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66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docx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类基础知识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土木工程材料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亲水材料的润湿角为。

A.>90°

B.≤90°

C.>135°

D.≤180°

答案:

B

解答:

]当润湿角O≤900时,表示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2.含水率4%的砂500g,其中所含的水量为。

A.21g

B.19.2g

C.20g

D.19g

答案:

B

解答:

]含水率

,m1为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重量,m0为材料在于燥状态下的重量。

此题中m1为500g,ω含为4%,解得得m0为480.8g,故含水量为m1-m0=500-480.8=19.2g。

3.晶体由分子、原子、离子结合而成,其结合的基本键型有。

A.化学键、氢键

B.离子键、金属键

C.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键、金属键

D.金属键、范德华力

答案:

C

解答:

]根据组成晶体的质点及化学键的不同,晶体可分为四种:

①原子晶体。

中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石英等。

②离子晶体。

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CaCl2等。

③分子晶体。

以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有机化合物。

④金属晶体。

以金属阳离子为晶格,由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的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钢铁材料。

4.熔融状态的物质,经急冷处理,凝固成固态,形成的结构为。

A.晶体结构

B.玻璃体结构

C.胶体结构

D.溶胶结构

答案:

B

解答:

]熔融状态的物质缓慢冷却后形成晶体结构。

如果经急冷处理,在将近凝固温度时,仍有很大的黏度,质点来不及按一定规律排列,便凝固成固态,此时便形成玻璃体结构。

5.玻璃体结构的特征是。

A.各向异性、化学稳定性差、无固定熔点

B.各向同性、化学稳定性差、强度较低

C.各向同性、化学稳定性好、触变性好

D.各向异性、强度较高、有固定熔点

答案:

B

解答:

]玻璃体的结构特征主要有:

内部质点排列无规律;无一定的几何外形;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没有一定的熔点,只是出现软化现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

B.具有封闭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

C.互相连通的毛细孔多的材料,吸水率较大

D.互相连通的毛细孔多的材料,吸水率较小

答案:

C

解答:

]材料具有连通的微孔时,吸水率较大;若是封闭的孔隙,水分不易渗入。

粗大连通的孔隙,水分虽易渗入,但仅能润湿孔壁而不易在孔内存留,所以具有封闭或粗大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是较低的。

7.材料吸水后,性能的改变应为。

A.强度、耐久性均提高

B.强度、耐久性均降低

C.强度降低、耐久性提高

D.强度不变、耐久性提高

答案:

B

解答:

]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材料吸水后会导致自重增大,绝热性降低,强度和耐久性下降,材料吸湿后还会引起其体积变化。

8.脆性材料的特征是。

A.破坏前无明显变形

B.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高

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能量大

D.受力破坏时,外力所做的功大

答案:

A

解答:

]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时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大于其抗拉强度,拉压比很小,所以脆性材料不能承受振动和冲击荷载,只适于用作承压构件。

C项属于韧性材料的特征。

9.某种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它的一定下降。

(1)密度;

(2)表观密度;(3)吸水率;(4)强度;(5)抗冻性。

A.

(1)

(2)

B.

(1)(3)

C.

(2)(4)

D.

(2)(3)

答案:

C

解答:

]吸水率和抗冻性取决于开口孔隙率的大小和特征,而不仅仅取决于孔隙率。

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强度与其组成、结构构造有关。

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则强度愈小。

10.某立方体岩石试件,外形尺寸为50mm×50mm×50mm,测得其在绝干、自然状态及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分别为325g、325.3g、326.1g,并测得该岩石的密度为2.68g/cm3,则该岩石的体积吸水率、质量含水率、绝干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各为。

A.0.90%、0.092%、2609kg/m3、3.1%

B.0.88%、0.09%、2600kg/m3、3.0%

C.0.24%、0.34%、2609kg/m3、1%

D.0.64%、0.092%、2609kg/m3、3.0%

答案:

B

解答:

]

11.关于晶体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

B.有些晶体整体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C.石英、金属属于晶体结构

D.晶体的质点排列为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答案:

D

解答:

]近程有序、远程无序是玻璃体的微观结构特点,不是晶体的特点。

12.土木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不包括。

A.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单纯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

C

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其中无机材料又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13.下列与水有关的性质中,叙述正确的是。

