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282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docx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

中西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

——中国上古创世神话和两希创世神话比较

创世神话是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及人类起源的一种浪漫而又严肃的思考。

其中包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和道德风俗等民族意识,它对后世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

世界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导致不同民族创造的神话存在很大差异。

同时作为神话又引导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对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养成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更多的了解中西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

一、中西创世神话概述

(一)中国创世神话

1、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据民间神话传说: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

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天空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临死前,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云雾,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头发变成颗颗星星,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树木花草,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汗水变成雨露。

盘古是中国历史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这片他以生命所化的热土上,流传不息,不断繁衍,延续古今,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女娲造人补天。

古籍中最早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风俗通义》。

《太平御览》、《神话故事新编》等也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先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民间传说:

天地开辟之初,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后来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她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一心要让这些小生物布满大地。

但是,大地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也没能如愿。

最后,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为了让他们继续生存,她把那些人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生衍后代。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她创造了生命,被民间尊奉为创世神和始母神。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上有记载,《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东晋郭璞注: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传说,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

后来共工与祝融争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球上除了人类所有生物灭绝,地球两极颠倒,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决心炼石以补苍天。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民安居乐业。

(二)西方创世神话

1、希腊创世神话。

希腊神话中说,宇宙最初一片混沌,混沌神名为卡俄斯。

卡俄斯生了地母该亚,该亚又生了天神乌拉诺斯,该亚与自己的儿子乌拉诺斯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提坦神,十二提坦神中的普罗米修斯抟泥做人,又把天火盗给人们,传授种种本领。

根据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写的《神谱》,古希腊的神话创世神有:

地母神该亚、地狱深渊神塔尔塔罗斯、黑暗神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和爱神埃罗斯,即五大创世神,世界由此开始。

2、希伯来创世神话。

《圣经》旧约中《创世纪》开篇就说,上帝创造了万物。

 在上帝创世之前,宇宙一片混沌,没有陆地,只有满满的海水。

上帝耶和华之灵在海面飘行,觉得太闷了。

耶和华说:

要有光!

由于耶和华是无所不能的上帝,随着他的话音,宇宙中顿时充满了光明。

第二天,耶和华说:

要有天。

第三天,耶和华说:

陆地要浮出水面。

第四天,耶和华说:

天上要布满星辰,用来划分季节和年、月、日。

第五天,耶和华说:

水中要有鱼儿跳,天上要有鸟儿飞。

第六天,耶和华说:

世界上还要有爬行动物和行走的动物。

于是,他造出了牛、虎和其他至今尚存或已绝迹的动物。

后来耶和华抓起一把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塑了个泥像,并赋予他生命,命名为男人,置于所有的生物之上。

于此这样,天地万物就被创造出来了。

二、中西创世神话异同点

(一)相似性。

1、宇宙的最初形态—混沌期。

在中西创世神话中,宇宙最初都是一片洪荒与混沌,黑暗笼罩着一切,没有任何具体事物存在。

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记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盘古开天辟地后才有了山河,风雨雷电,草本虫鱼,金石珠玉。

这是神话中所记载的中国人对世界的最早认识。

西方神话亦如此。

对宇宙的起源与开天辟地,赫西奥德在《神谱》里说:

世界起源于一片混沌的状态(卡俄斯),卡俄斯以后人难以解释的方式从怀抱里生产大地之神该亚。

该亚从自己体内分娩了天神乌拉诺斯,再与所生之子乌拉诺斯结合该亚与自己的儿子乌拉诺斯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提坦神,提坦神间彼此结合而生太阳、月亮、星辰等。

《圣经》中这样写道:

“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无边无际的空虚混沌,上帝那孕育着生命的灵运行其中。

”在上帝创世之前,宇宙是一片混沌,上帝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万物。

2、人类的起源—以土造人。

关于人的诞生,中西神话同样有着相同的理解。

中国神话认为人是女娲用黄土抟成。

东汉古籍《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是这样的“俗说开天辟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绳)人也。

