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085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docx

法考《法理学》练习题集第464篇

2020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分别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后甲在乙知情但不同意的情况下,为帮助妹妹获取贷款,将自有股份质押给银行,乙以甲侵犯其股东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一12题,单选)

A、担保关系是债权关系的保护性法律关系

B、债权关系是质押关系的第一性法律关系

C、诉讼关系是股权关系的隶属性法律关系

D、债权关系是质押关系的调整性法律关系

-----------------------------------------------------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

B

【解析】:

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

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法的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它的典型特征是一方主体(国家)

-----------------------------------------------------

2.《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法的解释的方法与位阶

【答案】:

D

【解析】:

①A选项正确。

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可以直接适用,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

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定的法律规则。

该规定内容明确,可以直接适用,属于确定性法律规则。

②B

-----------------------------------------------------

3.《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

“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

”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

“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

”第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

“坚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罪恶。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

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

C、《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

D、《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

-----------------------------------------------------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法的特征

【答案】:

B

【解析】:

①A.C.D选项均正确。

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

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与宗教密不可分;严格维护种姓制度;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

注意,法律的产生过程,就是从早期的与道德、宗教浑然一体,到近现代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因此,古代法学家一般强调法律和道德相互融合,而近现代法学家则更注意两者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一般通说认为,法律史最低限度的道德。

②选项B错误。

只要是法律,就必须具有国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56条规定:

“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该条,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该条是一条非规范性条文

B、该条表述了一条法律规则

C、该条体现了法的时间效力

D、非规范性法律条文独立存在没有意义

-----------------------------------------------------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B

【解析】:

①条文和规范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条文是表达规范的形式,规范是条文表达的内容。

条文分为规范性条文与非规范性条文。

规范性条文主要是表达规范,包括规则与原则。

而非规范性条文主要是表达技术性规定,例如表达法律的生效日期、事实概念等。

本条表达了生效日期,属于非规范性条文。

故A选项正确。

②该条文表达的是生效日期,属于技术性规定。

故B选项错误。

③法的时间效力包括生效、失效、法的溯及力。

此处表达了法的生效时间。

C选项正确。

④非规范性法律条文主要表达法律的技术性规定,包括制定机关、生效日期、特定的法律术语等。

-----------------------------------------------------

5.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

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

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14年卷一12题.单选)

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

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

-----------------------------------------------------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步骤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

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故原告的所谓悼念权,并非法定权利,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资料。

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B项正确。

法律人在适用法律过程中,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案件事实,都是用来向法律决定提供支持程度不同的理由。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适用过程就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

法官判决的过程就是一个法律适用过程,故D项正确。

-----------------------------------------------------

6.关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就是法的调整对象,即不同的社会关系

B、法律体系又称为国内法体系,因此,一切国际法均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内

C、行政法部门是由相关行政法规构成的

D、同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可能会包含不同法律部门的规范

-----------------------------------------------------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答案】:

D

【解析】:

①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是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

故A选项错误。

②法律体系一般指国内法,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

但是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有可能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

国际公法之所以不在法律体系之内,是因为国际公法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国内法则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故B选项错误。

③我国的法律体系横向上划分为七个部门,纵向上划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法规等多个层级。

理论上每一个部门都可能含有多个层级,行政法部门也不例外,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法规等多个层级

-----------------------------------------------------

7.下列关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由于部分宗教教规与国家法律存在抵触,公民能够以信仰宗教为由,回避国家部分法律的强行性规定

B、公民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法律保护公民正常合法的传教活动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D、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实行宗教同国家政治生活及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

【知识点】:

第4章>第5节>法对宗教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考查法律与宗教。

A选项错误,公民不能够以信仰宗教为由,回避国家部分法律的强行性规定。

-----------------------------------------------------

8.赵某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被立案侦查,在此期间逃往A国并一直滞留于该国。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5年卷一13题,单选)

A、该案涉及法对人的效力和空间效力问题

B、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原则,赵某不在中国,故不能适用中国法律

C、该案的处理与法的溯及力相关

D、如果赵某长期滞留在A国,应当适用时效免责

-----------------------------------------------------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

A

【解析】:

法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谁有效力,适用于哪些人。

法的空间效力,指法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

该案涉及我国法是否对赵某适用,也涉及我国是否在A国有效力,故A项对。

赵某的走私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根据属地主义原则,应当适用中国法律,故B项错。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本案不涉及法的溯及力,C项错。

时效免责,即法律责任经过了一定的期限后而免除。

《刑法》第88条第1款规定: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

-----------------------------------------------------

9.有关法与科技的说法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人们的法律意识常常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

B、法律可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商品成果化

C、科技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

D、目前我国没有有关科技的法律法规

-----------------------------------------------------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法与科学技术

【答案】:

D

【解析】:

D选项错误,科技法日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10.关于英美、大陆两大法系特点的表述有:

①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②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③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④法官对法律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⑤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⑥以演绎法为主要推理方法;⑦诉讼程序传统上倾向于职权主义,法官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下列哪一归纳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20题,单选)

A、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

①③⑥⑦

B、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

②④⑤⑦

C、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

①③④⑤

D、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

②③⑤⑦

-----------------------------------------------------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大陆的法系和英美法系

【答案】:

C

【解析】:

①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②是大陆法系的特点;③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④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⑤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⑥是大陆法系的特点;⑦是大陆法系的特点。

故C项应选。

-----------------------------------------------------

11.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

“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乙各执一份,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12题,单选)

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

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

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

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

-----------------------------------------------------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D

【解析】: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属于法律规范,应当由法规定。

本题题干所问的是“该条款”是什么?