A.润湿边角θ≤90°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B.石蜡、沥青均是亲水性材料

C.材料吸水后,将使强度与保温性提高

D.软化系数越小,表面材料的耐水性越差

答案:

D

解答:

]当润湿边角θ>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材料表面不会被水浸润,此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如沥青、石蜡、塑料等属于憎水性材料。

水的导热性要高于空气,因此材料吸水后,保温性会下降,同时强度也会降低。

14.建筑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

A.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B.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C.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D.材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答案:

B

解答: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亦称体积密度(ρ0)。

材料表观密度的大小与其含水情况有关。

通常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材料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15.煅烧石膏具有气硬性的基本原理是。

A.二水石膏的脱水反应

B.半水石膏的水化反应

C.二水石膏的水化反应

D.半水石膏的脱水反应

答案:

A

解答:

]建筑石膏的主要原料是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又称软石膏或生石膏),水石膏经锻烧、磨细可得β型半水石膏,即建筑石膏,

其反应式为:

,该反应为脱水反应。

16.粉煤灰是现代混凝土胶凝材料中常见的矿物掺合料,其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硅

B.三氧化二铝

C.氧化钙

D.氧化铁

答案:

A

解答: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

SiO2、Al2O3等。

17.随着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提高,其泊松比。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D.变化不定

答案:

B

解答:

]泊松比是材料在弹性阶段时水平线应变与竖向线应变绝对值的比值。

混凝土材料泊松比受强度影响不大。

18.为了提高沥青的可塑性,流动性和黏结性,应增加。

A.油份含量

B.树脂含量

C.地沥青质含量

D.焦油含量

答案:

B

解答:

]油份赋予沥青以流动性;树脂赋予沥青以良好的黏结性、塑性和可流动性;而地沥青质是决定沥青温度、敏感性、黏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为了提高沥青的可塑性需增加树脂含量。

19.相同牌号的碳素结构钢种,P、S含量最低的钢的等级是。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答:

]P是碳素钢中的杂质它在低温下使钢变脆,在高温下也会使钢减小塑性;S是有害的元素,属于杂质,能生成易于熔化的硫化物。

相同牌号的碳素结构钢A、B、C、D四个等级中D质量最好,故含的P、S量也最低。

20.石灰硬化是经过完成的。

A.外部Ca(OH)2析晶、干燥,内部Ca(OH)2碳化

B.外部Ca(OH)2碳化,内部Ca(OH)2析晶、干燥

C.内部Ca(OH)2析晶、干燥

D.外部Ca(OH)2碳化

答案:

B

解答:

]石灰的硬化是由以下两个过程同时完成的:

①结晶作用。

石灰浆体中的游离水分蒸发,Ca(OH)2逐渐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同时干燥使浆体紧缩产生强度。

②碳化作用。

Ca(OH)2与空气中的CO2化合生成CaCO3结晶,释放出水分并被蒸发。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a(OH)2+CO2+nH2O=CaCO3+(n+1)H2O。

21.石灰硬化的特点是。

A.硬化速度慢、强度不高

B.硬化速度慢、但后期强度高

C.硬化速度较快、强度较高

D.硬化速度较快、但强度低

答案:

A

解答:

]石灰的性质有:

①石灰砂浆可塑性好,是因石灰熟化时形成很细的胶体分散状的氢氧化钙,表面吸附一层厚水膜,显著改善砂浆的可塑性(和易性);②只能在空气中硬化,硬化速度较慢,硬化后强度不高;③耐水性差,受潮石灰会溶解,强度下降,在水中会溃散;④硬化时体积显著收缩,不宜单独使用,常掺入砂粒等材料,避免产生收缩裂缝。

22.建筑石膏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会。

A.收缩

B.膨胀

C.不收缩也不膨胀

D.先膨胀后收缩

答案:

B

解答:

]建筑石膏在硬化过程中,随着浆体中的自由水分因水化和蒸发而逐渐减少,二水石膏胶粒凝结成品核,体积逐渐膨胀。

23.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在粉磨熟料时,加入适量石膏,目的是水泥。

A.促凝

B.增强

C.缓凝

D.防潮

答案:

C

解答:

]当熟料中石膏不足时,熟料中的铝酸三钙会迅速水化形成瞬凝,这是不正常的凝结状态。

加入石膏后,石膏能够与铝酸三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该产物能阻止铝酸三钙的进一步水化,从而延缓水泥的凝结。

