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365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docx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大纲广东卷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课程代码:

00814)

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第一章先秦文艺思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尚书•尧典》

第三节《论语》

第四节墨子

第五节老子

第六节庄子

第七节孟子

第八节荀子

第二章两汉文论

第五章概述

第六章《史记•太史公自序》

第七章《毛诗序》

第八章《礼记•乐记》

第九章《法言•吾子》

第十章《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

第十一章《离骚经序》

第十二章《论衡》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曹丕

第三节陆机

第四节《抱朴子•钧世》

第五节《宋书•谢灵运传论》

第六节《文心雕龙》

第七节《诗品序》

第八节《文选序》

第九节《金楼子•立言》

第四章唐宋金元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王勃集序》

第三节《与东方左氏虬修竹篇序》

第四节《诗格》

第五节《戏为六绝句》

第六节《诗式》

第七节韩愈

第八节《董氏武陵集纪》

第九节《与元九书》

第十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第十一节司空图

第十二节欧阳修

第十三节苏轼

第十四节《词论》

第十五节《白石道人诗说》

第十六节《沧浪诗话•诗辨》

第十七节《心境记》

第十八节《论诗三十首》

第五章明清近代文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诗集自序》

第三节《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第四节《四溟诗话》

第五节《童心说》

第六节《曲律》

第七节袁宏道

第八节《序山歌》

第九节《读第五才子书法》

第十节《读三国志法》

第十一节王夫之

第十二节《闲情偶寄•立主脑》

第十三节《原诗•内篇》

第十四节《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第十五节《复鲁絜非书》

第十六节《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第十七节《书汤海秋诗集后》

第十八节《人境庐诗草自序》

第十九节《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第二十节《人间词话》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1:

《古代文论名篇选读》精读篇目

附录2:

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程之一,其内容除“绪论”外,根据时代先后分先秦文艺思想、两汉文论、魏晋南北朝文论、唐宋金元文论、明清近代文论五部分,其中两汉文论、魏晋南北朝文论为重点,唐宋金元文论、明清近代文论为次重点,绪论和先秦文艺思想为一般章。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作为大学中文专业本科阶段的理论课程之一,与《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构成互渗互补又互相推进的知识系统。

本课程的设置,将使学生在以往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简要历史、发展概况,读懂古代文学理论原著,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文论家、代表性文论著作、重要的文学理论思想,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其理论内涵,掌握其主要观点,评价其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理论素养以及阅读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步关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农业性、宗法性对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范畴的特点;理解中国古代文论偏重抒情言志的文学观念;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论民族特色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识记:

1.儒、道两大思想传统,均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

2.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3.欧阳修《六一诗话》为最早的诗话;唐圭璋《词话丛编》是重要的词学文献;

4.最早用评点法进行文学批评的是南宋末年刘辰翁;金圣叹把评点批评推向高峰;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金瓶梅》评点、脂砚斋《红楼梦》评点是最重要的小说评点。

简单应用: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如下: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因素的影响的。

(1)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成了重要的审美范畴,师古、复古为革新等文学思潮时而可见。

由于古代文论家往往又是诗人、散文家,论著情文并茂。

如陆机《文赋》,杜甫《戏为六绝句》等。

2.综合应用: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大概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先秦时代文史哲尚未分家,诸子的言论自然也会涉及文学问题,如孔子“兴观群怨”说,初步总结了文艺的特性及其社会作用;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就涉及文学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的政治思想基础(如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和理论)等。

二是先秦以后一些大思想家、学者研究社会思潮、人文现象时,也把文学现象包括在内,如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对汉赋和学术界华伪不实、因循守旧、于世无补的时弊进行严肃批判;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强调文章必须有益教化、文章与德行并重、文章今胜于古等。

