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85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语文16课教案.docx

七上语文16课教案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主备人:

谭娇_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__

备课组成员:

魏明竹秦梅谭娇王宏侯江丽呼延新乔杨植淞

课题

1、散步

教学时间

45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德育目标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语言的对称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反思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预设:

讲述亲情故事

2、课题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二、展示提升:

【预习热身】

1、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

略有改动。

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

著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自学生字词。

3、配乐范读课文,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

4、理一理,说一说,弄清课文的内容: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请同学按下列要求复述。

⑴从“我”的角度复述:

⑵从母亲的角度复述:

⑶从“我的儿子”的角度复述:

⑷从“我的妻子”的角度复述:

【盘点提升】

1、这篇课文是一篇美文,前面同学们已经品读过了一遍,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下面,让我们用眼睛一起来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

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三、课堂检测:

2、仿写训练: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它不应该只是母亲给我编织的暖暖的毛衣,它还应该是我给母亲捶背时的双手;它不应该只是,它还应该是;它不应该只是,它还应该是。

四、矫正达标:

1、小结:

【我的收获】

学完本堂课后,你的收获是什么?

【预习热身】

2、作业: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预设:

美文朗读

2、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巧妙的构思以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2、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

通过“散步”这种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表现浓浓的亲情、人性美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示例: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二、展示提升

【点拔释疑】

1、你认为这一家人和睦相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2、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

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本段中告诉了我们: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教师小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

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

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

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设想一下: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5、重点研读“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6、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a.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c.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三、课堂检测:

【盘点提升】1、你能发现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吗?

(活学活用):

(1)我发现:

本文选取了祖孙三代这样一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重大的主题,这是采用了的写法。

(2)我发现:

文中通过对母亲进行和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对孙子的喜欢与爱护,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恰当的描写很重要。

温馨提示:

典型的细节:

一个眼神,一个背影,一句话……都是感人至深的,我们在写作中要有善于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做到细微处见真情。

2、比较阅读请同学们速读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

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

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

(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

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

“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②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

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

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

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

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

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

四、矫正达标:

1、小结: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

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2、作业:

 

板书

设计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教研组长:

卞利主备人:

__何雨露__

备课组成员:

魏明竹秦梅谭娇魏晓云陈静

备课组长:

魏明竹

课题

秋天的怀念

教学时间

45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通过重点字词体会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激发感恩情怀。

德育目标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母亲爱的表现,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难点

全文情感的梳理,写作手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音频朗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关于母爱的文章(原作)

2、课题导入

史铁生简介。

现年54岁。

他的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

但是这么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下面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默读)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课件)

3、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激发感恩情怀。

二、小组讨论导学案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在自查字典标注“读一读,写一写”读音和词义。

2.圈划、朗读我和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3.朗读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思考: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我觉得他是:

4.课文围绕我与母亲主要写了哪四件事?

(可合作探究)

三、展示提升:

5.思考讨论文题“秋天的怀念”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可从“作者怀念谁?

为什么会怀念?

为什么在秋天怀念?

”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

 6.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色,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使你体会到母亲那深沉而无私的爱?

(提示:

细细体会文中直接描写母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段,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对“我”暴躁任性的描写和母亲的慈爱宽厚的描写相对照中体会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7.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和“要好好儿活”?

(提示:

可以从母亲活着的时候曾经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拒绝,而在母亲去世后“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段菊花的天真烂漫的描写中蕴涵着生命的一些精神和意义,以及作者所寄之情)

四、课堂检测(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检测题目)

1.试着把第五段结尾的“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2.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3.仿照文中写菊花的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

4.仿写: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铃,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母爱是,。

五、矫正达标:

1、小结:

2、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母亲走了,带着对子女深深地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回忆你的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你又打算怎么回报他们呢?

