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产业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74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产业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嘉兴产业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嘉兴产业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嘉兴产业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嘉兴产业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兴产业情况.docx

《嘉兴产业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产业情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嘉兴产业情况.docx

嘉兴产业情况

嘉兴产业结构情况

嘉兴简介

人口:

455.80万(2013年末)

GDP:

3147.6亿元(2013年)

嘉兴市为省辖市,下设南湖区、秀洲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嘉善、海盐2个县以及平湖、海宁、桐乡3个市(县级市)。

产业概况

嘉兴市产业结构

南湖区

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五金塑料、合成纤维、电子材料和纺织服装等五大特色产业。

秀洲区

秀洲区已逐步形成现代纺织、家电、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和新兴制造业。

继油车港镇成为“中国静电植绒名镇”、王江泾镇成为“中国织造名镇”、王店镇荣获“中国浴霸之乡”和省级小家电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区域品牌后,洪合镇又将成为“中国毛衫名镇”。

平湖市

目前,平湖工业已形成服装、光机电、造纸、箱包四大特色支柱产业和纺织、童车、化工、洁具、五金机械等新兴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荣获“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称号,是省级光机电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包装纸生产基地和中国软箱包出口生产基地,日前,中国玩具协会已正式授予平湖市“中国童车生产基地”称号。

服务业上,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服务业投资增幅逐年提高。

海宁市

目前,海宁市已初步形成了县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皮革、经编、装饰布、袜业、小五金、锁具、塑料装饰板、运动服装、电子灯泡等块状特色经济群体。

如周王庙皮革、许村装饰布、马桥经编等还成为名冠全国的特色经济镇。

桐乡市

形成了毛纺针织、化学纤维、丝绸服装、建筑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镇产业群,以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场为依托的中国毛衫城、以化纤行业的“龙头”桐昆集团公司为依托的桐昆化纤城、以中国化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为依托的巨石玻纤城三大特色产业园区。

(一)凤鸣街道

有规模企业25家,工业区1个。

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以化工、轻纺为主体,包括稀土永磁、建材、建筑装潢、机械、制鞋、食品加工等门类的工业生产格局,主要产品有油漆、涂料、稀土永磁材料、白厂丝、丝绵羽绒制品、经纬编织品、床上用品系列、皮鞋、羊毛衫、镜子玻璃等。

(二)濮院镇

是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浙江省百家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中心城镇之一。

(三)石门镇

拥有建材、皮革、轻纺、机电、化工、塑料、橡胶、食品等工业门类。

(四)屠甸镇

  以植绒、羊毛衫加工和电子为主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五)大麻镇

是“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嘉兴市第一个亿元镇。

工业以家纺布艺产业为主,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

(六)高桥镇

工业以建材、轻纺、制革、皮件、五金、电子、化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为主。

(七)同福乡

有各类工业企业342家,从业人员5876人,初步形成以化纤、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行业格局。

嘉善县

具有嘉善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三色产业带,为传统农业注入了生机;木业、电子电声、机械五金和纺织服装,成为工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其中,木业、电子中的电声、五金机械中的紧固件、纺织服装中的高档面料和钮扣的生产规模大,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姚庄镇

利用外资工作连续八年进入嘉兴市十强镇前列,镇工业功能区被先后命名为嘉兴市特级工业功能区和省级工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以太阳能源、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电子元件、高档纸制品、运动器材、复合面料、皮革服装、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

(二)陶庄镇

工业上初步形成了以新型五金机械制造、轻纺、建材、木业为龙头,五金冲件和家庭丝织为特色的工业经济结构。

(三)丁栅镇

丁栅镇一直以农业特色镇著称,在农业上,全镇已形成甲鱼、青虾、番茄、柑桔、虾蟹等农业主导产业。

2007年荣获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水产强镇称号。

工业方面,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工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基本形成了以高档纸制品、精密五金机械、新型建材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

(四)洪溪镇

工业企业在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上各具特色,家庭丝织、五金拉丝、废钢收售和运输等分散的个体工业,成为百姓致富工程的重要载体。

企业关链度紧密,形成了水泥制品产业链和木业制品产业链,行业总产值分别占全镇总产值的24.3%和14.2%。

(五)天凝镇

近年来,天凝镇经济飞速发展。

目前,基本形成了轻纺(植绒)服装、五金机械、建材化工等特色工业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静电植绒产业镇。

(六)干窑镇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30多家,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以木业、电子、机械轴承、建材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