(2)笔记体的诗话、词话;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岁寒堂讲话》张戒;《沧浪诗话》严羽;至明清时,诗话都有明确的诗论宗旨,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标举汉魏盛唐,提出“格调说”;清王士禛(zhen)《渔洋诗话》提倡“神韵说”;翁方纲《石洲诗话》力主“肌理说”;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融入西方审美理论提出“境界说”;到于词话在北宋已有晁补之、李清照论词之作,还有唐圭璋《词话丛编》等。

(3)文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如白居易《与元九书》,陈子昂《修竹篇序》吹响了唐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号角,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序》达到了“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两骚两挟”,即形式与内容二者兼美的境界,这是对盛唐诗歌经验的理论总结;

(4)小说(含戏曲)评点。

评点是我国古代富于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最早运用的是南宋末年刘辰翁;至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达到高峰;其后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金瓶梅》评点、脂砚斋《红楼梦》评点均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古代小说理论主要以评点为表现形态。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谚语如:

“一招鲜,吃遍天”;又如曹雪芹《红楼梦》通过空空道人和石头的对话说明该书的创作出发点,还有贾母对历来才子佳人小说戏剧的讥贬,薛宝钗论画,黛玉教香菱作诗的议论等,都包含作家深刻的艺术见解。

1、先秦文艺思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了解先秦文论的中心内容及各家各派的基本文学观点;重点掌握分别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家的基本文学思想及其联系与区别。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识记:

1.“文学”一词,最早约见于《论语•先进》,为孔门四教之一,泛指文章与学术;

2.先秦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围绕着对礼乐制度的评价而展开;

3.先秦政治、外交活动中往往通过诵《诗》表明自己的身份、志向和意图,这叫“赋诗言志”;4.《汉书•艺文志》载: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此即“采诗观风”说;

5.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艺术各部门理论相通。

第二节《尚书•尧典》

识记:

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2.“诗言志”最早对诗歌本质作出理论概括,被朱自清称为中国古典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领会:

诗言志

答:

广泛出现在先秦典籍中,以《尚书·尧典》最早出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艺术本质特征的认识,被朱自清誉为我国古典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第三节《论语》

识记: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5.不学《诗》,无以言;

6.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领会:

1、兴观群怨: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作为志切救民的政治家,孔子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兴观群怨”的阶级内容显而易见,学《诗》的目的,只为“事父”、“事君”。

他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

“可以兴”说明诗歌可以感动人、鼓舞人,具有艺术感染力作用;“可以观”说明诗歌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作用;“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使人们相互切磋,达到团结的目的;“可以怨”说明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政治发表批评意见;“事父”、“事君”,则是孔子从他的政治立场出发,说明诗歌要为礼教服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诗歌还能给人以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文质彬彬: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君子的个人修养。

“质胜文”则粗野鄙陋;“文胜质”,则浮华不实。

要“文质彬彬”,即文雅又朴实,这才成其为“君子”。

孔子一方面强调“质”的重要,同时他意识到“质”不能脱离“文”而独立存在。

因此主张文质兼备,即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这一原则无疑相通于文学理论,因而常常为后世文论家所引用和发挥。

3、尽善尽美:

孔子在《论语·八佾(yi)》中提出的观点:

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认为,诗与艺术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重要的社会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诗和艺术作品达到了美与善的统一。

从美与善的区分,可知孔子眼里,美已具备了相对独立的价值;但在美与善的统一体中,善较之美,是根本的东西,所以在评论具体作品时,他的原则和方法是先善而后美。

艺术作品的善与美,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辞达:

“辞达”: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道,子曰:

“辞达而已矣。

”这是孔子在论述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主张写文章言辞通晓畅达即可,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辞”指语言,文学。

达:

表达。

5、思无邪:

《论语·为政》篇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艺术方面看,则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6、简单应用:

孔子论述文艺的社会功能。

答:

1.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和礼乐。

认为诗乐具有教化作用,可提高人品德修养。

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论文学世态与社会的关系。

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7、综合应用:

孔子论述文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孔子以“善”和“质”表示文艺的内容,以“美”和“文”表示文艺的形式。

