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9003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docx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讲义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及脑的病理变化

  2.原发性高血压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3.风湿性心脏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心脏的病理变化

  一、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的大中动脉。

动脉的病变可分为以下四种:

  1.脂纹——是动脉粥样硬化肉眼可见的最早期病变。

  肉眼观:

动脉内膜见黄色帽针头大小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平坦或略为隆起,在血管分支开口处更明显。

  光镜下,病性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

苏丹III染色呈橘黄(红)色,为脂质成分。

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SMC。

  

  

  2.纤维斑块

  肉眼观:

纤维斑块初为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性而呈瓷白色。

  镜下:

表面为SMC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纤维帽,其下可见泡沫细胞、SMC、细胞外基质和光细胞。

  

  3.粥样斑块

  亦称粥瘤。

为动脉内膜面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

在玻璃样变的纤维帽的深部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

  

  

  4.继发性改变

  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和血管腔狭窄。

  

  

(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1.心脏的病理变化

  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透壁性心肌梗死。

  l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

  l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

  l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的左室侧壁。

  多属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呈苍白色,8~9小时后呈土黄色。

  光镜下,心肌纤维早期凝固性坏死,核碎裂、消失,胞质均质红染或呈不规则粗颗粒状,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4天后,梗死灶外围出现充血出血带;7天~2周,边缘区开始出现肉芽组织,或肉芽组织向梗死灶内长入,呈红色;3周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2.肾脏的病理变化

  最常累及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动脉近侧。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肾梗死,新鲜肾梗死呈三角形,灰白色,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严重时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即表现为肾脏形成多数大的瘢痕凹陷。

  

  

  3.脑的病理变化

  最常见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萎缩、脑软化和脑出血。

  l脑萎缩表现为大脑皮质变薄、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且加深、脑的重量减轻。

  l脑软化主要发生于颞叶、内囊、豆状核和丘脑。

  l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小动脉瘤可破裂引起脑出血(动脉瘤多见于Willis环部)。

  

  

  

  

  二、原发性高血压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

  细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细动脉玻璃样变,最常累及肾入球小动脉和视网膜动脉。

肌型动脉肥厚,管腔狭窄。

  

(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1.心脏的病理变化

  主要为左心室肥大。

由于血压持续升高,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

心脏肥大,重量增加,但心腔不扩张,甚至略缩小,称为向心性肥大。

失代偿后出现离心性肥大及心衰。

  

  2.肾脏的病理变化

  肾脏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①双侧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

  ②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

  ③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6mm),皮髓质分界模糊;

  ④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

  光镜下:

肾入球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弓形动脉、叶间动脉)硬化,肾小球因缺血发生萎缩、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

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

周围相对健存的肾小球发生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使局部肾组织向表面隆起,形成肉眼所见的无数细小颗粒状。

  

  3.脑的病理变化,包括三种:

  ①高血压脑病,病理改变为脑水肿;

  ②脑软化,出现微梗死灶;

  ③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中风,是高血压最严重且常导致死亡的并发症。

多为大出血,常发生在豆纹动脉供血的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约15%发生于脑干。

有时,出血范围甚大,可破裂入侧脑室。

  

  

  

  三、风湿性心脏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浆液性炎+肉芽肿性炎+纤维素性炎

  1.变质渗出期

  结缔组织纤维发生黏液变性、胶原纤维肿胀及纤维素样变性。

病灶中有浆液和炎症细胞浸润。

此期持续1月左右。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也称Aschoff小体。

此期持续2~3个月。

  

  3.瘢痕期或愈合期

  出现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Aschoff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

此期持续2~3个月。

  

(二)心脏的病理变化

  可表现为风湿性全心炎=心内膜炎+心肌+心外膜炎。

  1.风湿性心内膜炎

  由于病变反复发作后使瓣膜变形引起瓣膜病,可出现心脏杂音和心房、心室肥大、扩张、全身瘀血等心力衰竭表现。

病变瓣膜上出现疣状赘生物(本质是白色血栓)。

  

  

  2.风湿性心肌炎

  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特别是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表现为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

儿童的心肌炎常为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

  3.风湿性心外膜炎

  主要累及心包脏层。

风湿性心外膜炎的病变特点是浆液和(或)纤维素渗出,可形成绒毛心和缩窄性心包炎。

  

  【实战演习】

  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好发于

  A.主动脉瓣

  B.二尖瓣

  C.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D.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E.二尖瓣及三尖瓣

  

[答疑编号500828050101]

  『正确答案』B

  2.风湿病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A.黏液变性

  B.纤维素样坏死

  C.炎细胞浸润

  D.Aschoff细胞增生

  E.脓肿形成

  

[答疑编号500828050102]

  『正确答案』E

  3.风湿病增生期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

  A.黏液样变性

  B.纤维素样变性

  C.风湿小体形成

  D.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E.心外膜纤维蛋白渗出

  

[答疑编号500828050103]

  『正确答案』C

  4.对风湿性心脏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A.心肌变性、坏死

  B.纤维蛋白性心外膜炎

  C.心瓣膜赘生物

  D.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

  E.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

  

[答疑编号500828050104]

  『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