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626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言萃要.docx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发言萃要

“创新型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发言萃要

 

时间:

2009年10月24日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

服务意识,敬业精神

王玉平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

北京自然辩证法从换届以来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在这里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及秘书处,对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这两年做的工作表示祝贺,对这种敬业的精神表示敬意。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这几年来,应该说从经费、活动规模、活动范围、活动内容、研究的深度,在朱训理事长“为国服务”的指导下,有所进展,包括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然辩证法研究》专刊等一系列活动。

另外,每年开一个规模比较大、在学界影响较大的理事会,这个理事会包括各界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在座的好多研究生已经参加过。

我们每年一届的研究生论坛,请各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发表优秀论文,参加比赛,来促进自然辩证法研究,促进自然辩证法团队的发展。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尽量做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

就研究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我觉得倡导学术研究“为国服务”,为此,研究会的秘书处就必须有为广大理事和会员服务的意识,这种服务意识应具体体现为一种敬业精神。

愿意以“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勉。

预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创新

刘大椿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义副理事长)

今天很高兴参加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的研讨会,新一届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王鸿生教授的主持下很活跃,也做了很多工作,学术活动很有起色。

今天会议的主题选得非常好。

中国当下已进入新的阶段,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国家从过去感觉非常穷变成现在所谓“不差钱”,当然也不是非常富,但变化的确非常大。

那么下一段怎么走法,我觉得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30年前如果不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想不太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局面。

那么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一种新的更开放的思想,我觉得在未来的30年,再回过头来看,大家也就会觉得遗憾。

我想,我们应当抓住这样一个机会,使得我们国家的发展,在未来实现党和国家制定的规划,到2050年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国家,经济总量可以世界第一,在世界的各个方面能起更大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新的“中国梦”。

我们现在有中国梦,外国人都是说,现在到哪里去是最能够挣钱的呢?

最有发展可能的呢?

到中国去!

这次金融危机,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具有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像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他们都是比较拮据的,但中国的情况相对来讲要好得多,其他发展中国家跟中国相比状况要差些。

所以说中国梦现在在世界上已经提出来了。

但我觉得外国人的中国梦,还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中国梦。

尽管一些人以此为自豪,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实事求是。

外国人的所谓中国梦,只是说在中国有机会,到中国来他可以挣钱,可以有发展,但是他并不把中国作为一个理想的所在地。

我觉得这跟以前有些人说的美国梦不同,所谓美国梦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原来欧洲的人,世界各个国家的移民,到美国去。

他们觉得美国是生存最好的地方,可以在那里发展,最好是能成为那里的一分子。

我觉得这样一个美国梦,我们可以很好地去对比和反思一下,把今天的“中国梦”也朝这个方向转一下,也就是让未来的中国成为培养、吸引创新人才的地方。

我个人没什么美国情结,但对美国一些东西有些思考。

比如美国现在每年有50多万外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

美国理工科每年取得博士学位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外籍。

而在外国人取得的博士学位中,有五分之一强是中国人。

但中国人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80%以上是留在美国了。

他们是希望留在美国,争取留在美国,最后也留在了美国,这就是这些人的美国梦。

我觉得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国最好的学校,国家花最大力气支持的大学是北大和清华,过去20年的统计,北大、清华最好的理工科学生,80%去了美国,而去美国学习的80%都留在了美国。

中国的确是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有了一种变化。

但我觉得还应有一个更彻底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未来30年应比过去30年更加有声有色。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那就是要创新。

我们现在创新讲得最多,可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从最高领导到小学生都讲创新,但实际上我们的创新相对还是不足的,甚至是非常不足的。

比如,要创新肯定要解放思想,要开放。

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开放,才能创新,才能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涉及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经济是发展的主战场,关键是人才,还要是创新型人才。

这是人才观的转变。

过去我们说中国大学生少,美国约30%的适龄人可以上大学,我们过去这个数字只有4到5%,现在已经有超过20%的适龄者可以上大学了。

但这个数量虽然上去了,其他方面未必也跟上了。

我们现在每年招五、六百万大学生,这么多,状况怎么样呢?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还是参差不齐,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开放、解放思想,营造创新人才出现的教育环境。

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如果人才都急功近利、蝇营狗苟,怎么可能承担国家下一阶段在新平台上发展的任务呢?

