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733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docx

自动控制原理B教案

 

内蒙古工业大学

教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别自动化系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B

授课对象建环07-1,2

主讲教师温素芳

职称讲师

课程学时56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程)

教案编写时间:

2010年3月1日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B

课程代码

020113101

总学时:

56学时

讲课:

48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8学时

其他:

学时

学时

56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

技术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授课对象

建环07-1,2

教材:

1.夏德钤.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志鸿.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自编.2009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吴麒.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RichardC.Dorf.ModernControlSystems(第九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4.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用物理方法对工业对象进行数学抽象的一般规律,理解描述对象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对象特性的分析方法。

具有初步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掌握系统方框图的绘制方法;

2.了解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掌握结构图等效变换的方法;

3.掌握控制系统的三种典型分析方法:

时域分析法、频率特分析性和根轨迹法;

4.掌握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

5.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判定方法、稳态误差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该课程简要介绍物理系统的一般建模方法,着重介绍反馈控制原理的三种基本分析方法,一般系统的设计方法,简略介绍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自动控制方面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其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和结构图等效变换;

2.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计算;

3.系统根轨迹及其系统性能的影响;频率特性分析和频率域稳定判据;

4.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

5.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稳态误差计算;

注:

1、本页内容针对所讲授课程的总体情况填写;2、预留版面不够可另附页。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1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第一章绪论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简史

§1-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5本课程的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教学难点: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1-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0.5学时)

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1-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0.7学时)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分类方法

(2)分类

控制系统的几个概念

线性、非线性、连续、离散、定常、时变等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简史(0.5学时)

1.控制理论胚胎与萌芽期

2.经典控制理论的孕期与形成时期(ClassicalControl)

3.现代控制时期(ModernControl)

4.智能控制时期

§1-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0.2学时)

1.基本要求的提法

(1)稳定性

(2)快速性(3)准确性

2.所研究的任务

§1-5本课程的安排(0.1学时)

作业布置:

主要参考资料:

1.[美]KatsuhikoOgata.现代控制工程.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RichardC.Dorf.ModernControlSystems(第九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4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2-4拉氏反变换

2-5拉氏变换的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拉氏反变换的方法,理解应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反变换。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2-4拉氏反变换

一、反变换的定义

二、部分分式法求解拉氏反变换

1、分母多项式无重根举四个例子具体说明

2、分母多项式有重根举两个例子具体说明

三、利用卷积定理求反变换

举例说明

2-5拉氏变换的应用

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通过举例,说明用拉氏变换法解微分方程的步骤及方法。

 

作业布置:

自编作业题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修订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3.吴麒.自动控制原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5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3-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3-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

了解传递函数的局限性,掌握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熟悉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和性质;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

教学难点:

传递函数的性质及求取方法。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0.4学时)

一、数学模型(0.2学时)

1.数学模型的概念

2.数学模型的形式

3.数学模型的建立

二、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0.2学时)

举例说明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2-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1.6学时)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0.2学时)

二、传递函数的局限性(0.2学时)

三、传递函数的性质(0.3学时)

四、传递函数的表达形式(0.3学时)

1.零—极点表达形式

2.时间常数表达形式

五、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0.6学时)

1.比例环节2.惯性环节3.一阶微分环节4.积分环节

5.理想微分环节6.振荡(二阶振荡)环节7.二阶微分环节

8.延迟环节

作业布置:

2-1(a)2-2(a)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吴麒.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6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3-3典型环节的数学模型

§3-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结构图的组成及等效变换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3-3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0.5学时)

1.比例环节

2.惯性环节

3.一阶微分环节

4.积分环节

5.理想微分环节

6.振荡(二阶振荡)环节

7.二阶微分环节

8.延迟环节

§3-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一、结构图的组成(0.2学时)

二、结构图的三种基本连接方式(0.2学时)

1、串联

2、并联

3、反馈

三、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及简化

1、6个等效变换法则(0.5学时)

2、举例讲解等效变换的应用(0.6学时)

作业布置:

2-8(a)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吴麒.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7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3-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原则;理解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掌握应用梅森增益公式化简结构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森增益公式。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三、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及简化

举例讲解等效变换的应用(0.6学时)

四、信号流图及梅森增益公式

1.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0.7学时)

(1)信号流图

(2)信号流图使用的术语

(3)信号流图的性质

(4)信号流图的绘制

(5)信号流图的等效变换

2.梅森增益公式(0.7学时)

(1)梅森增益公式

(2)举例

 

作业布置:

2-102-12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吴麒.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8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4-1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4-2一阶系统时间响应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掌握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典型时域响应特点及特征参数。

教学重点、难点: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4-1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1学时)

1.典型输入信号

2.典型初始状态

3.典型时间响应

4.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4-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1学时)

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5.一阶系统的单位加速度响应

作业布置: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修订版).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

3.吴麒.自动控制原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注:

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案(课次)

第9次课2学时

授课题目: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4-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典型时域响应特点及特征参数。

掌握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响应特征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