试写150字的感悟。

写一小段关于自己母亲和自己的小事的片段

 

 

 

板书

设计

 秋天的怀念

          娘俩

(苦)我俩     好好儿活

          我们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主备人:

王宏教研组长:

___卞莉_______备课组长:

魏明竹

备课组成员:

魏明竹、秦梅、谭娇、王宏、侯江丽

课题

《羚羊木雕》

教学时间

45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会写抹、犄角、怦怦、逮、树杈、攥着、寒战等字词。

2、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心,理解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节和思想感情。

朗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领会文中蕴含的待人处事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恒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领会待人处事的道理,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与父母坦诚沟通。

教学重点

1、品味赏析文中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做前置研究作业。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学生分享朋友间的友谊故事。

2、课题导入

同学们,拥有友情是幸福美好的,而浓郁的亲情则更是令人醉心的生活财富,可是现实中偶尔的分歧、冲突,使得纯真、美好的友情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因羚羊木雕而引发的故事,去感受故事中“我”的无奈伤心甚至流泪。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理解插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积累阅读体验。

  3、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正确处理家庭成员或朋友间的矛盾。

学习重点:

能够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心,理解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1、默读全文,掌握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清楚、流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情节脉络是怎样的?

(提示: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描写语言的句子,以此总结“说”的语言形式及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个性、心情以及对羚羊木雕的态度。

三、展示提升:

1、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抹()眼泪犄()角怦怦()

脸颊()逮()着玩

(2)词语填空。

()影不离自()主张()二为一

无可()回

2、情节脉络:

开端:

开头至“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因“我”“自作主张”把羚羊木雕送给好友万芳而引出妈妈的追查、逼迫和爸爸讲出的一些理由。

发展和高潮:

从“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到“她不会再和我好了......"。

回顾我和万芳的友情,写在父母的逼迫下,“我”违心的去讨要羚羊木雕。

结局:

从“我一个人慢慢的走在路上”到结束。

着力刻画“我”所受到的伤害。

3、

(1)采用常用词“说”的普通格式。

如:

奶奶突然说: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的词。

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3)对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

如:

“‘那只羚羊哪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不!

’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的修饰。

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妈妈坚定的说。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

她却满不在乎地说。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

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了?

’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不是给我了吗?

’我小声的说。

4、人物形象分析

(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的跳了起来。

“怦怦”一词是拟声词,形容心跳。

被逼无奈,“我”受到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栩栩如生,显示我的真诚无私。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她的态度,显示妈妈只知羚羊木雕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

(3)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

四、课堂检测:

1、给下列字注拼音。

抹()眼泪犄()角怦怦()

脸颊()逮()着玩

2、词语填空。

()影不离自()主张()二而一无可()回

3、整体感知。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羚羊木雕?

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

涉及哪些人物?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后,父母却逼“我”要回,“我”只得无奈要回。

“我”对朋友反悔,伤心极了。

(2)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查问木雕,赠送木雕,要回木雕,伤心难过。

赠送木雕。

文章顺序:

插叙。

4、分析羚羊木雕贵重在哪儿?

对于“我”和父母来讲羚羊木雕各代表什么?

对于“我”羚羊木雕代表友谊。

对于父母来讲代表友谊。

五、课堂小结:

1、小结:

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平凡的家庭琐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

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对子女的疼爱。

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提出一个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

现实中让我们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解,生活就会因此多一份温馨。

2、作业:

练习册1至4题。

板书

设计

            羚羊木雕

插叙

查问木雕

赠送木雕

取回木雕

伤心难过

 

尔勒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主备人:

_侯江丽__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__

备课组成员:

魏明竹秦梅谭娇魏晓云侯江丽呼延新乔杨植淞

课题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教学时间

90分钟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泰戈尔、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匿笑、祷告”等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两首散文诗。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德育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教学难点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反思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小演讲:

《妈妈,我想说爱您》

2、课题导入:

同学们,在“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

这说明什么呢?

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3、明确学习目标及重点

二、小组讨论导学案《金色花》

1.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更有感情。

2.体会下列句子: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

B.你要是叫道:

“孩子,你在哪里呀?

”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C.体会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情感。

A句表现出小孩子怎样的特点?

(注意从词语上去体会)

B句让你想起小孩子常玩的哪种游戏?

表现出孩子的什么特点?

三、展示提升:

思考下列问题。

先自己想想,再合作交流。

3.孩子跟妈妈玩捉迷藏,你从中体会到孩子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4、他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

(提示:

假如他变成一朵金色花,就可以……)

四、课堂检测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

”句式说话。

明确:

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五、矫正达标:

1、小结: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喜欢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

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2、作业:

预习冰心《荷叶母亲》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分享阅读:

冰心《繁星》《春水》

2、课题导入:

同学们: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

3、明确学习目标及重点

二、小组讨论导学案《荷叶母亲》

1.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

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思:

这段文字有怎样的美感?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