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05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docx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B级机房技术规要求

一、项目概况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

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²,支持区域约为20M²,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²。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

支持区域包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

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容

分项工程(或子系统):

Ø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Ø供配电及UPS系统

Ø防雷接地系统

Ø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Ø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Ø安防系统

Ø环境监控系统

ØKVM系统

Ø消防系统

Ø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

Ø光缆敷设及熔接

Ø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

Ø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

二、建设原则

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性

●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

●绿色节能、环保

●先进性与经济

●舒适性

●规化与标准化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性

三、建设依据

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包括以下标准及规,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一)机房装修标准和规: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GB/T2887-2000)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SJ/T10796-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

●《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电气系统标准和规: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2011)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GBJ52-82)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54-8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GB50055-2011)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GBJ79-8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343-2012)

(二)弱电系统标准和规: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2011)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94-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96-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95-2007)

●《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三)空调通风系统标准和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

(四)消防系统标准和规: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263-2007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166—2007

四、环境指标要求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肩负着整个机关园区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同事,又是信息化建设的窗口及形象亮点,因此必须满足相应的机房环境设计指标。

具体环境指标包括:

●机房的基本结构组合必须达到防尘、防震、屏蔽或亚屏蔽、防静电、空调送回风、防漏水设施、隔热、保温、防火等重点目的及水准。

(一)开机时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

23±1℃,

●相对湿度:

40%~55%,

●最大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二)停机时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

5~35℃

●相对湿度:

40%-70%

●最大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三)噪声: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四)电磁干扰:

●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五)振动:

●在系统停机条件下,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六)静电:

●地面、吊顶、吊顶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露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七)照度:

●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平均照度为≥5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为≥3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应急照明(蓄电池)的平均照度为≥5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消防疏散指示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电压、频率允许变动围:

●单相220V+4%—220V-8%;50HZ±0.5HZ。

●瞬间变动电压不能超过220V±15%。

接地电阻:

●交流工作接地﹤1Ω;

●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接地﹤1Ω;

●安全保护接地﹤4Ω;

●防雷保护接地﹤10Ω(处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群中可不设此地)。

●联合接地电阻﹤1Ω;

五、各子系统技术要求

(一)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1.设计容

机房建筑装修工程主要包括地板、墙柱面、吊顶、门等方面的容。

所有装饰、装修材料必须使用环保产品。

机房区域规划应包括以下子功能区域:

序号

房间名称

面积(平方米)及功能要求

1

主机房

面积约40平米,放置机柜及精密空调。

2

UPS配电室

面积约20平米,用于放置UPS及配电柜。

3

监控中心

面积约20平米,用于放置监控设备。

下图为机房分区示意图,部墙体材料、门开向、房间面积仅作为参考,投标人按照B级机房标准及实际需求设计。

2.装修设计原则

●合理规划功能区域;

●空调分区合理,机房温湿度满足规要求;

●配有气体灭火、防潮、防水、防尘、防盗、防磁、防鼠等设施;

3.现场条件

机房所在建筑为一层,板下净高约3.2米,(具体面积及尺寸以勘场结果为准),空调室外机、设备安装位置现场勘查确定。

主机房、UPS配电室、监控中心由甲方在原有地面基础上下挖500mm,并做好相应的地面处理。

4.机房建筑装修工程具体要求

机房装修材料符合《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2005版的规定,机房装饰材料选用气密性好、不变色、不起尘、易清洁、耐腐蚀,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1)地板工程

主机房、UPS配电室、监控中心敷设无边复合抗静电活动地板。

要求:

●采用支座及桁梁支承式,即桁梁连接支座、桁梁支撑地板的支撑安装方式,主要由地板、支座、桁梁、螺钉等组成,横梁上面需黏贴黑胶条,减缓噪音。

●基本尺寸是600mm×600mm,其极限公差±0.2mm,板厚的基本尺寸为35mm,其极限公差为±0.3mm。

地板所带有的贴面表面柔光、不打滑、耐污染、耐腐、耐磨。

支架上座钢板厚度为3mm,下座钢板厚度为2mm,管壁厚度1.6mm,横梁采用热镀锌,厚度为1.0mm,上面黏贴缓冲胶条。

●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30%~70%的情况下,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值为1.0×106~1.0×1010欧姆。

●滚动荷载(动态的):

用直径Φ75mm,宽度46mm的硬塑性轮子在同一轨道上以不小于454Kg的承重来回压10次,板面永久变形小于0.5mm,弹性变形不大于1mm。

●支架基座承受22870N力时无挠曲现象,支架在动态载荷时,水平移动小于1.5mm,垂直挠度小于1.0mm。

地板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铺设。

根据设备的摆放位置合理放置通风地板。

活动地板下地面做水泥砂浆找平层,完成面应平整,光滑,涂刷不易脱落型环保防尘漆。

机房专用空调区域地板下采用保温处理。

机房防静电地板需做等电位体,整个地板支架通过导线连成一个金属整体,并与主接地极良好连接。

2)墙柱面工程

主机房墙面采用单或双面彩钢板,并做好保温处理。

UPS配电室、监控中心采用ICI防尘防霉乳胶漆。

彩钢板要求:

●钢板厚度≥0.6MM烤漆钢板,钢板表面漆为硬化多元聚酯涂料,采用静电哑光烤漆喷涂工艺,防潮、防霉,耐酸碱、隔音、防火、防静电,表面细腻、平滑、平整度好、美观大方、保养简单。

●骨架采用75mm*50mm热镀锌龙骨。

●防火性能:

符合两个小时防火时效试验规定,耐燃一级防火标准。

●隔音性能:

隔音率500Hz可达48dB。

●隔热保温性能:

热容量大、吸湿性强、孔隙率高,导热系数小。

●均可拆卸再复原,可方便进行组装拆卸,对维护水电,线路改造等非常便捷。

●板与板之间饰条连接,标准单元墙板均可互换,墙体拐角以及柱子采用同色专业收边处理,使拐角与墙面保持一致。

3)天花吊顶工程

机房区域吊顶采用铝合金条形微孔吊顶板,机柜热通道上方吊装条形铝合金百叶回风口。

灯具采用嵌入式双管格栅灯。

吊顶材料要求:

●基材采用3000系列等级铝合金板,材质达到GB3880标准,主要规格600×600mm,完成厚度为0.8mm;板折边高度为22mm、26mm和和30mm。

●针孔天花,孔径φ2.3mm或φ2.5mm,孔中心距5×5mm,穿孔率为16%,背面贴高级吸音无纺布。

●板面涂层采用进口静电粉末喷涂,正面涂层厚度不小于60μm,正表面为9010#色。

●配有专门的吊装系统,配置专用镀锌钢38主龙骨(断面12×38×0.8mm)、38主龙骨吊码、A字镀锌钢龙骨(断面18.5×38.5×0.45mm)、A字型吊件,吊杆间距不大于1200mm,每件板均能独立装配和拆卸。

●面板制造公差:

宽度0~-0.1mm,板端偏差夹角0~±0.5。

●耐火性能:

符合国家防火规要求,并通过国家防火检测机构之检验,具有检验报告。

●产品使用期限,在正常使用环境下≥10年。

4)门窗工程

对主机房及支持区域的窗户用金属彩钢板进行封堵,在不破坏办公楼整体外观的情况下,保障机房的密封效果。

机房各功能间采用甲级钢质防火门,为便于设备进出,门高不低于2200mm,门宽能保证精密空调等大型设备正常出入,钢质门表面应采用高品质亚光静电喷涂,门框三侧应有良好密封效果。

