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029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docx

马政经复习提纲学生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研究的出发点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

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是研究的对象

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或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和社会再生产过程。

通俗地说,包括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由谁生产四个问题。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是研究的任务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经济规律的类型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生产关系)的过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生产力)的过程,所以,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研究方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

对《资本论》“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

根本方法、总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

抽象法从具体—抽象、感性—理性、复杂—简单、现象—本质的研究方法和反过来的叙述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任何的科学批判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

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二节

商品和货币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

主要介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包括:

价值实体;

价值量;

价值形式;

价值规律。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二重属性:

①能用②能交换

①使用价值的质、量

②交换价值

⑵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的定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劳动的凝结,但并非劳动的凝结都是价值。

商品的两因素

商品(W)的概念: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两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在一定形式下、改造自然、永恒范畴。

(2)抽象劳动。

抽去具体形式,生产关系、历史范畴。

思考:

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是劳动。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上是枢纽。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本矛盾。

⑴它决定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发展。

⑵它决定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的二因素。

⑶它决定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二.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示。

定义: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劳动的复杂程度与价值量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复杂劳动要折算为倍乘的简单劳动。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效率与社会效率。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商品

思考:

一个部门中,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生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如何变化?

劳动价值理论简图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三.价值表现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

①定义及公式。

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公式:

一只绵羊=2把斧子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②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③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2)扩大价值形式

①定义及公式。

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公式: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②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

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3)一般价值形式

①定义及公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②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

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4)货币形式

①定义及公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②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⑴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⑵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定义:

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的界定和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也称“价格标度”,是指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等分部分。

价格标准由货币的价值尺度派生而来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一斤桔子售价2元5角,这里的“元”和“角”是()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②流通手段

定义:

货币作为买卖之间媒介的职能。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及公式: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商品流通。

公式:

W—G—W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作用双重性:

纸币:

以国家信用为依据所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思考: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可以是价值符号,因而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③贮藏手段

定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④支付手段

定义:

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的媒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作用的双重性: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货币

⑤世界货币

定义:

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作用:

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决定规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交换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从短暂和个别现象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从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价值规律

⒊作用:

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三节

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⑴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并不是资本。

两种流通公式的共同点和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流通形式是:

W—G—W

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形式是:

G—W—G’

共同点

都是由买和卖两个阶段组成

每一阶段都有商品和货币相对立

都有三个流通当事人登场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总公式是:

G—W—G’,资本总公式综合反映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最一般的运动形式。

资本总公式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

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货币转化为资本

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还包括一个历史道德要素。

Ⅱ.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例子:

一个劳动力8小时生产一件产品,1小时形成价值1元,工作日为8小时。

(为生产一件产品,购买生产资料需10元,购买劳动力需4元)

剩余价值的生产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还可以看出:

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是以物的外壳掩盖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根据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字母C

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会增殖自己的价值,所以称为可变资本。

字母V

剩余价值的生产

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公式表示:

m’=m/v(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vm’=m,v若不变,只要提高m’,就可以增加m总量。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作日的延长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界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

Ⅰ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Ⅱ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起点的。

Ⅲ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最终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资的本质

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价格。

⑴当工人与资本家交换时,劳动不存在。

⑵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无法衡量。

⑶会导致对价值规律或剩余价值的否定。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分析如何增加资本量,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在原来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发现新的经济关系:

⑴工资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⑵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⑶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就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①剩余价值率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①资本量-自我积累、贷款、股份公司

②经营管理能力

③市场容量

④产品成本的变化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个别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它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和条件的

分散的资本合并成为一个大资本。

企业通过竞争和信用的方式实现兼并或联合。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称为资本价值构成。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构成图示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①定义:

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力供给增加

由于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的需求而导致部分人失业的社会现象,称作相对人口过剩。

②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四节

剩余价值的实现

一、资本循环

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在流通过程中实现。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这种功能是在运动中实现的(运动中的价值)。

一、资本循环

⒈资本循环的定义

资本的循环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公式:

G-W(A,Pm)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一、资本循环

第二阶段

公式:

W…P…W’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

第三阶段

W’-G’.资本回到出发点的形式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收回消耗的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完整公式:

一、资本循环

资本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最终回到出发点形式的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

采取如此循环形式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

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一、资本循环

G-W…P…W’-G’

P…W’-G’G-W…P

W’-G’G-W…P…W’

⒉资本循环的条件

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具有并存性

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

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互为条件。

一、资本循环

怎样避免循环中断:

1、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生产流程的科学化;

2、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3、规范交易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叫做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当作周期过程来看的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是同一个过程。

两者的区别:

资本如何运动、怎样增殖;

