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07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2分)(2017高二下·浙江期中)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jÌ)    阙如(quē)      可谏(jiàn)     被发左衽(rèn)

B.击磬(qìng)  陋巷(lòu)      无谄(chăn)     矜而不争(jīng)

C.觚哉(guā)   曲肱(gōng)     不悱(fěi)     一匡天下(kuàng)

D.荷蒉(kuì)   便佞(nìng)       诲人(huǐ)      虎豹之鞟(guò)

2.(2分)(2018高一上·渭南月考)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拙归园田             拙:

愚拙的本性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

满足    

C.可怜体无比             可怜:

值得同情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依依:

杨柳随风摇曳飘拂的样子    

3.(2分)(2019高一上·哈尔滨月考)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4.(2分)(2019高一下·嘉兴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新白领标准”之所以再度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主要因为人们总是对可望而不可即(jí)的东西更感兴趣,于是在转发微信、微博的同时发发牢骚(sāo)。

B.十三陵(líng)景区的游览变成了“坐在车上看一看陵墓”,被削(xiāo)减的游览时间则用来安排购物,景区附近的玉器城和烤鸭店均设置得像谜宫,进去了就很难出来。

C.中国男子篮球队在之前的两场主场比赛中赢得并不轻松,技术指标乏善可陈,明显落后于强劲(jìng)对手,所以急需一场酣(hān)畅淋漓的大胜来渲泄此前的郁闷。

D.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zhāo)开,大会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主题,开诚布公,畅(chàng)所欲言,共谋网络治理,共创未来机遇,共谱发展新篇。

5.(2分)(2015高二上·连江期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6.(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         夙:

 早时    

B.躬亲抚养         躬:

 亲自    

C.终鲜兄弟         鲜:

 少    

D.行年四岁         行:

行走        

7.(2分)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兴于唐,盛于宋。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风格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B.唐代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巴尔扎克、莫泊桑、雨果都是19世纪法国作家,海明威、欧·亨利都是美国作家。

其中海明威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D.《张衡传》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者班固,字孟坚,西汉著名历史学家。

8.(2分)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④念桥边红药,年年如为谁生!

⑤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以上五组诗句,均是借描绘春天的景物而抒发个人心情的,但在所抒之情上是不尽相同的。

下面区别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9.(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

未冠,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

“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

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

宪宗颇采纳。

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

“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

师道人臣,不宜掠美。

”帝从之。

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

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诸节度私计曰:

‘谁不如锷?

’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

“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

“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

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

”出为州刺史。

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

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赞曰:

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

其自叙言:

“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

”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

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视其文,信然。

而杜牧谓:

“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

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

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B.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

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

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C.浮屠,亦作浮图、休屠。

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

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

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都含意激切,言辞质朴。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

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见。

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

而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

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71分)

10.(7分)(2019高一下·郎溪期末)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入洞庭

宋湘

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

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

深夜有神觞正则①,孤舟无酒酹湘灵。

灯前欲读悲秋赋②,又怕鱼龙跋浪听。

【注】①正则:

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②悲秋赋:

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愁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作者离长江、入洞庭、后中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

B.“何许”“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的开阔感;“终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

C.“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

D.“深夜有神觞正则”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也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

(2)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11.(6分)(2016高一下·东莞期中)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顿:

整理    

B.数:

数量    

C.颜色:

容颜    

D.去来:

离去回来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B.②同是天涯沦落人    

C.②今夜闻君琵琶语    

D.②如听仙乐耳暂明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除此之外,与“行”同类的表示诗歌体裁的还有歌、引等。

B.词起源于隋朝民间,最初是为“燕乐”(即宴乐)所配的诗,最早称为“曲词”或“曲子词”,也就是为曲调填写的歌词。

C.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诗则体现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1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

请分析“紫袖红弦明月中”一句的作用。

(2)

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

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3)

白居易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

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13.(8分)(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

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

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

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

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

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②不自由:

情不自禁。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

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衬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

B.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

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

C.颈联议论,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转为安慰对方。

这是富有理趣的画龙点睛,直接点明写作目的,成了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

将“千首诗”补足“万户侯”做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

E.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14.(10分)(2016高一·曲沃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

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2)

颈联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赏析其妙处?

15.(8分)(2017高三上·贵阳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岭①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

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

③这里江南指虔州。

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

B.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

“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

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颈联用典。

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

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

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有何作用?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8分)(2018高一下·莆田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

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

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

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来看,本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B.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人两个场面融为一体。

C.“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

D.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E.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2)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结合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试分条简析。

17.(9分)(2019·奉贤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

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A.踏莎行    

B.青门引    

C.诉衷情    

D.如梦令    

(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

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9-1、

9-2、

9-3、

9-4、

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71分)

10-1、

10-2、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