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30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中央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

11电大软件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作业与讲评

一、填空题

1.

0E$_(N-h1P(i-_操作系统作为支撑计算机系统有序运行的基础软件,为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提供方便,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操作系统实际上为用户提供了两种不同级别的操作接口,一是普通操作界面,一个是系统资源调用接口。

3.

5\%X'o$J)R8Q影响分时操作系统运行效率的因素包括终端数量、时隙长短以及作业调度时的系统开销。

4.

(e8a0T。

^5}(]+I6H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用户操作请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5.

操作系统的“一体式”结构优点是代码效率高,存储量小,可以提供代码共享等,缺点是可维护性差,修改升级困难。

二、简答题

  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与计算机硬件紧密相关的一层系统软件,由一整套分层次的控制程序(模块)组成,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它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

操作系统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界面良好、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让用户无需了解硬件细节,而是直接利用逻辑命令就能灵活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为计算机软硬件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

2、'h+P*I%x5T8q*l+Z:

E,T$s操作系统与计算机软硬件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础,包括可摸可见的各种计算机设备和相关部件;操作系统是与硬件紧密结合的一层系统软件,为其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屏蔽了使用硬件的细节,担当起统一管理硬件资源的角色。

3、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系统采用了哪三项技术?

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具备了程序并发、资源共享和独立随机可访问三大特征。

  程序的并发:

在操作系统中,我们把一个功能上独立的程序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都需要占用一部分系统资源,包括占用处理器时间、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若某一段时间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进程在运行,则称为“程序的并发”。

  资源共享:

资源的共享是指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多个拥有授权的用户或程序所共用,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

  独立随机可访问:

在多任务环境下执行的每一个进程在逻辑上具有独立性和随机性。

如果有充分的资源保障,每一个进程都会独立的完成并且其执行速度与其它进程无关,进程执行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也是独立的并且是随机发生的。

这种独立和随机性形成了对操作系统的客观要求,即必须具备同时处理多个随机并发进程的能力,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程序要保证对资源的访问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4、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1)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最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中央处理机的使用进行调度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处理能力。

操作系统通过对进程的管理实现对处理机的管理,包括进程创建、进程执行、进程通信、进程撤销、进程等待和进程优先级控制等。

  

(2)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指对内存及其扩展空间的管理。

由于内存资源的紧缺性,存储管理的目标是为程序设计者提供方便、安全和足够的存储空间。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为每一个进程分配内存并保护每一个获得内存空间的进程不被其他进程破坏;

  ②将分配给各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正确地映射为相应的物理地址空间;

  ③利用虚拟内存管理实现扩大内存空间的效果;

  ④进程完成或撤销时及时回收分配出去的内存,以供其它进程使用。

  存储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①分区式存储管理;

  ②页式存储管理;

  ③段式与段页式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指对计算机外围设备的管理。

通常设备管理技术包括中断、输入输出缓存、通道技术和设备的虚拟化等技术。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

  ①按照用户的要求和设备的类型控制设备工作、完成用户的输入输出操作;

  ②当多个进程同时请求某一独享设备时,按照一定的策略对设备进行分配和管理,以保证系统有条不紊的工作;

  ③充分利用系统的通道和中断功能等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文件管理:

大量的程序、文档、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外存中。

文件管理系统是操作系统中专门负责存取和管理外存中文件的那部分软件的集合。

  (5)作业管理:

作业是用户所提供的一个完整计算任务,包括运行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控制应用程序执行的指令集合。

作业控制的两种方式是:

批处理和交互式终端控制。

5、从操作系统具备的功能特征来看,操作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征?

答:

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通用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1)批处理操作系统的特征是:

作业周转时间短,系统吞吐量大,处理器资源使用率高。

(2)分时操作系统各用户作业分时共享处理器资源并可及时对作业程序加以调整修改。

(3)实时操作系统在于其实时性和专用性。

实时表现在一旦外部信号向系统提出要求,系统应立即响应处理并行到处理结果。

专用性表现在其应用场合领域。

(4)通用操作系统一个用户往往独战友全部软硬件资源,因而无需支持多用户分时操作,但支持多任务分时操作,微机用户可以编写自己的批处理文件,实现程序的批处理运行,因而具备具批处理操作功能;利用微机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用户可以编写一个控制程序,通过外设接口来实时控制外部设备。

(5)网络操作系统除具有一般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外,还能具备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管理的功能,以保证能够对多台计算机及其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进行有效管理。

(6)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更倾向于一种“单机论的多处理机”结构,更像一个有组织的乐队,全体队员都受乐队指挥的统一指挥,它是发燕尾服起来更高水平的网络操作系统。

第1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作业与讲评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只能用于输出的设备是(B)。

A.CON

B.PRN

C.NUL

D.软驱

2.用户可用的内存容量是指(B)。

A.ROM的容量

B.RAM的容量

C.RAM+ROM的容量

4m  {  t%f,C蜗牛在线-学习者家园-考试资料-学习资料-统考资料-复习资料-资源下载

D.CD-ROM的容量

3.编绎程序属于(A)。

A.系统软件

B.操作系统

C.应用软件

0I9\/C1^(n!

zD.数据库管理软件

4.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A.RAM>Cache>硬盘>软盘

4B&c4|。

t(@!

l!