双飞轴承、金泉木业、经纬办公、汇东电子、三力轴承、日安木业、三林木业等企业在县内外享有盛誉。

(七)杨庙镇

全镇现已初步形成以纺织业、建材业、木业、精细化工业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建立了以禽、畜、鳖、淡水鱼、雪里蕻菜等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并被誉为“中国雪菜之乡”称号。

(八)大云镇

高效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已形成花卉和果蔬两大特色产业;工业经济开放度高,特色产业明显。

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机电和轻纺服装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产业转型升级较快,产业配套能力较强。

全镇拥有各类企业275家,其中外资企业59家。

海盐县

标准件五金产业作为海盐的一个传统产业,同时,高强度、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成为产业支柱。

海盐有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盐北路。

海盐杭州湾大桥新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新兴产业园区,到2006年6月底止,全区共引进了包括荣联陶瓷、普博电机、丰建五金、精斌模具、印度桑德兰、大连实德、吉安纸容器、美国太平洋能源、丹麦丹佛斯等内外资项目101个,其中内资项目12个。

(一)海盐经济开发区——老区

在老区,一座以标准件为特色的工业园区已基本建成,园区内集聚了汇友、丰建、永固、浙江桑德兰等53家内外资企业,并形成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产业,如钢材供应、拉丝、印刷、电镀、模具等。

其中,标准件生产企业20家,工模具生产企业5家,钢材供应及拉丝企业3家,电镀及热处理企业3家,海盐7家标准件龙头企业有3家在标准件工业园区落户。

(二)海盐经济开发区

到2006年6月底止,全区基本形成了通用零部件制造(紧固件、标准件等)、新型建材、服装玩具、电子仪器仪表、造纸及纸制品五大支柱产业。

油车港镇“中国静电植绒名镇”

基本情况

油车港有静电植绒及配套企业21家,其中植绒布生产企业16家,植绒基布企业1家,绒毛企业2家,植绒粘合剂企业2家,拥有最先进的植绒生产流水线35条及后整理设备,具有1亿米植绒布的年生产能力。

植绒生产流水线约占全国的1/10;植绒布的生产量约占全国的1/3;新产品的开发量约占全国的1/2。

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牌的唯一一个“中国静电植绒名镇”,2005年油车港镇又成为中国家纺行业协会植绒生产地区中唯一一个常务理事单位。

目前油车港又在筹建全国级别最高的植绒行业协会---浙江省静电植绒协会。

油车港植绒产品20%用于家纺装璜,80%用于服装面料。

有10多个植绒产品被评为全国静电植绒的星级产品。

植绒行业发展的前景

(一)具有广阔的产品领域拓展空间

全球植绒业中用于家居装璜、汽车内饰、地毯和包装已占80%以上份额,而中国却只占10%以下份额。

中国植绒业可以向植绒沙发布、植绒窗帘、植绒墙纸、植绒墙布、植绒墙板、植绒床单、植绒被罩、植绒毯子、植绒抱枕、植绒地毯、植绒纱和包装礼盒等产品领域拓展。

(二)具有广阔的产业延伸拓展空间

植绒业主要由底布、粘合剂和绒毛等三个原料要素构成,目前中国植绒业主要以三个原料要素结合成植绒面料为主,所以中国植绒业大可以做三个原料要素拓展和制成终端产品等产业延伸文章。

如底布可以由单一的纺纱布拓展到甲壳素纤维制成的静电植绒面料、竹纤维制成的静电植绒面料、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以及薄膜、橡胶、塑料等。

(三)具有广阔的销售地域拓展空间

目前植绒行业总量还不大、档次还不高,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及中东地区,西欧、北美、非洲、独联体、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大多市场尚未有效开发。

所以植绒行业在销售地域方面也是大有拓展空间的。

油车港镇植绒行业发展思路

总体思路:

打造全球以现代绿色植绒为基础的特色纺织业先进制造基地。

力争做到“五地”目标,即:

标准制定地、潮流引领地、信息发布地、价格生成地、产业集聚地。

发展步骤上:

分二步走,先走市场化道路,做好“拓二头促中间”文章,积极扶持引导绿色植绒行业、引进吸收绿色植绒行业(特别是世界纺织五百强企业和世界植绒五百强企业),重点发展以现代绿色植绒为基础的特色纺织业,让绿色植绒行业百花齐放,迅速扩充总量,以能托起有形市场和走集团化股份化道路;再走集团化道路,培植和引导若干家企业走一条以品牌为龙头、资金为纽带、科技为先导、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人为本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发展规划上:

设想通过10年努力在浙江油车港创建好名副其实的“中国静电植绒名镇”。

中国静电植绒名镇分制造基地、交易区和科研开发三个部分。

①制造基地方面:

在原植绒生产区再规划一块用地,目标到2010年植绒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50%,其中有二个以上品牌产品在全国的市场点有率要超过15%。

重点扶植好新亿、德泰、嘉丽、强丽、惠得利、吉盛等企业,使之成为有一定规模、品牌和知名度生产开发型龙头企业(平均产值2亿元以上)和嫁接外资的主体;重点引进世界纺织五百强企业和世界植绒五百强企业;带动周边底布、粘合剂、绒毛配套企业,形成2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同时积极吸引天凝、常州百丈、屠甸、广东等地植绒企业加盟植绒名镇,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谋取共同发展;再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和境外资本在工业功能区内批租土地成片开发重点发展“区中园和园中园”,特别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的外资绿色植绒科技园。

②、交易区方面:

在抓好植绒生产基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发展有形的秀洲中国纺织城植绒交易区和虚拟的植绒网络交易区,使交易区到2010年成为全国植绒行业成交额最多的交易区。

有形交易区分植绒终端产品、植绒布匹和植绒原料三个交易区块。

③、科研开发方面:

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理工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嘉兴学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植绒行业区域研发中心和若干家植绒科研联合体单位,按照市场需求联合开发出系列科技含量高、新颖实用的植绒产品,引领植绒行业发展潮流。

植绒行业只要发展思路清晰,战略定位准确,将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到时在全球具有相对优势后,就能形成相关人才、相关科研机构、相关合作伙伴等三大集聚,能强化市场资源配置、成本、交易机会等三大优势,确立植绒基地地位。

提升与发展的措施

1、做好环境营造文章

围绕为投资者营造“投资能放心、办事不费心、生产能安心、赚钱会尽心、生活能舒心”的“五心”环境,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为植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着重抓好“放、扶、管”三方面工作。

(1)在发展方面:

立足于“放”,并为之创造必要的条件,植绒行业是重要的块状特色经济,放手发展植绒行业必须优化其发展环境,为吸引外来客商来投资办厂、开店设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条件,目前要做好:

a.加快植绒生产基地的新一轮发展规划;b.加快植绒生产基地的土地征迁和基础设施建设;c.加强与工商、税务、技监等部门的协调,一起做好“放”字文章。

  

(2)在政策方面:

采取“扶”的方针,植绒行业近几年发展如此之快,得益于各级政府政策得当,要继续在信贷、税收、用地、用电、建设、交通等方面采取扶助倾斜政策,防止多头插手,避免部门之间因利益发生碰撞,真正做到协调同步,目标一致。

(3)在管理方面:

寓“管”于服务之中,政府及各部门要因势利导,注重把握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关系,促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植绒行业,把较多的精力花在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上,推动植绒行业集聚区不断发展壮大。

2、做好品牌打造文章

要在扩量提质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品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利润的增长极,政府和企业要各司其职分别营造好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

政府要积极营造区域品牌,因为区域信誉和品牌是区域特色经济中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也是以品牌为纽带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所以要通过各种措施叫响植绒货,打响植绒牌,注重建立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特别是油车港要在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静电植绒名镇”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营造区域品牌。

企业要积极打好产品品牌,所有植绒生产企业的产品都要有产品商标,所有植绒生产企业的产品都要有产品标准,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进行验收;有条件企业要进行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所有植绒生产企业都要把好原料进货检验关、产品生产过程检验关、产品出厂检验关等“三关”。

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省市名优产品和著名商标,尽早打出自己的优质名牌产品,彻底摆脱在中底层产品火拼的局面。

3、做好潮流引领文章

新品是品牌的延伸。

所以要从两个层面来做好新品文章,一是政府层面要进一步加强与浙江理工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嘉兴学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植绒行业区域研发中心,指导和研发植绒产品,研究植绒业的发展趋势,站在行业致高点不断指导开发新颖植绒产品来引领植绒业发展潮流;二是各规模企业要借脑生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吸纳能力,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建立起植绒科研联合体单位,积极打造科技型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自主或联合开发出系列科技含量高、新颖实用的植绒产品,不断申报国家和省市级新产品,引领植绒行业发展潮流。

4、做好行业自律文章

目前全国层面还没有专业的植绒协会,只有在家纺协会下设一个植绒专业委员会,在省级层面也还没有一个专业协会,故对植绒行业自律和快速发展带来极为不便。

浙江省作为植绒大省理应在植绒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并作出应有贡献,所以作为中国植绒基地的油车港要发起成立“浙江省静电植绒协会”是顺应行业发展潮流和履行行业发展义务。

浙江省静电植绒协会建成后将会同广大会员企业一道制定好统一的植绒产品标准,并利用三年时间,使所有会员植绒企业都能严格按照《静电植绒织物》行业标准执行,生产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植绒产品。