24.石灰不适用于。

A.基础垫层

B.砌筑砂浆

C.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D.屋面防水隔热层

答案:

D

解答:

]石灰在建筑业中主要用来配制各种砂浆,如砌筑用的混合砂浆、抹面砂浆;作基础垫层和路基的石灰土和三合土;可配成石灰乳液,作涂料粉刷内墙;还可制作灰砂砖等。

但石灰耐水性差,受潮会溶解,强度下降,在水中会溃散,不宜用来防水。

25.建筑工地上用以拌制混合砂浆的石灰膏必需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这是为了消除的不利影响。

A.生石灰

B.欠火石灰

C.过火石灰

D.石灰石

答案:

C

解答:

]过火石灰表面有一层玻璃质稠状物,致使其水化极慢,要在石灰硬化后才开始慢慢熟化,此时产生体积膨胀,引起已硬化的石灰体发生鼓包开裂破坏。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不利影响,通常在生石灰熟化时要经一定时间的陈化。

26.五种通用水泥中,是最基本的。

A.P·O

B.P·S

C.P·F

D.P·Ⅰ、P·Ⅱ

答案:

D

解答:

]我国建筑工程中目前通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P·Ⅰ、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及复合硅酸盐水泥。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最基本的。

27.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水化时,强度最高的是。

A.C2

B.C3

C.C3

D.C4AF

答案:

C

解答:

]各材料的强度如表11-2-1所示。

表11-2-1

矿物纰成

C3S

C2S

C3A

C4AF

凝结硬化速度

最快

28d水化放热鞋

最多

强度

早期低

后期高

28.水泥浆体在达到初凝时,形成的结构是。

A.堆聚结构

B.凝聚一结晶网状结构

C.晶体结构

D.凝聚结构

答案:

D

解答:

]在水泥的初凝过程中,水泥颗粒不断水化,水化物逐渐增多,水泥颗粒表面的水化物膜层愈来愈厚,颗粒间的空隙逐渐缩小,而包有凝胶体的水泥颗粒逐渐接近、接触,在接触点借助于范德华力,凝结成多孔的空间网络,形成凝聚结构。

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但这时尚无强度。

29.按国标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应测定其强度(抗压、抗折)。

A.7d和28d

B.3d和28d

C.3d和7d

D.28d和21d

答案:

B

解答:

]根据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的规定,水泥和标准砂和水以1:

3:

0.5的比例混合,按规定的方法制成试件,在标准温度(20℃±1℃)的水中养护,分别测定其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0.快硬硅酸盐水泥相对硅酸盐水泥而言,其熟料矿物的相对含量的改变是。

A.提高了C3S、C4AF的含量

B.降低了C3A和C3S的含量

C.提高了C3S和C3A的含量

D.提高了C3A和C2S的含量

答案:

C

解答:

]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制作方法与硅酸盐水泥相同,区别在于生产快硬水泥时要调节水泥的矿物组成,提高C3A和C3S的含量,使其达到C3A在8%~14%,C3S在50%~60%,C3S与C3A总量应不少于60%~65%,同时适当增加石膏掺量(达8%),以及提高水泥的粉磨细度。

31.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的膨胀作用的机理是在硬化初期生成了。

A.Ca(OH)2晶体

B.C2AH8

C.钙矾石

D.C3AH6

答案:

C

解答:

]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的膨胀作用,均是基于硬化初期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体积膨胀的原因。

一般硅酸盐水泥在空气中硬化时有不同程度的收缩,而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反而有不同程度的膨胀。

32.水泥的凝结和硬化与无关。

A.水泥的体积和重量

B.水泥的细度

C.拌和水量

D.养护时间

答案:

A

解答:

]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除了与水泥矿物组成有关外,还与水泥的细度、拌和水量、温度、湿度、养护时间及石膏掺量等有关。

33.水泥受潮严重时,用手感鉴别会出现现象。

A.用手捏碾,有硬块

B.用手捏碾,不能变成粉末,有硬粒

C.用手捏碾,无硬粒

D.用手捏碾,有湿润感

答案:

A

解答:

]水泥受潮会引起水泥部分水化,部分硬化现象,随着受潮程度的加重,水泥粉末结成颗粒甚至硬块。

如果未受潮,水泥粉末手感细腻,有湿润感。

34.铝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混用。

A.可以

B.不可以

C.在干燥条件下可以

D.在一定温度下可以

答案:

B

解答:

]铝酸盐水泥严禁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混用。

因为这样易使铝酸盐水泥出现瞬凝;且由于生成高碱性的水化铝酸钙,易使结构发生开裂甚至破坏。

35.硅酸盐水泥适用于。

A.需快硬早强的工程

B.需水化热小的工程

C.耐热性好的工程

D.耐腐蚀性好的工程

答案:

A

解答:

]硅酸盐水泥具有凝结快、强度高、抗冻性好、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水化热高等特点,适用于高强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早强要求高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

36.重要工程对粗骨料应进行碱活性的检验,其理由是。

A.石子会被碱液腐蚀

B.防止碱骨料反应引起的破坏

C.防止引起抗冻性降低

D.检验石子中K2O和Na2O含量是否超标

答案:

B

解答:

]骨料所含有的活性SiO2能与水泥中的K2O,Na2O发生碱一集料反应,生成硅酸凝胶,由于硅酸凝胶吸水后会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37.配制大流动性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是。

A.膨胀剂

B.普通减水剂

C.保水剂

D.高效减水剂

答案:

D

解答:

]减水剂多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表面发生活性作用,使水泥的絮凝结构解体,释放出游离水分,从而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同时黏聚性和保水性也得到改善。

38.混凝土的fcu,k具有的保证率。

A.80%

B.85%

C.90%

D.95%

答案:

D

解答: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用fcu,k表示。

39.养护温度(t)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是。

A.t愈高,早期、后期强度均高

B.t愈高,后期强度高

C.t愈高,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较低

D.t愈高,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较高

答案:

C

解答:

]温度对水泥水化有湿著影响。

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发展快,但对后期强度发展不利;温度较低,水化缓慢,混凝土强度发展较慢,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发展。

当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孔隙内水分结冰膨胀,产生巨大压力,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使已获得的强度受到损失。

40.混凝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是。

A.一条直线,Ec值固定

B.一条曲线,σ↑则Ec逐渐降低

C.一条曲线,σ↑则Ec逐渐增大

D.一条曲线,Ec值不变

答案:

B

解答:

]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体,它在受力时,既会产生弹性变形,又会产生塑性变形,其应力(σ)与应变(ε)之间的关系是曲线关系。

随着应变的增加,应力先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

Ec是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所以σ↑则Ec逐渐降低。

41.混凝土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的构件产生的影响是。

A.增大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B.增大温度应力

C.对钢筋预加应力有利

D.使应力集中消除、温度应力消除、预应力受损

答案:

D

解答:

]徐变能消除钢筋混凝土中的应力集中,使应力较均匀地重新分布;对大体积混凝土徐变能消除部分温度应力,对其产生有利影响。

但在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徐变会使钢筋的预应力值受损。

42.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A.混凝土密实度、孔隙特征

B.水泥用量、水泥强度

C.砂率、骨料级配

D.水泥浆量

答案:

A

解答:

]混凝土耐久性能主要包括:

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

影响这些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43.掺入引气剂,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是。

A.提高

B.降低

C.无影响

D.不确定

答案:

A

解答: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途径是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改变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减少连通孔隙。

掺入引气剂,减小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优质粉煤灰、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等均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的有效措施。

44.在使用了活性骨料时,为防止碱骨料反应破坏,应选用。

A.高碱水泥

B.低碱水泥(含碱量<0.6%)

C.硅酸盐水泥

D.普通水泥

答案:

B

解答:

]采用活性骨料时,应尽量控制混凝土中总的碱量。

选择低碱水泥(含碱量≤0.6%);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掺外加剂时,也必须控制外加剂的含碱量。

45.关于水泥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泥浆凝结的主要原因是水分蒸发

B.温度越高,水泥凝结得越快

C.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配制该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一致

D.水灰比越大,凝结时间越短

答案:

B

解答:

]由于混凝土的水灰比、组成、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与水泥浆体的不相同,因此其凝结时间与配制该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凝结时间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都比水泥的长。

