一产地、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立方米(600吨)为一批,不足400立方米(600吨)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外加剂:

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以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取样时应通知见证监理。

待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进场的未经检验的粗细骨料先堆放在待检区域,不得进入拌和区域,待检区域与拌和区域隔离设置。

2、计量系统

搅拌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电脑自动计量。

拌和机已通过地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验。

每周工地试验室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自校,解决自动计量系统的误差问题。

3、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理论配合比,由项目工地试验室设计,并申报试验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使用。

每次混凝土浇筑前2小时,由现场技术员以《浇筑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拌合站试验员。

留给试验人员测定砂石含水量及施工机械的调度。

《浇筑通知单》应注明混凝土使用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要求,要求的开盘时间,计划数量,作业班组等;每次开盘前搅拌站试验人员测量砂石含水量,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同时通知现场监理人员进行见证试验。

最后试验室向拌合站下发有试验监理工程师签字的《施工配料通知单》。

在搅拌操作手输配合比入电脑时,试验员必须进行核对。

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按重量计):

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

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砂、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

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也不能超过3min。

4、运输

运输方式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首车混凝土运送至浇筑点时,应同时将《混凝土发料单》交给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核对。

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塌落度检测,合格后浇筑并按要求制作抗压强度试件。

5、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并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浇筑时以吊车吊斗将混凝土送入模板内。

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保持在30cm左右,混凝土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若倾落高度超过2m,应通过串筒下落。

6、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密实、连续,振捣棒竖直插入,快插慢拔,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30s左右,振捣时应注意,振动器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过程中,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振捣时严禁过振和漏振。

当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为平坦、泛浆,可停止混凝土的振捣。

7、浇筑首节涵身需C30混凝土30方,整个过程约需2小时。

(七)、混凝土拆模与养生

1、拆模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

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至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拆除模板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2、养生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初凝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7d。

(八)、沉降缝及防水层施工

沉降缝的设置目的:

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

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每6米设一道沉降缝。

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

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成一条垂线,箱涵涵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

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钢模板或木板作挡块,等到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钢模板或木板挡块,在沉降缝位置处贴上泡沫塑料。

待箱涵涵身完成后,统一在缝内填以沥青麻絮。

并在流水面边缘用水泥砂浆填塞,在涵顶设三油二毡防水层。

侧板外表面,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胶结材料或其他防水材料,以形成防水层。

(九)、涵洞口直翼墙及片石铺砌

1、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所示尺寸及位置,放出直翼墙的控制点坐标,并根据现场实际与放样结果布设施工线。

施工线布设应直顺、美观。

测定端翼墙在基础平面上的尺寸,用红油漆标识。

3、端翼墙砌筑

墙身每砌高70~120cm的高度应找平一次。

端翼墙内墙面砌筑时应留深2cm的勾缝槽。

砌筑中断时,应将砌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在砌筑中应经常检查平面外形尺寸及侧面坡度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

2、涵洞口片石铺砌

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所示尺寸及位置,放出直翼墙的控制点坐标,并根据现场实际与放样结果布设施工线。

施工线布设应直顺、美观。

石料要求。

石料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规格,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卵形和薄片者禁止采用。

石料在使用前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清洗干净。

片石应分层砌筑,以2-3层片石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贯通。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

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

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较大的片石使用于下层,砌筑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敲除。

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允许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砌筑时必须在基础内外两侧立杆挂线,挂线施工并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砂浆制作,混凝土罐车运往现场。

砂浆按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和时间为3-5min。

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若发生泌水,在砌筑前重新拌和。

(十)台背回填

1、涵洞台身涵洞盖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2、回填时两个台背同时对称分层夯填,两侧台后填土高差不大于50cm。

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测量工程师测出基底顶面及结构物顶面高程,根据回填料的分层厚度测算出每处结构物的回填层数,在涵台背墙上每隔15cm分左中右由下至上水平用红油漆标出层厚和层数,以利控制填筑厚度。

3、每填筑一层需要对应留下施工照片做好台账。

划红色标线前保证台背表面已做完沉降缝的防水层,同时在涵墙外露部位制作台背回填管理卡注明桩号、时间、层数以及施工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

(十一)质量标准

箱涵质量标准如下:

1、洞身应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应平顺,无阻水现象。

2、帽石、直翼墙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要匹配,棱角分明。

3、外露混凝土表面应平整,颜色一致。

4、实测项目质量应满足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规定的要求。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轴线偏位(mm)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

检查2处

2

2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

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

检查3~5处

1

4

长度(mm)

+100,-50

尺量:

检查中心线

1

5

孔径(mm)

±20

尺量:

检查3~5处

3

6

净高(mm)

明涵土20,暗涵±50

尺量:

检查3~5处

1

 

箱涵浇筑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高度(mm)

+5,-1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1

3

宽度(mm)

±3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1

4

顶板厚(mm)

明涵

+10,-0

尺量:

检查3~5处

2

暗涵

不小于设计值

5

侧墙和底板厚(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检查3~5处

1

6

平整度(mm)

5

2m直尺:

每10m检查2处×3尺

1

 

六、质量目标与安全目标

(一)质量目标

按照合同文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达到一次100%合格,竣工验收达到优良标准,争创部优。

(二)安全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范组织安全生产,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杜绝重大责任事故、杜绝机械设备重大事故,并尽量减少轻伤事故。

七、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后附质量保证体系图)

2、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均设质量管理员,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3、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4、施工中为加强过程控制,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三检制”进行检验,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当施工班组每道工序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由现场质检员负责对每道工序的复检工作,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检验合格方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各主要技术工种工人,施工管理层的工区长、班组长、质检员、材料员均应实行严格岗位培训,主要岗位持证上岗。

(二)技术措施

1、对已测放的桩位,派专人定期复核并做检查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