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0083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如高断路器.docx

江苏如高断路器

LW36-126型户外自能式高压

六氟化硫断路器

安装使用说明书

(配SRCT36-C弹簧机构)

0RG·412·3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1.概述…………………………………………………1

2.产品的结构特点……………………………………1

3.弹簧操动机构………………………………………8

4.包装、运输及存储…………………………………15

5.安装、调整…………………………………………15

6.安装后的现场测试…………………………………22

7.使用与维护…………………………………………24

8.随机技术文件………………………………………28

9.订货须知……………………………………………28

10.电器原理图及接线图………………………………29

附录:

安装工具及备品备件一览表

1概述

1.1本手册适用于LW36-126型户外自能式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配SRCT36-C弹簧机构),它详细描述了断路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的有关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规范和可能出现的危险。

任何操作人员在安装和使用断路器前需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在确保熟悉相关内容后方可操作。

如果仍有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与制造商联系。

1.2LW36-126型户外自能式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126kV的电力系统中,是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设备,也可以作为联络断路器使用。

1.3断路器符合GB1984-2003《高压交流断路器》和IEC62271-100-20016气体为绝缘和灭弧介质,采用自能式灭弧原理,配用新型弹簧操动机构,具有开断能力强,操作功小,可靠性高的特点。

1.4使用环境条件

正常使用环境条件符合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的规定,即:

a.周围环境温度-40oC~+40oC;

b.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c.风速不大于34m/s;

d.日温差不大于25oC;

e.日照强度不大于0.1w/cm

f.月平均相对湿度 不大于90%;

g.地震加速度水平不大于0.2g,垂直不大于0.1g;

h.覆冰厚度不大于10mm;

i.空气污秽程度不超过GB5582中的Ⅳ级;

j.安装场合户外。

如果用户有特殊使用环境条件要求,可与制造商另行协商。

1.5本手册在叙述过程中分“注意”和“警告”两类提示,对于“注意”的有关内容,若不执行有可能造成不便或轻微伤害,对于“警告”的内容,若不执行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此两类提示均以黑体字示出。

2产品结构特点

断路器采用三相瓷瓶支柱式结构,为户外设计,三相配用一个SRCT36-C弹簧操动机构,居中布置,三相连动,故外观新颖精致。

断路器以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运行时断路器三极SF6气体应连通,并采用指针式密度继电器对其压力和密度进行监控。

由于采用自能式灭弧原理,且在断路器运动系统中进行了优化设计,故有效的提高了机械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操作功。

2.1主要技术参数

2.1.1断路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参数

LW36-126W/

T3150-40

LW36-126W/

T3150-31.5(H)

1

适用环境

正常

高寒地区适用型

2

额定电压

kV

126

3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1min)

对地

K·230

断口间

K·(230+73)

4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对地

K·550

断口间

K·(550+103)

5

SF6气体零表压时的工频耐受电压(5min)

K·95

6

额定频率

Hz

50

7

额定电流

A

3150

8

首开级系数

1.5

9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IK

kA

40

31.5

10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

100

80

11

额定短路耐受电流

40

31.5

12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100

80

13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s

4

14

额定失步开断电流

kA

10

8

15

近区故障开断电流

kA

90%Ik,75%Ik

16

额定线路充电开合电流

A

31.5

17

额定操作顺序

O-0.3s-CO-180s-CO

18

主回路电阻

μΩ

≤35

19

额定六氟化硫气体压力(20oC表压)

MPa

0.6

0.45

20

报警/最低功能压力(20oC表压)*

0.55±0.015/0.50±0.015

0.40±0.015/0.34±0.015

21

SF6气体年漏气率

≤0.5%

22

SF6气体水分含量(V/V)

ppm

≤150

23

机械寿命

6000或10000

24

无线电干扰电平

μV

≤500

25

爬电距离

断口间

mm

3906/3150

对地

3906/3150

26

每台充入SF6气体质量

kg

8

27

每台断路器质量

1700

注:

