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430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docx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会经济圈开展规划纲要〔2007—2021年〕

前言

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是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战略设想,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表达。

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有利于发挥省会合肥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作用及六安、巢湖的比拟优势;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联动沿江和沿淮城市群开展,带动安徽奋力崛起。

规划范围包括合肥、六安、巢湖市。

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4.7%。

2006年户籍人口1603万人,占全省24.3%;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约占全省28.9%。

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随着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周边地区会逐步融入省会经济圈,省会经济圈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将扩大至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马鞍山,南到安庆、芜湖、铜陵的更大区域。

本规划纲要以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开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分析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根底和环境条件,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展目标和开发时序,重点围绕规划区三市共同关注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开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根底设施建设、要素市场构建、推进环境保护、打造公共效劳平台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篇开展根底和规划目标

第一章开展条件

第一节开展根底

区位优势显著。

省会经济圈地处江淮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六巢三市空间距离近,交通快速便利,六安、巢湖两市城区及其县域地区分别在合肥市的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

随着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新桥机场的迁建,省会经济圈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市间交通也将更加迅速便捷。

经济根底较好。

2006年,合肥市GDP超过了100亿美元,到达了辐射1小时经济圈的国际通行标准,省会经济圈三市GDP合计200亿美元以上,也超过了构建城市群〔圈〕经济总量的理论门槛。

三市目前正处于相互间吸引力、辐射力上升的阶段,具备形成紧密型城市经济圈的根本条件。

相互联系紧密。

历史上,合肥、六安、巢湖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互补,经济相通。

近年来,合肥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与六安、巢湖之间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加快,产业逐步融合,投资逐年增加,根底设施加快对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合作共赢已成为三市共识。

资源环境优良。

水资源十分充分,长江、淮河、巢湖和大别山五大水库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水源。

矿产资源多样,已发现矿藏40余种,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8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全国第五。

农业资源充足,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

巢湖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良好,宜居性较强。

六安市境内大别山生态系统保护完好,合肥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巢湖市拥湖临江,环境容量较大。

创新潜力较大。

合肥科教资源比拟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70多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学校50多所,拥有博士授权点13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2个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

第二节开展环境

国际和国内经济增长拉动。

当前,国内工业化步伐加快,自主创新日趋活泼,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处于上升周期。

世界经济也处在稳定增长时期。

内外需的持续扩大,为省会经济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定位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省会经济圈承当着引领安徽崛起的重任,能够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面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省会经济圈地处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方向,具备科技、土地、劳动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高的环境容量,具有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并以此为平台向国内国际更大范围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实现更快开展。

但同时,省会经济圈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区域对外开放度较低;南京、武汉等都市圈实力雄厚,区域竞争剧烈;省会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巢湖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跨区域构建省会经济圈,还面临现行体制、机制等改革难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开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开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合肥、六安、巢湖一体化开展,走共建共享的开展道路,形成辐射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安徽奋力崛起。

构建省会经济圈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把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放在首位。

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开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立区域产业体系。

按照集聚、集群要求,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开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增强合肥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合肥省会城市优势,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效劳功能,促进合肥从集聚开展转向带动开展。

——创新体制机制。

围绕一体化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比拟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第二节开展目标

努力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融入长三角,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成为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建成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会展、信息中心;建成倚山临江抱湖、宜居宜业、创新型、生态型的和谐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力争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到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在2005年的根底上翻两番。

其中,合肥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到达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联动开展新机制根本形成。

联动开展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域根底设施共建共享、要素资源跨市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等机制根本建立;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开展。

——产业分工体系根本建立。

区域产业开展壮大,分工科学合理,根本形成比拟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集群化布局的产业体系。

——根底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区域根底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以合肥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根本形成覆盖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要枢纽的“1小时通勤圈〞。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密集区及一批功能组团加快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

到2021年,省会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到达55%。

城乡协调互动开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区域增长方式更加集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绿色消费观念进一步树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巢湖污染治理取得实质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开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生态示范区。

——公共效劳能力明显增强。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肥科技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效劳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节区域协调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的分工与合作,促进安徽“一圈两群〞三大板块之间互动开展。

支持沿江城市群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支持沿淮城市群成为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外部区域的竞争融合,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以及承东启西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第四节开发时序

近期〔2007—2021年〕——中心集聚阶段:

落实区域协调开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一批事关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开展的重大工程,优先构建快速综合交通网,形成合肥1小时经济圈和六安、巢湖半小时经济圈。

中远期〔2021—2021年〕——轴向生长阶段:

沿交通轴带,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使省会经济圈的影响范围,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南京,南到芜湖、铜陵、安庆,西到六安叶集等区域,形成一体化的大省会经济圈。

远景〔2021—2021年〕——融合开展阶段。

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的结构与体系,实现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融合开展,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根本实现合肥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核心城市的战略设想。

第二篇推进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推进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和城乡统筹开展

第一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按照强化核心、开展两翼、带动纵深的思路,以城镇密集区、城镇密集带和城镇组团作为主体形态,构建省会经济圈“一核、两翼、七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

