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0006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docx

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

2020年广东省广州中考物理复习专练(5)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0春•黄埔区校级期中)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D.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2.(2020•越秀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m﹣V关系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2倍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C.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D.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2020春•广州期末)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均为正方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间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物体的质量较大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C.乙物体的密度较大D.两物体的密度相等

4.(2021春•越秀区校级月考)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5.(2020秋•白云区期末)将一被压瘪但未漏气的乒乓球泡在热水里,乒乓球慢慢恢复原状,此过程中乒乓球内的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C.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6.(2020•荔湾区一模)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散步的速度大约是4m/s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m3

D.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L

7.(2019秋•白云区期末)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ρ冰=0.9×103kg/m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5kg/m3

B.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温度会一直下降

C.水全部变成冰后,质量变成500g

D.密封的水袋变成冰袋,显得鼓起来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2020春•越秀区校级期中)在影视剧拍摄中,常用“巨石”道具从高处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呈现出惊险的情景,这些“巨石”道具的材料密度  真实石头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9.(2020春•越秀区校级月考)

(1)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9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2)很多物质都是热胀冷缩,但水比较特殊,水在0﹣4℃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体积  ,密度  。

(填“变大”、“变小”、“不变”)

10.(2020春•越秀区校级月考)

(1)使用天平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  ,再调节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使用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若天平的配套砝码生锈了,测量结果  ;若把锈用砂纸磨掉,测量物体质量时,结果  。

(“偏大”、“偏小”、“准确”)

11.(2020春•黄埔区期末)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

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二氧化碳气体  (选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在房间发生火灾时,人应该尽量  (选填“往高处走”或“贴近地面”)离开房间。

12.(2019•增城区一模)下表记录了干燥空气在不同气压和温度时的密度,请依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气压(Pa)密度温度(℃)(kg/m3)

93300

96000

101000

104000

5

1.17

1.20

1.27

1.30

10

1.15

1.18

1.25

1.28

15

1.13

1.16

1.23

1.26

20

1.11

1.14

1.21

1.24

(1)当温度为10℃、气压为101000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  kg/m3。

(2)气压为104000Pa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13.(2020秋•白云区期末)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甲图可知,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

14.(2020•荔湾区校级二模)如图,一氧气钢瓶的容积为0.2m3,内储有气态的压缩氧气(简图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已知此时氧气密度为3kg/m3,瓶外空气密度为1.09kg/m3,求:

(1)求出图1中氧气的质量为  kg。

(2)若恰好使用了一半的氧气,此时气体分子图象应该是  ,(选填“A”、“B”、“C”、“D”)剩余氧气的质量应当是  kg。

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g/cm3。

15.(2020春•荔湾区期末)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据此信息,请回答

(1)“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2)一个中学生体积约为50L,则与中学生体积相同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16.(2020秋•天河区期末)小明想知道甲液体的密度,于是他和小红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1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

首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接着调节  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了甲液体的瓶子质量如图2所示,则瓶子和甲液体的总质量为  g,将甲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3所示)。

倒入量筒中甲液体体积为  cm3,剩余液体和瓶子的质量为130g,则甲液体密度为  kg/m3。

(3)小红再将甲瓶连同剩余的液体放在天平左盘,用规格相同的瓶子装了乙液体放在天平右盘,天平静止时如图4所示,通过分析,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

  。

17.(2020春•越秀区校级期中)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此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

b.该同学改正错误后,在重新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同组的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把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8.(2020•花都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肥皂,小明想知道肥皂的密度,已知有肥皂、量杯、量筒、水、沙子、天平(带砝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

(2)实验原理:

  ;

(3)实验器材(若需要可补充器材):

  ;

(4)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19.(2020春•荔湾区期末)小源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一个工件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源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调零后,他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  处,就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了;根据甲图,请指出小源在天平的调节时的错误?

  .

