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95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 燃烧与灭火.docx

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专题15燃烧与灭火

2018年中考化学最后一套专题测试

专题15燃烧与灭火

一、单选题

1.【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房屋着火,可用高压水枪灭火,根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催化剂,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C.房屋着火,可用高压水枪灭火,根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正确;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正确。

故选A。

2.【阜阳颍上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俗语:

“人要实火要虚”,它是指燃烧固体燃料时需要架空,这样燃烧才更旺,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3.【洛阳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燃烧条件之一: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D

【解析】A、图示中实验的实验现象为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B、图示中实验,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均是可燃物、均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C、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错误。

故选D。

4.【重庆市万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化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在通常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B.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C.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D.所有爆炸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答案】C

5.【耒阳实验中学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某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B.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马上打开排气扇排气

C.为了延长铝锅的使用寿命应常用钢丝球刷洗以保持洁净

D.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

【答案】D

【解析】A、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气体,故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B、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后不能马上打开排气扇排气,因为可能引起爆炸,错误;C、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三氧化二铝,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故不能用钢丝球刷洗铝锅,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在地窖中含量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故进入地窖时要做灯火实验,检验氧气的含量,正确。

故选D。

6.【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的一些做法科学合理的是

A.厨房中铁锅洗干净后,为了防锈最常用的做法是在其表面涂油

B.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了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C.厨房里油锅着火,向锅里注水

D.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A、厨房中的洗涤剂可以乳化餐具上的油污,不是溶解,错误;B、汽油可以溶解油污不是乳化,错误;C、厨房里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灭,错误;D、加热煮沸的方法把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正确。

故选D。

7.【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2017届初四中考(五四学制)模拟试题(三)理综】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窗户呼救B.家里的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油烟机

C.酸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涂碱溶液中和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答案】D

8.将燃着的镁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

2MgO+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

【答案】B

【解析】A、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确;B、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错误;C、该反应中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为置换反应,正确;D、由该反应可知,Mg与二氧化碳反应,则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正确。

故选B。

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

【答案】A

【解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不合理;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合理;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D、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

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合理。

故选A。

10.【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高层建筑物起火即乘电梯撤离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图书档案起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A

11.【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

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火柴梗含有碳、氢、氧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答案】D

【解析】A.含有碳、氢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C.达到着火点的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正确;D.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不变,错误。

故选D。

12.【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气扇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C.用肥皂洗涤衣物产生泡沫的情况,可以粗略判断水的硬度

D.山林着火时,要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尽快离开火灾区。

【答案】C

【解析】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启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错误;B、泡沫灭火器会喷出液态物质,能在档案上留下痕迹,破坏档案,应用灭火时不留痕迹的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错误;C、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如泡沫多则是软水,如泡沫少则是硬水,正确;D、山林着火时,火势蔓延的方向与风向一致,要尽快离开火灾区,必须向着逆风方向奔跑,错误。

故选C。

13.【重庆市万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年4月15日万州某中学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

生活中的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A.家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迅速用水扑灭

B.禁止乘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高铁C.突遇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答案】A

14.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直接说明的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B.要有可燃物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答案】D

【解析】集气瓶中震荡后,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当停止震荡,白磷没入水中,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能正常燃烧,故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故选D。

15.【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浇灭B.用湿布扑灭C.用干布扑灭D.用嘴吹灭

【答案】B

【解析】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时,最好用湿抹布扑灭,故选B。

16.【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利用太阳能发电B.将煤块粉碎后燃烧

C.发展新能源汽车D.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答案】D

17.【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六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三者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放出热量②都要发光③都是氧化反应④反应都很剧烈⑤都要与氧气接触⑥都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答案】C

【解析】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三者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放出热量,正确;②缓慢氧化不发光,错误;③都有氧气参与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正确;④缓慢氧化是缓慢的反应,错误;⑤都要与氧气接触,正确;⑥燃烧、自燃都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缓慢氧化没有发生燃烧现象,不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错误。

故选C。

18.【2017-2018学年山东省高密市九年级(上)期末】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答案】D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鞭炮易燃烧爆炸,正确;B、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正确;C、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会发生爆炸。

错误。

故选D。

20.【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运输石油的油罐车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答案】B

【解析】运输石油的油罐车必须张贴当心火灾的标志,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17届中考5月模拟考试】请回答下列有关燃烧的问题:

(1)如图A所示的装置,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但当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白磷(P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如图B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只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_____,这也证实了金属的一整重要的物理性质____。

(3)图C示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加入该溶液的目的是______,甲装置中不放水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

【答案】与氧气接触P4+5O2

2P2O5金属螺旋状网罩内的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导热高锰酸钾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集气瓶底部炸裂

22.【山西省太原市百校2018届九年级(3月)联考理科综合】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良好导电性和_____性。

(2)下列各类汽车在使用时,对空气污染最小的_____

①汽油车②柴油车③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3)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____。

(4)为了安全起见,汽车内需配备小型灭火器,其灭火原理是_____。

【答案】延展③隔绝水和氧气(合理即可)隔绝空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为铜芯线,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良好导电性和延展性;

(2)①汽油车所用燃料是汽油。

汽油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不符合题意;②柴油车所用燃料是柴油。

柴油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以电为动力,在行驶过程几乎不产生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选③(3)汽车表面喷漆后,能隔绝水和氧气与铁接触,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4)为了安全起见,汽车内需配备小型灭火器,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3.【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常用灭火器之一。

(1)加压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

(2)灭火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喷出,起到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降温的原因是_____,隔绝空气所利用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3)保存时,要避免置于阳光照射处或高温下,原因是_____。

(4)下列物品失火后只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是_____。

(填序号)

A.木材棉布B.图书档案C.汽油柴油D.电器设备

【答案】加压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小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温度升高,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体积膨胀易爆炸B

24.【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享受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充盈的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的内容。

(1)如今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你家中的清洁能源主要有_____。

(答一种)

(2)大米温度为20℃﹣38℃、相对湿度达到80%﹣85%以上时最容易发生霉变,产生一种叫做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的致癌物质。

在生活中大米应存放在_____处;

(3)液态的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

(4)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

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

(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5)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答案】天然气低温干燥处盖上锅盖隔绝空气元素吸附

25.【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实验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A图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若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则是由于A装置存在缺陷,其缺陷为______;

(2)图B、C、D是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图E和F是探究哪种离子能促进H2O2分解的实验,现象是:

E中产生大量气泡,F中没有明显现象,则促进H2O2分解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

下图的装置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

①不通氧气时,A中白磷不燃烧;②不通氧气时,B中白磷不燃烧;③通氧气时,A中白磷不燃烧;④通氧气时,B中白磷燃烧

(1)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2)A、B组合与C装置相比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造成气体逸出CO2+Ca(OH)2=CaCO3↓+H2OFe3+试管中的液面上升③④C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

【解析】

实验二

(1)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

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所以③④符合这一说法。

(2)C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