形成城镇密集区。

建设以合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城镇密集区,使之成为经济圈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和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域。

加强城镇密集区重大根底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加快区内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开展。

拓展城镇产业密集带。

以合巢芜、合六叶、合安、沿江城镇带及环巢湖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加强沿线城镇的根底设施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

以合淮蚌、合宁辅轴为纽带,联系、辐射沿线地区,形成产业密集带和集聚区。

推动功能组团建设。

以强化城镇组团联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形成精品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三河—杭埠—同大、寿春—正阳、梅山—叶集—姚李、长丰水湖、含山、庐江等城镇组团建设。

以支撑快速交通系统为目标,推动建设新桥机场、合肥高铁站、三市轻轨换乘站、合肥新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巢湖港巢城港区、郑蒲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等交通枢纽性组团。

以提升泛巢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功能为目标,加强四顶山、紫蓬山、岱山湖、中庙、姥山岛、半汤、汤池、香泉、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等旅游组团建设。

有线电视滤波

第二节完善城镇功能结构

中心城市——合肥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公共效劳中心。

副中心城市——六安、巢湖城区。

作为省会经济圈与皖江城镇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巢湖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化学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供给、旅游休闲度假、劳务输出基地及合肥东向开展、水上交通的门户。

作为省会经济圈西部重要门户,六安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给,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卫星城镇——店埠、寿县、庐江等14个县城和撮镇、三十铺、忠庙等33个重点小城镇,建成当地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三节加强城镇建设引导

合肥城区建设。

大力推进“141〞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在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空间格局。

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滨湖新区建设,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

联手巢湖共同开发和保护滨湖地区。

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根底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合肥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

六安城区建设。

城镇空间向南、向东拓展,密切与合肥市的联系,拉近与合肥市的距离。

积极利用区域交通设施带动城市建设拓展。

加快城南、三十铺等沿交通线的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312城镇密集带尽快形成。

巢湖城区建设。

按照滨湖山水城市的根本定位和“一腹两翼、拥湖开展〞的思路,建成现代中等城市,积极跨越合巢芜高速公路向东向北开展,建设巢湖新城。

加强滨湖组团建设,打造巢湖新的城市亮点,建成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

规划建设一批环湖人居、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组团,支撑和带动滨湖地区开发。

卫星城镇建设。

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协作关系,引导城镇沿轴线组团式开展,注重绿化景观、根底设施及生态廊道的保护协调。

合六巢一体化开展。

协调合肥、六安、巢湖规划的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合芜高速公路、合六叶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合芜铁路成为城镇密集带,推动合六巢一体化开展,实现省会经济圈与沿江、沿淮城市群的对接。

鼓励三市利用结合部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试点进行多层次的对接。

第四节统筹城乡开展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发挥地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效劳设施体系、社区效劳体系、城乡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根本公共效劳的均等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开展提供示范。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认真抓好村庄布点规划。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交通等根底设施。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

健全文化效劳网络。

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第四章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一节促进工业集聚升级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协调各类园区功能,明确各园区产业开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引导错位开展。

鼓励开发区合作共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跨区域设立“共建园〞,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补、特色各具的新格局。

在合巢芜、合六叶、合安铜经济密集带和巢湖临江工业带、滨湖综合开发带,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壮大区域优势产业。

大力开展乘用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食品、精细化工及其他消费类的高中端产品,加快开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新能源、新环保、新型材料及其他投资类的高中端产品。

努力将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化学及橡塑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培育为省会经济圈的优势支柱工业。

专栏1:

优势支柱工业开展重点

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

支持合肥江汽等龙头企业加快开展乘用车、商用车,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鼓励六安、巢湖相关企业与整车厂加强协作配套,大力开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

家用电器工业。

大力开展大屏幕、多制式、画中画、高质量音质的各类彩色电视机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功能全、容量大、无霜、无污染的电冰箱,全自动、滚筒式、自动烘干洗衣机,具有模糊逻辑、电脑遥控等功能的绿色空调器,功能新、装饰化、组合化的各类小家电。

机械装备制造工业。

加快开展输变电设备、挖掘机、叉车、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和石化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开发城市垃圾燃烧发电、粉尘及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支持开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企业的配套装备产品。

化学及橡塑工业。

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大力开展精细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积极开展子午胎、工程塑料、型材、管材、薄膜、车用橡塑制品等产品,鼓励开展塑料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产品。

食品工业。

大力开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以及各类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积极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大力开展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等畜牧加工业。

推广应用果蔬保鲜技术和“汁化〞技术,大力开展果蔬深加工制品等。

建材工业。

推动水泥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联合,建成一批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的小水泥企业。

重点开展碳酸钙超细粉、硬性石膏、金刚石等新材料。

着力提高膨胀剂、速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加快开展空心砌块、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空心粘土砖等。

冶金工业。

发挥庐江、霍邱的铁矿石资源优势和马钢合肥钢厂的生产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展低品位矿、深井矿采选技术,提高选矿回收率。

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展钢铁制品,提高附加值。

努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充分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优势,促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

积极参与创新型产业市场分工,有选择地开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

同时,大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步伐。

专栏2:

高新技术产业开展重点

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

建设合肥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加快信息家电、软件和终端产品、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数字化音视频、网络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开展上实现重点突破。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

大力开展有机酸、氨基酸和酶制剂、新型发酵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生物质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开展生物燃料、生物乙烯、聚乳酸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

重点开展高性能、低本钱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基、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

围绕开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造技术。

加强产业分工合作。

合肥市,重点开展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家电城、汽车城及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六安市,重点开展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电力、医药化工等产业,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

巢湖市,重点开展重化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高沟电线电缆、庐江磁性材料、富煌钢结构等产业集群,培育医药、生物质、电子信息等潜在优势产业。

三市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原那么,鼓励合肥不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向周边转移,引导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功能向中心城市集中。

围绕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骨干企业在构建产业链中的导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跨市、跨地区积极延伸产业链,重点在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合肥与六安、巢湖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

第二节大力开展现代农业

加快开展都市型农业。

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大力开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加快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力争到2021年,根本建成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

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

开展优质弱筋小麦、优质水稻、高档棉、高油“双低〞油菜、优质蚕茧、优质茶叶、城郊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平安肉奶蛋、特色水产品、皖西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

在合肥、六安、巢湖城郊地区建设蔬菜、肉禽蛋生产基地,保证满足合肥等省内大中城市的供给,着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大市场,不断推进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力争每年建设1万亩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

到2021年,在合六、合巢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建立精品蔬菜、食用菌等生产基地。

专栏3:

优质农产品基地

在六安市、长丰县等地建设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 在庐江、无为、和县、居巢、含山5个县〔区〕,建设优质水稻主产区; 在无为、含山等地建设沿江高档棉主产区; 在肥东、肥西、长丰、无为、庐江、和县、居巢区、含山、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县,建设“双低〞油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舒城县,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肥西、裕安区、金安区等县〔区〕,建设优质蚕茧主产区; 在金寨、霍山、裕安区、金安区,建设优质茶叶主产区;在肥东北部,建设低油花生主产区; 在无为、和县、肥东、长丰、肥西县,建设出口及棚室反季节蔬菜主产区; 在肥西、长丰、肥东、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居巢区、无为、庐江、和县、含山等地,建设优质平安猪禽肉主产区; 在沿江、沿淮区域,建设优质水产品主产区。

在霍山、金寨等地,建设皖西中药材主产区。

建立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

在合肥、六安、巢湖建设一批交易标准、功能强大的现代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支持六安、巢湖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合肥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

建立三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平安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制度、认证认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联动开展效劳业

构建商贸流通体系。

优化商业布局,在合肥滨湖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鼓励合肥大型商贸企业到周边市、县和乡镇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提高区域商业效劳水平。

在六安、巢湖市区建设精品化的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化的区级商业中心和功能化的居住区商业中心。

在合肥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搭建根底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在六安和巢湖设立建材、农产品、工业消费品等分中心,完善圈内物流空间布局。

联合开展旅游业。

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重点文物景点众多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两翼〞的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着力开展旅游业,延伸产业链,完善配套,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新的支柱产业。

把合肥市的休闲度假、会展、园林、科教、文化、乡村、工业旅游与六安、巢湖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吸收安庆、芜湖、淮南、滁州的主要旅游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把泛巢湖旅游圈打造成华东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全国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休闲度假和健身游为主题,红色旅游为映衬,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大别山特色的旅游基地和旅游观光带。

以天堂寨为龙头,带动周围资源开发,加快开展大别山生态观光旅游;以万佛湖为重点开发六安水系休闲度假旅游。

加强对“寿县古城〞资源的保护,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努力提升合肥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合肥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突出休闲度假功能,重视乡村旅游在合肥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尽快形成六安—合肥—滁州和合肥—巢湖—芜湖两条旅游开展轴。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以三市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文化产业机制,重点组建经济圈内报业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印务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的新兴支柱产业。

适应新的需求,培育开展网络效劳、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现代效劳业。

以合肥为重点,加快开展金融、咨询、会计、资产评估、工程筹划、财务参谋、并购重组等生产性效劳业,大力开展社区效劳、商贸、市政公用事业等消费性效劳业。

第五章统筹区域根底设施建设

第一节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联系六安、巢湖主城区和三市重要功能区间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际快速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

加快建设区域高速公路网。

建设各市外环线,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加快国省道的改造步伐,提高省会经济圈城市间、城镇间的公路等级。

依托合肥主城区建立“1小时通勤圈〞,依托六安、巢湖主城区建立“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交通网络同城化。

铁路。

加快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省会经济圈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

研究建设连接各市市区、重要交通设施、周边主要县城及工业园区轨道交通系统。

近期重点建设合肥市轻轨系统。

航空。

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及省内航空运输的枢纽机场。

建设新机场与三市便捷的连接通道,充分发挥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

航运。

加快合裕线、派河、杭埠河、兆西河航道的整治步伐,提升航道等级,打造合六巢三市通江“黄金水道〞。

提升合肥港、巢湖港、六安港港口功能,提高运输能力。

积极推进航道网络化、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