水泥浆凝结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的水化而不是水分的蒸发。

水灰比越大,凝结时间越长。

46.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

水泥349kg,水186kg,砂641kg,碎石1192kg。

由于施工现场砂子的含水率为3%,石子的含水量为1%,则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是。

A.水泥:

砂:

石子=1:

1.84:

3.42

B.水泥:

砂:

石子=1:

1.89:

3.45

C.水泥:

砂:

石子=1:

1.80:

3.48

D.水泥:

砂:

石子=1:

1.94:

3.60

答案:

B

解答:

]水泥为349kg,砂=641×(1+3%)=660.23kg,石子=1192×(1+1%)=1203.92kg,则:

水泥:

砂:

石子=1:

1.89:

3.45。

47.对于混凝土的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泥强度等级越高,配制的混凝土收缩越小

B.水泥用量愈多,收缩愈小

C.养护环境湿度大,温度高,收缩大

D.骨料的弹性模量愈高、所占体积比愈大,收缩愈小

答案:

D

解答:

]水泥的用量愈多,收缩愈大。

干缩变形,混凝土在干燥的空气中养护,会产生干燥收缩;在潮湿的空气或水中养护,会产生膨胀,但养护环境湿度大,温度高,收缩不一定大。

48.配置防水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

(1)松香皂和氯化钙的复合外加剂;

(2)氢氧化铁溶液;

(3)三乙醇铵;

(4)木质素磺酸钙;

(5)氯化钙。

A.

(1)

(2)(3)(5)

B.

(1)(3)(4)(5)

C.

(1)

(2)(3)(4)

D.

(1)

(2)(4)(5)

答案:

C

解答:

]配制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

密实剂、防水剂、减水剂、引气剂等。

常用的引气剂有松香热聚物、松香皂和氯化钙的复合外加剂;常用的密实剂有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的溶液;木质素磺酸钙属于木质素磺酸盐系列减水剂;三乙醇铵或三乙醇铵加氯化钠及硝酸钠的复合剂有良好的抗渗性能;氯化钙主要是作为早强剂和抗冻剂使用。

49.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3%,混凝土拌和物形成后实测其体积密度为2400kg/m3,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

A.水泥:

砂:

石:

水=1:

1.8:

4.00:

0.57

B.水泥:

砂:

石:

水=1:

1.7:

3.46:

0.50

C.水泥:

砂:

石:

水=1:

2.07:

3.99:

0.50

D.水泥:

砂:

石:

水=1:

1.99:

3.55:

0.50

答案:

B

解答:

]确定水泥用量:

C=W/0.5=180/0.5=360kg;

确定砂S、石G用量:

代入各数据求出:

S=614kg,G=1246kg。

所以配合比为:

C:

S:

G:

W=360:

614:

1246:

180=1:

1.7:

3.46:

0.5。

50.陶粒是一种人造轻集料,根据材料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

下列类型中,不存在的是。

A.粉煤灰陶粒

B.膨胀珍珠岩陶粒

C.页岩陶粒

D.黏土陶粒

答案:

B

解答:

]陶粒作为人造轻集料,具有表面密实、内部多孔的结构特征,可由粉煤灰、黏土或页岩等烧制而成。

膨胀珍珠岩在高温下膨胀而得到的颗粒内外均为多孔,无密实表面。

51.下列关于混凝土早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酸钠早强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

B.掺了早强剂的混凝土应加快施工,否则易凝结

C.氯化钙早强剂会降低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

D.硫酸钠早强剂会抑制混凝土中的碱一集料反应

答案:

C

解答:

]早强剂可以加速硬化速度,但凝结速度不变。

氯化钙早强剂提供的钙离子,更易于混凝土生成膨胀性的侵蚀产物钙矾石,致使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降低。

52.泵送混凝土中,宜加入。

A.早强剂

B.减水剂

C.速凝剂

D.防水剂

答案:

B

解答:

]减水剂可以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变,从而显著减小拌合用水量。

水泥加水拌合后,水泥颗粒间会相互吸引,形成许多絮状物,减水剂可以通过表面活性作用拆散这些絮状结构,把包裹的游离水释放出来。

53.石油沥青结构属于。

A.无定形结构

B.晶体结构

C.胶体结构

D.网状结构

答案:

C

解答:

]石油沥青是以地沥青质固体颗粒为核心,周围吸附树脂和油分的互溶物,构成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