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33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docx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

电力设施抗震选址与总体布置

4.0.1发电厂、变电站应选择在对抗震有利的地段,并应避开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不得在危险地段选址。

4.0.2发电厂不宜建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

当必须在9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厂时,重要电力设施应建在坚硬(坚硬土或岩石)场地。

4.0.3发电厂的铁路、公路或变电站的进站道路应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大面积滑坡、泥石流、地裂和错位的危险地段。

4.0.4电力设施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根据其所处场地的地质和地形,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进行布置,并应避开不利地段。

4.0.5当在8m以上高挡土墙、高边坡的上、下平台布置电力设施时,应根据其重要性适当增加电力设施至挡土墙或边坡的距离。

4.0.6发电厂的燃油库、酸碱库、液氨脱硝剂制备及存储车间宜布置在厂区边缘较低处。

燃油罐、酸碱罐、液氨罐四周应设防护围堤。

4.0.7发电厂厂区的地下管、沟,宜简化和分散布置,并不宜平行布置在道路行车道下面,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9度地震区不应布置在主要道路行车道内。

地下管、沟主干线应在地面上设置标志。

4.0.8发电厂厂外的管、沟、栈桥不宜布置在遭受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大面积滑坡、泥石流、地裂和错位等危险地段,宜避开洞穴和欠固结填土区。

4.0.9发电厂的主厂房、办公楼、试验楼、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安全通道,附近应有疏散场地。

4.0.10发电厂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地震时消防通道不致被散落物阻塞的要求。

4.0.11发电厂、变电站水准基点的布置应避开对抗震不利地段。

5电气设施地震作用

5.0.1电气设施的地震作用应接下列原则确定:

1电气设施抗震验算应至少在两个水平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晌。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时,大跨度设施和长悬臂结构应验算竖向地震作用。

5.0.2电气设施可采用静力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等进行抗震分析。

5.0.3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有关规定、场地类别、结构自振周期、阻尼比及本规范第1.O.9条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根据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应按表5.0.3-1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取电气设施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2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取电气设施所在地反应谱特征周期,并根据场地类别调整确定;或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按电气设施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按表5.0.3-2采用。

如按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周期增加0.05s。

注:

周期大于6.0s的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

5.0.4

对已编制地震小区划的城市或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场地,应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5.0.5

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Ⅱ类场地,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5.0.5)的形状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O.1s的区段;

2)水平段,自O.1s至特征周期的区段;

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的区段;

4)直线下降段,自5倍特征周期至6s区段;

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按下式表达:

式中:

α——地震影响系数;

α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Tg——特征周期;

T——结构自振周期;

ζ——结构阻尼比;

γ——衰减指数;

η1——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当计算值η1<0时,η1应取为0;

η2——阻尼调整系数,当计算值η2<0.55时,η2应取为O.55。

2

对于其他类场地,计算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形状参数按下式确定:

αs=η3α(5.0.5-5)

式中:

αs的——不同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

α——按式(5.0.5-1)计算的地震影响系数值;

η3——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场地调整系数,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5.0.6

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图5.0.6)时,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O.6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

1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F

EK=α1Geq(5.0.6-1)

式中:

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α1——对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0.5条采用;

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

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i——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Gi、Gj——分别为集中于质点i、j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Hi、Hj——分别为i、j质点的计算高度;

δn——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可符合表5.O.6的规定。

注:

T1为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3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n——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应符合表5.0.6的要求。

5.0.7

当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所取振型数应能保证参与质量至少达到总质量的90%或以上。

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F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αj——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O.5条采用;

γj——j振型的参与系数;

X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Gi——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包括全部恒荷载、固定设备重力荷载和附加在质点上的其他重力荷载。

2

当相邻振型周期比小于O.9时,各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SEk——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3

当相邻振型周期比大于0.9时,各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SEk——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S

j、Sk——分别为j,k振型地震作用效应;

ζj、ζk——分别为j、k振型的阻尼比;

ρjk——j振型与k振型的藕联系数;

λT——k振型与j振型的自振周期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