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山歌释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842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山歌释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阳江山歌释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阳江山歌释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阳江山歌释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阳江山歌释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江山歌释词.docx

《阳江山歌释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山歌释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阳江山歌释词.docx

阳江山歌释词

阳江山歌释词

摘要:

阳江山歌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载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载体正在走向衰落。

本文通过采集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对阳江山歌歌词中一些具有特色的词语作出简释,希望能保护这一珍贵资源,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阳江山歌,了解阳江文化。

关键词:

阳江山歌;奶;孭;啖;书房;奴;奴奴

DistinctivewordsinterpretationofYangjiangforksongs

ChenYoumei

HumanitiesSchool,ZhanjiangNormalUniversity,Zhanjiang,524048China

Abstract:

Yangjiangfolksongisakindoftraditionalfolkcultureofthelocalcharacteristicsofthecarrier.Withtimepassby,thecarrieroftraditionalfolkcultureisgoingextinction.ThisarticlepresentsandinterpretssomedistinctivewordsintheforksonglyricsofYangjiangwiththemethodsofgatheringvariouskindsofaudio-visualandtextinformation.Hopingtoprotectthispreciousresourcetogetherwithmaintainingtheculturediversity,thuspeoplecanhaveaprofoundunderstandingofYangjiangfolksongsaswellasYangjingculture.

Keywords:

Yangjiangfolksong;Nai;Mie;Dan;Shufang;Nu;Nunu

1阳江山歌简介

“山歌,这是我国南方各省对民歌的统称。

”[1]而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

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它韵文样式相区别。

”[2]《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粤歌》有这样的记载:

“东莞岁朝,贸食妪所唱歌头曲尾者,曰《汤水歌》。

寻常瞽男女所唱多某记,其辞至数千言,有雅有俗,有贞有淫,随主人所命唱之,或以琵琶榛子为节。

儿童所唱以嬉,则曰山歌,亦曰歌仔。

多似诗余音调,辞虽细碎,亦绝多妍丽之句。

”[3]

阳江地处广东西部,阳江山歌是南方众多山歌的一种,“主要的调类有驶牛调、花笺调、吟诗调、木鱼调等……表演形式有‘跳禾楼’、‘打堂媒’、‘跳花枝’等”[4],有对唱、独唱、斗歌等多种演唱形式。

相传阳江山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跳禾楼”,也与刘三姐的故事有关联。

《阳江志·卷七·十一》中有记载:

“六月邨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用以祈年。

俗传跳禾楼即效刘三妈故事,闻神为牧牛女得道者,各处多有庙。

今以道士饰作女巫,跣足持扇,拥神簇趋,沿乡供酒果,婆娑歌舞,妇人有祈子者曰跳花枝。

”[5]

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很难听懂山歌的歌调和内容了,阳江山歌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衰退,演唱者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只能在一些老人聚集的场所和传统的结婚礼俗“打堂梅”中才能听到山歌的演唱。

“别设筵邀宾友,酣饮唱歌猜拳,觥筹杂,乃以新郎为新君,有左右丞相都统诸名,鄙俚可哂,稍雅者诗酒笑谑,谓之打堂梅。

”[6]

鉴于此,本文摘选了阳江山歌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来进行解释,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阳江山歌、了解阳江方言。

2阳江山歌释词

2.1奶[nai21]

“冬竹方能医奶病,笋因其孝感就出林前。

”《二十四孝》

“爷奶性情由姐意,配合无由爷主婚。

”《问工求食》

“爹奶穷贫无可奈,就将我卖落塘边。

塘边别奶泪汪汪,爷娘是铁胆铜肝。

”《丽香姐》

“一餐饿死也心甘,仔奶之情海样深”《两头难尽》

“设若其无认我亲生奶,死去就将在马前。

”《周嫂反嫁》

奶,指母亲。

《大广益会玉篇》:

“奶,乃弟切,母也。

又女蟹切,乳也。

”“奶”做名词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父亲的母亲,就是奶奶,二是指乳房、乳汁;做动词是奶孩子的意思。