总之,如果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创新型人才,我想,我们不管用什么口号,不管有什么样的愿景,经济也不可能从比较低端、中端向更高端发展,也无法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无法实现我们的那个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在于中国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目前,已有很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愿意到中国长期居留,同时希望能加入中国国籍。

但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比较少,尤其是外国优秀的高端人才入籍中国的还比较少。

让外国优秀的高端人才入籍,这个政策美国早就有,欧洲一些国家也这么做。

日本过去比较封闭,现在也在这么做。

人才战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要吸引我们出去的人才回归,同时应该开放接受外国的高端人才。

美国居然能够把36%的博士学位授给外国人,他能这么做,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我们说美国的科技创新靠世界其他国家人才资源的支持,其中包括中国输出的人才。

目前的情况是人家做得到,我们还无法做得到。

你要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不就成了世界大国了?

所以,有的人在讲,现在中国人还没有得诺贝尔奖,有8个拿诺贝尔奖的华裔全都是美国籍了。

中国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想,未来若干年会有很多中国人拿诺贝尔奖。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想中国的确就会成为世界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国家,甚至能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我想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这一天到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北京---建设创新型都市的构想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编审,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新北京”也是一个梦想,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我提出几个要点:

设立京津都,建立国家行政中心,开放中南海,建设京津铁路枢纽。

第一个,设立“京津都”。

这个概念从历史上就有,清朝就有京津概念。

“都”是大都会、大都市,涉及国家区域最高范畴,首都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京天津联系在一起,设立京津都,包含北京、天津、三河、大厂、香河、秦皇岛、廊坊。

早有人提过,穆学明提案将北京和天津合并;吴良镛主持“大北京规划”,涉及京津冀;农工民主党也提出过,大北京地区考虑“流域经济”,包括上游张家口,直到下游塘沽等地。

“京津都”可以包含天津和北京,还有三河、大厂、香河这些地区。

有必要把这个地区整合起来,设立京津都,因为现在北京、天津相距130公里,可以形成北京天津优势互补,形成“一都双城”格局,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首都战略作用,对中国格局将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如果把秦皇岛放进京津都,加上天津新港,就有两个出海口,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第二个设想,建立新的中央国家行政中心。

为提高决策和行政运行效率,建议设立中央国家中心办公区,选址考虑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燕郊、三河、大厂、香河一带,这里处于中间地带,原来属于河北省,改成中央办公区,重新规划,解决首都地区面临的问题,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提出几个设想,一个党的机构调整,现在有的机构设置比较多,实际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一个是党内事务部,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而现在的中央宣传部实际上在管理文化事物,这方面的职能可以转给文化部;政法委员会职能可以归到这里。

二是外联合作部,包括目前统一战线部、对外联络部的职能。

协调各民族党派、人民团体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应该自己筹经费;包括处理与国外政党的关系。

三是纪律监察部,承担纪律检察委员会的职能,这就是我们说治党要严,加强队伍建设。

关于政府机构设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人力建设总体部署设置政府机构。

政治方面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

经济建设包括财政税务部、商务管理部、交通运输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农林牧渔业部、建设部、金融监管部等。

文化建设方面,包括研究开发与教育部,可以把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知识产权,教育整合在一起;文化部包括现有的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等。

生态建设包括环境资源与能源部,包含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能源、水利、海洋、地震、气象、旅游等部门。

人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部,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

这样就是真正实行大部制,可以把发展改革委员会改组为国家规划委员会,负责制定发展总体规划和协调执行。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可以分别划归国家规划委员会和商务部管理。

这样,国务院共设置21个部委机构,可以把27个部委、13个直属机构都包含在内。

为此要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在新址燕郊、三河、大厂、香河一带,建立国家行政中心,配套功能,明确职责。

当然不必把所有的中央机关放在一起,这个需要具体的考虑。

第三个设想,开放中南海。

历史上中南海是皇家园林,属于文化遗产,把中共中央、国务院机关搬出中南海,把中南海改造为人民的公园,和北海公园连在一起,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树立北京新形象。

