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371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docx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庄子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比较

 

姓名

系别社会科学部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摘要

自由是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但人类实现自由的过程是长期性的,需要经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自由之路”。

古今中外对自由实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的哲学家们浩如繁星,其中又以庄子和马克思最为杰出。

论文以庄子的自由思想和马克思对自由的探究为两条逻辑主线,通过对《庄子》和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分析,形成了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自由的回归这条自由之路,来探究庄子和马克思自由思想中的积极价值,阐述了庄子和马克思自由观对当代的启示。

庄子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

通过对庄子和马克思自由观的深刻探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了自由需要实践才能够最终实现;在对庄子自由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究和阐发的基础之上,对其自由观进行合理的分析、批判和借鉴,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指明了道路;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不自由向自由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较低程度的自由向较高程度的自由发展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关键词:

庄子马克思自由逍遥游现实的个人自由

 

ABSTRACT

Thefreedomistheidealboundarywhichthepeopleyearnedfor,butitisalong-termprocesstorealizehumanity'sfreedom,anditmustexperiencearoadofthefreedom.Withregardtothefreedomroadwhichshouldberealizedfreely,innumerablephilosophershavecarriedontheelaborationinthehistory.Butamongthem,MarxandChuangciusarethemostoutstandingones.

ThethoughtsoffreedomofChuangciusandMarxaretwologicalmainlinesoftheGraduationthesisforexploringfreedom.BasedontheChuangciusandMarx’stextanalysis,formingarailoffreedom:

alogicalstartingpointoffreedom—freedomalienation—backingtofreedom,forexploringthepositivevalueofChuangciusandMarx’sthoughtsoffreedomandenlighteningthecontemporary.

Theauthorpointsoutthatitcanbringmuchenlightenmenttothesocialism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nourcountrytocomparethetwodifferentfreethoughts.Ontheonehand,wemayknowthatfreedomcanonlyberealizedthroughpractice,whichcanhelpustobuildupapositiveandenterprisingoutlookonlife;ontheotherhand,criticallyinheritingChuangcius’freedomtheoryhastheimportantinspirationsignificancetothesocialism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nchina.

Keywords:

Chuangcius,Marx,Freedom,LeisureTravels,realisticindividualfreedom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1

§1.1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1

§1.2论文的意义...................................................1

§1.3论文的创新点................................................2

第二章自由的逻辑起点...............................................5

§2.1逍遥游-庄子自由观的逻辑起点.................................5

§2.1.1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5

§2.1.2庄子自由理论的形成....................................7

§2.1.3“逍遥游”自由思想的特点...............................9

§2.2现实的个人自由-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起点.......................10

§2.2.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由思想..........................10

§2.2.2马克思自由理论的形成.....................................11

§2.2.3“现实的个人自由”思想的特点......................15

第三章自由的异化..................................................17

§3.1庄子的自由“异化”思想........................................17

§3.1.1人性的枷锁——仁义道德..................................17

§3.1.2对科技的第一道“棒喝”...............................19

§3.2马克思的自由异化思想........................................20

§3.2.1观念统治................................................20

§3.2.2分工的压迫.......................................21

§3.2.3自然与人相对立.......................................22

§3.2.4人被异化...........................................22

第四章自由的回归..................................................25

§4.1体道通向自由——庄子........................................25

§4.1.1对“道”的理解............................................25

§4.1.2实现自由的途径...........................................25

§4.2实践通向自由——马克思......................................28

第五章庄子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的启示..............................31

§5.1自由需实践才实现............................................31

§5.2庄子自由观的批判继承........................................32

§5.2.1庄子自由思想的消极意义..................................32

§5.2.2庄子自由思想的积极意义..................................34

§5.3自由实现的必然性和渐进性....................................36

参考文献...........................................................39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41

致谢...............................................................43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论文以庄子的自由思想和马克思对自由的探究为两条逻辑主线,通过对《庄子》和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分析,形成了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自由的回归这条自由之路,来探究庄子和马克思自由思想中的积极价值,阐述了庄子和马克思自由观对当代的启示。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庄子自由观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起点。

庄子自由观是在对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的继承基础之上才得以发展和形成的;齐物论——庄子自由观的前提,安命论——庄子自由观的基础,逍遥游——庄子自由观的实质,这三部分构成了庄子自由观的哲学体系;“逍遥游”自由思想的特点表现为:

自然之游、虚无之游和心灵之游。

而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以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由思想的批判继承为基础的;马克思自由观在《博士论文》中开始萌芽,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初步形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以发展并趋向成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达到了成熟;“现实的个人自由”思想的特点表现为:

自由过程的长期性和自由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由“异化”思想和马克思的自由异化思想。

在庄子的自由“异化”思想部分主要阐释了仁义道德是束缚人性的枷锁和庄子对科技的第一道“棒喝”;在马克思的自由异化思想部分主要阐释了观念统治、分工的压迫、自然和人的对立以及人被异化是自由异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自由的回归。

