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99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docx

《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doc

 

浦老府〔2019〕79号

关于印发《2018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各企事业单位、各村居:

经镇政府同意,现将《2018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和《2019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对照文件内容认真落实。

附件:

1.2018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2.2019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此页无正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人民政府

2019年6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党政办公室2019年6月19日印发

附件1:

2018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201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时围绕健康城区建设、公共场所控烟和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服务百姓、聚焦民生,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各方,整合资源、改进方法、多举并措,不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和城区环境水准。

现将2018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国卫生工作宣传到位

(一)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卫生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镇政府把爱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明确了爱卫工作的任务、职责。

为此,我镇在年初按工作思路认真部署2018年爱国卫生工作,相应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爱卫办公室人员在工作分工上各有重点,形成了具体工作负责制,这有利于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

另一方面,相应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责任考核制,下发到各基层,加以层层落实,明确责任。

同时,根据人事变动,调整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由镇长任主任,并加强同财政、宣传、城建、卫生、环保、文化、劳动、民政、教育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了领导负责抓、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抓、各部门协调抓的良好局面。

(二)形式多样、加强宣传

利用各种媒体以及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的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得每项工作年初有布置和落实,年终有考核。

要求各基层单位充分认识做好卫生创建工作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卫生创建工作抓深抓实。

二、爱国卫生工作落实到位

(一)全力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

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核心,继续做好市健康读本和支持性工具发放项目,组织指导新创和巩固健康促进场所的规范化建设,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内涵建设,丰富健康促进宣教活动形式。

1.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

推进并落实区府实事项目“社区居民高血压自我管理”。

在原有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基础上,2个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高血压组完成二星创建。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分期分批对10个村、居委的健康小组指导医生、29名小组组长进行培训。

2.完善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健康社区、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健康市场等以加强规范、深化内涵为目标,着重完善工作的过程记录、效果评估和提升单位员工的知晓度和参与率;健康步道、健康街、健康主题公园等着重做好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宣传内容的定期更新,引导社区居民的正常使用率。

3.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继续做好“健康宣传栏”、“科学健康路”等支持性环境建设。

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评估工作;我镇每个村(居)聚焦“三减三健”至少每季度开展1次社区健康宣教活动;按照区爱卫办每年实施的读本发放项目,按时按量完成向全镇所有常住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读本和健康支持性工具工作,同步做好各级组织管理、宣传科普和效果评估工作。

(二)着力提升全民控烟工作力度

继续围绕宣传、执法、志愿者巡查、无烟场所建设等主要工作核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无烟传播,提升控烟志愿者巡访能力,继续拓展和深化无烟环境建设,提升全社会的控烟遵守度和重点场所的示范引领力度。

开展全覆盖的控烟社会宣传

1.通过发放温馨提示、开展讲座等形式对参赛人员进行过程干预。

全年我镇共制作发放新款禁烟标识5000张、宣传资料5000份。

2.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开展戒烟限酒知识讲座进社区活动。

三、继续开展爱国卫生各项工作

1.坚持以每月15日“环境清洁日”、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日等为重点,开展以清脏、治乱、除害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

2.6月-11月,开展夏季爱国卫生活动。

重点工作全镇环境集中整治、除害防病知识宣传、蚊虫孳生环境清理、地下积水蚊幼控制、重点区域高峰压制、病媒防制设施维护等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3.组织开展2次全镇性的爱国卫生大巡查活动,针对中小道路、居住区、集贸市场及其周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小型绿地等场所存在的裸露垃圾,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重点整治影响群众生活环境的卫生死角,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强化各项卫生管理措施,提高常态管理水平,营造洁净、整齐的城乡环境面貌。

四、切实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及加强除害队伍能力建设

完善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发挥村居等基层爱国卫生机构队伍工作优势,早动手、广动员、高标准、严格要求结合爱国卫生志愿者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清除蚊蝇、鼠、蟑孳生环境。

(一)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虫害密度不超标

对全镇开展村、居委卫生干部病媒防制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基层爱卫干部病媒生物防制理论和实践能力;围绕创建工作,抓好蚊蝇孳生地控制,完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行业的“三防”设施建设;制定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开展,结合创建工作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针对重点行业和单位的病媒生物巡查。

(二)做实季节性病媒生物防制集中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孳生地控制工作,在全镇10个村居委全面开展地下设施积水环境蚊幼控制工作。

在4月-11月每月开展1次全区集中性投药工作。

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季灭鼠突击活动和秋季灭蟑等全镇面上除害工作,有效控制了全镇面上病媒生物密度。

(三)继续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巩固监测工作

坚持血防巩固监测工作,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春季查螺和外来人口查病工作,巩固血防工作成果。

完善血防联控联防机制,协调水务、农委、市容环卫等部门,切实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四)继续做好除害队伍建设

根据“人员、药械、技术、检查、应急机制”五到位的要求,全面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按照《上海市除“四害“工作管理暂行规定》的精神,为了有效控制蚊蝇、蟑螂密度和鼠类传播疾病的发生,营造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的环境,我们制定了消灭越冬蚊蝇、灭蟑及灭鼠活动的工作方案。