第四个设想,建设京津铁路枢纽。

在新的国家行政机关中心区所在的大厂、香河一带建设新的铁路线,以东经117度为轴线,分为上行、下行两条线,上行京津到满洲里,下行线京津到汕头。

这两条铁路线可以经过几个省市,全程经过北京、河北、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市,大站可设:

满洲里、沧州、济南、曲阜、徐州、蚌埠、合肥、安庆、景德镇、鹰潭、龙岩、汕头,等等。

这样可以缓解交通的压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实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实践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应该确认主人翁的意识,敢想敢说敢干。

也许是梦想吧!

关于北京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三点思考

李建军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

近年来,北京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创新型乡镇的建设提的比较多,而且在国家层面上,提到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性乡镇,创新型企业,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反映出决策者、研究者,各界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和社会治理机制的探索和渴望。

创新,作为一种基于知识资源进行财富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行为和活动,实际上应成为整个社会化解各种危机、应对各种挑战的基本策略。

北京市近年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相当高,奥运经济形成拉动效应,使许多决策者、企业家和社会公众开始看到北京发展创新经济的优势和巨大潜力。

但开展创新经济,有效推进创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创新经济核心资源和运行机制做一些探讨。

首先应该强调,创新型经济是一种“知本经济”,也是所谓知识的资本化。

企业非常重视资本,国家非常重视知识,也强调人力资本,这都是前提条件。

当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深入发展,财富创造机制发生了变化。

相对讲,就是过去的资本和生产场地等,实际上成为财富创造的基础性资源,主导性资源和核心资源则是知识、技术、核心创意。

在创新经济时代,技术、知识、创意等构成了无形资产。

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成了财富创造的核心要素。

一些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像微软,都善于将各种知识、智力资产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些有这方面优势的城市和国家,可能在创新经济中居于价值链的高端,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和持续发展的优势。

第二,创新型经济的实际上是创意经济。

关于创意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

实际上,许多国家的发展也都证实,比如日本,现在最挣钱的出口商品实际上不是汽车和电器,而是通俗文化产品,像流行歌曲、偶像电视剧等等东西。

还有许多发达国家,把自己的制造业外包给其他国家和地区,自己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所以,有的研究者讲,随着互联网全球化带来很多创意。

实际上,创新包括实施正确的创意,并以创记录的速度将它们推向市场。

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创意经济发展的非常火,商业的创意化也是非常突出的。

有些企业招聘员工,过去可能非常重视工商管理硕士,现在非常重视艺术类硕士,因为许多部门要跟客户打交道,或者要设计一些产品等等,有艺术修养的专家可能会提供更多的优势。

第三,创新型经济实际上也是创业经济。

在这个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创意和价值设计成为经济增长亮点。

而且个人通过创意来设立企业或者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机会也增多了。

所以,许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尝试通过创新、选择创业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这类情况也是比较多的。

自主创新,实际上成了一种社会常态,政府政策在这方面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

最后,我提出北京发展创新经济的三点建议:

第一个就是:

创新经济是一个知本经济,是知识资本化,政府在一些制度规范上,要有利于知识的资本化,这方面可做一些制度方面的创新,比如加强知识资产的价值评估,建立各种各样的服务机制,包括改善知识管理。

第二个是发展创意经济方面,要求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强调艺术教育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还要加强学生的技术经营理念和创意创新培训。

比如,北京现有创意资源很多,可对大学生开放创业孵化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创业资源和服务,可能培育其创新创业意识。

另外,可为大学生创业发展启动小额贷款,促进大学生创业。

最后一点,北京要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尽可能让北京成为创业家的栖息地,在政策上应该真正落实到位,使北京变成一个创新经济的基地,中国最有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网络技术的一个关键创新

刘二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今天,互联网在我们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极为巨大。

我主要讲两个例子,一个是网络技术为什么它的传输能力这么大?