但在阳江话中,“奶”只做名词用,意思是母亲。

现代汉语“奶”做名词的两种意思在阳江话中分别有了对应的称呼“婆”和“朖”。

《阳江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母曰奶亦曰妈或曰娘”。

[7]称母亲为“奶”,在很多地方都可见到。

《古今汉语词典》“奶奶,称母亲。

”[8]《博雅》“楚人呼母曰奶。

”[9]《中国民间方言词典》:

“[官话·西北]奶,母亲。

林丹娅《兰溪水清清》:

一个男人,又当奶,又当大,拉扯大四个孩子不容易。

也作‘阿奶’。

林丹娅《兰溪水清清》:

杞子家穷,阿奶早去世,一个老头,四个阶梯样的兄弟。

”[10]不过阳江人称母亲为“奶”是一种旧式说法,现在一般只有中年以上的人才会称呼其母亲为“奶”;年轻人大多称母亲为阿妈、妈咪;称母亲为“娘”的则很少听到,几乎是绝迹了。

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有着哺乳喂养之责。

《说文》就是这样解释母的,“母,牧也。

从女,象怀子形。

一曰象乳子也。

”由此可见人们在很久以前就以哺乳这一女性天生独有的功能来定义一个母亲。

女性和男性的生理结构不同,女性的乳房可以分泌乳汁,哺育后代。

这些天生的区别也决定他们所承担的责任的不同。

作为一名母亲,哺乳后代是人们在历史的传承中对其所寄予的一种期望和责任。

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母亲的这一天职被一种新的抚养方式所代替,那就是奶妈的出现。

《事物异名分类词典》称“阿奶,乳母的俗称。

”[11]大户人家由乳母专司哺乳之职,而一般人家则由生母来执行这一职责。

尽管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去抚养后代,但是原始的抚养方式还是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

2.2孭[mε24]

“二十二名行孝贼乱分,光甲孭娘走贼人。

”《二十四孝》

“洗衫孭仔去开工,晚黑收工乱噻龙”《两头难尽》

“开声问句仲三爷,嫂孭服皮弟托遮。

”《六嫂共何青》

孭,背。

这是广东方言词,《广州音字典》[12]将其解释为“背”,《阳江音字典》[13]解释为“背负”。

《汉语大字典》(三卷本):

“孭,miē。

方言。

背负。

〈普通话广州话常用字典〉:

‘孭仔(背小孩)’。

”[14]《汉语方言词汇》[15]指出“背”这个词在阳江话和广州话中是要说成“孭”的。

《广州话词典》:

“孭,miē,摸些切。

①背(bēi):

~臊虾仔[背婴儿]、~袋[背口袋]。

②承担某种责任。

”[16]还有这些词“孭带,背带。

”“孭镬,背黑锅。

”都说明“孭”是背的意思。

阳江话中除了上面的那些词组外还经常会这样说“孭书包(背书包)”、“孭包(背包)”。

“《埤雅》貝以其背用故谓之貝。

”[17]而孭,从貝从子,那么我们可以说“孭”这个字是以背负子之意。

后来在发展中渐渐地由这个背孩子的意思扩展到背一切东西,“孭”也就变为一个表示背的动作的词语了。

2.3啖[tam54]

“一日三餐也不定,十碗吞干无啖渣。

”《行程对唱(古装)》

“左手抱孩儿喂乳,想扒啖粥把腰弯。

”《两头难尽》

“回得晏都钵冇粥,吃啖饮都算一餐。

”《两头难尽》

“阿姑前来阻止,就将扯住嫂衫衣;

“爱去畀儿食啖乳,救得一时得一时。

”《周嫂反嫁》

啖,量词,相当于“口”。

《广州音字典》对“啖”的解释为:

“①吃或给人吃。

②拿利益引诱人。

”[18]其实这些都是啖的古义,广州音只不过是对其进行了现代汉语的描述而已。

《康熙字典》[19]说《玉篇》“啖”同“噉”,《广韵》“啖”同“啗”。

又举例“吉妇取枣以啖吉”这就是“给人吃”的意思,同时指出“以利饵人亦曰啖”,这就是“拿利益诱人的意思”。

至于“啖”表示吃的意思,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明证了。

“啖”做动词的解释在阳江话中是不成立的,分析这些山歌资料,若仍把“啖”作为一个动词来看,无疑是不适合的,“啖”在阳江话的使用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不再是表示“吃”这个动作,而是表示和“吃”这种行为有关的量词。

