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47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护理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1980年ANA的定义)

答:

美国护士协会(ANA)1980年提出: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整体护理

答:

整体护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指导思想。

以整体护理指导思想推行的临床护理模式称整体护理模式。

治疗性环境

答:

治疗性环境也称医疗护理环境。

是指医护人员以治疗护理为目的,为病人安排的环境。

良好的治疗性环境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和舒适。

举例说明整体护理概念所包含的内容。

答:

整体护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指导思想。

以整体护理指导思想推行的临床护理模式称整体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1)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应关注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2)护理服务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即从出生到死亡。

包括疾病护理、康复锻炼、健康指导以及临终关怀等等。

(3)护理工作的范围从个体扩展至家庭、社区,促进全民健康是护理的最终目标。

(4)采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进行护理实践。

按要求举例。

分析健康-疾病连续相模式。

答: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横坐标表示,坐标的一端代表最佳健康状态,另一端代表濒死状态或死亡。

此模式说明:

(1)健康是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健康和疾病两者可互相转化,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每个人都处于健康-疾病这一动态过程的某一位置,并且这个位置是在不断变化。

评估健康时只能使用相对性词语。

护理的目标是促进个体向最佳健康方向转变。

(2)护理工作范围包括生命全过程,即从维护最佳健康状态到帮助人平静尊严的死亡。

(3)健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失衡均会影响整体的健康。

(4)个人的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对健康有不同的看法,护理应促进个体尽可能达到各自的最佳健康水平。

老龄化国家(联合国规定)

答:

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为老龄化国家。

老年(WHO定义)

答: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的定义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

列出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作出的主要贡献。

答:

南丁格尔的主要贡献有:

(1)改革军队的卫生保健事业。

(2)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3)从事护理研究,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其代表作《医院札记》、《护理札记》被译成多种文字。

她的理论核心是环境概念。

(4)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

治疗性自理需求

答:

治疗性自理需求是针对某个体当前正面临的自理需求,是需要采取行动予以满足的需求。

主要刺激

答:

主要刺激是指环境中引起个体反应的直接原因。

相关刺激

答:

相关刺激是指环境中除了引起反应的直接原因以外,其它一些促成或加重这一反应的间接原因

一级预防

答:

一级预防是指当压力源可疑存在,或压力源已经确定,应变防线正抵抗压力源的侵袭时,护士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压力的打击或增强应变防线的抵抗能力。

初级卫生保健

答: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人们得到的最基本的医疗保健照顾,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列举6项护士专业角色。

答:

护士专业角色:

照顾者、管理者、教育者、病人权益保护者、协调合作者、示范者、咨询者、研究者、改革者。

(任选6项)

.简述三级预防的概念。

答:

医疗服务从预防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

指针对发病原因,主要通过自我保健或预防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

即一旦发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发展,促进早日康复。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指发病后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的恢复健康。

护理程序

答:

护理程序是护理人员在为护理对象提供服务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地、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护理评估

答:

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资料,并对资料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简述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

答:

1.观察:

是指运用感官获得有关病人、病人家属、病人所处环境的信息,并对信息的价值做出判断。

狭义的观察是指看,但护士收集资料时则往往采用广义的观察,包括视、听、嗅、触等多种感觉器官。

2.交谈:

(1)正式交谈:

指事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计划的交谈,如采集病史。

(2)非正式交谈:

日常查房或进行护理操作时与病人随便的交谈。

3.体检:

望、触、叩、听。

4.阅读:

病历、其它记录、文献。

简述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答:

(1)名称是对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反应的概括性描述。

(2)定义是对护理诊断的一种清晰、精确的描述,并以此与其他护理诊断相区别。

(3)诊断依据是作出该诊断的临床判断标准。

是一组症状、体征或有关病史,也可是高危因素。

(4)相关因素是指促成护理诊断形成和成立的原因或情景

简述护理诊断的三种陈述方式

答:

(一)三部分陈述:

即PES公式:

P(problem)问题即护理诊断的名称、E(etiology)病因即相关因素、S(symptomsorsigns)症状和体征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

(二)二部分陈述:

即PE公式。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长期卧床有关。

PS用于现存和高危的护理诊断。

(三)一部分陈述:

只有P,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答: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医疗诊断护理诊断

医疗诊断1、医生使用的名词,用于确定一个具体疾病或病理状态。

是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及疾病的本质作出判断。

2、医疗诊断数目较少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

3、在医生职责范围内处理,医生开预防治疗的处方,护士执行医嘱和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4、手段上,采取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是护士使用的名词,是对个人或群体已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疾病的反应做出判断。