资本运动的速度、运动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二、资本周转

资本运动的快慢,即资本的周转速度。

它可以用周转时间、周转次数来衡量。

二、资本周转

是资本完成一次价值增殖运动的时间。

它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来构成。

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

它主要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机器大修或停工时间。

二、资本周转

是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

它包括2部分。

即货币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生产资料采购时间、运输时间。

即商品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包括商品运输时间、待售时间

生劳动时间

时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商品间非劳动时间自然作用时间

生产停工时间

和向市场购买生产资料时间

流通

所经流购买时间

历的通

生产资料由市场运到企业时间

时间时

间产成品仓存时间

销售时间由企业运往市场时间

在市场待售时间

二、资本周转

加快资本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定义:

是指总资本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

计算方法:

周转次数=一年/周转时间。

公式:

n=U/u.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不仅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制约,还与生产资本的构成有直接关系。

二、资本周转

⑴资本的不同分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二、资本周转

是指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特点是:

一经投入,实物形式就全部发挥作用,参加多个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式逐渐损耗,其价值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产品的出售逐渐收回。

二、资本周转

流动资本

二、资本周转

不变资本:

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固定资本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可变资本:

劳动力流动资本

⑵固定资本的折旧

固定资本的价值根据其损耗的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二、资本周转

又称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又称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价值上的损失。

二、资本周转

根据固定资本物质磨损的程度,从出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称作折旧。

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金,称作折旧费(折旧基金)。

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称作折旧率。

二、资本周转

⑶预付资本(全部投资)的总周转,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的周转次数=固定资本一年周转的价值+流动资本一年周转的价值/预付总资本

计算题:

一家企业,固定资本80万元,其中厂房30万元,使用年限30年;机器4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工具10万元,使用年限5年。

流动资本20万元,一年周转10次。

求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次数。

二、资本周转

某资本总额为1000万。

其中厂房价值200万,可用10年,机器价值400万,可用10年;流动资本400万,一年周转6次。

该资本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是多少?

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是多少?

周转次数是几次?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二、资本周转

资本家力图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

可以减少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指一年中取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M=m′vn。

是年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M’=M/v

二、资本周转

计算题:

甲乙两企业,预付的可变资本都是6万元,剩余价值率100%,甲企业可变资本一年周转12次,乙企业可变资本一年周转4次,求甲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别资本的运行情况,还取决于社会资本运行情况。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

⒈社会资本的特点:

⑴与个别资本的共同点:

都包含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执行三种职能形式;

目的都是实现价值增值。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⑵与个别资本的区别:

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

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也包括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⒉研究社会资本的出发点:

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是社会资本在一年中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v+m三部分,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研究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要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⒊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⑴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假定,两大部类的生产成果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引申的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C+V+M)>ⅠC+ⅡC

Ⅰ(V+M)>ⅡC

Ⅱ(C+V+M)>Ⅰ(V+m/x)+Ⅱ(V+m/x)

Ⅱ(C+M-m/x)>Ⅰ(V+m/x)

首要的是第一个条件,即Ⅰ(V+M)>ⅡC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②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Ⅰ(V+△V+m/x)=Ⅱ(C+△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C)+Ⅱ(C+△C)

Ⅱ(C+V+M)=Ⅰ(V+△V+m/x)+Ⅱ(V+△V+m/x)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

个别企业和整个社会;生产与需求;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包括: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五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⒈成本价格

w=c+v+m

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按资本的耗费计量的

⒉利润和利润率

⑴利润:

剩余价值被看作预付资本的产物,称作利润。

用P表示。

W=K+P

剩余价值与利润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⑵利润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

增值程度。

P’

P’=m/c+v

⑶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例子:

K=100,c:

v=8:

2,周转速度是一次,

m’=100%、m’=200%,P’=?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例:

K=100,周转速度是一次,m’=100%

纺织工业c:

v=8:

2,P’=?

食品工业c:

v=7:

3,P’=?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K=100,c:

v=8:

2,m’=100%,周转一次、二次,P’=?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⑤原材料价格的变动

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2)对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两种误解

①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社会资本100,可变资本一年周转一次,70c:

30v,m’=100%,

85c:

15v,m’=150%,

②平均利润率下降也不意味着资本家获得利润量的减少

社会总资本100,70c:

30v,p’=30%,p=30,

社会总资本300,80c:

20v,p’=20%,p=60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商人资本。

1.商业资本

⑴商业资本的形成

①商业资本的概念。

是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

②商业资本的形成

Ⅰ商业资本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Ⅱ商业资本形成的标志,最主要的是有独立投资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⑵商业资本的职能

①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即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②商业资本的流通公式:

G-W-G’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⑶商业资本的作用

①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和缩短周转时间

②增加生产资本和扩大生产规模。

③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⒉商业利润

⑴商业利润的概念。

⑵商业利润的实现途径。

⑶商业利润的实质体现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例子:

社会产业资本=900,c:

v=8:

2,m’=100%.

社会总产品:

720c+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