《广州话词典》对“啖”的解释为“量词,口:

饮~茶[喝口茶]、食两~饭[吃两口饭]、咬一~[咬一口]。

”[20]这才是正确的。

《汉语方言词汇》[21]也指出在阳江话中“一口水”读为“一啖水”。

这些例子都能证明“啖”就是量词“口”的意思。

“啖”作为量词,既可作动量词又可作物量词。

比如阳江话常常会这样说“吃啖饭”“吃啖饮”“吃都两啖”,这里的“啖”就是一个动量词,它不是表示“吃”这种动作而是表示“吃”这种动作行为的一个单位。

“啖”可以和动词、数词构成这样的一个短语“动+数+啖”,其中动词必须为与进食有关的动词。

若数词为“一”则常省略,如“咬

(一)啖”“吃

(一)啖”“嗍

(一)啖”“吃两啖好都,冇吃能多。

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22]:

“用重复前一个动词的方式来表示动量是汉族人民长期的语言习惯。

”王希杰《数词·量词·代词》[23]则认为动量词有专用和借用两类,而借用动量词则有三种,其中一种就是借用动作本身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啖”是否可以归为这一类呢?

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咬、啖、吃”所表达的动作很相似,甚至可以看作是动作的重复。

但是“啖”在阳江话中是只作为量词用的,我们找不到“啖”作动词的例子,无法证明量词“啖”是由动词“啖”演化而来的,也许我们只是借用了动词“啖“的书写形式来书写阳江话的量词“啖”。

由此可见对“啖”作量词和动词“啖”的关系仍有待考究。

“啖”还可作物量词,如“一啖水”“一啖饭”“一啖饮”“一啖粥”等。

这时的“啖”就是一个物量词了。

“啖”前面可加“一、两、几”这类比较低的数量词。

“啖”是一个比较虚的物量词,在它前面所加的数量词并不代表它就只有这些数词所表示的量。

比如说“吃都两啖就无想吃都。

”这里的两啖并不是指确确实实的的两口,而是指吃得非常少的意思。

“啖”作为物量词,经常会和数词、名词组合,构成这样的一个短语“数+啖+名”,在数词前面可带动词,构成动宾短语,数词往往省略,表示约指,而且名词必须为食物一类的词语。

如“吃

(一)啖饭”“吃

(一)啖水”。

“啖”不能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

我们不会说“啖啖”。

“啖”也不能和数词自由结合,往往只能与“一、两、几”等结合。

“啖”与中心词结合非常紧密,两者之间不能插入“的”,“一啖水”“一啖饭”中间是不能插入“的”的。

在阳江话中,“啖”并不是一个动词,它不能直接加名词,组成动宾短语,比如吃饭、喝水我们不会说“啖饭”“啖水”,它只能作为量词,但是它又和整个汉语量词的用法有一点不相吻合,因此我们说“啖”是阳江方言中一个特殊量词。

另需指出的是,“啖”作为量词,是与“吃”这个动作密切相关的。

只有表示和“吃”的方面有关的时候,“啖”字才相当于量词“口”的用法。

“一口水井”或“五口人”的“口”就和“啖”字没有任何关系了。

2.4书房

“墙边楼角是书堂,读书七岁入书堂。

”《孟姜女》

“纹银赠我入书窗,重本归家进学堂。

《行程对唱》

“书窗昔日同三载,雌雄一对意缠绵。

”《双飞蝶》

“送入书房勤学习,后来奋发正当时。

”《周嫂反嫁》

“书窗”“书堂”“书房”这三个词都是一样的意思。

指的是学校的意思。

《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说,阳江人称学校为“学校、学堂”。

[24]分析《行程对唱》中的例子,根据互文,不难看出“书窗”就是“学堂”也就是学校的意思。

我们常用“同窗”来指同时在一个学校学习,这里的“窗”就包含有学校的意思。

《中国博物别名大词典》[25]指出“书房”的别名为“书窗”。

《汉语大词典.第五卷》指出“书房,家塾、学校”,又举例“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熏虫》:

‘二日为龙抬头日……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日占鳌头’。

张天翼《包氏父子》‘怎么,你们包国维就要上学了么?

’‘唔。

’‘怎么年也不过就去上书房?

