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691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ocx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北省统计局

 

(2010年1月7日)

 

为了全面掌握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全省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省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我省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我省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

普查对象是在我省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在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调、配合下,经过全省广大普查工作者近两年的共同努力,我省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已经完成,并报经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审定。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要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湖北省统计局向全省发布经济普查系列公报。

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8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产业活动单位总数37.30万个,比2004年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增加14.33万个,增长62.39%;其中,法人单位29.34万个,增加13.49万个,增长85.11%;有证照个体经营户114.98万户;其中,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113.93万户,增加9.37万户,增长8.96%。

 

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18.47万个,与2004年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1.08万个,增长149.9%。

其中,国有企业0.73万个,增加0.02万个,增长2.8%;集体企业0.78万个、减少0.28万个,下降26.4%;股份合作企业0.26万个,增加0.08万个,增长44.4%;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2.94万个,增加1.5万个,增长104.2%;私营企业12.76万个,增加9.08万个,增长246.7%;其他内资企业0.79万个,增加0.63万个,增长393.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105万个,增加0.025万个,增长31.3%;外商投资企业0.11万个,增加0.03万个,增长37.5%(详见表1、表2)。

 

表1单位数与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万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29.34

100.0

企业法人

18.47

63.0

机关、事业法人

4.90

16.7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5.97

20.3

二、产业活动单位

37.30

100.0

第二产业

7.91

21.2

第三产业

29.31

78.6

三、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

113.93

100.0

第二产业

9.24

8.1

第三产业

104.58

91.8

 

表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位数(万个)

比重(%)

合  计

18.47

100.00

内资企业

18.26

98.83

国有企业

0.73

3.93

集体企业

0.78

4.22

股份合作企业

0.26

1.43

联营企业

0.08

0.43

国有联营企业

0.01

0.05

集体联营企业

0.03

0.19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0.01

0.04

其他联营企业

0.03

0.15

有限责任公司

2.33

12.59

国有独资公司

0.03

0.14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30

12.45

股份有限公司

0.53

2.89

私营企业

12.76

69.09

其他企业

0.79

4.2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10

0.57

外商投资企业

0.11

0.60

 

我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和产业活动单位数居前5位的地区依次是:

武汉、黄冈、襄樊、宜昌、荆州。

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武汉城市圈[3]内,武汉城市圈共有法人单位18.72万个,占全省法人单位总数的63.8%;产业活动单位22.53万个,占全省产业活动单位总数的60.4%。

 

表3单位与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地区分布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有工商营业执照的

个体经营户

数量(万个)

比重(%)

数量(万个)

比重(%)

数量(万个)

比重(%)

合计

29.34

100.0

37.30

100.0

113.93

100.0

武汉

10.19

34.7

11.05

29.6

21.39

18.8

黄石

1.19

4.1

1.55

4.2

4.54

4.0

十堰

1.37

4.7

1.94

5.2

6.23

5.5

宜昌

2.06

7.0

2.73

7.3

9.93

8.7

襄樊

2.31

7.9

3.12

8.4

10.95

9.6

鄂州

0.63

2.1

0.76

2.0

1.74

1.5

荆门

1.11

3.8

1.54

4.1

5.42

4.7

孝感

1.60

5.5

2.25

6.0

8.30

7.3

荆州

1.77

6.0

2.47

6.6

10.22

9.0

黄冈

2.51

8.6

3.76

10.1

10.27

9.0

咸宁

1.19

4.0

1.52

4.1

6.25

5.5

随州

0.68

2.3

1.01

2.7

4.32

3.8

恩施

1.24

4.2

1.85

5.0

8.04

7.1

仙桃

0.63

2.1

0.70

1.9

2.46

2.1

潜江

0.31

1.1

0.41

1.1

1.67

1.5

天门

0.47

1.6

0.53

1.4

1.81

1.6

神农架

0.08

0.3

0.11

0.3

0.38

0.3

 

在全省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5.67万个,占15.20%;批发和零售业7.34万个,占19.68%;教育2.12万个,占5.6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15万个,占8.4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58万个,占20.32%。

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60.9%(详见表4)。

 

表4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单位数(万个)

比重(%)

合计

37.30

100.0

农、林、牧、渔业*

0.08

0.2

采矿业

0.52

1.4

制造业

5.67

15.2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39

1.0

建筑业

1.32

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89

2.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91

2.4

批发和零售业

7.34

19.7

住宿和餐饮业

1.13

3.0

金融业

0.85

2.3

房地产业

1.10

3.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3

4.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12

3.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47

1.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65

1.7

教育

2.12

5.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15

8.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48

1.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7.58

20.3

*此处产业活动单位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

工业7.74万户,占6.79%;交通运输业17.92万户,占15.73%;批发和零售业60.68万户,占53.26%;住宿和餐饮业9.42万户,占8.2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62万户,占10.20%(详见表5)。

 

表5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户行业分布

户数(万个)

比重(%)

合计

113.93

100.00

工业*

7.74

6.79

建筑业

1.50

1.32

交通运输

17.92

15.73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80

0.70

批发和零售业

60.68

53.26

住宿和餐饮业

9.42

8.27

金融业

0.03

0.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0

1.1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0.03

0.0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62

10.20

教育

0.22

0.1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47

1.2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9

0.96

其他(农业)

0.11

0.10

*此处个体户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4]数为1262.72万人,与2004年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336.93万人,增长36.4%。

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527.49万人,增加129.39万人,增长32.5%;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735.23万人,增加207.54万人,增长39.3%。

在从业人员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62.90万人,占76.3%;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人员299.82万人,占23.7%。