协会要引导会员企业严格加强现场管理,对现有植绒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二年内使90%以上的植绒企业生产车间没有飞扬的绒毛,真正做到清洁生产,使企业职工拥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所有植绒企业的“三废”都能达标排放。

协会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好全国植绒行业发展研讨会、发布行业信息,指导产品开发方向、引领新品潮流。

协会要制作好中国静电植绒专业网站,宣传推介植绒产业和开展项目招商活动。

5、做好领域拓展文章

植绒业主要由底布、粘合剂和绒毛等三个原料要素构成,目前中国植绒业主要以三个原料要素结合成植绒面料为主,所以中国植绒特别是浙江省植绒业大可以做三个原料要素拓展和制成终端产品等产业延伸文章。

也即:

“拓二头促中间”文章。

一拓前道,拓宽底布概念,把底布由单一的纺纱布拓展到甲壳素纤维制成的静电植绒面料、竹纤维制成的静电植绒面料、超细纤维植绒面料以及薄膜、橡胶、塑料、玻璃、PVC等。

二拓后道,把植绒布匹变成服装鞋帽、包装礼盒、工艺制品等终端产品。

促进中间,把植绒由单一的用于服装面料拓展到家居装璜、汽车内饰、地毯、包装和其他方面。

从而做大总量,提高植绒在整个纺织品中的比重;做精产品,提升中国植绒在全球植绒中的档次。

王江泾镇“中国织造名镇“

基本情况

全镇拥有6000多民营企业,行业结构己形成纺织、化纤、印染、植绒、箱包、注塑等,其中纺织业是支柱产业,占经济总量的90%,王江泾镇无梭织机拥有量达2多万台,在中国领先实现了织造无梭化。

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喷水、喷气、剑杆、片梭大提花4大类无梭织机,以其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代表着当今织造业的最新工艺技术水平,实现织造无梭化是中国织造业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镇”称号。

王江泾镇全年织造能力约达25亿米,印染后整理企业11家,加工能力为22亿米。

该镇无梭织机占全部织造能力73%以上。

王店镇“中国浴霸之乡”“中国集成吊顶之乡”

基本情况

该镇共有小家电及相关企业200多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市著名商标11件,市名牌产品9个,已经形成了以浴霸生产为核心的五金、塑料、包装等上下游企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

本届浴霸节期间,12家企业被授予“信用示范企业”称号。

同时,为同济阳光颁发了“中国驰名商标”铜牌,这是王店镇被认定为浙江省小家电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后,拥有的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

据王店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王店小家电行业经历了“从作坊到厂房,从仿制到研发,从推销到营销,从贴牌到创牌”的发展道路。

王店生产的浴霸产品依托品牌和诚信效应,已占到70%的国内市场份额和50%的国际市场份额。

王店小家电行业发展已经进入良性轨道,而产业真正提升集聚,必须打出“诚信”牌。

当晚,秀洲工商分局还与浙江禾城农村合作银行签订了框架协议,商定获得“信用示范企业”称号的12家企业在贷款时将享受贷款利率优惠10%的政策。

品牌情况

2013年,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的“振申”商号获“省级知名商号”称号。

集成吊顶行业龙头

 1、友邦Mso  (集成化吊顶行业的缔造者,行业协会发起人,浙江嘉兴市友邦电器有限公司)  

2、欧斯迪OSD  (中国驰名商标,集成吊顶十大品牌,行业领先地位,嘉兴欧迪电器有限公司)

3、宝兰BOLN  (全球最大的集成顶研发、生产、销售集团之一,浙江宝兰电气有限公司) 

4、法狮龙Fsilon  (厨卫吊顶十大品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海盐法狮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5、今顶Kind    (厨卫吊顶十大品牌,行业最具竞争力品牌,嘉兴今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6、德莱宝Dalabo  (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厨卫吊顶十大品牌,浙江德莱宝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7、美尔凯特MELLKiT  (卫厨吊顶十大品牌,中国高端吊顶行业影响力企业,美尔凯特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8、奥华  (厨卫集成吊顶十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行业龙头企业,浙江奥华电气有限公司)

 9、奥普Aupu  (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杭州奥普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10、品格Pogor  (行业领军品牌,集成吊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浙江品格卫厨有限公司)

洪合镇“中国毛衫名镇”

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拥有毛衫针织类企业8500余家(包括个体企业),各类横机35050台,其中普通20000台,电动机13700台,电脑横机1350台,年产各类毛衫2亿件以上,从业人员6.5万人。

