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16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docx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苏科苏教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根支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

A.失去电子带正电B.失去电子带负电

C.得到电子带正电D.得到电子带负电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  )

A.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D.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

3.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

4.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g/cm3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105mg

C.一位初中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0.5m3

D.行走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压强约为5000Pa

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6.如图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这是全国首个送货到家的无人车,也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场景无缝切换的无人车,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B.无人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无人车行驶过程中以快递车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

D.无人车主动避让行人、车辆,是利用像蝙蝠一样的回声定位

7.如图所示,把一只玻璃杯的杯口朝下,竖直按入水中,在杯子按入水中的过程中则

A.杯内充满水B.水不能进入杯内

C.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小D.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大

8.以下生活或实验现象不是由大气压作用而产生的是()

A.

饮料被吸进嘴里

B.

用力压放在钉板上的气球,气球没被刺破

C.

用纸片托住满満一瓶水

D.

易拉罐被加热后封口,冷却后罐体变形

9.如图,一小球从密度均匀的油中A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上浮的图景,小球在AB段做加速运动,在BC段做匀速运动。

①和②是小球经过的两个位置,则小球()

A.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B.在位置①受到的浮力比位置②受到的浮力大

C.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与油的密度相等

10.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的水平和竖直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当水平向左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A.Ⅰ区B.Ⅱ区

C.Ⅲ区D.Ⅳ区

11.一消防员进行徒手爬绳训练,当他双手握住绳索竖直加速上攀时,绳索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大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B.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

C.小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上D.等于消防员的重力、竖直向下

12.如图,一长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明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动木板,使其向右加速运动,在长木板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  )

A.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木板具有的惯性变大

C.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D.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

13.小明利用一端缠有细铜丝的铅笔自制了一个密度计,并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如图所示,静止时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甲、乙两种液体密度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他观察到密度计所标的刻度值越往下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4.如图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运动员的体重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运动员烧水时,发现水的沸点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将______(増大/减小/不变)。

15.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易于切开物体。

16.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汽车的车门。

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6m2,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4⨯103Pa,g=10N/kg,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N,相当于______kg水压在车门上,因此,建议汽车不慎驶入水中时,应立即设法从车内逃离,避免生命危险。

17.《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条例规定“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这是为了防止危险情况紧急刹车时,人由于__________向前摔出,造成人员伤亡;“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乘人员”,其中一个原因是轮胎由于受到的压力增大,其受到的__________增大,更容易爆裂;“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不得超过15km/h”,是因为车速增大,刹车后电动车的__________距离更长,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18.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有暗香来”能说明______;落下的花瓣漂于水面,说明花瓣的密度比水______。

19.中国女排是弘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精神的一面旗帜。

运动员将静止的排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运动员的手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使运动员的手感觉疼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排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20.一长方体实心金属块,如图所示的两种放置方法,金属块对支持面的压力是F甲______F乙(填“>”、“=”或“<”),对支持面的压强是p甲______p乙.(填“>”或“=”、“<”)

21.潜水艇停泊在海面上,它受到的重力为G,潜水艇停泊在海面上时受的浮力_________G;潜水艇下潜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G;潜水艇在水下匀速潜行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G。

(以上三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2.如图所示,强力吸盘挂钩吊起两块砖头而不滑落,每块砖的质量约为2.5kg,吸盘与墙壁的接触面为35cm2,当时的大气压为1⨯105Pa,两块砖的总重力是_________N;墙壁对吸盘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_________N;若大气压增加,墙壁对吸盘的摩擦力_________。

(g=10N/kg)

23.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此时液体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2019年12月17日,中国国产舷号为“17”的“山东”号航空母舰(如图所示)交付海军,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_____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物块A在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斜面上,请完善物块受力示意图。

26.如图所示,气球处于静止状态,在点B画出气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____)

27.画出图中,氢气球受到浮力F的示意图。

28.如图乙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a)是金属盒在水中时U形管两侧的液面情况,请在图(b)中大致画出金属盒在深度相同的盐水中时U形管两侧的液面情况。

(______)

29.如图中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桌子受到的压力F示意图。

四、实验题

30.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圆柱形物体A,将其放置于空烧杯中,然后逐渐向烧杯中倒水,整个过程中保持物体A的位置不动,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烧杯中水的深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求:

(1)物体A重多少N;

(2)物体A的高度为多少cm;(3)物体A的密度为多大?