’。

”[26]《实用方言词典》:

书房﹤北﹥学校:

小学教育普及,村村都有了~。

[27]

《汉语大词典·第五卷》:

“书堂,学堂。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堂;习武兵栏,偏知剑术’。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辞了母亲,又到书堂去了’。

”[28]

根据类推,书窗=书房=学校,书堂=学堂=学校。

“书窗”“书堂”“书房”这三个词是一样的意思。

只不过,在人们现在的日常用语中,已经很少用“书窗”“书堂”表示学校,只剩下“书房”一词来表示学校。

比如说是“上学去”用阳江话讲就是“去书房”。

某些词语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导致词义发生一些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

“书窗”“书堂”“书房”这组词是属于词义扩大的一种,从个人读书写字用的房间到表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

古人接受教育的情况和现在不同,《学记》“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就是说的古代的教育制度。

在古代一般是富家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他们一般是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教学,所以他们的书房就是他们的学校。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多了,也出现了私塾、学院、学校之类的教育场所。

人们也就从书斋中解放出来融入到新的教育模式中。

而原来他们接受教育的地方也就借用来表示“学校”。

2.5奴[nou43]

“忆起从前知得吗,爷向奴言未置家。

”《秋香姐》

“长长泪落到天光,罗衣泪湿两三行。

龙肉奴无思想吃,真真哥是铁心肝。

”《情妹寄情郎》

“果个美名未识吧,贱氏奴名姜秀花。

五月龙舟慢慢扒,劝爷歇宿在奴家。

”《行程对唱》

奴,女子的自称。

在阳江山歌中,关于女子的称呼有娇、贤娇、姐、妹、奴等。

以《行程对唱》为例,“行程路上到三丫,有缘撞着姐刨麻,借请贤娇问句路,果时忘记路行差。

”“心欢共妹去爬山,清也一餐浊一餐,至到那时知得错,那时知错悔难返”就把所有的关于女子的称呼都用上了。

“奴”为女子自称,见于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王昭君变文:

“异方歌乐,不解奴愁。

”又“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

”蒋礼鸿说“奴”为第一人称代词,和“我”相同,男女尊卑都可通用。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奴”就只是用于女子的自称了。

“唐五代,‘奴’字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不分男女尊卑而通用,宋以后渐变为只用于女子自称。

”[29]

在阳江山歌中,“奴”不涉及男女尊卑,仅用于女子自称,男子一般是称哥、爷的。

而且女子的那么多称呼中,奴只能是女子自称,男称女要用“姐、妹、娇”等。

不过在对唱山歌中,男子也会唱奴,比如说《行程对唱》:

(女)何劳称颂笑哈哈,请开金口露银牙;

草舍寒居龙业竟,贱氏奴名姜秀花。

(男)果个美名未识吧,贱氏奴名姜秀花;

情重应当立比记,何时何日报恩丫。

这并不代表男子也可称“奴”,这只是山歌对唱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复而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阳江山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两个奴字连用。

比如:

“姻缘共哥结鸳鸯,相逢共妹几年长,出门台足双飞雁,奴奴吃水透心凉。

”《情妹寄情郎》

“伤情那阵几凄惶,枕边泪冇一时干,奴奴忆起当初日,坐无安也睡无安。

”《秋香姐》

“料爷有富贵三分,莫来耽误姐青春,爷见奴颜花貌丑,恐怕奴奴耽误君。

”《行程对唱》

“奴奴”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叠词。

其意义和“奴”一样,都是妇女的自称。

《汉语大词典》:

奴奴,犹奴家。

妇女自称。

宋黄庭坚《千秋岁》:

‘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若果行,请以奴奴为首。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

’[30]《实用方言词典》:

奴奴,<吴>女子自称:

外国朋友只贪~嘴唇红,那晓得~一家八口肚里空?