而该条款只是合同条款而已。

该条款没有规定什么法律原则,也没有规定任何权利义务,故A项错误,C项错误。

甲、乙签订的是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并不是在处理什么案件或者纠纷,故“该条款”也不是在表述什么案件的事实,排除B项。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均表明D项正确。

-----------------------------------------------------

12.有学者这样解释法的产生:

最初的纠纷解决方式可能是双方找到一位共同信赖的长者,向他讲述事情的原委并由他作出裁决;但是当纠纷多到需要占用一百位长者的全部时间时,一种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成为必要了,这就是最初的法律。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13题,单选)

A、反映了社会调整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规律

B、说明法律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

C、看到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在法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D、强调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法的产生

【答案】:

A

【解析】:

法律并不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比如在原始社会,习惯是首要工具;在古代中国,道德是首要工具。

故B项错误。

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经济政治因素在法产生中的作用。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法律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这一点。

该学者解释仅仅是反映了个案处理到普遍处理的转变,故A项正确。

-----------------------------------------------------

13.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

“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

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

”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

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

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

(2012年卷一14题,单选)

A、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

B、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

C、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

D、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

【知识点】:

第3章>第6节>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

【答案】:

B

【解析】:

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的“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其中“最终”二字,表明其解

释优于其他任何人的解释,显然是宣称某商场自己具有解释权,且其解释具有最终效力。

这很显然是一种“正式解释权”的宣称。

故A项错误。

哪些商品以及这些商品何时参加促销,某商场与刘女士约定不清而发生争议。

若任由某商场确定,显然有损刘女士的权益,故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决双方的纠纷,故B项正确。

所谓法定解释,是指具有解释权的人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当事人当然不享有此种解释权,故C项错误。

“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要求当事人享有权利时,必须履

-----------------------------------------------------

14.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是社会法学派的观点

B、非实证主义不承认“社会是法律的前提与基础”

C、分析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

D、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主要的划分标准是:

是否认为法和道德之间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法的概念的学说

【答案】:

B

【解析】:

考查法的概念。

B选项错误,无论是实证主义还是非实证主义都承认社会的基础性和前提性。

-----------------------------------------------------

15.下列有关法的价值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自由是法律的最高价值,所以自由是绝对的不可以被任何东西限制

B、人权既可以作为道德权利,也可以作为法律权利

C、作为法的价值的正义主要涉及的是分配正义

D、秩序处于基础地位,必须受到正义和自由价值的限制

-----------------------------------------------------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

A

【解析】:

考查法的价值。

A选项错误,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并不是绝对自由。

-----------------------------------------------------

16.法律格言说:

“紧急时无法律。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法以社会为基础

【答案】:

B

【解析】:

紧急时无法律也可以为“必要时无法律”。

这句格言产生于中世纪教会法,其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实施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

这句格言是法律中紧急避险规定的来源,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①A选项错误,紧急状态下不是不存在法律,而是说人们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可以采取一般情形下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并且不受法律的惩罚。

-----------------------------------------------------

17.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张某与李某有仇,一直想要杀死李某,但是看到刑法关于故意杀人应判处死刑的规定之后,打消了杀死李某的念头。

这主要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王某多次利用所画人民币刻制印版制造假币,并在自己使用的同时,将人民币散发给其他村民盖房修路,村民们对王某十分感激。

其后,王某制造假币一案被侦破。

虽然村民屡次请愿,但王某依然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

这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C、赵某欠孙某人民币100万元,并以某处房产作为抵押,到登记机关登记抵押权。

一年后,赵某经营生意亏损。

孙某经咨询律师,发现自己可以就抵押房产之价值优先受偿,故

-----------------------------------------------------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法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考查法的规范作用。

D选项错误,吴某因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正当性,并积极表现,这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

18.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B、不同时代对人权的理解大致相同

C、并非人权的所有内容都由法律规定

D、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应该享有或者享有的权利

-----------------------------------------------------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

B

【解析】:

B选项错误,不同时代对人权的理解和使用都会有差异。

-----------------------------------------------------

19.下列有关法律规则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民法总则》第40条规定: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该规定为授权性规定

B、《民法总则》第57条规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该条文属于规范性条文

C、《计量法》第32条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丁-业系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制定。

”该条文表述的为委任性规则。

D、《商业银行法》第17条第1款规定: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B

【解析】:

考查法律规则。

从表述内容来看,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和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的条文为非规范性条文。

-----------------------------------------------------

20.某工厂擅自向河流中排放未达标的污水,被当地环保局处以5万元的罚款。

该工厂与环保局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下列哪种法律关系?

(  )

A、绝对法律关系

B、隶属性法律关系

C、第一性法律关系

D、调整性法律关系

-----------------------------------------------------

【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