‍‍‍

3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小明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____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

此方案中,由于____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若卡片的重力对实验造成了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是力的______;(选填“大小”或“方向”)

(3)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4)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______(选填“释放瞬间”或“最终”)小卡片能否平衡。

32.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___(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3.在《物体的浮与沉》学习中知道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称为悬浮。

不少同学认为只要是平衡状态下也可以称为悬浮状态,大林同学提出如果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液体阻力的作用不可称为悬浮状态,为此全班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认为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算悬浮状态,同时提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到同一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所受阻力与物体的迎流面积(形状)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探究在液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借助自制潜水艇进行了下列探究。

(1)让自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A,然后再其底部放置一些体积相同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小球(如图B),通过不断调整发现自左向右在底部依次黏贴1个、4个、9个泡沫球,然后使其从水底部浮起,当上浮一段时间进入指定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潜水艇的运动过程,如图C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对于在底部黏贴泡沫小球而不是其它地方黏贴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次潜水艇上浮运动的速度之比是____,他们受到的液体阻力之比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阻力与迎流面积(形状)的关系”,同学们提出改变迎流面积(形状),利用如图D所示的潜水艇由水底同时浮出,比较潜水艇浮出水面的先后顺序即可比较所受阻力的大小,这样的方案____(“可行”或“不可行”),请你在图的虚线框内设计一种改进的方案简图(两个潜水艇模型即可),并作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次实际的操作中,某同学让自制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潜,至杯底后排出100cm3的水后,该潜水艇以5cm/s的速度进而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试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阻力约为(________)

A.1NB.0.5NC.0.25ND.0N

34.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某科研机构设计发明了“都市妈蚁”概念车,该车外表似蚂蚁,小巧实用,最大装载时总质量500kg,当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轮胎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请解答最大装载时的下列问题:

(1)求该车受到的重力大小;

(2)求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3)若该车密封良好,是一款“水陆两栖妈蚁车”,求它漂浮在水面上行驶时排开水的体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详解】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带的是负电.因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所以,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过程中,吸管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综上所述,故D说法正确,ABC错误.

2.A

解析:

A

【详解】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是因为摩擦起电使玻璃棒上带上了电荷,玻璃棒是带电体,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和皮肤摩擦带上了电荷,所以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故A符合题意;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有大气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

C

【详解】

A.较巧是指它的密度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坚固是指它的硬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良好的导电性显然不是一个家庭阳台需要具备的,故C符合题意;

D.易于加工是指它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B

【详解】

A.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约为1g/c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³远小于水的密度,故A项不符合实际;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合2.5⨯105mg,故B项符合实际;

C.一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所以人的体积约为

则,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0.05m3,故C项不符合实际;

D.人行走在水平地面上,只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中学生平均体重约为5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3m2,人对地面压强约为

故D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5.C

解析:

C

【分析】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m=ρV、V=Sh和压p=

得出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和高度关系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

(1)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根据m=ρL2△h得出切去质量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

(2)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得出切去厚度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关系和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两者剩余高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两者的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

=

=

=ρgL,

因p甲=p乙,

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

由图可知:

L甲ρ乙;

(1)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则

△m甲=ρ甲L甲2△h,△m乙=ρ乙L乙2△h,

因L甲

所以,△m甲<△m乙,

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A错误;

(2)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

因L甲

所以,(L甲-h)<(L乙-h)

即乙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B错误.