[31]

“奴奴:

女子自称。

……明冯梦龙编《山歌》卷一《孕》:

‘指尖尖抱在红灯下看,半像奴奴半像郎’。

”[32]

阳江山歌中的“奴奴”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人以为“奴奴”中的一个“奴”有可能是为了凑足音节而出现的衬字,即是说只用一个“奴”字即可,但为了形式上的和谐,多用了一个“奴”凑足音节。

但是这一说法不一定可靠。

阳江山歌在演唱时会在歌词之间夹杂一些“志、咋”这样的词,这些词足以补足因缺字而产生的演唱上的不协调。

所以说就算是字数有欠缺也不一定要补回来。

而且若是为了形式上的完整也可用其他的词语来补足,“奴我吃水透心凉”和“奴奴吃水透心凉”在意义上没有差别。

“奴奴”中的“奴”不是作为衬字出现的,也不是两个“奴”字的单纯重叠。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奴”的地方就可以将其重叠成“奴奴”。

但是我们通过对《情妹寄情郎》、《问工求食》、《倒错鸳鸯》、《丽香姐》、《秋香姐》、《六嫂共何清》等山歌中的“奴”与“奴奴”的位置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奴”的位置是比较随意的,可以在七言中的任何位置中。

但是“奴奴”却只是出现在句首和第三、四字的位置上。

而且在山歌中,“奴”的使用频率远大于“奴奴”。

如:

《问工求食》共120句,有“奴”的是6句,有“奴奴”的是2句。

《丽香姐》共84句,有“奴”的是15句,有“奴奴”的是1句。

《秋香姐》共64句,有“奴”的是7句,有“奴奴”的是3句。

从整个材料来看“奴”和“奴奴”是有着严格区分的两个词语。

在阳江话的日常用语中“奴奴”已经没有出现了,“奴”还偶有所闻,不过它已经不再用于女子自称了,而是表示一种更为广泛的意义——奴隶、奴才,如“老婆奴”“做仔奴”。

3结语

本文共分析了阳江山歌中“奶、孭、啖”等六个词。

其中奶指母亲。

孭是背的意思。

啖在阳江话中作量词,它既可作物量词也可作动量词,至于它究竟是不是由动词虚化成为量词则有待考究。

阳江人称学校为书房。

在阳江山歌中用奴和奴奴表示女子自称,但是这两个词是有着严格的区分的。

阳江山歌口耳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已很难保持原来的面貌,因此对于山歌的解读也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对于某些词语的理解也应注意其时间性。

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第3版,105

[2]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0年7月第1版,238

[3]欧初、王贵忱主编,屈大均全集·卷四[M],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六年北京,326

[4]冯峥,阳江民俗文史[M],广东省阳江阳江市新华书店新新图书有限公司阳内刊准印证第086号,1997年10月1日,131

[5]张以诚、梁观喜修纂,民国阳江县志·卷七·十一(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40)[M],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3年10月第1版,240~241

[6]张以诚、梁观喜修纂,民国阳江县志·卷七·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40)[M],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3年10月第1版,238

[7]张以诚、梁观喜修纂,民国阳江县志·卷七·十五(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40)[M],上海书店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3年10月第1版,242

[8]古今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月第1版,1016

[9]转引自《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1月第1版,272

[10]段开琏,中国民间方言词典[M],南海出版公司出版,1994年3月第1版,395~396

[11]郑恢主编,事物异名分类大词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第1版,290

[12]饶秉才主编,广州音字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5月第1版,243

[13]叶柏来,阳江音字典[M]阳江市新华书店阳江市非营利性出版物准印证[2004]第53号,24

[14]汉语大字典(三卷本)·上[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1995年5月第1版,1016

[15]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语文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2版,349

[16]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编著,广州话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10月第1版,228

[17]转引自《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1月第1版,1204

[18]饶秉才主编,广州音字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5月第1版,207

[19]康熙字典[M],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1月第1版,196

[20]饶秉才,欧阳觉亚、周无忌编著,广州话词典[M],1997年10月第1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3

[21]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语文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2版,577

[22]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M],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1987年11月第1版,22

[23]王希杰,数词·量词·代词[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6月第1版,66

[24]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语文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2版,232

[25]孙书安编著,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M],北京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第1版,156

[26]汉语大词典·第五卷[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0年6月第1版,719

[27]韩品夫主编,实用方言词典[M],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3月第1版,251

[28]汉语大词典·第五卷[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0年6月第1版,72

[29]江蓝生、曹广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11月第1版,266

[30]汉语大词典·第四卷[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89年11月第1版,267

[31]韩品夫主编,实用方言词典[M],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3月第1版,199

[32]袁宾,宋代语言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11月第1版,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