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17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docx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龚美霞可编辑范本

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

龚美霞

[摘要]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系开级配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

结合实际工程,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验证、现场摊铺和碾压等方面介绍OGFC排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关键词]OGFC排水沥青路面城市道路  配合比设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道路发展迅速。

路面抗滑能力一直是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雨天,路面降水来不及排除而在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减小了摩擦系数,容易造成滑溜而出现交通事故。

如何改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我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开始进行探索,“七五”期间对抗滑表层重点进行研究,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AK抗滑表层、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大空隙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GFC等抗滑路面级配类型.

2004年9月出版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提到了OGFC,说明这种路面已经引起我国重视。

本文依托武汉大道高架桥工程对OGFC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总结。

二、依托工程情况

武汉大道(长江二桥~岳家嘴立交)现状为徐东大街,它位于武昌西北部,长江之畔,东湖之滨,是武昌地区不多的几条与汉口紧密相连的重要过江干道,交通功能十分突出。

它全长2。

39km,红线宽60m,现将它改造成上面层为5cm厚的多孔质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路面。

三、OGFC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围绕目标空隙率进行,确定混合料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

传统马歇尔方法不能直接用于OGFC配合比设计,而其它方法如GTM设计方法、Superpave设计方法在国内尚处于消化研究阶段。

1、材料选择

1.1粗骨料

OGFC混合料粗集料达到80%左右,由粗集料形成骨架成骨架空隙结构,所以,粗骨料的性能好坏是关系到混合料性能好坏的关键,其性质、形状及级配对OGFC混合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粗集料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集料的岩性,岩石是酸性还是碱性,所生产的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有很大的不同,工程上根据石料化学成分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来划分岩性,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的为酸性石料,小于52%的为碱性石料。

当碱性石料与沥青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吸附反应,在沥青与矿料接触面上形成新的化合物,对于保持混合料的水稳性有利。

而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差,遇水易剥落.

石料的颗粒形状对混合料的性能关系密切,压制成的碎石形状近似立方体,表面粗糙、棱角分明为最佳集料,对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OGFC路面粗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规范

石料压碎值

%

≤20

T0316-2000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0

T0317—2000

视密度

t/m3

≥2。

5

T0304-2000

吸水率

≤2。

0

T0304—2000

对沥青粘附性

5级

T0616—1993

坚固性

≤12

T0314—2000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10

T0312—2000

软石含量

%

≤5

T0320—2000

石料磨光值

BPN

≥42

T0321-1994

石料冲击值

%

≤28

T0322-2000

本项目粗集料全部安徽庐江料场,粗集料分别为5~10mm、10~15mm、两档规格,粗集料检测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1.2细集料

细骨料在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然而细集料对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较大.在欧美,细集料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的轧制砂代替天然砂,其理由是,天然砂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而且砂的颗粒基本上是球形颗粒,对高温抗车辙能力不利,根据有关研究可知,天然砂掺量每增加1%,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降低4%。

而轧制砂是破碎得到的,表面特别粗糙,对提高马歇尔稳定度及动稳定度效果明显。

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有适当的级配,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OGFC路面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如下表:

OGFC路面细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规范

含泥量

%

≤1

T0333—2000

坚固性

%

≤12

T0340—1994

视密度

t/m3

≥2。

T0328-2000

砂当量

%

≥60

T0334-1994

本项目细集料杨新料场生产的石屑,细集料为0~5mm。

细集料检测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天然砂全部采用浠水巴河砂场生产的河砂,细度模数为2。

4,为中砂。

1。

3 沥青

沥青混凝土是由沥青胶结料与矿料组成的路面材料,胶结料的性能对混合料影响很大。

OGFC路面由于混合料粗颗粒过多,细颗粒太少,虽然能形成骨架,但颗粒之间不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嵌锁作用,混合料的强度受结合料的粘结影响很大,所以要求沥青具有很高的粘性,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

OGFC混合料所用沥青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沥青粘性好,具有高粘韧性,高韧性。

2、优良的抗老化性能。

3、与集料的强粘附性。

铺筑OGFC路面,采用普通沥青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要得到性能良好的结合料,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

0。

1mm

≥40

软化点(TR&B)