庄子通过体道通向自由,具体方法包括了:

绝仁弃义、绝圣弃智、齐物安化和心斋坐忘;而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实现和回归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自由是人在其产生的自我意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庄子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分析对当代的启示。

庄子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

通过对庄子和马克思自由观的深刻探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了自由需要实践才能够最终实现;在对庄子自由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究和阐发的基础之上,对其自由观进行合理的分析、批判和借鉴,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指明了道路;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不自由向自由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较低程度的自由向较高程度的自由发展的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1.2论文的意义

自由一直是人类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愿望之一,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自由是人类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的生存方式。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由与人类解放的历史。

关于自由的问题的探讨是哲学研究中恒久的论题。

从哲学层面或者实践层面来说,打破一切文化关系、社会关系、自然对人的束缚,是人类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切体现时代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和哲学理论,都离不开对自由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当人类生活发生深刻的历史变革时期,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就会增多,这时对自由的有关理论的探究就会显得紧迫且关键。

人们生活在一个生活结构发生巨变的全球化时代。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着变革,社会关系也在不停地变迁,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空前巨大的压抑感。

此时人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的选择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相互纠结、相互碰撞、需要重新整合。

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背景下,人的生存、发展、自由、权利、欲望与人们的压抑、焦虑、彷徨、困惑、恐惧并存。

在中国先秦诸子中对自由思想阐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道家,其中又以庄子思想最为汪洋恣肆,最能代表中国人的自由诉求。

马克思的自由观运用唯物史观,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内部矛盾和深层结构,探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全人类尤其是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

马克思从人的自由解放发展出发,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自由观,完成了哲学史上自由观的根本变革。

本文从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自由的回归这条自由之路上研究庄子和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根本区别,来探究庄子和马克思自由思想中的积极价值,使之能够在当代社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3论文的创新点

(1)论文认为,古今中外对自由实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的哲学家们浩如繁星,其中又以庄子和马克思最为杰出。

因此,论文基于对《庄子》和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分析上,以庄子自由观和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发展为两条主线来构建整篇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在论文中,除了庄子自由观和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发展这两条主线之外,还有另外一条主线将二者相结合起来,这条主线就是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自由的回归这条自由之路,使整篇论文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强。

(2)论文认为,必须坚信自由需要实践才能够最终实现;对庄子自由思想进行合理的批判、借鉴和分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认识到自由实现的必然性和渐进性,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做好长期的准备。

 

第二章自由的逻辑起点

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关于一条自由实现的道路。

古今中外对自由实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的哲学家们浩如繁星,其中又以庄子和马克思最为杰出。

实现自由的道路是一条包括了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和自由的回归的道路。

自由的逻辑起点指的是自由的本质,也可以说是自由的内涵是什么;自由的异化指的是自由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自由的现象,也可以说是自由的对立面;自由的回归,顾名思义指的是如何走出自由异化的困境,实现自由的问题。

庄子和马克思毕生都致力于对自由问题的研究,他们都拥有人道主义的自由思想,他们都相信自由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的自由思想的提出都和他们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但是庄子和马克思对自由的阐述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自由的逻辑起点、自由的异化和自由的回归的阐述上。

在自由的逻辑起点,即自由的本质这个问题上,庄子和马克思的阐述是不相同的。

庄子主张的是“逍遥游”自由思想,实际上就是思想在心灵的无限中邀游,就是无累、无待的精神自由。

而马克思主张的是“类自由”,即全人类的自由,就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通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超越外部的阻碍,能动地自我选择、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创造,以实现与自身、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必然的认识、支配的基础上,不断获得自身解放的过程。

§2.1逍遥游——庄子自由观的逻辑起点

庄子在《逍遥游》里所描述的“逍遥游”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自由思想。

逍遥游实际上就是思想在心灵的无限中邀游,就是无累、无待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既是一种精神体验,又是与万物浑然为一体的最高境界。

庄子把能够达到这种自由境界的人称为至人、神人、圣人,这些就是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但是普通人必须通过长期的修养才能够实现这种逍遥游。

而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对庄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庄子对先前自由思想的吸收主要体现在了对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的继承上。

§2.1.1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

1、老子之言。

老子的理想人格是老子将他的人生理想寄寓于特定的人格形态来表现的,《老子》一书中所论述的“上善”,“上德”,“上士”,“圣人”就应该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形象。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世界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认为人同样也是道化生的结果,人要想得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就需要按照道的要求去做。

人最理想化的行为模式是符合道的规律的模式,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老子“无为”的思想表现出了老子用自然原则否定人为原则,体现出了脱离现实,否定实践的空想特质,却揭示了纷扰的世事对人的伤害和冲击,基于这一点,老子认为为人处事不要受到世事的干扰和利欲的蒙蔽,要完成从凡人到圣人的人格升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无欲、寡欲能够使人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在淡泊恬静的心境中去守道和悟道。

