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212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docx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导纲要辅导练习册心理学部分

吉林省教师资格证全重点—心理学

简述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描述心理现象2揭示心理规律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法:

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

阐述心理学科的性质及主要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

主要依据1从心理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使社会的实体或社会历史的存在物,但人有时“一种活动着的自然实体”。

因为,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人恰恰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从心理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人脑本身仍然存在着固有的自然性质,而且,人脑的机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它是社会现实与自然现实的统一4从心理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应过程本身的研究多半是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它的研究多半是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但它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因此,人的心理活动既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又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产物

简答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2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3科学实验证明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伸进5效应器

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有道A正诱导B负诱导3同时性诱导4继时性诱导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①联系a.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b.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交织在一起c.二者都属于心理过程的认识过程②区别a.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b.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不同的感觉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而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c.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在知觉中必不可少

简述观察与感知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区别:

①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

②感知只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③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项,④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②对象的活动性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人的外部感觉有哪些内容1视觉2听觉3嗅觉和味觉肤觉

运动知觉包括哪些内容1真动知觉2似动现象3运动幻觉A诱导运动B自主运动

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

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E=1/R(E表示感受性,R表示刺激阈限)及阈限值越大,感受性越低;阈限值越小,感受性越高。

简述知觉活动的规律1只觉得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①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巩固②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③避免回忆材料时系列位置效应④注意科学用脑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会在遗忘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的少.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①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②复习要多样化③要正确运用集中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记忆有哪些类型?

各种类型的记忆有什么特点1形象记忆:

是感知过的食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从各种感官输入的各种食物的信息都可以形成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

是以词语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

是在其它记忆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所独有的3运动记忆:

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账务语言、劳动、体育、音乐、舞蹈等技能技巧的基础4情绪记忆:

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人在各种活动中所产生过的情绪、情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态度体验。

记忆有哪些过程1识记(无意识记、有意识记)2保持与以往3再认与回忆

简述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2记忆的持久性3记忆的正确性4记忆的准备性

简述识记的规律1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2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3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4让识记材料称为直接操作的对象5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6合理选择识记方法7运用尝试回忆8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②适当超额学习③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④正确组织复习

思维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

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1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

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是:

语言室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记录)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室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2语言与思维的区别。

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

外部语言室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在个人头脑中进行的思维却不能与别人直接交流。

思维与外部世界时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语言规律有名族性,思维规律则有全人类性

简述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表象加工(改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1拼合、联合、夸张、典型化、猜想

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①发现新问题(A提出新问题B明确新问题)②解决新问题(A准备阶段B孕育阶段C豁然开朗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简述解决新问题包括哪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然开朗阶段4检验假设阶段

求异思维有哪些特点1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简答思维的功能1主要有理性认识功能、学习功能、创造功能和调控功能

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①具有幽默感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④喜欢幻想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⑥具有独立性

注意有何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控制功能

试述注意的种类及其规律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2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3有意后注意的形成规律)

简述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②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等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1①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②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③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④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

简述注意的外部表象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3呼吸的变化

影响注意范围(广度)的因素有哪些1客体的复杂的复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状况2环境因素3活动任务的单一与复杂4主体的知识经验与个体特征

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①启动功能②定向功能③强化功能

简述动机通常有哪几种分类1按性质可以分为生理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按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3按激发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4按根据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简述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1成就动机和期望价值理论2归因理论3自我效能感理论4自我价值理论5成就目标理论6自我决定理论)

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①采取决定阶段a动机冲突b确立目的c制定计划,选择方法②执行决定阶段

简述意志的品质有哪些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性,与其相对的不良的意志品质有盲从性和独断性,武断性和优柔寡断,动摇性和顽固性,易冲动和闹情绪等

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①有自觉的行动目的②以随意运动为基础③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④克服困难

简述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1语言提示的方法2活动的方式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强度水平。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也就是说,动机强度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2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强度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在难度加大的任务中,强度较低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简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影响活动的选择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3影响活动时情绪4影响任务的完成

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①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③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④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⑤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层次不同。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的表现。

情感则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形式2从发生的角度来看,二者发生的早晚不同。

情绪发生较早,为动物和人类共同具有。

情感发生较晚,它是高级而复杂的态度体验3从反应的角度看,二者反应的形式不同。

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往往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多次感受事物积累概括而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持久性、稳定性。

联系的情绪与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情绪对情感具有影响力,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一般来说,情绪的变化往往受情感控制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有哪些表现①积极动力作用与消极阻力作用②肯定与否定性质③激动与平静状态④紧张与轻松作用⑤情绪的强弱两极状态

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联系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有影响作用。

区别①反映的对象不同②随意性程度不同③机体表现不同

怎样控制激情①自我意识控制②理智调控③合理释放④艺术升华⑤适当转移

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①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②正确认识与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③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水平

简述情商的含义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①信号功能②适应功能③动机功能④组织功能

简答人的外部表情的变化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段表情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联系①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的能力、是能力发展的基础②能力又制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区别①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人的心理特性②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里水平的概括