发放鼠药500kg,粘鼠板45000只,阴井投放腊块毒饵100kg。

使用粘蝇纸45万张,灭蝇粉150包。

共投放下发灭蟑药76500包,消除蚊蝇滋生地500多处,出动人员800多人次,公共卫生区域消毒13000多平方,此次共到达各三小行业80户,农贸市场2家,单位食堂30余家。

有效控制了四害密度。

 

附件2:

2019年度老港镇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运动方针为指引,继续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

不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全体市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确保顺利完成国家卫生镇创建。

二、工作任务

(一)持续开展爱国卫生各项工作

紧紧围绕国家卫生镇标准和要求,落实环境卫生、推动社会卫生管理水平、城乡居住环境质量有总体提高和均衡改善。

1.结合城乡环境整洁行动,全力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

根据《按照浦东新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7-2020年)》及新版千分制考核细则,落实各责任单位、部门的责任分工。

聚焦市容环境、背街小巷、中小河道、废品回收站、集贸市场、农村环境、六小行业、五违整治等方面,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管理,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和健康意识。

加强网格化精细管理,推行责任包干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采用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查,并强化整改机制,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评审。

2.持续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加大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的组织力度,以节假日重要活动等载体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月、每月15日环境清洁日、每周四义务劳动日等活动。

结合各项创建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和爱卫志愿者团体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市容村貌。

推动各村(居)委、单位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单位职工清除卫生死角、清理脏乱杂物和清扫散在垃圾。

普及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意识,宣传动员居民群众自觉改善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美丽家园。

依托各类传播媒体、社区宣传阵地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重大疾病防控、病媒生物防制等科普知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社会化宣传,不断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二)加强指导,继续推进健康促进各项工作

以推进健康生活理念为核心,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内涵,推进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强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能力建设。

1.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继续新建一批健康促进单位、健康步道、健康文化一条街等各类健康场所。

维护和完善已建成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和更新宣传内容。

健康单位以加强规范、深化内涵为目标,着重完善工作的过程记录和效果评估。

2.深化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建设。

继续加大小组建设力度,确保每个村(居)委至少有1-2个小组保持正常活动。

2019年申报2个三星级健康自我管理小组。

积极培育示范小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小组在全镇整体工作中的引领示范效应,鼓励村(居)委将小组活动渗透到社区自治组织中,不断扩大自我管理工作的受益面和影响力。

3.开展健康促进宣教活动。

结合各类健康宣传日,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健康促进宣传教育活动。

继续组织好“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组织镇级健康大讲堂不少于4次,每次参与人数不少于百人;各村(居)委组织健康讲座不少于4次,每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人。

4.发放健康读本和实用工具。

根据市、区爱卫办的统一安排,组织村(居)委卫生干部、组长按时按量完成全镇所有常住村(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读本和健康支持性工具工作。

(三)加大宣传,持续推进禁烟控烟各项工作

继续完善和加强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公共场所依法控烟机制。

1.加强无烟传播的社会宣传。

以3月1日条例实施周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健康生活方式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宣传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及禁烟相关知识,加强宣传报道,促进无烟社会支持氛围的逐步形成。

2.加强控烟志愿者巡査力度。

通过市民巡访团和控烟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控烟巡査活动,加大对机关及办事机构、医疗机构、中小学校、网吧、餐饮、娱乐等重点场所的巡查,检査各类场所室内禁烟场所是否落实禁烟制度,张贴禁烟标识等。

(四)关注重点、做好综合病媒防制工作

围绕新区病媒生物防制的相关工作要求,广泛宣传、加强监测、控制虫害鼠害密度,防控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蚊媒鼠类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1.认真进行辖区内病媒生物的监测,帮助指导基层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防制工作不走过场。

2.结合春季、夏秋季等爱国卫生突击活动,及时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清除积水、消除和控制虫害孳生地,尤其要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周边等虫害容易孳生场所的环境治理,及时清除垃圾,疏通沟渠、下水道,对暂时不能清除的孳生地和积水要定期采用药物喷洒等方法控制虫害密度。

3.结合国家卫生镇、健康社区各项宣传活动,开展除害防病知识的宣传,让居民了解虫害的生长习性、危害及捕蝇笼、毒鼠屋等基本的除害方法,增强居民卫生防病意识,从而形成除害防病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4.切实控制病媒生物密度,提高监测频率,加大清除蚊蝇、鼠孳生环境治理力度。

5.做好集贸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的病媒防制工作,指导经营户完善三防设施,开展公益性除四害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

各村(居)委和各单位要加强对爱国卫生和建设健康城区工作的重视程度,做到加强领导、加大保障、落实措施、切实推进。

镇爱卫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不断强化和完善条块联动、部门协作的合力推进机制。

(二)强化队伍能力建设

各村(居)委要切实加强队伍的能力建设,镇爱卫办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人员的健康促进知识与能力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提升健康促进项目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和科学管理化水平。

(三)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各村(居)委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应用新型传播媒介,加大对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区工作的宣传,加大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积极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及科普宣传作用,营造可持续的健康促进支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