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97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docx

政治唯物论与认识论题

 

1.(2010·江苏单科)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2.(2010·安徽文综)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某校高二

(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

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乙同学:

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

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馆的建筑和装饰大量使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介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2)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

 

(3)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

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3.近年来,我国掀起新一轮区域开发开放热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国家着眼全局,立足各地实际,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着力点,陆续批准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科学发展规划。

同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也获得国务院批准。

这一系列的区域科学规划将会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推进区域科学发展规划的唯物论依据。

 

材料二 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省长姜大明指出,要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省委书记姜异康强调,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着眼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2)分析山东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答案 

(1)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

3.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国家立足实际陆续批准一批区域科学发展规划。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规划将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

国家批准科学发展规划。

(2)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坚持科学执政。

②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时政热点聚焦

推进区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背景材料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阐述

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2010年,国家已先后批准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现在国家的区域发展布局已经是全面开花: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中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

材料二 进一步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1)2009年9月9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会议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针政策和一揽子计划,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2009年11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此举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材料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规划明确,2015年前,国家将集中政策、资源、资金从8个方面力促“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

《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4大目标: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四是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材料四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

2009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

十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0年之后,中国政府再次吹响开发西部的号角。

温家宝宣布,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计划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689亿元。

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五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建设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以来,山东省积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成为实现山东新跨越的突破口。

在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中,根据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既要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路体制机制保障,又要着力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实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材料六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命题视角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共建经济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开拓和培育国内统一市场,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能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经济增长。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分工协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5)可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科技先行、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区。

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实现半岛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半岛经济创新发展。

(3)以海洋优势产业为主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半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3.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省长姜大明指出,要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省政府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原因。

(1)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符合全省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也是政府宗旨和原则的要求。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于提升山东竞争力及中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的角色怎样定位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政府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规划。

(2)政府又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服务者,应当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政府应依法行政。

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减少行政干预。

(5)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制定相关法规,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

6.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西部地区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如环境意识、法律观念、节能意识等。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经济要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4)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反对急功近利的做法。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分析说明我国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

(4)局部对整体有很大的影响,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5)联系具有普遍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8.国家着眼全局,立足各地实际,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着力点,陆续批准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规划。

说明我国推进区域发展规划的辩证法依据。

(1)整体与部分密切相连,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还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国家着眼全局,批准一系列区域规划,能够推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全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从各地实际出发批准和实施各具特色的区域规划,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