(2)小源改正错误,重新调节好天平后,测量出工件的质量为m;

(3)因为工件放不进量筒中,所以小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测量工件的体积:

①他向量筒内装入足够多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1;

②他将工件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工件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出工件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ρ水,再用细长针将工件慢慢压入水中浸没;

③再从烧杯中取出工件,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由此就可以测量出工件的体积,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比工件体积的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

(4)综上所述,工件密度的表达式:

ρ=  .(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0.(2020•越秀区一模)小明想粗略测量两块不同种类的石块(不吸水)的密度,暂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量筒,用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水)、油性笔及如图1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测量石块A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  ,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在空白处补充后面的实验步骤  (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前提下,可用文字或图来描述实验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关的字母表示)。

最后,可算出石块A的密度ρ石=  (用上述的字母来表示)。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2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B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石块A和石块B的密度,则ρA  ρB(选填“>”、“=”或“<”)。

21.(2020春•黄埔区期末)小亮同学用以下方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如图甲,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烧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此时花生米受到水的浮力  花生米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充分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处于悬浮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F浮  G.(选填“>”“<”或“=”)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丙)。

(4)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59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mL(如图丁)。

(5)用以上测得的数据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因本实验用的花生米在此盐水中悬浮,根据  ,可知本实验中花生米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盐水的密度。

22.(2020•白云区校级一模)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

(2)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丙所示,则可以测出瓷片的体积。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

(4)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5)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也测出瓷片密度请你补充如下实验(已知水的密度ρ水,小玻璃杯的重力不计):

(a)在量筒内倒入水。

(b)  。

(c)将瓷片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体积记为V2。

(d)取出小玻璃杯,将瓷片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V3刻度线相平。

(e)瓷片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上述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3.(2019秋•白云区期末)小明将早餐来不及喝的酸奶带到实验室,突然萌发了测量酸奶密度的想法。

他准备了标有量程为5mL的针筒、塑料杯和天平(如图所示)。

请你帮小明:

(1)写出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步骤(步骤中测量的量用符号表示)。

(2)酸奶密度的表达式。

24.(2019春•海珠区校级期中)小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着手利用家里的弹簧测力计、烧杯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测这种材料的密度。

请你和小翠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用题目所给及实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推导出玉石密度的表达式。

(1)实验步骤:

①  ;②  。

(2)玉石密度表达式ρ玉=  。

25.(2020•黄埔区一模)2020年3月在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期间,老师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同学们复习《(质量与密度》,要求同学们利用家里物品测量家里某种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小刚同学想估测苹果的密度,他找到了一些工具:

电子秤(量程为0﹣2000g),三角尺,水杯和水果刀,请你就小刚找到的工具设计一个可以估测苹果密度的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可用公式或文字)

(2)实验步骤:

  ;

(3)估算苹果密度表达式:

  。

(用所测物理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6.(2020春•广州期中)小明利用砝码盒、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测量盐湖中盐水的密度。

实验方法如下:

(g取10N/kg)

①用刻度尺测出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怡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

(1)铁皮罐的体积为多少m3?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4)比较③、④步骤中铁皮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写出你的依据。

五.解答题(共5小题)

27.(2020•广州)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

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50.0g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50.0mL.

实验二:

质量为50.0g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50.0mL。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

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ρ液≠ρ水且ρ液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

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28.(2020•白云区模拟)“十一”黄金周,珍珍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紫砂壶,她听说这种壶是用当地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先用天平测出茶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8g,问:

(1)茶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总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9.(2020•广州一模)小刚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0.(2020春•越秀区校级月考)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

(2)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

(3)酱油的密度ρ=  g/cm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则乙物质的密度不会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甲和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根据ρ

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错误。

C、甲、乙质量相等时,比如图中甲、乙质量都是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C正确。

D、根据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体积是20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20g,故D错误。

故选:

C。

2.【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当体积都为20cm3时,甲的质量是20g,乙的质量是10g,由ρ

可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2倍,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相同体积时,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但选项中没有说明“体积相同”,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3时,其质量是20g,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说明乙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即乙物质的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