其实它的基础有一个重要的硬件,就是光导纤维,现在我们网络为什么传输这么便宜,国外打电话为什么这么便宜,就是沙子做的传输,比过去用电缆便宜上万倍,这个技术突破怎么来,我们一个华人叫高锟,上海人,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1998年出版的《技术发展史》(2006年再版)谈到通讯这一段,用了比较显著的篇幅介绍高锟的东西。

我每次讲华人里面对世界有重大影响就是高锟,结果没想到,我8月份讲课,他今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发明光纤,其实这个光纤在19世纪末,1870年,一个英国的科学家就想到了,想到了但是没做出光纤。

能不能传信号,比较麻烦。

你弄一壶水,在壶里面安一个小灯泡,弄了一个小光源,往地上倒,发现水柱落到地上的光非常亮,说明光可以约束。

1930年,另一个德国学者做了石英纤维,发现能传导光,但这个应用很困难。

到1951年,一个英国科学家利用纤维素做内窥镜,这个我们知道。

后来发展到用化学纤维、有机玻璃做纤维镜,为什么用它传信号有困难?

结果发现,玻璃无论如何纯,光信号一般传递到几米就半衰了(信号衰减一半),做不好几十厘米就半衰。

普通玻璃几厘米就半衰。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无数工匠提高光纤质量解决不了,怎么让高锟一下解决了?

高锟是上海人,解放前夕到香港,他特别喜欢物理,香港没有理科大学,他跑到英国去学,他特别喜欢,所以理论物理学的非常透。

爱因斯坦已经解释光是受激辐射和吸收光,这个原理高锟很清楚了。

他一毕业,到通讯研究所,给他一个任务,研究什么方法能够特别用很高的通信量来传输信息。

因为从通讯电缆传输的信息,波很有限,他最后想到光纤,光纤几米数据就完了,怎么办?

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问题所在,并1969年发表了文章,认为可以使光纤传递信号的能力有极大增长。

于是他到处去推广,后来美国康宁公司搞玻璃,也搞光纤,就接受他的思想,然后做实验,70年,71年做实验觉得有点戏,76年在亚特兰大做光纤,发现光纤传递非常好,发现可以非常好地传递几百公里,当然还有其他技术的辅助。

被传递的信号有半导体激光信号,还有很多激光信号,都在一根光纤传递。

这样就解决了传递信号的容量问题。

正是因为光导纤维的发明,我们今天进行手机或者互联网通信,密度再提高几百倍也没有问题。

所以,光导纤维技术导致了互联网革命。

如果没有这个技术,我们今天互联网上信息传递,收费比现在要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科研管理要“尊重自然”

任振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研究的涉及科研体制问题。

我这几年和科技部打交道比较多。

现在科学管理体制是最落后的,比经济还要落后。

咱们讨论过真理的标准跟实践的关系,在这里似乎没有了,不要了。

比如,这方面国外有一套,但在中国是不是都可行?

符合中国自己的情况?

或者说,是否先进的科学技术,都不要实践检验?

我的体会,只有实践检验才能鉴别真理。

胡锦涛在汶川地震一周年讲话非常重要,他在2008年讲抗震救灾,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到今年一周年,他讲尊重自然。

这么一改非常好。

这个自然界是第一性、客观的。

人们的科学理论认识,包括政治方针,好不好,对不对,都要经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尊重自然很重要。

因为自然才是最根本的,人们的理论、科学都是第二位的。

所以,在科学管理体制上,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把自然放第一,要记住老子讲的“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非常好,提出尊重自然,和尊重科学不矛盾,但是尊重自然更深刻,意义更大。

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徐治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普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关键在社会政策层面。

我们国家实行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实行十多年,虽然当初(80年代)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在人大常委会第一次都没通过,因为传统有影响,现在已获得整个社会的共识,学理和法理层面也一直在深入。

知识产权制度与科技创新有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科学技术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形成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

比如,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是科技发展促成的。

众所周知,最早的知识产权制度是1623年英国的专利法,垄断是它的核心,知识产权制度支持获取暴利。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大量的科学原理被发现和应用,带来很多功利性的经济利益,所以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制度。

科技发展造就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就是在美国、西欧、日本这些发达的国家,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也是几起几落,一个阶段发展,一个阶段限制,一个阶段又发展。

发达国家根据当时经济历史条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增加了,对知识产权的主体扩大了。

