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1973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0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时山岳汇总.docx

第1课时山岳汇总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3.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

1.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

2.这些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热带雨林景观,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年降水总量达2000毫米左右。

植物茂密,种类丰富,乔木高大分层,有的可以分为4~5层,终年常绿;林内阴暗潮湿,叶尖有滴水现象,所以称为雨林。

由于植物种类多,果实丰富,动物也相当多,代表性动物主要有猩猩、河马等。

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

总之,该区的自然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整体性相协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

 

“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1.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

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问题:

1.若图中森林植被大量砍伐,地理环境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若图中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1.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径流量变化增大,地下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或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产生影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退化。

2.河流上中游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泥沙淤积又不断抬升下游河床,影响地表水系的演化,还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升高,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时,下游地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

为什么?

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

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异性图”

(提问)

1.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带类型?

2.图中大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地带?

3.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举例说明。

1.地球陆地表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箭头所指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

如热带草原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等景观的差异。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A组:

1.如果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沿途自然景观将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3.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

从海南岛到漠河,自然景观大致依次为:

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

这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原因是从海南岛到漠河,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以热量为主。

纬度地带分异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形成不同的热量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影响。

B组:

1.分别沿两条路线依次找出自然带:

(1)在我国沿北纬40°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

2.引起上述两条路线自然带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干湿地带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

1.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5°N向东到中亚,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这两条路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这种规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量由多到少。

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显著。

(提问)

1.纬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2.干湿度地带分异,为什么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1.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

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2.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

这主要是因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既有面积广大的陆地,又有面积辽阔的海洋。

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

列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分布特征

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分布

地区

举例

共性

更替方向

延伸

方向

分异

基础

影响

因素

都是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纬线

方向

热量

纬度

位置

低、高纬度地区

非洲沿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

方向

水分

海陆

位置

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承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都是水平方向的分异规律。

在地球表面上有许多高大的山岭,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

C组:

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存在什么差异?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图”

山地垂直分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水热组合的变化引起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过渡)这种垂直方向的演变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极为相似.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于纬度的变化导致了热量的变化;

垂直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热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因而垂直分异与纬度分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正如下面这句话:

“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自然带垂直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所出现的水平自然带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都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1)为什么低纬和高纬地区自然带东西延伸,而中纬地区自然带东西更替?

2)读图说出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类型

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由低纬到高纬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3)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随纬度由低到高如何变化?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是否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不一样。

亚热带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东岸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比较自然带与气候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

气候带只反映气候规律,自然带反映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构成的自然环境整体;

联系:

气候是构成自然带的最活跃的因素,气候带是划分自然带的基础;

1)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特征有何不同?

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每一个自然带都具有相应的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和代表性土壤。

其中,气候是最基本的要素和因素,植被是最显著的标志。

纬度带

自然带

构成要素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低纬度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荒漠土

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荒漠土

高纬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或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冰沼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未发育

讨论:

森林自然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分类、植被特征等

自然带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分类

植物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降水量较少

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

以森林为主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

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热带草原、温带草原

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降水量稀少(少于250毫米/年),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

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数量很少的旱生小乔木、苗木或仙人掌类植物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我国南北方的作物熟制有很大的差异,由北方的一年一熟向南过渡到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以至一年三熟。

2.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我国北方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南方则以水田为主,农作物种类也有很大的不同。

3.我国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从华北到东北,河流的结冰期变长。

在大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