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198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docx

版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表格版第五单元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第12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坐井观天》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

边读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思考方法。

重点:

学习生字,掌握“坐井观天”的含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青蛙与小鸟的几次对话的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导入

1.观察引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课件出示小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及动画。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谈话引入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感知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自主读书进行整体感知,尊重个性,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认读。

2.请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

(识字形式活泼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为识字本身服务。

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

(四)、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错字、漏字。

2.请同学各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多种方式练读全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增强读书的效果。

(五)、写字

1.测试要求会写的字并组词。

井(水井)沿(井沿)渴(口渴)话(说话)

观(观看)答(回答)喝(喝水)际(一望无际)

2、观察字的结构。

①左右结构的字:

沿、抬、际、渴、错、喝、话、哪

②上下结构的字:

答、弄

③半包围结构的字:

还(先写“不”)

3、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加强同桌的互相评价,促进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第12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坐井观天》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

边读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思考方法。

重点:

学习生字,掌握“坐井观天”的含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青蛙与小鸟的几次对话的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二)、朗读课文,回答老师问题。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出示课件,出现青蛙在井底跳动的画面)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老师出示小鸟飞到井沿的动画图片,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

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课文对话,学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

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

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

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学生对照课文思考,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

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

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

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

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

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第13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寒号鸟》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10个生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重点:

识记生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谈话揭题,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寒号鸟”,引导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的一种鸟吗?

(课件出示寒号鸟,师简介寒号鸟)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寒号鸟有关的童话故事,题目叫《寒号鸟》。

相信我们学习这个故事后从中定能明白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按照下列提示自学课文。

(适时出示课件)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对字音,自主识字。

(2)读通课文,同桌合作,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填空:

这篇童话写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

2.交流自学情况。

(1)教师范读课文(故意将本课的生字读错),生听后正音。

(2)出示本课15个生字卡片,指生读,他生评议正音。

(3)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

(教师点拨:

缝是多音字,本课读“fèng”;腊是边音;劝的介母是u)开展多种形式的认读,巩固生字。

(4)指生读画出的词语,一生领读,全班跟读。

(5)指生填空并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面、阵、朗、苦”等八个生字。

2.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3.师重点指导:

“朗”字的左半部分不是“良,提醒学生“夜”是上下结构,单立人不是它的部首,“却”字右边是单耳。

4.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第13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寒号鸟》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10个生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重点:

识记生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生开火车读认。

2.你知道故事的结局寒号鸟怎么样了?

生答,板书:

冻死了

二、合作探究,找出寒号鸟的死因。

(一)寒号鸟冻死了,是什么造成了它的死?

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生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一:

懒惰

(1)生说,课件适时出示句子“山脚下有一道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学生自由说,讨论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2)齐读这句话。

(3)小结:

仅是一道缝就能让我们看出了寒号鸟的懒惰。

(板书:

懒惰)

3.继续交流二:

不听劝告不垒窝

(1)生继续说,课件适时出示句段: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喜鹊说:

“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2)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指生说。

师相机板书:

勤劳 垒窝 玩睡

自由读——指读——分角色读——齐读。

相机指导朗读:

喜鹊的话要诚恳;寒号鸟的话要不礼貌、懒洋洋、满不在乎。

(3)这段话让你看出了寒号鸟的死因是什么?

生自由说——同桌表演读——同桌上台表演读,生评议。

(4)小结:

是呀,不听劝告,只知道睡觉和玩乐,懒惰成性不垒窝,寒号鸟能不被冻死吗?

4.继续交流三:

得过且过

(1)生接着说,师出示课件: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

“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

“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2)生读句子,师引导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3)生说原因,同桌合作读好对话——展示朗读——指名分角色对读。

(生评议)

(4)师小结:

不听劝告,十分懒惰、得过且过的寒号鸟呀,你的死是你自己造成的!

(二)寒号鸟冻死了,还有什么造成了它的死?

