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019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组织激励(习题).doc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复习题

第一章组织激励

1.下列关于需要与动机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的心理压力状态

B、动机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C、需要只有动机产生后时才会缓解或消除

D、动机决定人行为的方向

2.动机()。

A、决定人的需要

B、决定人行为的方向

C、决定人行为的方式

D、决定努力的水平

E、决定坚持的水平

3.下列属于内源性动机的是()。

A、追求挑战性的工作

B、争取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C、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

D、充分实现个人潜力

E、成就感

4.内源性动机是指()。

A、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B、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

C、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回报或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

D、为了行为的结果,即看重工作所带来的回报

5.激励内容包括()。

A、正向激励

B、反向激励

C、物质激励

D、精神激励

E、自我激励

6.下列关于激励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励就是满足员工的需要的过程

B、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激励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D、激励不一定导致高绩效

7.激励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表现在()。

A、激励必须滿足员工的任何需要

B、激励必须滿足员工的需要与组织目标

C、只有滿足员工的需要才能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

D、组织对滿足员工的需要的程度和方式要予以控制

E、激励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织绩效提高的方式滿足员工的需要

8.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A、需要

B、动机

C、激励

D、期望

9.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1)安全需要,

(2)生理需要,(3)自我实现的需要,(4)归属和爱的需要,(5)尊重的需要,

A、

(1),

(2),(3),(4),(5)

B、

(2),

(1),(4),(5),(3)

C、

(1),

(2),(4),(3),(5)

D、

(2),

(1),(4),(3),(5)

10.下列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均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及自我实现五种需要,但在不同时期排列顺序不同

B、针对的是人类的需要和动机

C、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D、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

11.下列关于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B、需要知道每个员工在哪一个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为满足需要提供条件

C、滿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应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需要的激励

D、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可靠、正确的理论

12.下列关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滿意的反面是不滿意

B、激励因素是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C、激励因素具备了可以令员工满意,不具备会招致员工不满

D、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的区别是,双因素理论针对满足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13下列关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是()。

A、成就感

B、工资

C、责任

D、人际关系

E、组织政策

14.下列关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者要利用工作本身对员工价值这类激励因素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工资、工作环境等保健因素可相对忽视

B、工作丰富化的管理措施强调员工参与更多的工作规划,自我监督工作进度,采纳了双因素理论

C、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高层次需要

D、双因素理论针对满足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15.下列关于ERG理论陈述正确的是()。

A、关系需要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相对应

B、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可以同时追求各种层次的需要

C、提出了“挫折——退化”的观点

D、提出了“滿足——上升”的观点

E、有助于说明文化、环境背景差异下个体需要的相似

16.麦克里兰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

C、成长需要

D、亲和需要

E、权力需要

17.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是()。

A、选择适度的风险

B、同时追求各种层次的需要

C、有较强的责任感

D、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E、有创造力

18.高成就需要的人适宜的工作是()。

A、绩效比较明显的,具有公开影响力的工作

B、创造性的工作

C、自己创业

D、大公司的总经理

E、大企业中领导自成系统的部门或是担当各种业务性的职位

19.下列关于三重需要理论陈述不正确的是()。

A、高权力需要是高管理效能的必要的条件

B、成就需要的高低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很高的相关

C、大公司里杰出的总经理都有很高的成就动机

D、评价一个人的权力需要,对如何分派工作和职位有重要的意义

E、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在组织中充当被管理的角色

20.下列关于亚当斯公平理论陈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的相对报酬

B、员工的公平感是将自己的与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比率客观测量比较的结果

C、公平比较时既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D、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情形会有不同的公平性判断

21.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常()。

A、做自我的纵向比较

B、做自我的横向比较

C、以他人为比较对象,做纵向比较

D、以他人为比较对象,做横向比较

22.感到不公平的员工采用恢复平衡的方式包括下列的()。

A、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

B、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C、改变自己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D、改变对照者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E、改变参照对象

23.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感到报酬不足的员工可以采用()的方式来恢复平衡。

A、提高自己的努力程度

B、向上级汇报对照者工作不努力

C、要求上级给自己加薪

D、另寻参照对象

E、辞职

24.下列关于期望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期望理论强调情景性

B、期望理论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每一个人的动机

C、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D、工具是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

25.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

B、强化理论作为动机激励理论,在注重行为及其结果的同时,并不忽视人的内在心理状态

C、尽管强化作用对行为有影响力,但却不是行为的唯一控制因素

D、当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后,若看到所希望的结果,这种结果就会成为控制行为的强化物,增加刚才的行为

26.下列关于目标管理的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激励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

B、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C、目标管理时目标设定可以自上而下,也包括自下而上的过程

D、目标管理主张参与决策

27.目标管理的要素为()。

A、目标具体化

B、目标衡量标准

C、参与决策

D、限期完成

E、绩效反馈

28.影响目标管理有效性的因素有()。

A、对这种管理有不实际的期望

B、目标较困难

C、缺乏高级主管的支持

D、无法或不愿意以目标达成率作为奖酬员工的依据

E、目标过于明确

29.下列关于参与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管理就是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B、发挥员工的专长,提高其工作兴趣

C、促进管理者和员工沟通,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D、是促进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E、尤其受到高资历员工的重视

30.参与管理的原因不包括()。

A、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员工所有的情况和各个工作细节

B、现代的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有必要倾听、彼此协商、各方致力推行

C、现代的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有必要倾听、彼此协商、各方致力推行

D、员工有参与管理的需要

31.下列关于有效参与管理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行动前的参与

B、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无关

C、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

D、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威胁

E、组织文化支持员工参与

32.下列关于质量监督小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常见的质量管理的模式

B、对于小组提出的各种建议,管理层有最后决定权

C、小组成员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

D、小组成员要懂得与他人沟通,宣传各种策略

33.与参与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包括()。

A、三重需要理论

B、ERG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

E、公平理论

34.下列关于绩效薪金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的激励措施

B、绩效薪金制中的绩效指个人绩效、部门绩效

C、绩效薪金制的实施基础是公平、量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D、绩效薪金制的主要优点是因不需要对员工的监督而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

E、绩效薪金制采用的方式有计件工资、工作奖金、利润分成、股权分红

35.斯肯伦计划融合了()两种概念

A、目标管理

B、参与管理

C、绩效薪金制

D、计件工资制

E、利润分成

答案:

1.C

2.BDE

3.ACDE

4.B

5.CD

6.A

7.BDE

8.C

9.B

10.A

11.D

12.D

13.AC

14.A

15.BC

16.ADE

17.ACD

18.ABCE

19.CD

20.B

21.D

22.ABCE

23.BCDE

24.D

25.B

26.B

27.ACDE

28.ACD

29.ABCD

30.D

31.ACDE

32.A

33.BC

34.BE

35.BC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