(3)若切去的质量相等,

由m=ρV=ρS△L=ρL2△L可得:

ρ甲L甲2△L甲=ρ乙L乙2△L乙,

把ρ甲L甲=ρ乙L乙代入上式可得:

L甲△L甲=L乙△L乙,

把L甲

△L甲>△L乙,故C正确;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把ρ甲L甲=ρ乙L乙和L甲

L甲剩余>L乙剩余,

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边长大于乙剩余的边长,

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D

【详解】

A.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匀速转弯时,速度没变,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无人快递车行驶过程中,以快递车为参照物,货物与快递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快递车主动避让行人、车辆这是像蝙蝠一样,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利用了回声定位,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D

【解析】

由于杯内有空气,所以水不能充满,A不合题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杯中,B不合题意;随着杯中水的增多,气体被向上压缩,体积越来越小.气体压强越来越大,C不合题意;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D符合题意,故选D.

8.B

解析:

B

【详解】

A.吸的时候会使吸管内部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会把水压进嘴巴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放在钉板上的气球,气球没被刺破,是因为钉子足够多,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没有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用纸片托住满满一瓶水,利用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易拉罐被加热后封口,冷却后内部气压变小,故罐体内外受力不平衡而发生变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C

【详解】

小球上升过程,受到向上的浮力及向下的重力和阻力作用,小球在AB段做加速运动,小球所受非平衡力作用,此时浮力大于重力,小球在在BC段做匀速运动,受平衡力作用,浮力等于重力和阻力的和。

A.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在位置①受到的浮力与位置②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在位置②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与油对小球的阻力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与小球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项符合题意;

D.小球上浮所以小球密度小于油的密度,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解析:

C

【详解】

汽车向左平行于靶面运动,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射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左运动,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所以子弹会射向靶面的左下方,即Ⅲ区.

故C正确.

11.A

解析:

A

【详解】

消防员握住绳索竖直加速上攀时,竖直方向上消防员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于他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绳索对他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解析:

D

【详解】

A.摩擦力的大于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长木板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没有改变,所以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木板具有的惯性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始终木板的重力,所以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在长木板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由

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等于小于大

【详解】

[1]由图可知,简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此时F浮=G,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2]由图知

解析:

等于小于大

【详解】

[1]由图可知,简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此时F浮=G,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2]由图知,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大于排开乙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3]液面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甲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即p甲<p乙。

14.不变降低减小

【详解】

[1]人的体重往往是指质量,而质量是物体自身的性质,不随位置变化。

所以,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运动员的体重不变。

[2]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减

解析:

不变降低减小

【详解】

[1]人的体重往往是指质量,而质量是物体自身的性质,不随位置变化。

所以,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运动员的体重不变。

[2]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而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所以,运动员烧水时,发现水的沸点降低。

[3]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测得气压B点比A点减小。

15.大气压(或大气压强)压强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很难打开半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刀刃磨锋利减小了接触面的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更易切开物体。

解析:

大气压(或大气压强)压强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很难打开半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刀刃磨锋利减小了接触面的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更易切开物体。

16.增大2.4103240

【详解】

[1]液体中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

解析:

增大2.4⨯103240

【详解】

[1]液体中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故随着水位升高,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增大。

[2]根据压强公式可知,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压力为

[3]根据重力与质量关系可知

即相当于240kg水压在车门上。

17.惯性压强制动

【详解】

[1]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人会向前摔出,造成人员伤亡。

[2]搭乘人员较重时,轮胎受力面积不

解析:

惯性压强制动

【详解】

[1]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人会向前摔出,造成人员伤亡。

[2]搭乘人员较重时,轮胎受力面积不变,轮胎受到的压力变大,由压强定义式p=

可知轮胎受到压强变大,容易爆裂。

[3]刹车后车会继续向前运动直到停止,这个距离叫做制动距离。

车速越大,制动距离越长,越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18.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小

【详解】

[1]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小

【详解】

[1]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