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312.53万人,占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32.43%。

 

从行业分布来看,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286.45万人,占29.7%;建筑业166.96万人,占17.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97万人,占10.0%;教育75.72万人,占7.9%;批发和零售业78.53万人,占8.1%(详见表6)。

 

表6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从业人员(万人)

比重(%)

合计

963.70

100.0

农、林、牧、渔业

0.80

0.1

采矿业

21.90

2.3

制造业

286.45

29.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5.92

1.6

建筑业

166.96

17.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3.20

4.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34

1.1

批发和零售业

78.53

8.1

住宿和餐饮业

23.89

2.5

金融业

18.97

2.0

房地产业

22.31

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1.26

2.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9.70

2.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53

1.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7.95

0.8

教育

75.72

7.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3.77

3.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53

0.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5.97

10.0

 

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75%、13.07%、20.27%、36.15%和28.89%。

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2.65%、8.50%和9.27%。

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67%、1.59%、3.55%和4.50%(详见表7)。

 

表7单位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从业人员(万人)

比重(%)

一、从业人员合计

963.70

100.0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16.90

1.7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125.91

13.1

具有大专学历者

195.31

20.3

具有高中学历者

348.38

36.1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277.20

28.8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196.70

20.4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25.51

2.6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81.87

8.5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89.32

9.3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99.41

10.3

高级技师

6.45

0.7

技师

15.33

1.6

高级工

34.25

3.5

中级工

43.38

4.5

 

三、企业资产总额

 

2008年末,全省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56246.77亿元,比2004年增加30896.60亿元,增长121.9%。

其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028.29亿元,比2004年增加12212.28亿元,增长112.9%;集体企业资产总额2100.95亿元,增加677.65亿元,增长47.6%;股份合作企业资产总额963.38亿元,增加613.73亿元,增长175.5%;私营企业资产总额6351.30亿元,增加4607.55亿元,增长264.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1123.42亿元,增加550.32亿元,增长96.0%;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2968.93亿元,增加1675.95亿元,增长129.6%(详见表8)。

 

表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亿元)

比重(%)

合计

56246.77

100.00

内资企业

52154.42

92.72

国有企业

23028.29

40.94

集体企业

2100.95

3.74

股份合作企业

963.38

1.71

联营企业

166.56

0.30

国有联营企业

26.35

0.05

集体联营企业

33.19

0.06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0.21

0.02

其他联营企业

96.80

0.17

有限责任公司

7990.30

14.20

国有独资公司

1772.72

3.15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217.57

11.05

股份有限公司

1138.52

20.24

私营企业

635.13

11.29

其他企业

168.46

0.3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23.42

2.00

外商投资企业

2968.93

5.28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4)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5)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6)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

其中有按《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也有未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经当地政府其他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并缴纳税费的个体经营户。

 

[3]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

 

[4]从业人员:

是指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在岗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

期末从业人员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

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北省统计局

 

(2010年1月7日)

 

根据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94万个,从业人员329.55万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03.4%和4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0.13万个,占2.2%;集体企业0.3万个,占5.1%;私营企业4.30万个,占72.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06万个,占1.0%;外商投资企业0.06万个,占1.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15.4%,集体企业占3.9%,私营企业占41.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3.7%、外商投资企业占6.3%。

(详见表1)。

 

表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计

59408

329.55

内资企业

58244

296.59

国有企业

1266

45.38

集体企业

2941

12.71

股份合作企业

746

3.48

联营企业

226

0.87

国有联营企业

23

0.14

集体联营企业

123

0.38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4

0.11

其他联营企业

66

0.24

有限责任公司

6501

66.59

国有独资公司

47

5.50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454

61.09

股份有限公司

1250

26.76

私营企业

43009

136.46

其他企业

2305

4.3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59

12.26

外商投资企业

605

20.7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4681个,制造业52346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381个,分别占7.9%、88.1%和4.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6.8%,制造业占88.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8%。

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1.8%、10.0%和9.4%(详见表2)。

 

表2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企业法人

(个)

从业人员

(万人)

合计

59408

329.55

采矿业

4681

22.5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07

4.4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6

3.7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974

4.2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421

1.75

非金属矿采选业

2709

8.16

其他采矿业

64

0.15

制造业

52346

291.31

农副食品加工业

5283

16.39

食品制造业

1493

7.73

饮料制造业

2182

8.04

烟草制品业

13

0.97

纺织业

2843

30.9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744

18.03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38

1.3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20

4.99

家具制造业

1075

2.30

造纸及纸制品业

925

4.4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450

4.1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3

0.5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12

1.1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492

18.36

医药制造业

607

7.24

化学纤维制造业

60

0.82

橡胶制品业

346

1.81

塑料制品业

2000

7.6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668

38.8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00

16.7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58

4.66

金属制品业

2864

10.53

通用设备制造业

3352

16.4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903

8.2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188

33.0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450

10.7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82

9.2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532

2.6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833

2.58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00

0.7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81

15.7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120

11.4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40

0.6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21

3.65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原煤

万吨

1074.32

天然原油

万吨

83.92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40

汽油

万吨

173.21

柴油

万吨

341.08

硫酸(折000%)

万吨

511.67

乙烯

万吨

0.01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295.67

水泥

万吨

6212.81

焦炭

万吨

918.26

生铁

万吨

2566.68

粗钢

万吨

2694.89

钢材

万吨

2969.66

原铝(电解铝)

万吨

41.15

氧化铝

万吨

0.06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0.61

汽车

万辆

106.09

其中:

轿车

万辆

51.4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832.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