也就是说,人要抛弃情欲,使心境保持极度的清静,使内心达到极度的空虚,只有做到这点,人才能由观察万物的循环往复进入体悟虚静;其次,无欲、寡欲可以使人修有朴素、质直和敦厚等淳朴的德行。

老子认为,人在出生时是自然无欲的,是柔顺的,是有纯朴之德的,只是受到日后社会因素的干扰,人才逐渐地失去了无欲的纯朴德性和自然之境;再次,通过无欲、寡欲、守静而修有纯朴之德的圣人,不仅自身可以做到“自化”、“自朴”、“自正”,还可以清静无欲之道来治理天下。

老子认为,与道合一是人格的理想状态,由于“道法自然”,而且万物和人都是由道产生而运动变化,所以实现理想人格的根本就是遵循道的自然本性,应该以自然为本,按照人之道去做以达到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

2、荆楚文化。

庄子的自由思想虽有承继老子的一面,但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更多地受到了色彩瑰丽、想象丰富的荆楚文化的熏陶。

“荆楚文化崛起于林莽之间,发源于江汉流域,不像中原文化那样“经过严格的‘礼’的教化”,是一个“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

北方成熟的礼教文化和艰苦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了缺乏自由驰骋的想象,冷静求实的作风;而楚人的生活条件要比中原人优越很多,再加上楚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保留下来的原始活力,都容易孕育出热情浪漫的精神,并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

庄子虽然生于宋地,但实际长于楚天之下。

庄子的哲学显示着诡异多姿的风格,带着浓厚的泛神论色彩,他的葱茏的想象力和对宗教礼制非难的思想,都留下了荆楚文化的痕迹。

3、隐士思想。

“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

演变为老庄或黄老”,由此可见,道家和隐士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隐士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共同的特征包括:

有着一定的才干,视富贵如浮云,视功名为粪土,独善其身,和世俗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庄子受到隐士思想极深的影响,他不受楚威王重金聘请,终身不仕,遨游于山水田野之间,自适其志,是一名真正的隐士。

像庄子这样的道家隐士和一般的隐士是不同的。

他们一方面保持着先前隐士不攀王侯,不图富贵,隐退野外的习惯;另外,他们还著书立论,有着很高的理论修养和理论自觉性。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再一味地与世俗世界保持着距离,而是以一种超然冷静的目光来看待世俗世界,以“以道抑尊”、“以德抗权”的精神和独立不阿的批判态度回到现实的世界,所以他们对于人民的苦、社会的乱和政治的恶看得更为深刻和真切。

庄子虽然“游世”,但他对“方内”的事也特别关注和在意,他极力批判宗教关系对人性的摧残和统治者的罪恶,因此他的“逍遥游”自由理论为处在困境之中的苦难心灵提供了避难的港湾。

庄子的自由理论就是在吸收老子之言、荆楚文化和隐士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逍遥游”自由理论。

§2.1.2庄子自由理论的形成

1、齐物论——庄子自由观的前提。

“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也”,这是庄子在《齐物论》中以对自然界各种各样的风声的描写所做的开篇。

这说明万事万物的存在、发展都是因其各自的自然状态而自然地存在和发展,万事万物都是由其天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而人对事物的评论是有自己的偏见和主管判断的,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成心”。

然而人们常常把事物的客观状态等同与他们自己对事物的主观认识,所以他们常常各执一端,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人们基于各自的成心而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人是错的,从而生出许多是非对错和无谓的分别的争论。

世间的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对万事万物妄加评论,这样就产生了一下几个结果:

第一,使人与物相逐而身心疲惫,陷入物我对立的境地之中,“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第二,抹煞了万事万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物性逐渐丧失,造成人的心灵日益封闭萎缩和狂妄自大心理的恶性膨胀。

并且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有时发言沉默不语,有时又像放出的箭。

“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是来自物我的对立,在物我的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为衡量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

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外物的牵挂、滞碍。

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取消了(无己),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因此庄子主张停止争辩,消除偏见,让事物保持自然的状态,让其自由自在的发展变化,这也是庄子提出齐物思想的原因。

庄子认为,人生的自由与否,关键在于认知主体能否以超越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困境的束缚,即能否做到“齐物”,“不齐”与“齐”是指对事物差别性的态度和理解。

“不齐”,是指认知主体执着于物我内外之分,万物之别;“齐”,是指认知主体不执着于万物的差别,心灵能够顺其自然,抱朴守真。

也就是说,自由与否源自主体之心,“不齐”之心即为世俗之心,也就是“成心”。

世人都有“成心”,但若执着于“成心”,则必然会受到此心牵累而不得自由,人会陷溺于是非之中而得不到自由。

因此庄子主张以“齐物之心”来观照万物,极力反对以“成心”来观照万物。

总而言之,庄子在“齐物之心”的观照下,将所有构成人生困境的障碍——成毁、有无、同异、多少、大小、长短、得失、荣辱、寿夭、美丑、善恶、生死、贵贱、是非、彼此等等,从观念上消解。

这样一来,人的心灵就从以上的种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