护理诊断数目较多,并随病人反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护理职责范围内处理,护士独立开护嘱,进行预防和治疗工作。

通过护理措施能独立解决。

护患关系

答: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

沟通技巧使用不当的行为有。

答:

(1)突然改变话题。

(2)急于陈述自己的观点。

(3)虚假的或不适当的保证。

(4)迅速提出结论或解答。

(5)不适当地引用一些事实等。

护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

(1)应具备最基本的护理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2)还应具备特殊的人格特点:

热情、通情和真诚。

(3)护士自己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情绪、豁达的胸怀。

(4)充分认识自我。

(5)澄清个人价值观。

(6)要有一定的利他精神。

(7)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沟通

答: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

通情

答:

通情是指护士把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文化观念、行为标准,以及个人的偏见暂时忘掉,

以中性的态度,开放的思想进入病人的感觉世界中,与病人一道感受他的经历,同时有能意识到自己不在病人经历的事件中,以保持专业人员的理智。

通情的目的是理解病人。

健康促进

答: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教育

答:

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健康行为

答: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保持或恢复健康所采取的一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健康教育的程序

答:

健康教育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1)评估识别学员的学习需要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2)对学员的学习需要作出护理诊断;

(3)制定教育计划(设立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执行教学计划;

(5)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答:

(1)护士与学员之间必须建立融洽的关系。

(2)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能清楚、准确地表达健康知识,保证学员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3)护士与学员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其达到预定目标。

(4)健康教育中要选用学员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可使用现代化的教具,增强教学的生动感。

(5)护士应全面了解学员,并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案化的教学计划。

.相对湿度

答:

相对湿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舒适

答:

舒适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主观感觉。

疼痛

答:

疼痛是各种形式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痛苦的不舒适的主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

牵涉痛

答:

牵涉痛是由于内脏的疼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也疼痛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心梗时心前区疼痛常向左肩和左上臂放射;胆囊炎疼痛常向右肩放射。

疼痛阈限

答:

人体所能感受到的引起疼痛的最小刺激称为疼痛阈限。

疼痛阈限具有个体差异性。

列举5条疼痛的护理诊断依据。

答:

疼痛的护理诊断依据:

(1)病人的口头描述或暗示。

(2)有防卫性和保护性行为。

(3)注意力集中于自我。

(4)有感知、思维过程和社交行为的改变。

(5)有发泄性行为。

(6)痛苦面容。

(7)肌张力改变。

(8)血压、脉搏、呼吸改变以及出汗、瞳孔散大等反应。

(1)、

(2)项必须列出,其余任选3项。

列举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

答:

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除用于休息卧位外还用于: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2)腹腔、盆腔炎症或手术后病人。

(3)腹部手术后病人。

(4)头面部手术后或外伤的病人。

药物止痛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

使用药物止痛的注意事项:

(1)给药前应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使用剂量、途径、副作用和病人的病情。

(2)未明确诊断前,不能随意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

(3)掌握疼痛规律,应在疼痛前给药,开始剂量应大,以后改维持量。

(4)如果非麻醉性止痛药能够解除疼痛,就不要使用麻醉性止痛药,以减少成瘾性。

(5)护理活动应安排在药物显效时间内进行,病人易于接受。

(6)应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30分钟后应评价止痛效果。

消毒

答: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无菌技术

答: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灭菌

答: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医院感染

答: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遭受感染并出现症状者。

临床哪些操作前要进行手的消毒?

答:

(1)实行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前。

(2)护理免疫力低下或新生儿前。

(3)接触粘膜、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

(4)接触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5)护理传染性病人后。

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答: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所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液应新鲜配制。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刷干净,去除油脂及血、脓等有机物。

浸泡时物品的轴节

要打开,管腔内要充满药液,使物品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充分与药液接触。

(5)浸泡中途如另加入物品,应重新计时。

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须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人体组织。

(6)消毒液应贮放于无菌容器中,挥发性的消毒液容器要加盖,并定期测量其比重。

何种情况下要执行洗手技术?