年产值40亿元以上。

产品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总额2.3亿元。

产业优势

洪合毛衫产业发展至今,已形成许多独特的产业优势,主要包括:

一是规模优势。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毛衫产业已走进千家万户,遍布各个村落,辐射周边乡镇,形成了以洪合为中心,周边乡镇为支撑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年产各类毛衫达2亿件以上。

二是集群优势。

坚持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

2000年4月成立了省级特色毛衫专业区,鼓励毛衫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了毛衫针织区和染色集聚区。

目前,新办毛衫企业和印染企业向园区集聚,实行统一供水、供热和统一处理污水,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2007年九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毛衫名镇”的称号。

三是外贸优势。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北京雅宝路为中转,大批毛衫经营户通过中俄边境从事外贸以来,边贸、外贸出口成了洪合毛衫的一大特色。

随着多家外贸公司进驻洪合,外贸出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全镇毛衫外贸出口比例达70%左右,年外贸出口交货值达10亿元以上,有效拉动了毛衫产业持续发展。

四是创新优势。

为了加快产业发展,加速产业升级。

扶持政策

为了加快洪合毛衫业的发展,政府每年制定并完善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着力于提高创新率和竞争力,促进毛衫产业的做大做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鼓励纳税大户。

对实缴税金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鼓励,纳税越多奖励越高,促使企业规法范发展。

(2)培育规模企业。

对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的生产型企业,镇财政一次性奖励2万元;首次突破8000万元的生产型企业,镇财政一次性3万元;首次突破1亿元的生产型企业,镇财政一次性奖励5万元。

(3)信贷优惠措施。

凡到洪合投资办企业,一次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所需流动资金由镇政府协调当地开户银行在信贷指标中优先安排。

对科技型项目企业,按银行信用等级,享受优惠利率贷款。

(4)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工业企业新增技改设备投资在500万元以上,按项目实际(入帐)投入数一次性给予3%的补助;引进国外先进电脑针织、印染设备进行技改的,按设备实际金额的8%进行奖励。

(5)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建立的技术研发中心被评为区级、市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申报并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6)鼓励企业争创品牌。

对获得市、省、国家级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的,由镇政府别被进行奖励。

(7)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8)鼓励企业引进人才。

(9)扶持信息化建设。

企业投资10万元开展信息化建设,获得区级、市级、省级信息化试点等分别给予奖励。

(10)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企业列入区级、市级循环型企业、循环型项目、清洁生产企业的,别评为区、市节能降耗先进企业的分别进行奖励。

发展规划

面对全球一体的经济格局,针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洪合镇将进一步审时度势,树立危机意识、强化机遇意识

,在认真分析国内外毛衫发展趋势、客观评价本镇产业状况的基础上,全面理清思路,全力发展壮大,重点要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以科学、配套、完善的规划来引领洪合毛衫产业在线有基础上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为了切实加快毛衫产业的发展,洪合镇在制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中,把毛衫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在功能区块、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重点考虑,制定了2006—2010年洪合羊毛衫产业发展规划,即:

明确一个目标:

把洪合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影响的国际性毛衫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打响“东方毛衫之都”品牌。

实施三大战略:

产业升级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逐步引导产业朝着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毛衫业方向发展。

集群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专业市场、会展经济、网络经济的作用,使洪合毛衫产业形成有重点、分层次、按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写作的产业集群。

错位发展战略。

努力发展差别化特色毛衫经济,形成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新格局。

实现五大转型:

产业定位从中低档生产、出口基地向先进制造基地和国际贸易中心转变。

产业结构从毛衫简单制造业为主向时尚毛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共同发展转变。

产品结构从以常规纤维为主向多种纤维混纺尤其是新型纤维为主的系列化方向转变。

产品层次从以传统型、中低档向有知识产权、有科技含量、有附加值的时尚型转变。

增长方式从粗放、高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循环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建立七大平台:

产业链平台,设计研发平台,品牌工程平台,集群升级平台,市场发展平台,外贸服务平台,人才开发平台。

周王庙皮革

基本情况

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工业增加值9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0.9亿元、工业产值45亿元、自营出口8300万美元、利税2.2亿元、技改投入1.5亿元、利用外资230万美元、财政总收入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

全镇工业经济以皮革皮件为龙头,历来享有“皮革之乡”的美誉,是海宁皮革的发源地,年皮革服装产量占海宁市皮革服装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

皮衣出口势头强劲,2002年皮革制品出口10.8亿元,占全镇外贸出口总值的83%,皮革系列产品经济总量达到32.3亿元,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72%,占海宁市皮革工业经济总量的29.13%。

拥有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