“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是孔子认为形式和内容的理想关系。

它与“中和”之美的关系非常密切。

(2)“尽善尽美”是在评论音乐时提出的,“文质彬彬”是在论述人的伦理品德和品质时提出的。

但二说都被引申为文学与形式关系的论述。

(3)孔子要求文学的内容真实可信,形式美赡巧妙,他强调“质”的重要,同时他意识到“质”不能脱离“文”而独立存在。

因此主张文质兼备,即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

 

第四节墨子

领会:

1.非乐:

墨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反映了其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

从民众的物质利益出发,强烈谴责统治者奢侈的音乐歌舞活动。

他表明:

墨子并不否认音乐歌舞等活动有美感作用。

而是认为这些活动劳民伤财,令统治者荒废政事,故有害无益。

歌舞活动需各种乐器道具,而这种道具又不像舟车那样具实用价值。

音乐歌舞等活动本身也无法解决民众迫切的衣食问题。

无助于解决当时国家社会上存在的尖锐矛盾。

且音乐歌舞必然要供养许多男女,使其脱离生产,“亏夺民衣食之财”。

欣赏音乐又使统治者荒废国事,

他的结论是:

音乐歌舞等活动必须摒绝。

2.三表法:

出自《墨子非命上》。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是指著文立言,须要以历史上统治者成功经验与百姓耳闻目见的实际感受为依据,并运用于政治法律措施,观察其是否符合国民的利益。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这是首次注意到广大民众的观点、利益和实践效果,并以作为议论的准则,人民性、现实性的程度超出了当时儒、道诸家的有关论说。

(4)此说既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但其否定文艺活动的观点又暴露出狭隘性与片面性,有其消极的一面。

第五节老子

识记:

1.《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第一部经典著作;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4.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六节庄子

识记:

1.庄子否定礼乐,崇尚自然,追求个体精神自由,是老子之后的先秦道家代表人物;

2.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领会:

1.解衣般礴:

出自《庄子·田子方》。

表达庄子“任自然返朴素”的思想,神闲意定,不拘形迹,不受拘束。

这种不受世俗束缚的思想却道出创作的特殊性,即艺术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2.心斋、坐忘:

所谓心斋、坐忘是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

消除身心的欲求,支队一切的尘思俗虑,以无所滞碍、朗彻透明的心融入宇宙自然,从而与“道”相默契。

3.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庄子的观点为是: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他认为,言只是手段,得意才是根本的目的。

庄子之说,不仅为魏晋玄学三大命题中的言意之辨奠定了哲学基础,也启发了后人在审美实践中努力创作和把握味之不尽的言外之意。

第七节孟子

领会: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1.知言、养气: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

"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孟子自称能“知言”,即对于片面的、过分的、歪曲的和闪烁的言辞都能知道它们的蒙蔽、沉溺、叛离、辞屈理穷的实质所在。

孟子又自云: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所说的“养气”,就是对自己本性中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这样就可以成为思想清明、品格伟大的人,善于分析与运用言辞的人。

这是针对人的思想人格修养,也是人的有关文化艺术修养的要求来说的,可体会到“知言”的本领植根于“养气”。

对后世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养气”说具奠基作用。

2.以意逆志:

(文学批评方法论)

孟子认为:

解诗说诗,不应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艺术性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的精神裨,加上自己切身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

对“以意逆志”中的“意”,历来有两种解释:

旧注释为诗者自己的心意。

另一说指作品蕴含的情意。

此处所谓“意”,是指作者作品之“意”,而不是读者是、评论者之“意”,与旧注中的解释不同。

评说诗歌,应先探索作家作品的志意,同时也总受评说者本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的制约,往往是作家作品之意与评论者之意的结合。

孟子说明了这一特点。

3.知人论世:

(文学批评方法论)

与“以意逆志”一样,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一说,也被后人理解成孟子的论诗方法。

所谓“尚论古之人”和“尚友”,即是通过诵读古人的作品以获得帮助,吸取教益;而要正确掌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单从作品本身分析是不够的,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