LB.Cache>RAM>硬盘>软盘

C.Cache>硬盘>RAM>软盘

D.RAM>硬盘>软盘>Cache

5.微机的内存按照(A)编址。

A.字节编址

B.字长编址

C.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不同

+x%?

!

M9j。

B1}!

O!

YD.位

6.I/O接口在(C)之间。

A.主机和总线

w#?

:

L)I#x"`"n8n1]B.主机和I/O设备

C.总线和I/O设备

D.CPU和内存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B)。

A.实现软硬件互换

*X(U:

p7{,f%i%n/VB.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C.转换源程序为目标程序   C.数据处理

8.(B)是一条指令中执行功能的部分。

A.源地址码

B.操作码

C.目标地址码

"f3f$h:

M+P/BD.数据码

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D)。

A.源程序

B.汇编程序

C.目标程序

D.机器语言程序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进程?

进程的特性有哪些?

进程和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进程是指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或基本单位。

  

(2)、一个进程至少要对应一个或多个程序。

不同的进程可以调用同一个程序,但该程序必须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执行。

  (3)、程序和进程的区别在于:

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

程序的执行过程才是进程,进程是动态的。

  2、 进程调度有哪些策略?

  参考答案: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存在着“就绪-执行-阻塞”三个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Ready):

  若某个进程除了CPU资源之外,已经得到了其他全部所需资源,则称该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此时需要等待其它进程释放CPU。

如有多个进程都在等待CPU,则将这些进程排队,一旦CPU空闲,由进程调度程序按一定策略从队列中选取一进程获得CPU使用权,转入执行状态。

  2)、执行状态(Running):

  获得CPU的进程,执行其程序段,直到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才停止执行。

  ① 分配给该进程使用CPU的时间片已到,则该进程由执行状态转就绪状态,等待下一次时间片调度。

  ②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某种原因,如等待输入/输出完成,而暂时无法执行下去,该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到阻塞状态。

  ③ 该进程已全部执行完毕,撤销该进程转到完成。

  3)、阻塞状态(Blocked):

  若执行状态下的某进程需要等待某事件的发生,比如,申请内存缓冲空间或某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但此时系统资源不足或被其它进程占用,于是进程选择放弃CPU转入阻塞状态。

此时进程暂停运行,等待阻塞原因排除后,即等待的事件发生后再“唤醒”该进程,转就绪状态,排队等待被执行。

  3、 什么是虚拟存储技术?

  参考答案:

虚拟存储从逻辑存储空间角度看,程序的大小不定,经过编译连接后的目标程序地址多是从零地址开始的一维连续或二维段页式地址。

这是一种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它们都不是程序运行时的真正物理地址。

我们把程序逻辑地址的全体所对应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简称虚存。

虚存地址空间大小有可能会超过实际物理内存空间。

  4、 什么是地址变换与重定位?

  参考答案:

程序设计者在编程时只需要考虑逻辑地址空间,而不需要考虑程序在内存中的实际位置。

程序调入内存执行时操作系统必须将逻辑地址空间转换为内存实际物理地址空间,这一转换过程称为地址转换或重定位。

地址转换要将程序中所有逻辑地址,包括指令地址、操作数地址、转移去向地址等逐个转换成内存实际物理地址(从相对于零地址开始编址)。

地址映射是由操作系统自动实现的,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5、 什么是高速缓存器(Cache)?

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高速缓存指的是CPU寄存器和主存储器之间所增设的一个小容量高速存储器,该存储器采用与CPU相同类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制造,其速度接近甚至达到CPU寄存器。

按照某种调度算法预先把即将被CPU执行的一段程序动态地从内存调入高速缓存器中,可以辅助提高CPU访问内存的速度,这个小容量高速存储器称为高速缓存器。

6、 文件一般按照什么分类?