希腊神话认为人是由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成的。

希伯来创世神话中说是上帝耶和华抓起一把泥土,按照自己的样子塑了个泥像,并赋予他生命,命名为男人,所有的生物之上。

可见,在人类的起源上,中西神话认识是相同的,都认为人是用土造成的。

三、洪水灾难。

在中西创世神话中,都有关于洪水的记述,在中国神话里,第一次大洪水和共工怒撞不周山有关,《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由于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日月星辰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这使得人类无法生存,于是就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

《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氺。

苍天补,四极正,淫氺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圣经》中关于洪水的记载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诺亚方舟”的故事。

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世界,上帝要求诺亚建造方舟,诺亚花了120年时间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赶进去。

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

除了诺亚一家,其他人都被洪水吞没。

后来洪水褪去,诺亚在大地上生活,又繁衍了人类。

4、血缘关系的婚配。

中西神话中人的诞生都经历了一个原始血婚时期。

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后,为使人类得以延续,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古神。

《风俗通》云:

“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

因置昏姻。

”罗泌认为:

“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因典祠焉。

”这应该是人类进入婚姻制度之后所赋予女娲造婚神话的痕迹。

希腊神话自创始之初,便以原始胞族和血亲模式来类比神界关系,地母该亚先生天父乌拉诺斯,继而又与乌拉诺斯结合生克洛诺斯。

克洛诺斯统治天国后,娶其姊瑞亚为妻,生子宙斯,宙斯又娶其姊赫拉为妻,并先后娶七个妻子,还与其他女神和凡间女子偷情,生有许多子女神,形成了著名的“奥林匹斯神系”。

(二)差异性

1、创世神体系的构成。

中国神话人物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

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没有一部完整的创世神话或史诗,创世神都是孤神,创世活动往往由一人完成。

相比之下,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

在希腊神话里,宇宙卡俄斯最先生了地母该亚、地狱之神塔尔塔罗斯、爱神埃罗斯。

该亚则生出了乌拉诺斯。

这时乌拉诺斯成了主宰,他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了六男六女共十二位天神。

后来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

希伯来创世神话中虽只有唯一神上帝耶和华,但他有众多天使,他们是上帝意志的执行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希伯来创世神话仍以上帝为核心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此外,西方创世神主要是男性神,他们地位最显赫,被歌颂得最多,而女性诸神中似乎没有一个能统领众神、号令天下而成为神人共瞩的“主神”。

相反,在中国,女性神的地位要高得多。

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正神。

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2、众神的形象。

在中西神话中,都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神的形象,但存在差异。

中国神话神的形象多为半人半兽,将人神化,盘古是狗首人,女娲是人面蛇身。

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与人没有太大区别,神人同形同体同性,区别仅在于:

神能够长生不死且具有超人的能力。

西方是将神人化,中国则是将人神化。

另外,还有,西方神话诸神都是世俗的,他们贪图眼前的享受和现世的快乐,他们可亲可爱又可恶可憎。

而中国神话神威严而庄重,神秘而超凡脱俗,他们是道德的化身,可敬却不可爱。

3、人神关系。

中西创世神尽管都创造了高度智慧的人,但在如何定位和处理人神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创世神似乎天生就与人有着极深厚的感情,神与人之间是和睦、平等的,他们只会帮助人类免受灾难与毁灭,而不会加害于人。

显然,中国创世神话一开始便有人神合一趋向,且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盘古为开天辟地竭尽殚精,以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而西方创世神之所以造人似乎只是为了点缀他们,所创造的世界,或是为了替上帝看园子(伊甸园)和管理天地万物,并驱使他们供奉。

他们认为人神地位是不能平等的,人没有资格享有神们特有的东西。

创世神甚至会为了维护其统治与尊严而惩罚乃至毁灭人类。

在希腊创世诸神中没有几个神愿意同情和帮助人类了。

众神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人类获得不灭之火,还把装有疾病、瘟疫、嫉恨等祸端的潘多拉盒子丢给人类。