K——海拔修正系数,海拔2000m时K=1.13;海拔3000m时K=1.28;

*——如采用进口双金属弹簧片补偿的密度继电器,精度均为±0.025。

2.1.2机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表2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1

辅助回路电压

V

DC220或AC220

2

分闸线圈电压/电流

V/A

DC110/4;DC220/2;

AC220/5

3

合闸线圈电压/电流

V/A

DC110/2.6;DC220/1.3;

AC220/5

4

储能电机

额定电压

V

DC220或AC220

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V

85%~110%

功率

W

720

5

电动机储能时间

S

≤20

6

加热器及照明回路电压

V

AC220

7

辅助开关额定电压

V

DC220

8

辅助开关额定电流

A

10

9

辅助开关接点数

11常开+11常闭

2.1.3产品的机械调整参数见表3。

表3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1

断路器极间中心距

mm

1700

2

动触头行程

mm

120+30

3

动触头接触行程

mm

25+30

4

断路器相间操作连杆行程(弦长)

mm

110+30

5

分闸速度

m/s

5.0±0.5

6

合闸速度

m/s

3.0±0.5

7

分闸时间

ms

≤38

8

合闸时间

ms

70±8

9

开断时间

ms

≤60

10

合-分时间

ms

35~50

11

分-合时间

ms

300

12

三相分闸不同期性(时差)

ms

≤2

13

三相合闸不同期性(时差)

ms

≤3

2.2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特点

该型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三个极柱安装在共同的基座上。

控制柜居中吊装在基座下面,柜内装有弹簧操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机构的输出杆与中相的拐臂相连。

并通过操作连杆与A相、C相断路器的拐臂箱连接进行分、合闸操作。

三相SF6气体连通,并采用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对断路器内的SF6气体密度进行监控(密度继电器在产品允许工作范围内,无需拆卸,均可现场校验。

如确需拆下校验,需注意密度继电器接头端密封圈需装配正确,防止漏气)。

2.3 基座

基座(图1所示序2)起支撑三瓷柱并连接控制柜的作用,是由厚钢板整体弯制而成,再盖上相应的盖板后,能满足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的IP2X防护等级。

基座正面有分、合指示牌,基座内有三相SF6气体充气管路和指针式密度继电器,背面有密度继电器观察孔可观察到SF6气体的压力值。

在未接极柱充气阀时,充气管内的气体处于密封状态,压力表显示的数值为管路内的压力。

另外基座内还装有多通体及LF-1截止阀,通过多通体可对本体内充气及放气,同时截止阀可将密度继电器内气体与本体内的气体隔离,便于密度继电器的校验及检修。

1.极柱 2.基座 3.铭牌3.弹簧操动机构及控制柜

5.分、合闸指示牌(背面为指针式密度继电器)

图1断路器整体结构图(正面)

指针式SF6密度继电器用于对设备内的SF6气体的密度进行监视并发出控制信号,具有温度补偿功能。

当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SF6气体的压力变化时,密度继电器不会动作。

只有当SF6气体泄漏引起气体压力变化时,密度继电器才会发出报警及闭锁信号。

注意:

1、未接极柱时,密度继电器显示的数值为充气管内的压力。

2、压力表所示值为20oC的压力值。

2.4 极柱

每一极柱为一气密单元。

极柱自上而下,分为上出线板、灭弧室、下出线板、支柱瓷套、绝缘拉杆、拐臂箱等几部分组成(如图2),下面分述如下:

1.

2.1、上出线板

3.2、灭弧室

4.3、下出线座

5.4、绝缘拉杆

6.5、支柱瓷套

7.6、拐臂箱

8.7、内拐臂

9.

10.

11.

12.