简要说明各种分类特点。

  参考答案:

按照文件的用途分成系统文件、库文件和用户文件。

系统文件组成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文件。

库文件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调用的各种标准或非标准的子程序和应用程序包文件,一般允许用户对其进行动态或静态链接,实现读取和执行,但不允许修改,。

用户文件是由用户创建的源程序、目标程序和数据或数据库等组成的文件,用户文件又可分为源文件、可执行的目标文件及数据文件等。

  按文件的保护级别来分有只读文件、可读写文件和自由文件。

只读文件只允许授权用户进行读操作而不允许进行写操作。

可读写文件允许授权用户对其进行读或写操作。

自由文件则允许所有用户对其操作,所以又称为不保护文件。

  按文件性质来分有普通文件、特殊文件和目录文件。

普通文件是指系统规定的普通格式的文件,大多数文件都是普通文件,它们记录系统的信息和数据。

特殊文件是指以文件名称来表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的一种文件,在UNIX系统中,通过对特殊文件的操作实现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操作。

在MS-DOS系统中,标准外设也有自己的特殊名称。

目录文件是一种记录文件系统结构的文件,用于更好地管理普通文件和目录。

  除上述分法外,还有许多其它分类方法。

这些分类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文件。

7、 文件目录的作用是什么?

文件目录表项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文件目录的作用类似于一本书的章节目录,用于记录文件,但功能更强大。

一个计算机中的文件成百上千,为了便于对大量的文件进行有序管理,引入目录的概念。

  一个文件目录包括若干个目录项,每个目录项表征一个文件。

不同存储结构的文件,其目录项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在MS-DOS中,文件目录项包含文件名、FCB、物理存储地址等,在UNIX中,一个文件目录项包括文件名和指向记录该文件信息的数据结构指针,文件属性和物理地址等就保存在此数据结构中。

8.比较FAT32和NTFS,说明NTFS如何提高文件系统的安全性?

答:

使用FAT32文件系统格式,因其只提供只读、隐藏等属性,所以完全机制较薄弱,几乎没有任何存取控制措施。

而使用NTFS系统格式,则可以提供全面的存取控制机制,常规安全属性设置,高级安全属性设置、常规存取安全设置以及高级访问控制安全设置,用户不难从一个打开的NTFS文件属性对话框中设置该文件的安全控制。

第3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与讲评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定义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大系统。

2.分析网络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具有通信功能的单终端系统和多终端系统。

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多个网络和系统互连的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

4.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有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5.按照网络拓扑结构来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有星型网、树型网、分布式网、环型网和总线型网五种。

6.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包含了硬件与软件的组织与设计所必须遵守的规定。

由于网络环境相当复杂,体系结构常常采用模块化的分层方法。

7.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定时规则。

8.计算机网络互连参考模型的低四层主要完成通信功能,高三层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功能。

9.TCP/IP协议族的中文名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协议

二、简答题

1、画出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组成。

2、物理层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与通信媒介直接相连,其功能是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第4章数据通信基础作业与讲评

一、填空题

1. 按照传输媒介区分,通信系统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之分;按照所传输的信号有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之分。

2. 数据通信具有机与机之间的通信、传输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输速率高,接续和传输响应时间快、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和具有灵活的接口能力的特点。

3. 一个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和传输信道组成。

4. 衡量一个数据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5. 数据信号可以用模拟方式传输,这种传输叫做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若用数字方式传输时也有两种方法,分别为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

6. 光纤的波长可以分为三大类:

多模通信所用的0.8-0.9um短波段、单模或多模通信应用的1.25-1.35um长波段和单模通信所应用的1.53-1.58um长波段.

7. 将每一个用户和一个固定时隙相对应的自用方式叫做时分复用。

8. 常用的检纠错码有等重码、奇偶码和方阵检验码等。

9. 电路交换具有建链、数传和拆链三个过程。

一、。

j。

p,j*M1E)f'M&|4v单项选择题

1、码元速率的单位是波特,它是指(   )。

  A、每秒传送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比特

  C、每秒传送的周期数        D、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

  2、全双工通信支持下列(   )数据流。

  A、单一方向            B、多个方向

  C、两个方向且同时        D、两个方向,非同时

  3、在传输介质上一次传输一位的传输方式是(   )。

  A、串行传输            B、单工传输

  C、异步传输            D、并行传输

  参考答案:

D、C、A

三、简答题

  1、数据通信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与传统的电报和电话通信相比,数据通信有如下特点:

  1)数据通信实现的是机与机之间的通信。

  2)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3)传输速率高,要求接续和传输响应时间快。

  4)通信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5)数据通信具有灵活的接口能力。

2.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有什么区别?

答:

数字通信是指状态变化为可数或离散型的消息,数据通信依据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输数据信息;信息就蕴藏在这些被传递的消息中,数字通信派生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就是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隶属于数字通信的范畴。

  3、什么叫传信率?

什么叫码元速率?

说明两者的不同与关系。

  参考答案:

  传信率是数字系统中每秒所传送的码元数。

码元速率又称为波特率,每秒信号的变化次数。

  传信率与码元速率之间满足下列公式:

  Rb=RBlog2M

  其中Rb为传信率,RB为码元速率,M为)进制。

  若数字传输系统所传输的数字序列恰为二进制序列,则传信率Rb就等于码元速率,而在多电平中则不等同。

  4、设在125ps内传输128个二进制码元,计算信息传输速率为多少?