请同学们再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生再读课文,小组内展开讨论。

2.交流:

寒冷的天气

(1)小组指派一名学生说,师出示课件(文中五、八自然段),播放寒风呼啸的录音。

(2)自由读后指生读,播放音乐,师引导生互动,体会天气的恶劣:

这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

相机板书:

直打哆嗦 哀号 师提示“哀号”中的“号”这个多音字读“háo”。

(3)出示短语:

冻得直打哆嗦 冷得像冰窖 谁能照样子说一说?

随机教学形容词短语。

生说师整理:

热得直冒汗 急得直转圈 胖得直喘气 热得像蒸笼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胖得像肥猪……

(4)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他生补充、评议。

(5)是呀,这天气是那样的寒冷,没有窝的寒号鸟是在寒风中冻得受不了了才想到明天就做窝,而勤劳的喜鹊在这样的天气下是怎样的呢?

生说,师板书:

住暖窝

(6)分组读——表演读。

生评议——齐读。

(7)师小结:

寒号鸟死了,它是冻死在寒冷的冬天里,与其说是寒冷的天气冻死了它,不如说是懒惰害死了它!

这就是懒惰与勤劳的不同结果!

三、总结深化,延伸寓意。

1.第二天喜鹊在枝头呼唤着寒号鸟,当它发现寒号鸟已经死了,它会说些什么呢?

2.分角色扮演朗读。

3.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你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吗?

板书设计

13 寒号鸟

寒号鸟        喜鹊

不能 懒惰    要 勤劳

 玩睡        垒窝

直打哆嗦 哀号    住暖窝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第14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我要的是葫芦》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什么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

了解课文内在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文中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葫芦藤上长着葫芦,引导生认识并学习“葫芦”二字,告诉学生“芦”在这个词里读轻声。

2.生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这个人的葫芦长得怎么样?

他为什么要葫芦?

他要到了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正确读课文。

2.指生分段读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同桌合作,互相帮助读熟课文,寻找问题答案。

4.你能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生简述,师引导说通顺)

三、细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

刚才有同学想知道种葫芦的人的葫芦长得怎么样?

谁找到了答案,在哪找到的?

2.生答后,出示课件展示第一幅插图,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边欣赏画面边听读。

3.出示生字卡片:

“藤、谢”识字记形、组词。

4.课件出示填空:

________葫芦藤上长满了______,开出了几朵________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________。

多么________小葫芦哇!

让学生填写,强调重点词语。

5.葫芦为什么能长这么可爱?

生读句子,师引导弄清葫芦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联系。

相机板书:

长叶 开花 花谢 结出小葫芦。

6.现在有谁能告诉我:

他为什么要葫芦?

生答后指导朗读。

(注意读得美、可爱,让人喜欢)

(二)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

这么美的小葫芦,那个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了吗?

从哪一段可以看出?

2.(适时展示课件:

书中第二幅插图)生观察画面齐读本段。

3.出示生字卡片:

“蚜、慢”识字记形,组词。

4.生再读本段,质疑:

他的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三)合作学习二、三自然段。

1.是呀,他的葫芦为什么会落呢?

大家再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2.生读后,同桌讨论交流。

3.指生回答,相机出示生字卡片“啊、盯、赛、感、怪”,生识字记形,师引导组词。

4.那个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又说了些什么?

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强调“盯”(可用换词比较法),引导理解“自言自语”。

生齐读本段。

5.课件出示第一组句子,小组展开讨论:

比较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意思是否相同?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引导交流:

这一组前面的感叹句能让人感受到种葫芦的人一点都不在乎叶子上长虫子。

这一组句子中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

6.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注意读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的不在乎和对小葫芦的喜爱)

7.种葫芦的人看着叶子长了蚜虫不管不治,眼中只有葫芦,我们来听听邻居是怎样对他说的吧。

面对邻居的劝告他又是什么表现呢?