图2 极柱

2.4.1上、下出线板

上、下出线板为线路一次接线用,下出线在极柱正反两面皆有出线,上出线板其出线方向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安装。

若用户没有要求,上出线板安装在左面一侧。

上、下出现板的接线孔尺寸按照3150A和1250A两种接线方式,见图3,其尺寸规范参照GB5273-1985《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图3接线端板(材质:

铝合金)

2.4.2灭弧室

灭弧室整体安装在灭弧室瓷套内,是断路器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瓷套、静触头支座、静主触头、静弧触头、喷口、气缸、动弧触头、中间触头、下支撑座、拉杆等零部件组成(见图4)。

另有吸附剂装在静触头支座的上部,拉杆与支柱瓷套内的绝缘拉杆相连,并最终连至拐臂箱内的传动轴。

灭弧室瓷套由高强瓷制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好的气密性。

长期载流回路是由上接线板、静触头座、主触指、气缸、中间触头、下支撑座、下接线板组成。

在开断电流的过程中,电弧回路由装在静触头座上的静弧触头和装在气缸上的动弧触头流过,在开断过程中起引导电弧的作用。

气缸的热膨胀室下部装有单向阀,压气室下部装有回气阀和释压装置。

2.4.3支柱瓷套

支柱瓷套起支撑灭弧室和对地绝缘的作用。

瓷套内装有绝缘拉杆,起对地绝缘和机械传动作用。

支柱瓷套也由优质高强度瓷制成,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很好的气密性。

2.4.4拐臂箱

拐臂箱的作用是将操动机构的输出动作传递到绝缘拉杆,并最终传递到灭弧室运动部件单元,完成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

拐臂箱上装有自封阀,用于连接基座内的充气管道。

在充气管未接时,整个极柱处于密封状态。

拐臂箱壳体由高强度气密性的铝合金铸造而成,在其上面设有定位孔,可以方

便的将极柱固定在分闸位置。

1.1、瓷套

2.2、静触头座

3.3、喷口

4.4、静弧触头

5.5、触指

6.6、动弧触头

7.7、热膨胀气缸

8.8、拉杆

9.9、中间触头

10.10、下支撑座

11.

12.

13.

图4 灭弧室结构图

2.5断路器灭弧原理(见图5)

该灭弧室在大电流阶段采用自能式灭弧原理,当断路器接到分闸命令后,以气缸、动弧触头、拉杆等组成的刚性运动部件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静主触指先与动主触头(即气缸)分离,电流转移至仍闭合的两个弧触头上,随后弧触头分离形成电弧。

在开断短路电流时,由于开断电流较大,故弧触头间的电弧能量大,弧区热气流流入热膨胀室,在热膨胀室进行热交换,形成低温高压气体;此时,由于热膨胀室压力大于压气室压力,故单向阀6关闭。

当电流过零时,热膨胀室的高压气体吹向断口间使电弧熄灭。

同时在分闸过程中,压气室的压力开始被压缩,但到达一定的气压值时,底部的弹性释压阀7打开,一边压气,一边放气,使机构不需要克服更多的压气反力,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功(见图5b)。

abcd

合闸位置开断大电流开断小电流分闸位置

1.静弧触头2.喷口3.触指4.动弧触头5.热膨胀气缸6.单向阀7.回气阀

图5灭弧原理

在开断小电流时(通常在几千安以下),由于电弧能量小,热膨胀室内产生压力小。

此时压气室内的压力高于膨胀室内压力,单向阀6打开,被压缩的气体向断口吹去。

在电流过零时,这些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吹向断口使电弧熄灭(见图5c)

3弹簧操动机构(SRCT36-C)

本产品所配操动机构为新型的弹簧操动机构,其作用原理见图6,弹簧操动机构固定在断路器的基座上,同电气控制部分共用一个箱体(电气控制原理及接线图见图25~27),操作所需的能量存储在三相共用的一个合闸弹簧和一个分闸弹簧中。

弹簧操动机构的起始位置见图7,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合闸弹簧和分闸弹簧都处于释放状态,即任何分、合操作都是不可能的。

