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94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5单元 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docx

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5单元明清时期课时提分训练

 第5单元 明清时期 

课时提分训练

|基础真题练|

一、选择题

1.[2018·大庆]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益

C.海外移民

D.殖民扩张

2.[2018·青岛]“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3.[2018·德州]“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A.岳飞B.郑成功

C.戚继光D.康熙帝

4.[2018·衡阳]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2018·重庆B卷]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

“‘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

”这部著作(  )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6.[2018·重庆B卷]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2018·青岛]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

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8.[2018·淮安]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设宣政院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

9.[2018·赤峰]“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下列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

A.郑和B.康熙

C.郑成功D.左宗棠

10.[2018·沈阳]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

A.接受汉族文化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D.鼓励官员进谏

11.[2018·黄冈]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

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

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12.[2018·德州]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

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B.台湾府

C.西域都护D.市舶司

13.[2018·随州]下列对中国古代边疆管理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

A.秦朝为开发北疆兴修灵渠

B.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总管今新疆地区

C.郑成功设置台湾府,加强同内地的联系

D.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14.[2018·百色]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15.[2018·齐齐哈尔]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抗击侵略B.对外交往

C.民族关系D.科技创新

16.[2018·乐山]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7.[2018·郴州改编]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

并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三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乾隆时期实施这一对外政策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一例中国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2018·宿迁改编]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同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

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广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

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

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设置台湾府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的首个行政机构。

材料二 (18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

“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材料三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 ▲ 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 ▲ 处的历史人物是谁?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能力强化练|

一、选择题

1.某历史教材的一课中,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三个子目。

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

A.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B.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D.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15世纪前期,郑和沿着温州人周达观的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

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3.“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加强西藏地区管辖

4.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

这部书(  )

A.成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系统介绍了西医的著作

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

5.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

B.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C.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

D.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6.著名学者郭沫若写了一副对联: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俞大猷

D.郑成功

7.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便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  )

A.伊犁将军B.宣政院

C.驻藏大臣D.御史台

8.在清军对台湾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下,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

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台策略是(  )

A.依靠压倒性武力统一台湾

B.以政治和谈方式统一台湾

C.借助外国的武力统一台湾

D.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

9.1793年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书写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处于康乾盛世

B.中国经济领先英国

C.清朝皇帝夜郎自大

D.中国推行开放政策

10.“(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材料中的“禁”之后(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11.《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寻求海外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年—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材料二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

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材料三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

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材料四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401年—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

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

他曾说过:

“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材料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参考答案

【基础真题练】

1.A

2.A [解析]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给明朝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故本题选A项。

3.C [解析]文中的“倭奴”指倭寇,故本题选C项。

4.D [解析]A项相传为黄帝所著,大概西汉时就已成书。

B项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C项为隋唐之际的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

故本题选D项。

5.B

6.D [解析]戚继光抗倭是明代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件,故排除。

故本题选D项。

驻藏大臣是雍正皇帝设立的,台湾府是康熙皇帝设立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乾隆皇帝的功绩。

7.B [解析]由“台湾府”“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可知这是清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故本题选B项。

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D项说的是秦汉时期,排除。

8.D [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所设管理西藏的机构,西域都护是西汉所设,驻藏大臣为清朝雍正帝所设,台湾府为清朝康熙帝所设。

故本题选D项。

9.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这段文字是郑成功致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

故本题选C项。

文中的“贵国”指荷兰殖民者。

10.C 11.C 12.A

13.D [解析]灵渠是秦朝在岭南地区开凿的;西域都护是公元前60年设立的,当时汉宣帝在位。

台湾府为清康熙帝所设。

故本题选D项。

14.B 15.A

16.D [解析]A项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B项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C项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故本题选D项。

17.

(1)开放的外交政策。

共同作用: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友好往来。

(2)原因:

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

消极影响:

①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②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等。

(3)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等。

(4)主要因素:

国家统一,国家独立;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8.

(1)影响: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使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行政机构:

澎湖巡检司。

(2)条约:

《马关条约》。

爱国情感: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感;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

(3)邓小平。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现象。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包括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独”分子的分裂图谋是注定不能得逞的,台湾和祖国大陆最终必将统一。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能力强化练】

1.C [解析]上述三个事件均发生在明朝时期,均属于中外交往的事项。

郑和下西洋属于和平交往,后两项属于中外交流中的冲突。

故本题选C项。

2.B [解析]A、C、D三项仅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与此无关。

故本题选B项。

3.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由“戚家军”可知选A项。

B项有关的人物是郑成功,C项是乾隆皇帝。

故本题选A项。

4.B

5.B [解析]宋应星和牛顿大体生活的时代相同,故排除A项。

宋应星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政府重农抑商;牛顿生活在17、18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

故本题选B项。

6.D [解析]“荷虏”指荷兰殖民者,故本题选D项。

B、C两项二人同为抗倭英雄,文天祥没有抗击外来侵略。

7.A 8.D 9.C

10.D [解析]海禁之前,“家给人足”;海禁之后,“富者贫,贫者困”“为游手”“为盗贼”。

故本题选D项。

11.D [解析]A项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的社会现象,排除。

B项明显错误。

C项材料没有体现,很容易排除。

故本题选D项。

12.

(1)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或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

(2)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交融等。

(3)根本原因:

明清科举制度(八股取士)阻碍科技进步。

主要原因:

①政治制度特点:

君主集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②对外关系政策: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4)认识:

要自主创新(不能总是依赖他人或成为别人的技术附庸);要坚持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3.相同:

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

不同:

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