但并不脱离作品本身。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第八节荀子(三位一体)

识记:

荀子开后世明道(文学观核心)、征圣(主张)、宗经(主张的实践)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领会:

从《荀子》关于“言”的看法理解其文学思想。

答:

1.荀子特别重视“道”,创建“文以明道”的先声,“道”的实际内容,就是礼义。

他认为一切言论,心是合乎道的、宣扬道的,就是好的;凡是离开道、违反道的,就是坏的。

2.强调“言”有“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的区别。

“圣人之言”最为完美,“如王圭如璋……四方为纲”,是人们崇敬、效法的对象,而小人的“奸言”,“虽辩,君子不听”。

3.“言”会影响政治,不同的“言”会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

须行“圣人之辩”,排斥“小人之辩”。

把荀子关于“言”的看法看成是他对文学的看法。

“明道”是其文学观核心;关于圣人之“言”的理论,反映在文学观点上就是“征圣”的主张。

他是儒学的主要传授者,这是文学思想中“宗经”主张的实践。

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明道是中心,这就是荀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它奠定了后世儒家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文学观的基础。

简单应用:

《荀子•乐论》所体现的文艺思想。

答:

《乐论》是荀子论乐的专著。

荀子论“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

先秦时代,诗乐是密切配合的,它的音乐见解有不少地方与文学批评有关,他认为:

1.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是“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

2.音乐可以表现人们内在的“性术之变”,不同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心悲”、“心伤”、“心淫”、“心庄”等不同的心理反应。

3.音乐中可以看到时代的面貌:

“乱世之征……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

4.因为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所以它能对世风民情甚至国家的安危治乱发生直接影响。

5.荀子批评了“非乐”的墨子,特别强调统治者应“正其乐”,以达到“治生焉”的目的。

6.荀子的乐论是他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

第二章两汉文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两汉文论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了解两汉文论的主要内容及各文论家的基本文学观点;重点掌握《毛诗序》所体现的汉儒文学思想及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提出的“发愤著书说”。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节概述

识记:

1.汉人开始区分“文”与“学”,把讲究词章的作品称“文章”,把学术著作称“文学”;

2.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3.《毛诗序》是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诗学论文,提出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毛诗序

4.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

5.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提出“发愤著书”说;

6.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7.扬雄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汉大赋的特点是“劝百讽一”,并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8.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性和独创性的是东汉王充,是在其著作《论衡》中提出的。

第二节《史记•太史公自序》

识记:

1.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司马迁撰《史记》的目的是“考之行事,以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背诵“昔西伯拘”至“述往事,思来者”。

昔西伯拘羑(you)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领会:

发愤著书。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在阶级社会中,进步人士由于遭受剥削阶级的迫害而加深了以阶级社会和剥削阶级统治的本质的认识,激起对进步理想和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使作品的思想性有质的飞跃,并获得创作的动力,最终写出优秀的作品。

“发愤著书”的实质是强调作家对社会现实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文应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敢于揭露和批判现实;而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宋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是对它的的继承和发展。

(3)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司马迁推崇孔子的《春秋》,但并不囿于儒家的成见。

他能够从史实材料出发独立思想,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情被压迫人民,表现了进步的历史观和批判现实的文学的结合,这一点与他重视文学的讽谏传统是一致的。

他把《诗》、《骚》的讽谏传统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综合应用: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同上)

第三节《毛诗序》

识记:

背诵“诗者,志之所之也”至“美教化,移风俗”。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转,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领会:

1.诗大序:

《毛诗序》是我国诗歌理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对于诗歌的若干重要认识,可以说是从先秦到西汉的儒家诗论的总结,故亦称《诗大序》。

(1)《毛诗序》提示了诗歌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艺术本质。

(2)《诗大序》基于儒家的视角,特别重视以政教为核心的诗的社会作用。

(3)序文提出的“六义”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4)《诗大序》不仅仅是一种总结,对后来文学观念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2.六义:

《诗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