答: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2)接触干净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3)上厕所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伤口前、后;

(4)戴无菌手套前和脱手套后;

(5)护理特殊易感染病人前;护理感染病人后或护理可能携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病人后。

叙述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答:

(一)对操作者要求

1.必须衣帽整洁,戴好口罩、帽子,剪短指甲、洗刷手。

2.操作要在视线以内,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或桌面以上。

3.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4.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已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重新灭菌。

(二)对环境要求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2.减少人员流动,且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等工作,以防止尘埃飞扬。

3.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1小时。

(三)无菌物品的放置、有效期

放置: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且有明显的标志。

(2)无菌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包布潮湿后应视为污染,不可再用。

(3)无菌容器或包上应注明名称、消毒日期,并按失效日期先后顺序放置,先失效的在前,先用,以免浪费。

有效期:

7天

(四)无菌物品的存取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容器或液中保存,不可过久地暴露在空气中。

2.取用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3.未经灭菌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区域。

(五)无菌物品的使用

1.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2.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有效期为24小时。

已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亦不可再放回。

稽留热

答:

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可达数日或数周,常见于肺炎、伤寒。

短绌脉

答:

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

其特点是:

心率快慢不一、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

常见于心房纤颤。

.临界高血压

答:

血压值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称为临界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mmHg(18.6kPa),而低于149mmHg(19.8kPa),或舒张压高于90mmHg(12kPa),而低于94mmHg(12.5kPa)。

.呼气性呼吸困难

答:

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

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简述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答:

将所有体温计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凡误差在0.2℃以上或玻璃管有裂痕,应取出不用→合格者用纱布擦干,备用。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答:

(1)降温。

(2)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3)饮食护理。

A、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多饮水,每日补充液量3000毫升,必要时给予静脉点滴,以保证入量。

(4)使病人舒适。

A、安置舒适的体位让病人卧床休息,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

B、口腔护理。

C、皮肤护理:

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裤和大单等,

(5)心理调护

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病人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简述体位引流的方法

答:

(1)确定引流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病变的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便于分泌物顺体位引流而咳出。

不同体位适用于不同部位分泌物的引流:

如高半坐位可促使肺上叶分泌物的引流;由一侧卧位转为仰卧位再转为另一侧卧位,利于肺中叶的引流;头低脚高位利于肺下叶的引流。

(2)引流时间:

通常在餐前引流,每次15~30分钟,每日2~4次,依具体病情而定。

(3)若有两个以上炎性部位时,一般先从痰液较多的部位开始,然后进行另一部位。

(4)为了加强引流效果,引流前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引流的同时辅以叩击,嘱病人尽力咳痰。

叙述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

答:

(1)鼓励病人咳痰,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

(2)保持下呼吸道的湿润与通畅。

因为气管切开使鼻粘膜对吸入空气的调温、调湿及清洁功能丧失,易引起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和痰液潴留。

具体方法有:

A、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22℃)和湿度(相对湿度为80%~90%)。

B、在气管套管口处用1~2层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经常更换。

C、及时吸痰,定期往套管内滴入抗生素或进行超声雾化吸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沉积及干结,阻塞呼吸道。

(3)保持气管切口的清洁干燥。

由于痰液对颈部切口的刺激易引起切口感染,所以应保持切口的清洁,具体方法有:

A、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

B、有分泌物咳出时,应及时清除。

C、纱布垫潮湿时,应立即更换。

(4)气管套管固定要牢固,颈部缚带的松紧度以能伸入1指为宜,并在颈侧系一活结。

(5)气管内给氧应注意加强湿化。

(6)应随时注意检查气管套管的位置是否合适、有无脱管、呼吸是否通畅等,如气管套管太短或颈部太粗时,容易发生套管脱落。

(7)定期清洗、消毒内套管,每日4次,以保持套管的通畅,防止分泌物干结于管内壁,造成气管套管阻塞。

如分泌物较多时,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小儿酌情增减。

叙述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答:

(1)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的准确性,以防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

(2)如需重测血压时,应使水银柱降至零点,等待片刻后再测,必要时双侧对照。

(3)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4)对于偏瘫病人、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若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脉管炎、血管畸形者,应测量下肢血压。

(5)排除影响血压值的外界因素:

①袖带太窄,需较高的空气压力才能阻断动脉血流,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宽,大段血管受阻,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②袖带太松,使橡胶袋呈球状,以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紧,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经受压,致测出的血压值偏低。

③肱动脉的位置高于心脏水平,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肱动脉的位置低于心脏水平,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④读数时视线高于水银柱,则读数偏低;读数时视线低于水银柱,则读数偏高。