若该信息在5s内有3个码元产生误码,试问其误码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传输速率=128/125*10-12=1.024*1012bps

  误码率=3/(1.024*1012*5)=0.59*10-12

  (结合教材74页公式进行分析。

  5、光纤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①传输频带宽,速率高。

  ②传输损耗低,传输距离远。

  ③抗雷电和电磁的干扰性好。

  ④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或截获数据。

  ⑤传输的误码率很低,可靠性高。

  ⑥体积小、重量轻。

  ⑦光纤的缺点是接续困难,光接口还比较昂贵。

  6、某一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为4800Baud,试问当采用四进制或二进制传输时,其信息传输速率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

  当采用四进制传输时

信息传输速率=4800*log24=4800*2=9600bps

  当采用二进制传输时

  信息传输速率=4800*log22=4800*1=4800bps

  (结合教材73页公式进行分析。

  7、为什么在传输中会产生差错?

差错控制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产生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道引起的。

差错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信道中存在的随机噪声(白噪声)引起的随机性差错,特点是单个码元出现差错,码元间互不影响;一类是信道中的脉冲干扰、信号衰落和瞬时中断等因素造成的突发性差错,这类差错会致使成批的码元出现突发性错误,而且前后码元的差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差错控制方法有检错反馈重发方式;前向纠错方式;混合纠错方式。

第5章

+e$J"{9z%\&h'n1?

广域网作业与讲评

一、填空题

1、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有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

2、传输介质可以为有线或无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是卫星传输系统等等。

3、RS-232是一个具体实现的物理层接口,它用于在模拟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信号,是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接口。

4、“链路”是指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物理线路段,中间不存在交换节点。

5、“数据链路”是指除了具备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6、数据链路层功能主要有链路管理、信息的传输、流量与差错控制和异常情况处理。

7、DLCP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数据编码格式、传输控制字符、报文格式、呼叫及应答方式、传输步骤、差错控制方式、通信方式、同步方式以及信息传输速率等。

8、依照所传输的信息的基本单位,DLCP有两大类,一类叫做面向字符型,一类叫做面向比特型。

9、HDLC使用统一的标准帧格式,由标志字段(F),地址字段(A),信息字段(I),帧检验(FCS)及控制字段组成。

10、网络层能提供两种服务是面向连接服务和面向无连接服务。

11、虚电路有两类,一类是交换虚电路,一类是永久虚电路。

12、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建立、拆除和管理运输站,并负责进行数据传送。

13、X.25建议研究的是如何把一个数据终端设备(DTE)连接到有关的公用分组交换网上,所以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的接口规范。

14、X.25的层次结构有三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级,帧级和分组级。

15、DDN的网络结构由核心层、接入层、用户接入层和用户层组成。

16、与交换型网络相比较,DDN具有传输速率高,网络延时小,高度透明性,提供灵活的连接方式和网管简便的特点。

17、帧中继网络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18、实现帧中继的前提条件是传输线路采用可靠性很高的光纤线路和终端具有智能。

19、帧中继主要用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传送突发性业务和WWW业务的场合。

20、ATM称为异步转移模式,以信元(cell)做为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的基本单位。

二、简答题

2、简要分析RS-232接口的特性。

  参考答案:

  1)、机械特性

  对于一个DTE和DCE接口,首先是从机械上来分界。

机械特性就是描述了DTE与DCE之间的连接器中有多少个管脚连线(针)及插头插座的位置。

  2)、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规定了这一组导线的连接方式、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以及有关电缆互连的指南。

  RS-232的电气特性符合V.28建议,用低于-3V电压表示二进制“1”,用高于+4V电压表示二进制“0”,允许数据传输最大速率19.2kbit/s,最长传输距离小于15m。

  3)、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即是定义了每个插针的交换电路的功能,且一般每条接口线有一个功能,接口线的功能一般分为四类:

数据、控制、定时和接地。

  4)、规程特性

规程特性主要定义了各种接口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操作要求。

3、简要说明HDLC协议的规程特性和帧结构。

  参考答案:

  1)、规程特性

  面向比特型控制规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准则以满足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计算机、集中器和终端之间数据通信,以及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的节点机间的数据通信。

  2)、帧结构

  数据链路上传送的完整信息组称为“帧”。

对于HDLC规程,无论是信息帧与控制帧都使用统一的标准帧格式。

4、简要说明什么叫面向连接?

什么叫面向无连接?

  参考答案:

  面向连接服务,类似于打电话的情况,是指其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被分成三个阶段:

即连接的建立、数传的维持与拆除连接阶段。

在这种传输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连接通路,即建链,然后,数据再沿着所建立好的链路按序传送到收端,收端无须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排序。

该方式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