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710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3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2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教案.docx

细胞生物学教案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1、概念或定义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

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以细胞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思想为出发点,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核心问题

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3、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学

细胞学:

细胞结构、功能和生活史;静态观点;侧重整体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和调控机制;动态观点;侧重整体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结合。

4、学科层次介于分子生物学和个体生物学之间,同它们互相渗透,是承上启下的学科。

5、要重视细胞生物学

6、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分析、比较、综合,从整体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角度,把细胞结构和功能统一起来进行探索。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细胞工程。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

分子细胞生物学是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流。

(一)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三大基本问题

(二)当前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

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3.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是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4.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三)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理论问题,研究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揭示细胞生命规律,寻求规律控制途径,造福人类。

(四)前景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量子生物学

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细胞的发现

对细胞的发现具有杰出贡献的学者:

(1)英国学者胡克(RobterHooke)

首次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发表《显微图谱》,绘制细胞学史上第一个有代表意义的细胞模式图。

(2)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

首次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首次描绘细胞核结构。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1.M.Schleidon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M.Schleidon根据自己的观察,论证了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细胞组合而成的,

2.T.Schwann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T.Schwann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所组成。

首次提出“细胞学说”这一名词。

《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4.细胞学说的完善

(1)1841年柯里克:

个体发育是细胞不断繁殖所致;

(2)1845年希波尔顿:

原生动物为单细胞;

(3)1855年魏尔啸:

病理过程在细胞和组织内进行,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4)1861年舒尔茨:

细胞是具有生命特征的原生质,其中只有一个核。

5.细胞学说的意义

(1)生命科学发展

(2)进化论和遗传学基石(3)建立细胞学

三、细胞学经典时期(19世纪的最后25年)1875~1900

1.原生质理论和原生质概念的产生

(1)普金耶:

动物细胞“肉样质”

(2)冯莫尔:

植物细胞“肉样质”,命名为“原生质”(3)舒尔茨:

原生质理论(4)汉斯坦:

原生质体概念

2.细胞分裂活动的发现

(1)瑞马克:

直接分裂

(2)施特拉斯布格and弗莱明:

间接分裂(3)海明:

直接分裂--〉无丝分裂;间接分裂--〉有丝分裂(4)范贝内登and施特拉斯布格:

减数分裂

3.受精现象的研究

(1)1875年赫特维希:

动物受精;

(2)1883年范贝内登:

蛔虫卵和精子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3)1888年施特拉斯布格:

植物受精,其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4)1898年纳瓦兴:

被子植物双受精4.重要细胞器的产生

四、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1、实验细胞学2、细胞遗传学3、细胞生理学4、细胞化学

5、细胞分类学6、细胞免疫学7、细胞病理学8、细胞社会学

五、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细胞生物学的兴起是先进实验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光学显微镜——细胞学;电子显微镜结合其它先进技术——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不同于细胞学主要有两点:

⑴深刻性:

它从细胞的整体、超微和分子各个结构层次对细胞进行剖析,并把细胞的生命活动同分子水平和超分子水平的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⑵综合性:

它所研究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并同生理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相互融汇在一起。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一节细胞基本概念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二、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1.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

细胞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组织性。

2.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细胞完成各种化学反应;细胞需要和利用能量;细胞参与大量机械活动;细胞对刺激作出反应;

3.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与自组织体系。

细胞能进行自我调控;繁殖和传留后代;

三、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

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即DNA与RNA:

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

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第二节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原核细胞概述

基本特点:

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无细胞骨架。

代表:

支原体(mycoplast)——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细菌蓝藻又称蓝细菌(Cyanobacteria)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为单细胞生物。

一、支原体:

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or生命体,但已经具备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形态,并具有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存在的主要特征。

就是说它具备了进行生命活动最基本要素。

二、细菌和蓝藻

1.细菌:

(1)无典型核结构,有明显核区(类核);

(2)有细胞壁(肽聚糖);(3)核糖体,无具膜细胞器;(4)有些具有荚膜及鞭、纤毛。

2.蓝藻:

(1)最简单原始的绿色植物之一,在原核细胞中体积最大;

(2)是单细胞的,但可多细胞联合成群或丝状体;(3)无典型核结构,有明显核区(中央体);(4)核糖体,无具膜细胞器;(5)外有细胞壁和胶质层;(6)具有光合片层。

四、古核细胞(古细菌)