3.1合闸弹簧的储能

如图7,储能轴4上的拐臂6和合闸弹簧拉杆7处于下部死点位置。

输出拐臂3也处于分闸位置。

如图8所示,为了使合闸弹簧储能,电动机5或手动摇把带动大齿轮2转动,大齿轮上的驱动棘爪4推动储能轴上固定的偏心轮3使它转动到上部死点位置。

1.灭弧室

2.拐臂箱

3.电机

4.推动棘爪

5.手动摇把

6.合闸电磁铁

7.凸轮

8.合闸缓冲器

9.储能保持掣子

10.输出拐臂

11.合闸保持掣子

12.分闸缓冲器

13.分闸电磁铁

14.输出轴

15.横向连杆

16.双拐臂

17.机构输出连杆

18.合闸凸轮

19.储能轴

20.合闸簧拉杆

21.分闸簧拉杆

22.合闸弹簧

23.分闸弹簧

图6弹簧操动机构工作原理图

当储能轴转到上部死点位置时,由于合闸弹簧部分释放的能量使储能轴的传动比驱动棘爪4的驱动更快,使偏心轮3与棘爪4脱开,从而使储能轴在合闸弹簧部分释放能量的作用下,转至死点位置后约10o位置处。

由储能保持掣子及合闸扇形板通过合闸半轴保持住(见图7、9),储能轴停止转动。

1.

合闸扇形板

2.储能保持掣子

3.输出拐臂

4.储能轴

5.凸轮

6.拐臂

7.合闸弹簧杆

8.合闸缓冲器

9.合闸弹簧

10.机构输出连杆

11.合闸电磁铁

12.合闸半轴

13.分闸扇形板

14.分闸半轴

15.分闸电磁铁

16.合闸保持掣子

17.合闸驱动块

18.分闸缓冲器

19.分闸弹簧杆

20.分闸弹簧

图7弹簧操动机构分闸未储能状态示意图

1.储能限位板

2.大齿轮

3.偏心轮

4.储能驱动棘爪

5.储能电机

图8储能棘爪功能示意图

图9弹簧操动机构分闸状态、合闸弹簧储能示意图

1.储能限位板

2.驱动棘爪

3.偏心轮

4.储能齿轮

5.储能电机

图10储能限位板功能示意图

同时如图10所示,在储能轴越过死点约10o位置之前,固定于机箱上的储能限位板1使驱动棘爪2与储能轴上的偏心轮3脱离啮合,因而储能轴与储能齿轮4分离,电动机在储能轴过死点后约10o位置处自动切断电源并带着齿轮一道减速停转。

合闸弹簧储能完毕,操动机构准备进行合闸过程。

3.2合闸操作

如图11所示,合闸脱扣线圈4接到合闸命令后动作,使合闸半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合闸扇形板1与储能保持掣子2一起被释放,从而使储能保持解除,在合闸弹簧的作用下,使储能轴3顺时针转动。

图11储能保持掣子打开与扣住示意图(储能保持掣子的解脱)

如图7,图12所示,储能轴上的凸轮5随着储能轴的转动驱动内输出拐臂3上的滚子,使拐臂转动,并带动输出轴一起转动,再由固定在输出轴上的机构外输出拐臂通过分闸弹簧拉杆19和机构输出杆10、断路器本体上的外拐臂把运动传给灭弧室,从而使灭弧室中的触头闭合。