课件播放第三段录音,生听后回答。

8.课件出示第二组句子,小组再展开讨论:

这两个句子意思和语气是否相同?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组选派生回答,师引导:

这一组前面的反问句能让人感受到他不是在问,而是在强调叶子上的虫不需要治。

两个句子的意思还是相同的。

9.分角色朗读这段中的对话,引导读出情感。

(邻居:

诚恳的劝告;种葫芦的人:

满不在乎、固执)

四、整体欣赏,感悟拓展。

1.多媒体配乐,生朗诵全文。

2.总结种葫芦的人没得到葫芦的原因。

同学们,当这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有了蚜虫,他说——当邻居劝他治一治蚜虫时,他说——就这样,没过几天,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地都落了。

3.种葫芦的人错在什么地方?

(不懂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听邻居的劝告)

板书: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不听劝告

4.种葫芦的人看见小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谁读得准?

出示课后要写的生字卡片“棵、谢、想、盯、言、邻、治、怪”,生读准音。

2.谁会发现?

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偏旁,说说哪些字同结构。

3.谁会看?

师范写,生观察,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师重点讲解“言”第一横要长,下面两横短。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口语交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商量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与人商量。

重点:

在情景中练习商量。

难点:

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情境启发,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下面场景:

同学们,在我们身上是不是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或类似的情况?

(1)体育活动课上,一个同学想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可是小伙伴们却都不同意。

(2)语文课上要写字,可一个男孩的文具盒忘带了。

(3)老师让一个女孩坐在最后一排,帮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是她坐在后面看黑板上的字不是很清楚,又不敢说。

2.学生积极交流:

遇到这些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3.生回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类似情景,体验不会与人商量所带来的困难。

师相机板书:

学会商量

二、积极参与、大胆实践。

1.角色对比、归纳方法:

(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与小丽调换值日的场景。

遇到类似的事情怎样说才能把事情圆满解决呢?

请看两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男孩对小丽说:

“嗨,我今天有事……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时间,你反正动作快……不会不同意吧!

”小丽说:

“对不起,我有事不能和你换。

”男孩:

“我就知道你是小气鬼。

一个女孩对小丽说:

“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

今天我过生日想早点回家,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你看行吗?

”小丽说:

“好的,我愿意。

”女孩:

“太谢谢你啦!

(2)师问:

小丽为什么不同意小男孩却同意小女孩呢?

引导归纳方法:

说话必须有礼貌。

要用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说话。

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必须说清楚理由。

说话的时候不能吞吞吐吐,要明白流畅。

2.再设情境、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两幅场景画面。

遇到类似的情况会用正确的方法与人商量吗?

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多借几天。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2)小组选一个场景演一演,老师巡视指导。

(3)师生对演两种场景。

三、总结谈话。

你们看,小小的一句话就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困难,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可要多注意说话的方法呀,总之,待人有礼、说话清楚是最重要的。

不过,要知道如果商量的结果是没有成功,我们也要对人有礼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左右结构中左右长短不一的字。

2.能通过扩句让句子更具体生动。

积累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重点:

识字、写字、学会扩句、背诵古诗。

难点:

关于语言的四字词语的理解,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锋(刀锋)(锋利)

蜜(采蜜)(蜂蜜)

蜂(蜜蜂)(黄蜂)

幕(开幕)(闭幕)

扫(扫地)(打扫)

慕(羡慕)(爱慕)

墓(扫墓)(墓地)

抄(抄写)(抄录)

炒(炒菜)(吵闹)

2、读生字:

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不言不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

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左右结构中左右长短不一的字。

2.能通过扩句让句子更具体生动。

积累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重点:

识字、写字、学会扩句、背诵古诗。

难点:

关于语言的四字词语的理解,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预设

个性调整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

《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

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

骑驴

1、读一读。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

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

他自言自语地说:

“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

“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

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

“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

”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很生气地说:

”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面跑。

”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

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

“有驴不骑,多傻呀!

”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

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

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师小结。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