生长在极端特殊的环境中,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是20世纪80年代从原核生物(细胞)中划分出来的,研究证明,他比真细菌(原核生物)更可能是真核生物的祖先。

主要证据:

(1)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细胞一样,而非由含壁酸的肽聚糖构成

(2)DNA与基因结构:

古细菌DNA中有重复序列的存在。

此外,多数古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

(3)有类核小体结构:

古细菌具有组蛋白,而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结构。

(4)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

(5)5SrRNA:

根据对5SrRNA的分子分析,认为古细菌与真核生物同属一类,而真细菌却与之差距甚远。

5S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也说明很多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相似。

第三节真核细胞

一、真核细胞基本结构体系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

2.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3.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二、细胞大小与分析

1.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

2.细胞体积大小的规律

无论种物的差异有多大,统一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体积大小倾向于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与细胞数量,与数量成正比;与细胞体积大小无关。

3.细胞体积的影响因素

(1)细胞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面积反比,体积越小,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能力越大。

(2)细胞核;细胞质的两受细胞核所含遗传信息量的控制

(3)细胞内物质运输;较小体积利于胞内物质交流与运输

三、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不同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

呈圆形、椭圆形、柱形、方形、多角形、扁形、梭形,甚至不定形。

高等生物是多细胞有机体,其细胞多构成了组织,各种细胞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

细胞的形状往往与细胞执行的功能及存在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四、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二者的结构体系与功能体系相同;但是各自有一些独特的细胞结构与细胞器。

(见第四节后)

第四节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一、病毒基本知识

1.病毒(virus)尽管不是细胞,然而①病毒的某些属性与细胞又有一定的共同性(如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研究病毒活动可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有助于对细胞活动机理的理解。

②病毒是寄生性感染物,其宿主是细胞,病毒的活动与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

2.病毒(virus)——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类病毒(viroid)——仅由感染性的RNA构成;

朊病毒(prion)——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亚基(蛋白质感染子)构成;羊搔痒病、疯牛病、人的纹状体脊髓变性病和脑软化病都是由这种蛋白引起的

二、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

吸附:

病毒表面识别结构(pr)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

侵入:

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

合成:

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

三、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内实现。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

1.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2.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3.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原核与真核细胞的比较(见教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

1.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组成

2.普通光镜的成像原理

3.普通光镜样品制备

4.普通光镜的应用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便、样品制备简便;

缺点:

分辨率较低,图像反差小;

应用: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主要用于观察被检务的细微结构。

(二)荧光显微镜技术

1.技术原理

强光源发出紫外光和蓝紫光,经过滤光系统,照射到样品,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可见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放大成像,观察和摄像

2.结构性能

(1)荧光光源---------高压汞灯、氙灯

(2)滤色系统

a.激发滤光片----选择激发光波长;b.阻断滤光片----吸收或阻挡激发光进入目镜,防止干扰和保护眼睛

(3)光路系统由光源、滤色系统、集光镜、反光镜、物镜和目镜等组成

3.应用

观察物质结构,应用于地质、医学、生物学等。

是目前对特意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定性定位的最有力工具。

荧光显微镜技术包括直接荧光标记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优点:

图像清晰,灵敏度高,细胞内物质可做特异性观察与分析。

(三)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

(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CM)

1.原理:

激光源经过双色镜反射,经物镜后汇聚到样品(预先经免疫荧光标记)的某一焦点,从焦点发出的荧光经过透镜汇聚成像并被检测器检出,而非焦点区的荧光不能汇聚成像。

逐点、逐行、逐面快速扫描成像,扫描的激光与荧光收集共用一个物镜,物镜的焦点即扫描激光的聚焦点,也是瞬时成像的物点。

系统经一次调焦,扫描限制在样品的一个平面内。

调焦深度不一样时,就可以获得样品不同深度层次的图像,这些图像信息都储于计算机内,通过计算机分析和模拟,就能显示细胞样品的立体结构。

2.应用:

研究亚细胞结构与组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既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形态,也可以用于细胞内生化成分的定量分析、光密度统计以及细胞形态的测量。

3.优点:

A.通过共聚焦可进行光学切片,观察较厚样品内部结构,排除焦平面以外光的干扰,增强图像反差和提高分辨率(1.4—1.7),获得样品三维结构;B.对固相、液相物体均可进行观察

(四)相差显微镜(PCM)

1.原理:

光线通过样品时,产生直射光和衍射光,相差板使两种光的光程差(相位差)增加,通过透镜后,二者互相干涉,形成合成波,与背景光的振幅差异形成明暗反差。

总之,相差显微镜把光线通过样品后形成的相位差(光程差)转化为振幅差(明暗图像)

2.应用:

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尤其细胞生物学。

优点;观察活体细胞,并且不需染色

(五)微分干涉显微镜(DIC)

1.原理;平面偏振光经棱镜折射后分成两束在不同时间经过样品相邻部位后,再经另外一个棱镜使两束光汇合,从而把样品厚度上的微小差别转化为明暗区别。

2.应用:

观察样品结构,测量样品内部一定区域的相位差和厚度,测量样品中干物质重量。

优点:

显示样品三维立体结构DIC显微镜使细胞的细微结构立体感特别强,适合于显微操作。

目前像基因注入、核移植等生物工程的显微操作常在这种显微镜下进行。

(六)录像增差显微镜技术(video-enhancemicroscopy)

计算机辅助的DIC显微镜可在高分辨率下研究活细胞中的颗粒及细胞器的运动。

录像增差显微镜中的颗粒及细胞器的运动中的颗粒及细胞器的运动

(七)其他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这种显微镜使照明光线不能直接进入物镜,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

倒置显微镜:

物镜和聚光镜的工作距离较长,可以直接研究观察备检物结构,观察培养物细胞形态特征,细胞分裂分化等。

二、电子显微镜

(一)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

1.电镜与光镜的比较2.电镜与光镜光路图比较3.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电镜优点:

分辨率高,成像清晰;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亚显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结构,并生成三维立体图像。

(二)主要电镜制样技术

1.超薄切片技术

2.负染色技术(Negativestaining)3.冰冻蚀刻技术(Freezeetching)(技术示意图)

冰冻断裂与蚀刻复型:

主要用来观察膜断裂面的蛋白质颗粒和膜表面结构。

快速冷冻深度蚀刻技术(quickfreezedeepetching)

4.电镜三维重构技术

电子显微术、电子衍射与计算机图象处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一门新技术。

冰冻蚀刻(freeze-etching)亦称冰冻断裂(freeze-fracture)。

技术流程如下:

(1)标本置于-100¢ªC的干冰或-196ªC的液氮中,进行冰冻。

(2)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

(3)升温后,冰在真空条件下迅即升华,暴露出断面结构,称为蚀刻(etching)。

(4)蚀刻后,向断面以45度角喷涂一层蒸汽铂,再以90度角喷涂一层碳,加强反差和强度。

(5)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消化样品,把碳和铂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replica)。

复膜显示出了标本蚀刻面的形态,在电镜下得到的影像即代表标本中细胞断裂面处的结构。

5.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扫描,激发样品表面放出二次电子,探测器收集二次电子成象。

它是将标本表面上发射出的次级电子(二次电子),被探测器(带样电荷的栅极)收集后,即向电子显象管发送信号,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图像为立体形象,反映了标本表面的真实结构。

三、扫描遂道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e,SPM)

(80年代发展起来的检测样品微观结构的仪器)包括:

STM、AFM、磁力显微镜、摩擦力显微镜等

原理:

扫描探针与样品接触或达到很近距离时,即产生彼此间相互作用力,如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隧道电流)、原子间作用力、磁力、摩擦力等,并在计算机显示出来,从而反映出样品表面形貌信息、电特性或磁特性等。

装置:

扫描的压电陶瓷,逼近装置,电子学反馈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系统。

特点:

(1)可对晶体或非晶体成像,无需复杂计算,且分辨本领高。

侧分辨率为0.1~0.2nm,纵

第二节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一、离心分离技术

用途:

于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差速离心:

分离密度不同的细胞组分;

密度梯度离心:

精细组分或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差速离心(differentialcentrifugation)在密度均一的介质中由低速到高速逐级离心,用于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和细胞器。

在差速离心中细胞器沉降的顺序依次为:

核、线粒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与高基体、最后为核蛋白体。

差速离心用于分离大小悬殊的细胞,更多用于分离细胞器。

通过差速离心可将细胞器初步分离,常需进一步通过密度梯离心再进行分离纯化。

密度梯度离心(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介质为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糖。

速度沉降(velocitysedimentation)主要用于分离密度相近而大小不等的细胞或细胞器。

等密度沉降(isopycnicsedimentation)适用于分离密度不等的颗粒。

二、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与脂类等的显示方法

原理:

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

大分子物质显示反应:

孚尔根反应(显示核酸)紫红色;PAS反应(过碘酸-希夫试剂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紫红色;四氧化锇染色(不饱和脂肪酸)黑色;苏丹Ⅲ(脂肪酸)深红色;苏丹黑(脂肪酸)黑色;米伦反应(蛋白质)红色;格莫瑞反应(碱性磷酸酶)灰或者黑色

三、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抗体同特定抗原结合,对抗原进行专一定位测定的技术。

如果将抗体结合上标记物,再与组织中的抗原发生反应,即可在光镜或电镜下显示出该抗原存在于组织中的部位。

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技术

(一)免疫荧光技术:

快速、灵敏、有特异性,但其分辨率有限(图)

(二)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

应用:

通过对分泌蛋白的定位,可以确定某种蛋白的分泌动态;胞内酶的研究;膜蛋白的定位与骨架蛋白的定位等

四、细胞内特异核酸的定位与定性

光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技术

同位素标记或荧光素标记的探针,探针杂交后,其侧链可被带有荧光标记的抗体所识别,从而显示出位置)

电镜水平的原位杂交技术(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抗生物素抗体相连的胶体金标记结合)

五、放射自显影技术

原理及应用:

利用同位素的放射自显影,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实现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动态和追踪研究。

步骤:

前体物掺入细胞(标记:

持续标记和脉冲标记)———放射自显影常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显示DNA的放射自显影图像

六、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利用细胞内某些物质对特异光谱的吸收,测定这些物质(如核酸与蛋白质等)在细胞内的含量。

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主要应用:

用于定量测定细胞中的DNA、RNA或某一特异蛋白的含量;测定细胞群体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数量;从细胞群体中分离某些特异染色的细胞;分离DNA含量不同的中期染色体。

第三节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基因转移技术

一、1、细胞培养的含义

对从生物有机体中取出的组织或细胞分散成的单个细胞以及单细胞生物给与必要培养条件,使其在培养环境中继续生长与增殖。

2、细胞培养的意义与应用

它是当前细胞生物学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工程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

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系列进展都与之紧密相关。

它为植物育种、疫苗生产、药物研制、肿瘤防治提供全新手段,为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程提供必要条件。

(一)原核生物的培养

它是较为简单、较为基础的细胞培养方式。

现代基因工程仍然进行大量的原核生物培养。

原核生物培养简便、快速、周期短,培养过程中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二)真核单细胞生物的培养

它对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基因工程需要大量培养真核单细胞生物。

真核单细胞生物培养简便、快速、周期短,培养过程中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三)动物细胞的培养

1、培养类型

(1)原代细胞培养

(2)传代细胞培养

2、培养方法:

动物体→组织块→剪碎→酶液处理(胰酶或胶原酶)(目的:

消化分散细胞)→营养液培养(适宜温度、pH值、无菌)(营养液加入小牛血清,目的:

适宜细胞贴壁生长与分裂)

3、细胞培养特点:

(1)细胞贴壁生长;

(2)形成单层细胞;(3)接触抑制;(4)形成细胞株及细胞系;(5)细胞形态改变(形成纤维样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意义作用:

为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病毒培养创造条件。

o传代细胞:

在体外培养并能持续传代的细胞:

o原代细胞:

从机体取出立即培养的细胞;

o细胞贴壁:

分散的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很快粘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

o单层细胞:

培养瓶中的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单层。

o接触抑制:

培养瓶中的贴壁单层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生长;

o细胞株:

细胞培养中,少数传代细胞可持续增殖40-50代,并保持染色体的二倍性和接触抑制现象。

这类细胞叫细胞株。

o细胞系:

细胞培养中,少数细胞可无限制地传代,并染色体数量改变,失去接触抑制。

这类细胞叫细胞系。

(四)植物细胞的培养

1、单倍体细胞的培养用花药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花药→小孢子→胚状体→单倍体植株→愈伤组织→单倍体植株

2、原生质体的培养

(1)二倍体体细胞→原生质体→胚状体→植株

(2)二倍体体细胞杂交→杂交细胞→植株愈伤组织长出的小苗

(五)非细胞体系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非细胞体系:

来源于细胞,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所组成的体系。

非细胞体系在研究DNA复制、RNA转录、Pr合成、高尔基体膜泡运输及细胞核装配等方面显示重要作用。

二、1.细胞工程含义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志发生改变,以改良生物品种,加速繁育生物个体的过程。

2.细胞工程的意义和作用-------利用细胞工程,培养各种细胞和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