到了希伯莱神话,上帝只因亚当与夏娃吃了智慧之果而知善恶是非便将他们逐出伊甸园,发一场大水几乎将人类尽毁,可见,上帝只喜欢听从他的奴隶,而不愿看到人的智慧与力量赶上他。

4、影响力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创世神话影响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古代中国很少受外来的影响,历史化和道德化进程开始过早,导致创世神话片断化、不系统。

对世界影响较小。

相比之下,不管是希腊神话还是希伯来神话,都在世界文化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给世界文学留下了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对世界文艺及人文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中西创世神话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条件

中国是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大陆文化,西方是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海洋文化,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等差异而形成显著区别。

这种地域条件的不同,导致中西创世神话差异。

大陆文化是农业文化,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农业文化所具有的的狭隘性与封闭性,使得中国创世神话很少受外来影响,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

农业文化的保守,墨守成规,使得中国创世神话对世界文化影响较小。

但大陆文化的平和与厚重,又使得中国神话中的神威严而庄重,是道德的化身,可敬,神与人之间是和睦、平等的。

西方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商业文化,它的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使得西方的创世神话是开放的,自成系统的,神的形象也都是有血有肉感性的,给世界文学留下了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它的开放性,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使得西方的创世神话对世界文艺及人文影响深远。

(二)历史发展

中国的创世神话没有发展为宗教。

而是把创世神历史化,它所体现出来的人神合一的倾向,使创世神与人之间始终保持着一份深厚的感情,人对创世神有的是尊崇与爱戴而不是畏惧。

人神合一及神话历史化共同决定了中国创世神不能发展为宗教神,比如,女娲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变成始祖神后的创世神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相反地,西方创世神与人之间是有差别、有距离的,而这种差别与距离的进一步扩大化,就必然促使创世神向在精神上主宰和控制人们的宗教神方向发展。

惟一神的希伯莱创世神话后来演变为基督教的教义。

四、从中西创世神话中看中西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

从前文的叙述中,对于中西方主要创世神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看出了其在对待宇宙、世界及人类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影响着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着差异。

(一)性格的差异

 求知与务实西方创世神话里,创世神们似乎天生地爱求知,热衷于探索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有力,这是为争夺或保护至高无上之权力地位的目的所使然。

希伯莱惟一神上帝耶和华是用意念创世的,他创造天地万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索和求知的过程。

西方创世神强烈的求知欲也在他们创造人类的时候一并传给了人。

而求知欲又助长了冒险精神。

冒险与求知带来大量的探险活动,求知所具有的开放性使西方善于吸收优秀文化,富于创造力,从而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而对于中国的创世神,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大都具有一种务实的精神。

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几乎无一不与劳动有关。

中国创世神多是单干,无他神相助,这就注定他们一点一滴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而当创世大业完成之时他们大多已牺牲了,留给人们的也便只有这种勤劳务实的精神。

务实使中国民族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但务实所带来的封闭性又促使这种探索浅尝辄止,没有太大的突破。

由命与听天    在西方创世神话中,尽管创世神力量与神通都是无比强大的,但他们也不能左右自己既定的命运,因为命运女神的审判是谁也无法违抗的。

尽管命运之神所定之劫数不可逃避,但众神似乎并不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珍视现在,为所欲为,不再有所顾虑。

命运观给西方人带来了困惑,也带来了动力。

由于人的一生命运既已注定,那么每个人尽可随心所欲去做一切事情,不必担心违反什么天意神旨。

这使得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与扩充,社会充满活力。

  在中国创世神话里,最让人不理解的恐怕就是,创世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却在许多时候按“天意”行事。