同时,分闸弹簧20在机构输出外拐臂及分闸弹簧拉杆19的作用下进行储能。

合闸驱动块17沿着合闸保持掣子16上的滚子运动,在此运动曲线的末端,合闸驱动块会滑落在合闸保持掣子的后面,并被滚子挡住,不能倒转,从而完成了分闸弹簧的储能。

在合闸过程的最后,合闸缓冲器8上的滚子沿着储能轴上的小凸轮运动,吸收合闸弹簧9多余的能量,随后滚子跃限在小凸轮的后面,防止了储能轴的回摆。

当内输出大拐臂3与大凸轮5分开时,它才向分闸方向反转回去一点,直到合闸驱动块17被限制在合闸保持掣子16的滚子上,通过分闸扇形板及

分闸半轴扣住,使断路器保持在合闸状态。

如图12所示。

图12 弹簧操动机构合闸状态、分闸弹簧储能示意图

当合闸操作发生的时候,储能电机就接通了,合闸弹簧按3.1条的顺序进行储能。

接着储能轴与已储能合闸弹簧在过死点后约10o位置处被扣住。

合闸电磁铁的重复启动是由机构连锁装置(即储能保持掣子与机构内输出拐臂上的滚子组成)防止的,此时断路器处于合闸储能状态。

如图13所示。

合闸弹簧和分闸弹簧储能完成后,断路器就做好了进行一次O-C-O操作顺序的准备。

图13 弹簧操动机构合闸储能状态

3.3分闸操作

图14合闸掣子打开与扣住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分闸电磁铁5接到分闸信号后动作,通过分闸半轴4与分闸扇形板3使合闸保持掣子6与输出拐臂1上的驱动块2脱开,从而使合闸保持解除。

分闸弹簧释放能量,通过分闸弹簧拉杆,带动机构的内、外输出拐臂运动至分闸位置,同时灭弧室中的触头由机构输出连杆带着运动到分闸位置。

最后分闸运动的动能通过内输出拐臂由分闸缓冲器吸收。

分闸缓冲器也起最后止住分闸运动的功能。

3.4重合闸操作

当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时,分、合闸弹簧都已经储能,故断路器可以执行O-0.3s-CO的重合闸操作。

4包装、运输及储存

4.1包装

本产品主要使用于户外,采用解体简易的木箱封闭式包装,其中包括本体的包装、底架及支撑座、机构的整体包装,备品配件的包装等。

注意:

1、每极柱均预充有0.03~0.05MPa的SF6气体。

2、极柱处于分闸状态,并插入定位销。

3、分闸弹簧与合闸弹簧均处于释放状态。

4.2运输

各包装组件可用铲车搬移或吊车(起重大于2吨)吊运,搬移过程中要平稳轻放。

长途运输可以用汽车、火车、轮船发运。

包装后的断路器在运输装卸时不得翻转、倒置,不得受强烈震动和碰撞。

警告:

1、瓷件为脆性材料,不按规范运输会造成极柱瓷体的损坏。

2、严禁在极柱充气压力大于0.1MPa下运输或搬移。

4.3存储

如果断路器发运到现场后没有立即安装,各包装组件最好在户内存储。

若条件不许可,也可以在户外放置,但各组件应置于通风处,为避免地面潮湿,木箱应置于厚木板上并用防雨帆布覆盖。

长期存放时,控制柜的防凝露加热器应投入。

户外最长储存期不宜超过半年。

附件箱最好放户内保存,因为所装的专用附件为非户外设计零件。

5安装、调整

安装前请先按装箱单验收各组件及附件,若有疑问请立即同制造商联系。

警告:

1、若包装组件吊装不当,会造成倾倒,引起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

2、安装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螺栓或紧固方式不当,会造成产品倾倒,引起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

安装紧固件需采用制造厂提供的附件箱中的备件,并用力矩扳手紧固。

螺栓强度采用6.8级或更高级的,紧固力矩如下:

M68±1N·m

M822±2N·m

M1045±5N·m

M1270±7N·m

M16200±20N·m

注意:

1、整体安装过程中需要有熟练技术和安装经验的专业人士现场指导。

2、安装极柱时,请使用步进梯或升降机,严禁将扶梯靠在竖起的极柱上。

3、请勿使用任何工具或起重设备碰击瓷套。

5.1地基的准备

断路器地基要求如图15所示。

两个基面的高度差不超过2mm,每个基面的水平度不超过2mm。

图15 安装基座图

5.2基座及控制柜的安装

安装组件前,先拆除外覆塑料包扎,如图16所示,用起重设备将组件稍吊起,拆除底部的垫木,然后将其吊运至地基处,用8个M24的螺母将其固定在地基上。

图16 断路器基座在地基上的安装

5.3极柱的安装及操作机构的连接

5.3.1安装前的检查

将三极柱从木箱中吊出,平移至坚固的平面上。

注意:

极柱两端应垫枕木,防止瓷件碰损。

相柱的起吊可参照图17。

目测检查每个极柱的瓷体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或裂缝,若有此类情况请及时与制造商联系。

警告:

若瓷件在破损或有裂缝的状态下充气操作,有可能会发生瓷体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在极柱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极柱的气密性。

每个极柱的拐臂箱上有供充气的自封阀接口,旋掉自封阀的保护螺母,用螺丝刀快速轻顶自封阀的阀芯,若有放气响声,表明极柱的气密性良好,若没有则表示极柱有漏点或运输中有损坏。

1.吊钩

2.吊绳

3.吊环螺栓

4.相柱

5.橡胶垫

图17相柱起吊示意图

注意:

1、极柱安装前需拆掉自封阀上的保护螺母。

2、在拐臂箱上有分闸定位销将传动拐臂与拐臂箱锁定在分闸状态,各极柱在安装前都处于分闸状态,安装过程中勿将定位销拔出。

3、安装相柱起吊时,将备用吊环螺栓拧到相柱上部,注意在拐臂箱下垫一块橡胶板或木板,防止压坏产品。

安装相柱时注意底架(横梁)上部包装用橡胶板不能垫在相柱和底架(横梁)之间。

4、安装时,极柱与基座的交界面一周应涂覆HDZ-3322硅酮密封防水胶。

5.3.2B相(中相)极柱的安装

首先装配B极柱。

具有双拐臂且拐臂中心孔距分别为80mm和110mm的极柱为B极柱。

将B极柱竖起,并且吊装瓷瓶时应轻落轻放。

注意:

1、产品定位时,先定位B相,并先将B相拐臂和机构输出连杆相连(如连接孔不对穿只可以移动中相相柱,不可调节输出连杆长度),而后定位两个边相,连接水平拉杆。

定位时一定要使用定位销,不可凭目测。

2、将B极柱竖起时,需要在拐臂箱侧铺垫厚度>10mm的橡胶板或木板,以防止拐臂箱着地时损坏。

将极柱安置在基座中部的开口处,用4个M16×60的螺栓紧固(见图18)螺栓由下向上穿过通孔,用螺母在上端紧固,按图18所示检查安装尺寸。

1.极柱2.传动销3.相间操作连杆

图18极柱的装配

警告:

1、在极柱置于基座中孔着面时,起吊应轻落轻放,严禁极柱下落冲击震动过大,否则易造成瓷体的损坏。

2、严禁极柱在充气状态下(充气压力大于0.1MPa)下吊运。

3、M16×65的螺栓头应在通孔下部,否则操作连杆在运动过程中会碰到螺栓。

5.3.3连接操动机构

B极柱外拐臂通过定位销子固定于分闸位置(此时操动机构也处于分闸位置),将操动机构输出杆(见图19)同外拐臂相连(如果需要可调整极柱的位置),用φ16×59的销子连接输出杆与拐臂,并用M6的螺栓和垫圈锁紧。

注意:

产品出厂时机构输出杆长度已调整好,现场连接时请勿调整该长度。

完成B相拐臂与机构输出杆连接后,再拔出B相分闸定位销,在分闸状态下将两根操作连杆与B相拐臂相连(连接方式参见图20),连接中的φ12销用润滑脂润滑,连接完成后,用M6螺栓和垫片将传动销紧固锁紧。

1.B相拐臂

2.φ16×59轴销

3.操动机构杆

图19操动机构的连接

5.3.4A、C相极柱的安装

将A极柱竖起,安置在基座A相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