比如现在,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开发研究的人数增加了,很多的科技内容都受到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保护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原来知识产权制度就是制造权,使用权,销售权,现在增加了很多知识产品的链接,进行捆绑,保护区域在扩大。

还有很多公共知识产品也被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基础科学发现。

所以,现在的大科学活动功利性增强,对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产生需求动力。

这是科技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面促进作用。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也对科技知识的传播起到限制和阻碍的作用。

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有私权和公权的关系,要求限制知识的传播。

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从科技伦理的角度,对一些知识进行产权制度规范。

这也制约了知识的传播。

还有些知识的传播,要受到法律、社会惯例、风俗规则的制约。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起了法律确认的作用。

它对科技发展也有资源配置、激励、规范引导的作用。

从“学理”的角度看知识产权制度,可以看到,它在三个维度上规范科技的发展。

比如,专利讲长度、宽度、高度。

长度是专利保护期;宽度是技术模仿限度,技术水平的高低;还有高度,是创新的程度。

在当代中国,应选择怎样一个科技政策和法律制度呢?

从学术和政策两个层面来看,我认为,总体来讲,目前整体上还是要适当地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为什么说适度加强?

因为我们面临的国际态势如此。

发达国家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早就有计划、有目的实施一种专利保护战略。

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跨国公司就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你没有意识。

比如摩托罗拉公司,先是以子公司的名义申请专利,而不是以摩托罗拉的名义。

到90年代初,就把子公司专利权人统一变更到总公司名下。

一些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包括90年代DVD打的官司,跨国公司都是采用这样的策略,是等你做大后再找你算账。

就我国的大企业而言,也有不少专利成果和研究成果,应加强知识产权的意识,要想到世界分工,想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许多知识产权还可到美国抢滩,在那里实施自己的专利。

 

“低碳经济”观念的形成和影响

蔡永海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我主要讲低碳经济在国际层面达成共识的情况,再结合国内情况,谈谈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就国际层面看,低碳经济,这个词汇最早见到的政府文件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这个词定义目前尚未统一,而且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它的内容。

但主流的观点谈低碳经济,实质就是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其实缘于一个结论,就是全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解决对策,想在全球范围倡导低碳经济,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手段。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达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公约,就是全球气侯框架。

这个框架之后,进入实质性的进展是《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2005年进入实质性生效,它实际上是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开端。

《京都议定书》只规范2018年到2020年减排的机制,包括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减排。

从经济上讲低碳经济,最早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杜拉斯·斯特恩,他写过报告,他说用全球1%的投入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话,未来每年GDP的5%和2%的损失就可以避免。

因此他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到2007年的时候,有后《京都议定书》的新安排,这得益于联合国气候大会,是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试图对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新的计划和安排,这号称为“巴厘岛路线图”,要求未来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5%到40%的程度。

因此,这导致2008年世界环境主题就称之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因此我们说,达成了全球共识。

在全球共识的基础上,有人甚至把“低碳经济”说成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升为革命性质,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相对前三次工业革命,称之为新能源革命。

从它的经济运行机制看,就是实行低碳交易。

低碳交易就是用市场化手法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包括低炭能源,低炭技术,低炭产业体系,低炭产业。

这要发展清洁能源,像风能、电能,以便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炭技术包括清洁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储存技术等。

低炭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资源回收、节能材料。

所以,低炭经济起点就是要统计炭源,还有炭分配配额的问题。

目前来讲全球范围,有资源减排,也有CDM机制。

对发展中国家,就是CDM机制。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显然是符合CDM机制。

CDM机制要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赢。

但目前,还是发达国家引导了低炭经济的主流。

所以,一些规则受控于发达国家。

那么,北京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发展,就有城市发展主打低炭牌这样一个整体思路,或者进入一个低碳的时代。

我们国家从政府角度,正好也有十二五规划。

其实,主打低炭牌、北京后奥运、新北京建设、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等发展思路都是一个方向。

北京目前讲节能减排,或者发展低炭经济,具体可以在垃圾填埋、房地产、城市照明领域内大力研发。

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炭产业。

还要提倡低炭消费,提倡社会环境建设,最后把低炭北京建设与低炭中国建设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