这种天命观曾起过积极作用,它成为原始社会民族内聚力和社会一体化的促进力,有利于集大众之力于一目标,更好地与大自然作斗争。

尚力与尚德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其神权的取得和维护靠得都是力而非德。

众神之王的宙斯是依靠其母的帮助,推翻了其父的统治,取得了宇宙的统治权,他在人们心中唤起的是一种强烈的力量崇拜,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希腊式的神系,其他各神也都是依靠自己所具有的神力,独霸一方,成为某一领域内的至尊。

希腊神话中的神一个个都是力量超群英勇善战,而非全为有德之人。

诸神在奥林匹斯山上宴饮作乐,谈笑欢娱,而不是关心百姓民众的生存和幸福。

他们之间矛盾重重,争权夺利,相互嫉恨,并引此而引起了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灾难。

而中国的上古神仙有着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本身,而是德性的善本性。

中国创世神话中的诸神其神权的地位的取得,不是靠力而是靠德。

女娲为了人类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所以,中国古人对神灵有着自然的崇拜。

所以中国老百姓遇事必乞求与天,遇到灾难时,就企盼神灵能保佑他们,替他们解决矛盾,天神必来相救。

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凡是恶人恶事,必遭天神报应。

自私与奉献从西方创世神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创世神们似乎都是比较自我与自私的。

西方的创世神们为了争夺或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择手段。

在古希腊神话中,儿子们一长大就联合起来动摇父亲的统治地位,上帝害怕诺亚子孙建成通天的巴比塔后威胁到自己的权威而混乱他们的语言阻止他们的行动;看到人类破坏了他所创世界的面目就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此外,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人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奉献而是沉浸在伊甸园中。

西方创世所体现的这种重个体性,重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与中国人创世神话中的奉献与牺牲的大我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创世神话,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还是女娲炼石补天,都体现出了中国创世神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

盘古开天辟地可以说已是对世界做出了很大的奉献,而他的奉献还不止在于此,盘古死后,尸化万物,造就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他呼出的气化为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

盘古以牺牲自己换得了人类所希翼的理想之国、光明之国。

盘古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被后人经久不息地推崇与赞美着。

同样,这种精神在女娲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淼的洪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凶禽猛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遭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天地太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女娲也元气耗尽,神气泯灭。

盘古和女娲都是为改变人类的生存面貌而牺牲的,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并且在他们牺牲后,并没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服从他们,甚至也没有要求人们记住他们。

中国神话中的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关怀人类的大我精神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宗教信仰意识的差异

宗教思维的排异与包容。

西方创世神极热衷于扩张,借以增强自身的力量和提高自身地位,谁的力量最强大谁就是众神之王,而众神之王也时刻提防和打击其他企图超过自己的神。

由希伯莱创世神话发展起来的基督教更是注意排斥和消灭其他神,强化其惟一神的观念。

《旧约》里的摩西十戒上帝明确宣布: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

”并以种种犯戒惩罚相威胁。

在这种宗教意识的灌输下,虔诚的信徒们常常用潜意识中对力量崇拜的狂想去捍卫精神领域中的惟一神,对异教信者便不会有什么好感,甚至是敌视了,因而由于宗教信仰所引发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总之,西方宗教思维的排异性与凝聚力于其创世神话里的民族文化心理与思维意识是相关联的。

而在中国,宗教思维却更多地表现为包容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信仰亦很复杂。

几千年来,活跃在中国土地上的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许多宗教派别,但信仰不同的教派却终能相安无事,不敌对,不冲突。

而这种宗教思维的包容性,原因是中国创世神话没有发展成宗教。

中国各创世神之间自古相安无事,各创世神之间并没有相互征讨,强迫对方归附。

国人既可接受其他外来宗教的存在,又不会有那种笃信某一宗教,抛弃祖先神,正是因了这种宗教思维的包容性。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最原始体现,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中西两地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历史契机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创世神话的鲜明差异及民族意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这一差别的存在是长久的,不易改变的。

这需要中西两个异质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的人民认真去反思,取长补短,以期促进本民族更好地发展。

当然创世神话对中西文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