≥85

延度(15℃)

cm

≥90

闪点

≥260

薄膜加热试验质量损失率

≤0.05

薄膜加热针入度比

%

≥65

℃粘韧性(25℃)

N·m

≥20

℃韧性(25℃)

N·m

≥15

℃60℃粘度

Pa·s

≥100000

注:

℃为区别于普通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要求的试验项目。

本项目沥青全部采思立特SBSI—D改性用沥青,各项试验指标符合要求。

2、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主要围绕如何获得目标空隙率,同时保证一定的路用性能进行矿料级配选择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不能直接用于OGFC配合比设计。

但由于OGFC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仅飞散试验涉及路用性能,不能很好反映混合料其它性能,所以还需要采用马歇尔试验检测其力学性能。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选择目标空隙率、根据确定的级配范围初拟级配、按照马歇尔方法制备试件、选择空隙率达到目标要求的值的若干沥青用量、对混合料进行流淌试验、对成型的试件进行飞散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范围、根据混合料性能特征综合确定满足透水性、耐久性及强度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如图: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3、配合比设计实例(以OGF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例)

OGF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4、《武汉市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定》(WBJ201—2004)

5、在沥青混合料时间的成型过程中,理清加热温度为1650C~1750C、矿料加热温度为1800C~2100C,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为175℃~1850C、成型温度为1650C~1750C

6、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实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体积法测定.

二、试验内容

1、原材料试验

对安徽庐江料场提供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及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吸水率。

2、OGFC-13型排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

在规范要求OGFC—13型级配范围基础上,对设计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并对OGF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水稳定性检验。

三、计算说明

1、矿料全体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sb

Rsb=100/(P1/r1+P2/r2+···+Pn/rn)

式中:

P1、P2、···、P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

 r1、r2、···、r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2、矿料全体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rsa

Rsa=100/(P1/r,1+P2/r,2+···+Pn/r,n)

式中:

P1、P2、···、Pn-——--—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

r,1、r,2、···、r,n-—-—--各种矿料按试验规程方法测定的表观相对密度.

3、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rse

rse=C×rsa+(1-C)×rsb

式中:

rse-——--—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C——----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

 rsa--———-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4、合成矿料的吸水率(%)WX

WX=(1/rsb-1/rsa)×100

5、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rti=(100+Pai)+[(100/rse)+(Pai/rb)]

式中:

rti---——-相对于计算沥青用量Pai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Pa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r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

   r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

6、连通空隙率(%)

   游标卡尺测定的试件体积—(空中重量-水中重量)

连通空隙率=-——----—————-—-———————×100%

    游标卡尺测定的试件体积

7、试件的空隙率VV(%)

VV=(1-rf/rt)×100

式中:

rt-———-—-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

8、暂定油石比的计算方法见式

(1)、式(2):

暂定油石比=假定沥青膜厚度(1。

1μm)×矿料表面积   式(1)

矿料表面积=(2+0.02a+0。

04b+0.08c+0.14d+0.3e+0.6f+1。

6g)/48。

74式

(2)

式2中的a、b、c、d、e、f、g、为累积通过质量百分率,其与筛孔尺寸关系如表4.

筛孔尺寸(mm)

4。

75

2.36

1。

18

0.6

0。

0。

15

0。

075

筛孔累计通过百分率(%)

a

b

c

d

e

f

系数

0.02

0.04

0.08

0.14

0.3

0.6

1.6

四、试验结果汇总

(1)各种集料筛分试验结果       表1

孔径(mm)

16。

0

13。

2

9.5

4。

75

2.36

1.18

0。

3

0。

3

0。

15

0。

075

10~15

100

79.6

1。

0。

1

0.1

0.1

0。

1

0.1

0。

1

0.1

5~10

100

100

90.9

0。

0。

5

0.5

0。

5

0。

5

0.5

0.5

0~5

100

100

99.3

97。

7

602

32.9

16。

0

6.3

3.2

1。

7

100

100

100

94.2

82.5

69.5

51.9

18.1

2.2

0.3

矿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7.6

86。

5

(2)OGF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及设计结果  表2

筛孔尺寸

16。

13。

2

9。

4。

75

2。

36

1。

18

0。

0。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