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185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5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ijingdayin21 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 1.docx

yijingdayin2115《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A1

2.1声的产生和传播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3.阿凡提遇见巴依老爷在吃鸡,说到:

“好香的鸡呀!

”巴依老爷说:

“鸡的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闻到了就要付钱给我!

”阿凡提拿出钱袋摇了摇说:

“钱币的响声是钱的一部分,你听到了我就付过钱了!

”关于这段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能闻到鸡的香味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C.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只与钱币的振动有关

4.(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5.(2012•聊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咅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6.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7.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8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

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9.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

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10.(2010•湘西州)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  )

 

A.

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

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

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

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11.(2010•厦门)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3.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4.(2010•哈尔滨)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15.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7.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8.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吹着的哨子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关闭的收音机

D.

敲击的水瓶琴

20.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有四个实验现象: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_________ .

2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 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3.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 .宇航员在太空中 _________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需要通过 _________ 进行交流.

24.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上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1),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至少写2条.

(1) _________ ;

(2)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5.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受到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

②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拨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铃声逐渐微弱,直至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③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拨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

(1)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

答:

 _________ (填序号).

(2)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

 _________ (填序号).

26.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__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_______.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_______.

27.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 ;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能在 _________ 中传播.

(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 _________ ,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 _________ 传播.

28.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会跳跃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起大爆炸.距爆炸地点70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km~160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奇怪的是,从半径l60km~300km的范围内,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

经探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气温高,声速大;气温低,声速小.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挑温度低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比较复杂,这里的温度高,那里的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一会儿又拐向地面.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会跳跃的现象.

(1)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范围,哪一个区域的温度最高?

(2)《枫桥夜泊》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唐诗,如图所示,试用上文中提到的知识说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

2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根据表格中的规律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_________ m/s.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表格中你的发现,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_________ .

30.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_________ m/s.

 

2.1声的产生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考点:

物理学方法;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转换法。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解答:

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

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乒乓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乒乓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

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D.

点评:

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

 

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考点:

物理学方法;声音的产生。

803917

分析:

了解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知识;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信息和定位

解答:

解:

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故选D.

点评:

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学生要掌握声音知识,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

 

3.阿凡提遇见巴依老爷在吃鸡,说到:

“好香的鸡呀!

”巴依老爷说:

“鸡的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闻到了就要付钱给我!

”阿凡提拿出钱袋摇了摇说:

“钱币的响声是钱的一部分,你听到了我就付过钱了!

”关于这段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能闻到鸡的香味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C.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只与钱币的振动有关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

解:

A、B、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D、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钱币在振动,钱币的响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热学、声学一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4.(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解答:

解:

A、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确;

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故C错误;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基础性题目,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5.(2012•聊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咅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声音是由于物质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进行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也能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故C错误;

D、人的音调不可能都是一样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声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

 

6.(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答此题需掌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解答:

解:

A、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合题意.

B、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C、鼓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不合题意.

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剧场的混响时间不同,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双耳效应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7.(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要知道: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解答:

解:

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关键是搞清楚在发声时,是哪个物体在振动是一道基础题.

 

8.(2011•南平)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

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考点:

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803917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解答:

解:

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

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

 

9.(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

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不合题意.

B、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不合题意.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说明了音叉在振动.符合题意.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铁中传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中传来.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产生、传播、速度和声音能传播能量,要注意区分.

 

10.(2010•湘西州)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  )

 

A.

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

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

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

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飞行物一般都是由翅膀振动发声的进行分析.

解答:

解:

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的振动产生的,因此A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11.(2010•厦门)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转换法。

分析:

将纸盒上的小纸片的跳动与音乐即声音联系起来,即可得到实验的目的.

解答:

解:

A、在实验中,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扬声器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也可理解为放大法.扬声器振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可知A正确.

B、要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实验中应体现人耳与声源之间介质的有无及种类,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B错误.

C、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应重在体现物体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C错误.

D、要研究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实验中要出现这两种声音,然后加以比较,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将纸片跳动与听到声音这两个实验现象联系是确定实验探究目的关键.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