⑤放气速度太慢,使得四肢静脉充血,致舒张压测量值偏高;放气速度太快,则未注意到听诊间隔,影响了血压测量值的准确性。

⑥血压计的水银量不足,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吸气性呼吸困难

答:

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

体位引流

答:

使病人处于特殊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使肺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流入大支气管并排出体外的方法。

简述测口温的注意事项

答:

(1)病人曾进冷热饮食或吸烟或进行面部冷热敷治疗者,需间隔30分钟后再测。

(2)禁忌症:

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病人、口腔疾患、行口鼻手术者、张口呼吸者。

(3)若不慎咬破体温计,先清除口腔中的玻璃碎屑,再吞服大量蛋白水(蛋清)或牛奶。

因为蛋白质与汞结合,可延缓汞的吸收。

低氧血症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若给予高浓度氧气,为何会出现呼吸抑制?

如何预防?

答:

由于此类病人的通气调节主要依靠缺氧的刺激来调节呼吸,如果吸入高浓度氧气,就解除了缺氧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甚至会出现呼吸停止。

防治措施是给予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叙述氧疗的注意事项。

答:

(1)安全用氧,做好四防,即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2)湿化给氧,可减轻氧气的干燥及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3)严格遵守给氧的操作程序:

用氧前,开氧气筒的总开关,调节流量表,然后插鼻导管;用氧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再调节流量表,然后连接鼻导管;用氧结束,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关氧气筒的总开关,开流量表,放出余气,然后再关流量表,以免一旦关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组织损伤。

(4)用氧过程中注意氧疗的监护:

评价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心率减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紫绀减轻、精神状态好转、动脉血气改善等均说明缺氧症状改善;评价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评价是否出现氧疗的副作用。

(5)防止交叉感染:

氧疗装置中的导管、湿化瓶、面罩等,应定时更换,并清洁消毒,一次性物品用后应废弃。

(6)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降至5kg/c㎡时,应停止使用,以防外界灰尘进入氧气筒内,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对未使用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

.简述热水坐浴的注意事项。

答:

(1)在病人坐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和脉搏,如病人感到心慌不适,应暂停坐浴。

(2)冬季行热水坐浴时应注意室温和保暖,避免受凉。

(3)会阴、肛门部有伤口者,应用无菌坐浴盆和溶液,坐浴后,按无菌技术给予换药。

(4)女病人在经期、妊娠后期、盆腔器官急性炎症期、阴道出血者、产后2周内均不宜热水坐浴,以免引起宫腔感染。

叙述酒精擦浴的注意事项。

答:

(1)擦浴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擦浴,及时通知医师。

(2)进行酒精擦浴的过程中,在擦拭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时,应多停留片刻,以增加散热。

(3)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禁忌擦拭,因这些部位对冷刺激较敏感,易引起不良反应。

(4)血液病患者、新生儿禁忌使用酒精擦浴,因血液病人凝血机制差,酒精擦浴可使皮肤出现散在的出血点;新生儿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而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易致酒精中毒而加重高热惊厥。

.发绀

答:

发绀是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主要为单位容积血液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

常见于缺氧和亚硝酸盐中毒。

.黄疸

答:

黄疸是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由于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见于胆道疾病、肝功能障碍和大量溶血。

褥疮

答: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引起褥疮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及软组织受压,故也称为压力性溃疡。

列举清洁卫生护理的意义

答:

(1)保持皮肤粘膜清洁,促进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粘膜的生理功能,预防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

(2)保持皮肤粘膜清洁,促进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满足个体自尊的需要。

(3)为护士提供观察病情和情绪状态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简述形成褥疮的原因

答:

褥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主要原因有:

(1)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

(2)皮肤受到潮湿污秽的刺激。

(3)全身营养障碍。

如何预防褥疮的发生?

答:

护理褥疮的首要措施是预防。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30分钟翻身一次。

(3)减轻骨隆突处压力,用软枕、海绵垫支持身体空隙处,骶尾部可垫气圈,足跟部可垫棉圈。

有条件时可采用大海绵垫、气褥或水褥。

(3)使用夹板、石膏固定时,应加衬垫,并加强观察,听取病人主诉,及时调整松紧。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1)坐位、半坐卧位的体位正确,及时纠正和防止下滑。

(2)翻身、更换床单时,避免推、拖、拉的动作。

(3)不使用掉瓷的便盆,以免擦伤皮肤。

3.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

(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洗两遍。

多汗者清洗擦干后,适当应用爽身粉。

(3)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更换尿垫,温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