能力的种类有哪些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元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①人的智能是由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能构成的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强项与智能弱项,且它们的表现程度不同③对某些智能的培养和发展能够带动或迁移至其他智能的发展④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能理论的超越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①家庭教育影响: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的气氛②学校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③社会教育影响④自我教育影响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性格)的特点①具有一种“成人感”②发现“新的自我”③具有强烈的自尊心④性意识开始觉醒

简述人格的特征①人格的整体性②人格的独特性③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④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如何理解学习这一概念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地变化1以行为或行为能能的改变为标准的2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3变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学生学习有何特点1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3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简述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2学习可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3学习室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手段

简述加涅学习分类理论1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简述布鲁姆学习分类理论1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领域的目标三大部分,每个领域的目标又从低到高分为若干等级。

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分为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

简述学习策略的形成条件1内部条件(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2元认知发展水平3学生的动机水平)2外部条件(1变式与练习2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

简述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1人为联想策略A形象两想法B谐音联想法C首字连词法2内在联系策略(树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简历类比、利用先行组织者、生成策略)

学习策略一般分为哪几种一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人为联想策略A形象两想法B谐音联想法C首字连词法2内在联系策略)3组织策略(列提纲、作结构网络图)二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3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3意志管理策略

简述知识学习的标准1概念化2条件化3结构化4自动化5策略化

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2呈现学习材料的教学策略3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4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5测评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指导的作用、定势作用、对学习情境的理解、认知结构的特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简述学习迁移的理论有哪几种1正迁移和负迁移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4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简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的理论?

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简述智力技能的特征1观念性2内潜性3简缩性

简答技能的作用1技能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对有关知识的掌握3技能的形成也有利于智力、能力的发展

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型阶段、自动化阶段

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能利用细微线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如何培养动作技能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示范与讲解、练习与反馈

简述品德的特点1稳定性、个别性、自觉性

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联系1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2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3个人品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同时她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区别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2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的一部分3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4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简答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简述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过程1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作出评价2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3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4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简述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哪几个时期1无道德信念时期2道德信念萌芽时期3道德信念开始确立的时期

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的特点1有意识地心理2社会性的心理3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简述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1

(1)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先天在心理发展中起基础作用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人的身心发展是主动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促成的(4)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1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和结果。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1强调遗传伊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先前遗传素质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心理成熟的结果,外界和教育所以的作用甚微。

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一被决定了,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和延缓先天素质的自我展开,而并不能改变其本质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1它片面和机械地强调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极端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及遗传素质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的作用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体心理的发展就是主体客观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建构心理结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个体心理法杖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心理构建过程。

认为心理发展设计四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通过临床观察以及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在批判罗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社会文化北京队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决定理论。

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经过一系列决定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心理发展经历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以及都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其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的完成。

把人的发展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并且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帮组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面向全体的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

意志健全

人格完善

自我意识客观

人际关系协调

反应适度

如何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广交朋友,与人为善

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1使教师真正体验工作价值2使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化3适当地增加一些工作的难度4给教师应有的自主权5将教师的能力与发挥与兴趣统一起来6及时运用信息反馈机制

教师威信的形成因素1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教师威信形成其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包括:

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得体的风貌、良好的第一印象

综合应用

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②要由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学生的个别的指导,有针对想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品质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论述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①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②培养学生对记忆内容的兴趣③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④对记忆材料的充分应用⑤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⑥交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⑦科学用脑、合理用脑⑧树立记忆的信心。

3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①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②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维活动③提高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策略④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⑤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⑦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品质⑧提供创造性活动条件,让学生大胆创造.

4试论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①创造动机强度的影响②知觉情景的影响③思维定势的影响④功能固着的影响⑤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⑥已有知识的影响⑦人格的影响.

5试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①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要尽量防止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的干扰b新颖的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d培养学生兴趣e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保持乐观态度和健康的体魄防止疲劳②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a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b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c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d正确组织课堂教学e组织学生实际操作③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6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①明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意义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③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儿童积极思维④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⑤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7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①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②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③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④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⑤根据学生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8如何对中小学生不良情绪进行调节①矫正错误的观念②不要简单禁止、应善于疏导③不要损伤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④科学正面引导、利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5帮助学生扩大胸襟.

9试述影响中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②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3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10试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能力①在教育与教学中培养②在实践活动中培养③在勤奋努力中培养.

11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对胆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和主动的心理品质,防止粗暴、任性、高傲等人格特点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宜用“以柔克刚、热心肠、冷处理”等有效方法:

保持平静,轻声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对他进行教育切忌急躁。

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足智多谋等心理品质,防止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的产生。

对多血质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刚柔交错”。

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工作踏实等品质,注意防止墨守成规、执拗、冷淡、迟缓等品质,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当注意培养高度的灵活性,积极性,杜绝可能发生的淡漠和萎靡不振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里的产生。

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