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663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政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政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政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政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学复习.docx

《行政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学复习.docx

行政学复习

行政学--复习

行政学

一、名词解释:

(每空5分,共30分)

1、行政执行: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定运作机制,逐级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诸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2、行政决策: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职权在管辖范围内依法处理行政事务而进行的决策。

3、人事行政:

是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和措施对政府公务员所实施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等进行管理。

4、公共行政:

是政府行政组织为了公共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5、行政沟通:

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与公务人员之间、以及公务人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彼此交换意见,相互了解,求得共识的过程。

它是行政协调的前提。

6、集权制:

行政组织的一种类型。

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集中于上级,下级凡事皆依据上级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

1、政府干预市场应该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第一,政府和市场两者的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虽然西方的政府改革有市场化倾向,但是,政府的作用不能由市场来代替,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利的机关,它不能处于市场的交易状态。

   

第二,政府干预经济仅界定在弥补和防止市场实效的范围。

  

第三,政府干预也必须讲究成本收益。

第四,发展中国家政府一般对市场的干预比发达国家广泛得多,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2、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决策主体的权威性;决策客体的公共性;决策依据的法律性;决策实施的强制性;

决策后果的责任性;行政决策目的非赢利性;行政决策地域效力的普遍性;

三、论述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

 科学的行政体制不仅可以规范公共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政府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并且可以造就大批能够胜任现代公共行政的德才兼备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同时,也能够促进民主行政和社会民主。

第一,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

  第四,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

  第五,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财产。

  

(一)促进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

(二)回应利益多元化社会建构的需要

(三)服务公共行政的有效开展(四)推进行政法治的发展

2、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1)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2)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

新技术方法的推动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政府雇员的利益需求

3、试论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

1、中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1)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行政职能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现和要求。

(3)行政职能是实现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

(4)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

(1)职能重心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职能方式的转变

①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②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③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

①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②理顺党政、政企、政社关系。

③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四、实例分析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请你谈谈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进行深化?

 1.在根本方向上,必须紧紧把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个目标。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按照《纲要》的要求和部署,不断从制度上创新执法体制,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的建立。

 

 2.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必须充分体现执法为民这一本质要求,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改革的设计上、体制的运行上,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行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为此,在体制改革的各个环节上,就要求用 科学、合理的法律手段来重新配置和确认行政执法权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使行政执法合法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公开化,防止行政执法权的滥用、乱用,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以符合《纲要》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形成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政执法体制,形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法律秩序。

3.在权力运行机制上,必须贯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奖惩分明、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原则,使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也充分体现权力运行机制的优化。

     

4.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上,必须贯彻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即: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5.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将合法性与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6.我国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政府许多行政执法部门,面临权力的重新配置和主体的变化,矛盾比较突出,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加强 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

2、某省政府响应机构改革和号召,做了“大手术”,把原有的35个部门及机构精简为20个,裁撤了绝大部分非常设机构,精简了许多人员,但时隔一年半,撤掉的机构、部门又卷土重来,并且增设了不少新的部门机构,从而使部门与机构总数超过了改革前的数字,达到50多个。

请问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政府职能转化不到位。

在不改变政府职能的情况下裁撤机构,注定是暂时的,因为原有政府管得过宽、过多的情况继续存在,相应的机构也就有了存在的价值,撤掉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问题。

政府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在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比例是否恰当;盲目地撤机构,而不顾管理层次和幅度本身的要求,不仅会影响效率,而且使机构重建成为必然。

(3)管理观念的问题。

机构改革并不是机构精简得越多越有成效。

而是在转变管理职能和改进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使机构设置趋向合理、有效。

政府的管理应是宏观的间接管理,而不是微观的直接管理。

因此,政府机构改革是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恰当比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设置、改进机构,使其合理、高效,而不是一窝蜂地盲目裁撤人员、精简机构。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行政执行: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定运作机制,逐级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诸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2、新公共管理:

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题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等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3、政府能力:

是指政府实际能够履行职责和功能的程度,它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去做、通过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

4、公共行政效率:

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各种资源是指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

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果和无形的精神成果。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5、分权制:

是行政组织的一种类型。

指行政组织的下级在其管辖内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能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不必凡事请命于上级,上级对下级权限范围内的事务不加过多干预的组织体制,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

6、行政协调:

为使相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活动互相一致,密切配合的一种重要手段。

目的是协调行动,充分发挥行政组织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

1、试分析行政执行中的障碍及其产生原因。

一、决策规范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1执行机构需进一步完善决策,提出实施决策的更具体的方案。

2由于决策规范不完善,可操作性差,增加了执行中的随机性,给随心所欲留下了可乘之机,从而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甚至还会使执行活动走弯路。

二,行政执行人员对决策和指令缺乏认同感和执行的动力。

行政指令与大多数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抵触时,就可能出现执行方面的阻力。

三,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

1立法机构或决策制定部门往往在不提供必要的资金的情况下就批准各种决策方案。

2有的行政部门往往互设障碍,瓜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四,执行对象的抵制和不与合作。

由于利益因素的复杂性和利益群体的多样性,一项具体的决策总会影响和妨碍一些人的利益,机时这些执行对象就可能用响动种方式和手段抵制执行。

2、行政职能的特性是什么?

(1)阶级性与公共性。

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

国家有两种基本职能,一种是政治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管理职能。

行政职能一方面必须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要求,反映政府所代表的国家的性质和活动方向,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它必须适应国家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承担和执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2)执行性与强制性。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的行政职能与立法职能、司法职能区别开来。

相对于立法职能而言,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质,表现为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方面的职能。

正如美国学者古德诺指出的,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多样性。

从静态分析,行政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政职能广泛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涵盖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每种职能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这种职能范围的多样性不仅是非政府机构的职能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国家机关职能如立法、司法职能所望尘莫及的。

(4)动态性。

另一方面,由于行政职能的内容、范围及活动方式源于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的需求,它与社会变化直接相联系,它对持续的社会变迁与复杂化极为敏感,往往以各种机动灵活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行政职能是动态变化的,行政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作用方式等必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适应环境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变行政职能,是搞好行政管理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政府行政系统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5)整体性。

政府行政系统和行政行为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行政职能是整个社会职能系统的一部分。

从国家机构系统来看,国家职能是由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司法职能组成的,行政职能是整个国家职能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国家其他职能有机地联系着:

行政职能的行使既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又以司法机关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从行政系统自身来看,行政职能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职能结构极为庞大和复杂。

三、论述题:

(每题10分,共30分)得分评阅人

1、论当代中国行政权力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克服。

2、论述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原则。

  1、调整社会矛盾的需要。

行政改革也就是在生产力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主动改革和完善自身并不断地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

 

  2、适应环境变迁的需要。

行政主体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进行,受到环境制约的。

行政组织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内部环境的变迁,就必须通过周期性的行政改革来进行主动的自我调整,否则,将导致危机和不满。

 

  3、克服行政阻力的需要。

行政主体为寻求生存和发展而人为地有意识地导致行政现状改变的过程,行政改革也就是行政组织自身有计划地克服阻力以求生存的过程。

  

  4、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各国政府不断转换政府职能,加强经济科技的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职能及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又促使各国政府不断地引进新的行政技术和方法,改造行政流程,建立新的行政机制,从总体上减少成本,提高管理能力,以提高本国的竞争能力。

   在国内,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值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技术上的革命也给政府造成更大的革新压力,大众传媒的普及和日益增长的公众监督意识又使政府的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公众的审视和评判

  5、行政地位的凸显。

行政机关在现代社会中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其作用和范围仍在扩大,内容和方式也更为复杂,行政手段和技术的发展使行政管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程度也进一步加大。

  6、政府自身的困境。

对政府要求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扩张,低下的效率又进一步使政府的形象受损,普遍面临信任危机。

 

  7、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当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

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行政改革才能实现。

行政改革是促进和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原则:

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

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

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

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

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3、论述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及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原因:

1、权利过分集中2、不合理的组织机构3、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4、行政管理机构职能转变缓慢5、相关行政法规不健全6、一些行政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道德作风不正7、行政管理缺乏有效监督8、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存在

途径: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政府要继续精简机构和人员,搞好政府管理机构的改革;加强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行政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行政监督;实现办公自动化、现代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实例分析题:

(每题12分,共24分)

1、“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

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费。

(1)恩格斯这段话讲的是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它能否适用于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作用?

为什么?

(4分)

能,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

利用和发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和控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对环境进行改造。

(2)如能适用,情况怎样?