A。

3.【解答】解:

(1)由题意,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间位置,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游码读数为零,则天平左盘与右盘中的质量相等,即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A错误。

(2)由图可知,V甲<V乙,由ρ

可知,甲物体的密度较大,故CD错误。

故选:

B。

4.【解答】解:

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由m=ρV可知,若体积相同,其质量一定不同,若体积不同,则质量关系不确定,故A错误;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和铝,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B错误;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体积为1m3的铜质量为8.9×103kg,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

C。

5.【解答】解:

压瘪但未漏气的乒乓球泡在热水里,乒乓球慢慢恢复原状,体积变大,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

根据ρ

得,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气体的密度减小。

故选:

C。

6.【解答】解:

A、成年人散步的速度在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符合实际;

C、人体密度接近水的密度,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其体积约为V

0.05m3,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mL,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7.【解答】解:

(1)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

根据ρ

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ρ′=2.5kg/m3,故A错误;

(2)冰属于晶体,水结冰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水结冰后状态改变,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仍然是450g,故C错误;

冰的密度小于水,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V

知,体积变大,所以水袋变成冰袋,显得鼓起来,故D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解答】解:

根据密度公式ρ

得m=ρV,当道具的巨石和真实的巨石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对人产生的伤害越大,所以采用密度小的泡沫之类的物质,质量也小,对人不会产生伤害。

故答案为:

小于。

9.【解答】解:

(1)由ρ

可得,原来钢瓶内氧气的质量:

m=ρV=9kg/m3×0.5m3=4.5kg,

一次电焊用去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

m剩=(1

)m

m

4.5kg=3kg;

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则剩余氧气的密度:

ρ′

6kg/m3。

(2)水在0﹣4℃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体积变小,而水的质量不变,故根据ρ

可知,其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

(1)3;6;

(2)变小;变大。

10.【解答】解: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用镊子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度;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或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此时横梁平衡。

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天平的右盘从大到小依次用镊子添加砝码或移到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2)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

若砝码已经生锈,则砝码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加上杂质的质量,因此砝码质量增加,而读数时仍然按照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没有计算杂质的质量,所以偏小;

把锈用砂纸磨掉,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减小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

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多了,砝码的实际质量还等于物体的质量,只是所标的数值相对于实际质量偏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了。

故答案为:

(1)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左;镊子;

(2)偏小;偏大。

11.【解答】解:

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故答案为:

小于;上升;贴近地面。

12.【解答】解:

由实验数据知,

(1)当温度为10℃、气压为101000帕时,干燥空气的密度为1.25kg/m3;

(2)由表格数据知,在气压为104000Pa时,干燥空气的温度越高,干燥空气的密度越小,故可以得出当气压相同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故答案为:

(1)1.25;

(2)气压相同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13.【解答】解:

(1)对于D物质,其质量是60g时的体积是100cm3,所以该物质的密度是ρ

0.6g/cm3;

故当其质量是120g时的体积是:

V′

200cm3;

(2)分析图象乙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能看出其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密度,故此时斜线部分的面积即为ρV,即为该物质的质量;

所以此时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是m″=ρ″V″=4g/cm3×2cm3=8g。

故答案为:

200cm3;质量;8g。

14.【解答】解:

(1)由ρ

可知,图1中氧气的质量:

m=ρV=3kg/m3×0.2m3=0.6kg;

(2)用去瓶内氧气一半,质量减少,还剩

m,即0.3kg,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体积不变,故瓶内剩余氧气分布如图C所示;

此时剩余氧气质量为

m,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气瓶的容积V不变,

根据公式:

ρ

3kg/m3=1.5kg/m3=0.0015g/cm3。

故答案是:

(1)0.6;

(2)C;0.3;0.0015。

15.【解答】解:

(1)“全碳气凝胶”的密度“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体积是1cm3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0.16mg;

(2)由ρ

得,与体积为50L中学生相同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