5)防水

专用空调机周围做混凝土挡水墙,并考虑坡度,挡水台应做防水处理,宜采用新型绿色环保产品。

北侧墙体及部管道应作合理防水处理,实际需求现场勘查,满足机房安全需要及采购人要求。

(二)供配电及UPS系统

1.工程界面

机房电气工程容主要包括:

供配电系统,UPS系统,照明系统。

机房施工单位负责安装输入配电柜及ATS开关,开关上级电缆及其它供电设备由其它施工单位负责。

2.设计原则

●配电系统采用交流50HZ,380V/220V,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

●机房所有管道须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线缆须用钢制桥架、线槽或钢管。

●机房计算机电源系统的所有接点均应镀铅锡处理,冷压连接。

●动力配电柜由自动空气开关控制,设过负荷、短路及缺相保护等功能,并设有智能仪表显示,另外动力配电柜具有火警联动保护功能,与消防系统联动及时切断电源。

●交流配电应具备遥测和报警以下容:

主要开关的开关状态、市电故障、输入电压、输入电流;

3.供配电及UPS系统具体要求

1)供配电系统

●机房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一类供电。

●机房配电系统包括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和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采用市电电源,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采用UPS电源。

●机房设置输入配电柜2台,一台为动力输入配电柜,负责对精密空调等辅助设备动力系统供电;一台为UPS输入柜,负责对UPS供电。

输入配电柜采用双路市电输入供电,并具有ATS电源自动切换功能。

●新建机房照明、插座配电箱,电源由附近竖井配电箱备用开关引入。

●为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的重要设备,在电源配电柜电源进线处安装浪涌防雷器。

配电柜要求:

●配电柜应设置智能表,以便检查供给计算机的电源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应设置转换开关以便能随时检查三相电流的不平衡情况;

●配电柜具有通讯接口,并集成至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中。

对每台配电柜的输入均可实现电流、电压、频率、用电功率的监测。

对UPS配电柜的输出开关的通断应能进行监控;

●配电柜应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要求,设置必要的中线、安全地、逻辑地的接线端子,配电设计要考虑与其他专业的接口问题,解决好电气系统与空调及新风系统、电气系统与弱电系统的相互接口,适时提出并交换相互的要求,从而完成一个整体的设计。

2)UPS系统:

机房建设按照B级标准,UPS电源系统按2+1进行配置。

UPS电源采用三台60KVAUPS并机运行;电池后备时间为1.5小时全部配电柜都采用开关装置。

强电电源线均采用下走线的方式。

电池组选用12V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

UPS技术要求:

●可功率升级

●置手动维护旁路

●界面直观的显示器

●具备并机能力

●全正面维护

●电源高可用性

●基于IGBT技术,确保电力质量

●允许接入两路独立输入电源,有效提升可用行

●多达6台UPS可并联增容或冗余运行

●置静态旁路和手动维护旁路

●网络管理卡可以轻松地讲UPS集成到网络管理系统

额定功率(60kVA/54kW)

交流电源主输入

●输入电压围:

250V至470V,三相

●交流电源输入和旁路输入:

独立

●输入频率围:

45-66Hz

●输入功率因数:

>0.99

●输入电流谐波总失真度THDI:

<3%满负载

旁路交流电源输入

●输入电压围:

(380/400/415V)±10%

●50/60Hz±10%

输出

●输出额定电压:

80/400/415V,3相+零线

●负载功率因数:

0.9超前至0.6滞后功率因数负载无需降容

●输出频率精度:

50/60Hz±0.1%

●过载能力:

125%过载10分钟;150%过载60秒

●输出电压精度:

±0.1%

●输出电压失真度THDU:

非线性满载时<2%

●输出电压稳定度:

静态时±1%,100%负载阶跃时±2%

整机效率

●100%满载效率(AC-AC):

93.5%

●ECO模式:

97%

环境

●工作温度:

0-40摄氏度

●存储温度:

-25-45摄氏度

●相对湿度:

0-95%,无冷凝

●工作海拔高度:

0-1000米

●存储海拔高度:

0-12000米

3)照明系统:

●机房照明系统包括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应急照明)两个部分

●机房区照度不小于500Lux

●辅助房间照度不小于300Lux

●事故照明不得小于规定照度的10%,即不得小于50LUX。

●房间应全部选用不锈钢三管格栅荧光灯。

线路开关控制以分组分区控制为原则。

●应急照明可保证人员做应急处理,或安全快速地向应急出口疏散。

机房应急照明系统是利用常规灯具中的一部分,采用市电与蓄电池的方式实现。

出口标志指示灯和方向指示灯均为自带蓄电池型(延时时间大于90分钟)。

4)电缆要求:

●除接地(PE交流地线)线缆之外,均在桥架、电工管布放,导线其载流量预留和桥架、管空间余量应满足配电系统的扩充及工艺标准要求;

●强电电缆桥架地板下敷设。

●电源相线、零线、保护接地线、直流工作接地线等各种不同类电线采用不同颜色做标志。

●电源线路在吊顶、墙敷设均穿钢管保护,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的线不能穿在同一管,管穿线总面积不超过截面积的40%,管无接头。

●电力电缆桥架(或线槽)在地板下敷设,电力电缆桥架(或线槽)应留有不少于40%的可用预留扩容空间。

●干线采用压线端子连接,并浸锡处理。

●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牢固、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外清洁,插座必须安装牢固。

●电气接线盒(箱)无残留物,盖板整齐,同类设备安装高度一致。

●中标后,供应商必须提供线缆的生产厂家产地、品牌、产品合格证书、产品质检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等相关技术规格文件;

●电缆须在桥架整齐、分类布置,并在两端和穿越楼板处挂标签,标明起止点;

●电缆端接完后,须用力矩扳手复核紧固程度,用绝缘检测仪检查绝缘是否符合规要求;

●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5)与相关专业的配合工程

●投标人应与采购人制定的其他采购设备供应商积极配合,做好技术、施工界面以及安装进度的协调工作。

需要配合的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

●与楼层公共区域配电供应方的配合;

●与消防专业的联动配合。

(三)防雷接地系统

1.防雷设计:

综合接地即原大楼接地端作可靠连接,引线至主机房,机房设辅助等电位连接端子,设置机房专用等电位端子排。

由等电位端子排引到各机柜的专用接地支线和机房各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支线。

2.接地设计;设计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机房接地系统设置接地端子箱,各接地系统在此汇流后与建筑本体接地系统的连结点相连。

地面接地网:

活动地板的钢质支架采用铜片联接,每行支架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排连接,形成地面接地网。

采用4×40mm紫铜带组成等电位接地网络。

采用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其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与PE线连接。

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包括仪表的金属外壳),当使用说明书无接地规定时,不作保护接地;当规定接地时,直接与其关联设备接地的接地极连接。

3.产品要求:

投标方所选用的产品需满足国家相关检测标准。

(四)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1.机房精密空调计算参数

2.机房各精密空调分区均安装大量重要设备,对机房环境要求很高,室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压力、洁净度等参数应保持在允许的波动围。

具体技术要求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GB50174-2008)的规定。

开机时机房的温度、湿度要求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C级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温度

231℃

231℃

231℃

231℃

1828℃

相对湿度

40%55%

40%60%

35%75%

温度变化率

<5℃/h

不得结露

<5℃/h

不得结露

<10℃/h

不得结露

停机时机房的温度、湿度要求

级别

项目

A级

B级

C级

温度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

不得结露

<5℃/h

不得结露

<10℃/h

不得结露

3.机房室气流组织形式要求

机房应采用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4.机房空气调节系统需求

精密空调采用N运行方式,满足机房各区域制冷要求。

主机房采用2台显冷量为30KW精密空调设备制冷。

UPS配电室采用家用变频多联空调室外机。

监控中心采用分体空调。

机房区域吊顶安装一台冷凝排风热回收机组及两台排风机。

5.精密空调技术要求

●采用下送风风冷机组

●机组采用涡旋式压缩机

●使用电子膨胀阀

●采用后曲离心式离心风机

●采用无极调速风机冷凝器

●多级全铝加热器

●采用优化的气流模式减少了部和出风口压降

●采用前后双压缩机方案

●接近100%显热比

●所有部件实时监控

●准确清晰显示任何事故和异常运转情况并保留100条历史记录

●危机管理:

加热器和加湿器的制动程序简单,在预设的紧急情况下,制动后仍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制冷需求。

●方便灵活地输入温湿度设定数值组

●能够从用户终端直接方便地改变风速

●显冷量:

30.2kw

●风机数量:

1

●额定风量m3/h:

8180

●室机尺寸(长*宽*高):

1310*865*1960mm

(五)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要求

●机房管路包括综合布线线槽、弱电线槽、消防管路及电气桥架。

其中综合布线线槽和弱电线槽采用上进上出方式;电气桥架采用下进下出方式。

线槽及桥架的管线容积率不大于30%。

综合布线线槽为300x105mm;弱电线槽为100x100mm,电气桥架分为400x100mm、300x100mm、200x100mm三种规格。

●综合布线线槽采用机房专用线槽。

●网络光纤主干布线

网络光纤主干布线包括园区所有大楼接入光纤,共计8根8芯室外单模光纤,本次工程只包括光纤配线架安装,光纤介入部分不包括本次工程中。

●机房所有主干电缆均选用阻燃交联电力电缆(ZR-YJV),照明及辅助插座回路选用阻燃电线(ZR-BV)。

●动力、照明和UPS电源线路安装时必须分管或分线槽敷设,不共用管道或线槽。

照明电缆采用镀锌线管保护敷设,末端穿金属软管。

所有金属管、金属线槽均可靠接地。

2.产品要求:

投标方所选用的产品需满足国家相关检测标准。

(六)安防系统

1.机房安防系统要求

●机房设置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

●在机房各主要出入口设置双鉴报警探测器。

●在机房、UPS及配电室、走廊等重要位置设置半球型摄像机。

●在机房各主要出入口设置门禁,对机房人员进出进行严格管理。

●门禁管理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

当发出报警后,系统自动联动相应的摄像机,在显示器上自动切换到该报警位置的图像,自动启动录像等。

●门禁管理系统与消防系统联动:

紧急情况时,门禁系统能接受消防系统的联动信号自动释放电子锁。

●入侵报警系统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

当探测器发出报警后,系统自动联动相应的摄像机,在显示器上自动切换到该报警位置的图像,自动启动录像等。

●入侵报警系统与门禁管理系统联动:

对于不同安全级别的房间,能自动执行布撤防,对与报警事件相关的出入口通道的控制(如关闭,不允许刷卡进出等)。

●监控室设置3位工作台,电视墙配备1台60寸液晶电视,将所有监控点画面全实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2.产品要求:

投标方所选用的产品需满足国家相关检测标准。

(七)环境监控系统

1.系统概述:

为了实现机房无人化的管理必须配备机房环境监控管理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监控软件、显示设备、监控工作台、各类传感器等组成。

对机房动力环境设备进行统一控制与管理。

主要包括机房精密空调、配电系统、UPS、空调漏水检测系统、新风机组、重要房间温湿度等。

对各分散的设备进行遥测、遥控;实时监视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和告警信息,并通知人员处理。

空调漏水检测系统:

计算机房由于地板下有大量的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所以机房要绝对保证安全,一旦发生漏水现象应及时报警,并进行定位。

监控软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界面友好,图形驱动,操作方便;支持多种告警方式如声光、文字、图像等;灵活性和扩展性;实用性和易用性结合;性能价格比高;监控系统可以提供用户数据库。

2.监控容

1)电源参数监控

采用电量检测仪检测机房区的强电列头柜进线和市电进线柜的供电质量(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