(4分)

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

积极作用:

通过制定政策,改造行政环境中现有的弊端。

如:

实施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经济政策和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文化政策。

消极作用:

违背规律,阻碍破坏行政环境。

如:

资源过度开采等。

(3)行政管理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的主要表现在哪里?

(4分)

一是行政管理可以利用行政环境所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对其我面临的问题进行制定有效的决策、制度和办法,并迅速有效地加以实施;

二是行政管理可以通过对行政环境的再认识与再思考,主动自觉地纠正不符合行政环境要求的管理行为、管理法规和管理方式等;

三是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能动作用。

当行政管理沿着行政环境发展方向发生作用时,对行政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发展就起积极推进作用,当行政管理沿着与行政环境发展相反的方向发生作用时,就对行政环境的发展起阻碍的作用。

2、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1、根据绩效导向原则、竞争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法治原则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实现激励理念现代化,激励方式多样化,激励手段科学化。

2、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弹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强化市场的作用。

3、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扩大群众监督领域,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贯彻公开性原则,实现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透明。

4、强化公务员全力保障机制,健全公务员职业保障机制,创建公务员依法管理体制。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1、新公共管理:

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题指导思想之一。

它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等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2、政府能力:

是指政府实际能够履行职责和功能的程度,它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去做、通过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

3、公共行政效率:

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各种资源是指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

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果和无形的精神成果。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4、公共行政:

是政府行政组织为了公共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5、行政沟通:

行政组织之间、行政组织与公务人员之间、以及公务人员之间,为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彼此交换意见,相互了解,求得共识的过程。

它是行政协调的前提。

6、行政执行:

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充分调动政府资源,通过一定运作机制,逐级贯彻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的政策、决策,推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定,以落实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诸任务的全部活动过程。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分析问题,拟订备选方案

(3)综合评估,选定行动方案

(4)实施追踪,决策过程反馈

2、论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1、内在素质:

包括领导者的性格、品质、为人、处事态度和身体状况等方面。

(1)品德方面;

(2)性格方面;(3)体质方面;(4)观念方面

2、外在技能:

包括领导得的知识、智能、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等。

(1)知识素质

(2)智能水平(3)能力素质

三、论述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一方面,行政管理都处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中,并受到行政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行政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由于行政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行政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管理必须从实践出发,从客观的行政环境出发;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可以改造行政环境,要么使行政环境变好,要么使行政环境变坏。

第一, 行政环境决定和制约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因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

第三,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行征管理的发展变化,行政环境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过程,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第四,行政管理改善和塑造行政环境。

2、试分析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执行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公共行政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是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的有机统一。

行政执行时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中心。

行政执行时检验和修正行政决策的实践标准。

行政执行时行政决策的后继,是实现决策目标的过程。

决策目标确定有无根据、决策付诸实施的客观条件是否完备、决策是否正确,最终还需竞执行实践来验证。

行政执行的效果的评估行政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

行政执行效果是行政管理中诸因素或环节效能的综合反映。

整个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是否正确、有效,都要靠行政执行效果来检验。

3、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切实促进我国行政改革。

(1)行政系统的功能更新

政府生产职能的更新;政府调控职能的更新;把企业家精神逐渐引入到政府部门

(2)行政系统的结构改革

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划分职权和职能范围;合理调整权力结构;私有化改革;规模适度化

(3)行政制度的创新

政府决策体制的创新完善政府公务员制度

四、实例分析题:

(每空分,共分)得分评阅人

1、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的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一)行政监督整体功能不强,缺乏合力

(二)行政监督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三)行政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四)行政监督形式单一化,重事后监督,缺乏预防监督(五)行政监督开放性、透明度不高,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六)部分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一)建立行政监督体制的协调机制,增强行政监督的整体合力

(二)健全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实现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三)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四)构建全程行政监督体系,注重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五)增强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六)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

(1)建立民主的、健全的行政决策体制;

(2)掌握科学决策程序:

(1)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分析问题,拟订备选方案(3)综合评估,选定行动方案(4)实施追踪,决策过程反馈

(2)运用行政决策的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

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确定目标阶段:

问题求解与决策的条理化方法(KT法)

拟定方案阶段:

头脑风暴法(BS法)

选择方案阶段:

列名小组法和特尔斐法(Delphi)

(3)遵循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目标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择优原则;可行原则;动态原则

(4)行政决策民主化、法制化、加强监督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