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212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使用答题纸,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N-14C-12O-16Na-23Mg—24Al-27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A)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

(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2.金星的大气中有一种称为“硫化羰”(COS)的分子,其结构与CO2类似。

下列有关COS的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 (B) (C)(D)O=C=S

3.联合制碱法中的副产品有着多种用途,下列不属于其用途的是()

(A)做电解液(B)制焊药(C)做化肥(D)合成橡胶

4.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电子层②电子亚层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该反应证明苯酚钠的碱性强于

(A)苯酚(B)碳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下列各选项中所描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钾钠合金和钠的熔点

(B)纯水在80℃和25℃的pH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两者的转化率

(D)25℃时pH=11的Na2CO3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的水的电离度

7.分析右图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虚线框中接直流电源,铁可能会被腐蚀

(B)虚线框中接灵敏电流计或接直流电源,锌都是负极

(C)虚线框中接灵敏电流计,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若将电解液改成硫酸锌溶液并接上直流电源,该装置可用于铁皮上镀锌

8.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3HNCO;8HNCO+6NO2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C3N3(OH)3与HNCO虽最简式相同,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1molHNCO与NO2反应时转移6mol电子

(C)HNCO是强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9.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C)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密度为dg/L的某气体纯净物一个分子的质量为g

(B)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C)将0.1NA个氯气分子溶于水配成1升溶液,溶液中c(Cl-)=0.1mol/L

(D)铝与足量的NaOH反应,若每生成6.72L的H2,则溶液中AlO2-的数目就会增加0.2NA

11.已知FeS与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生成Fe(NO3)3、H2SO4和某一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和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6,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A)NO(B)NO2(C)N2O(D)NH4NO3

12.Fe3+、SO42_、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

4:

1:

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则X可能是

(A)Na+(B)Cl_(C)CO32_(D)OH_

13.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若再分别通入以下四种气体:

①Cl2②H2S③NH3④NO2则均有沉淀生成。

其中产生的沉淀的化学成分

相同的是

(A)③和④(B)①和②(C)①③④(D)①和④

邻苯二甲酸酐

14.增塑剂(可缩写为“DCHP”)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来制得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3种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C)“DCHP”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D)1mol“DCHP”最多只能与含2mol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符合前提所述的情况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B)在NH4Al(SO4)2(一种复盐)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时: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当Ba(OH)2和NaHSO4混合恰好呈中性:

Ba2++2OH—+2H++SO42—→BaSO4↓+2H2O

(D)向烧碱溶液中通入CO2,当n(NaOH):

n(CO2)=3:

2时:

OH-+CO2→HCO3-

16.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O22SO3+Q(Q>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并且测得相同温度下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

 

17.关于下列四个装置的说明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装置①装置②装置③装置④

(A)装置①:

实验室中若需制备较多量的乙炔可用此装置

(B)装置②:

实验室中可用此装置来制备硝基苯,但产物中可能会混有苯磺酸

(C)装置③:

实验室中可用此装置来分离含碘的四氯化碳液体,最终在锥型瓶中可获得碘

(D)装置④:

实验室中可用此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并在烧瓶中获得产物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8.下列化学方程式(含相关条件)与实际化工生产功能相符合的是

(A)工业上最重要的“人工固氮”反应:

N2+3H22NH3

(B)工业法合成盐酸:

H2+Cl22HCl

(C)工业上获取NaCl:

2Na+Cl22NaCl

(D)氯碱工业:

2NaCl+2H2O2NaOH+H2↑+Cl2↑

19.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测量所制得气体的体积,下面有关这两套量气装置的使用说明有错误的是

(A)使用A装置量气前,其右管中应充满相应的液体

(B)量气前,B装置中广口瓶通常应盛满相应的液体

(C)A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在读数前应使盛液管内液面

与集气管内液面相平

(D)A装置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而B装置直接测量的是所排出液体的体积

20.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反应温度有关(B)与反应物性质有关

(C)与反应物浓度有关(D)与反应物接触面积有关

21.25℃时加水稀释10mLpH=1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NH3∙H2O)

(A)原氨水的浓度=10-3mol/L

(B)溶液中增大

(C)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再加入10mLpH=3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混合液的pH值肯定大于7

22.6克含杂质的Na2SO3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1.12升气体(S、T、P),气体质量为3克,该样品的组成可能是

(A)Na2SO3,Na2CO3(B)Na2SO3,NaHCO3

(C)Na2SO3,NaHCO3,Na2CO3(D)Na2SO3,MgCO3,NaHCO3

四、(本题共12分)

根据反应:

2Na2CO3+SnO2+4SNa2SO4+Na2SnS3+2CO2↑回答下列问题:

23.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24.在上述反应中单质物质的原子核外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5.上述反应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铝元素相比较,可以作为判断两者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选填编号)。

a.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

b.Al(OH)3能否溶解在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c.单质与氯气化合时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

d.单质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

26.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7.常温下,测得Na2SnS3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28.锡(Sn)元素的单质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灰锡和白锡。

已知:

Sn(s、灰)Sn(s、白)-2.1kJ,根据以上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灰锡和白锡的互相转化是可逆反应

b.常温下锡主要以灰锡的状态存在

c.白锡所具有的能量高

d.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肯定也是化学变化,但却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五、(本题共12分)

研究控制汽车尾气成为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反应:

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29.T℃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6.5molN2和7.5molO2,在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NO的物质的量是5mol。

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NO)=___。

30.反应过程中,容器压强始终保持不变,这说明_______(选填序号)。

a.反应未达到平衡b.高温时NO与O2不反应c.生成了其它氮氧化物

31.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

N2(g)+O2(g)→2NO(g)-180.5kJ、2H2(g)+O2(g)→2H2O(l)+571.6kJ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NO)

32.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右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

2NO(g)+2CO(g)2CO2(g)+N2(g)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1)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3.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温度(℃)

c(氨水)(mol/L)

电离常数

电离度(%)

c(OH-)(mol/L)

0

16.56

1.37×10-5

9.098

1.507×10-2

10

15.16

1.57×10-5

10.18

1.543×10-2

20

13.63

1.71×10-5

11.2

1.527×10-2

(1)温度升高,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填“左”、“右”)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_________;

a.电离常数b.电离度c.c(OH-)d.c(氨水)

(2)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共12分)

某化学小组用以下右图装置做兴趣实验(具支试管中存有少量空气)。

实验

编号

a中试剂

b中试剂

1

0.1克Na、3mL水

0.1克Na、3mL乙醇

2

3mL水

3mL饱和FeSO4溶液

3

3mL浓硝酸、1g铝片

3mL浓硝酸、1g铜片

4

生铁钉、3mL饱和食盐水

生铁钉、3mL饱和氯化铵

完成下列填空:

34.实验1:

同时加入试剂,反应开始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填编号,下同),

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c.左右基本持平

反应结束静置一段时间,最终U形管中液面。

35.实验2:

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出现左低右高,则b管中发生反应的氧化

剂是(填写化学式)。

检验b管中生成新物质的操作是:

36.实验3:

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在管(填“a”或“b”)液面上方出现,简述另外一试管未出现任何现象的原因: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若将a、b试管中浓硝酸同时改为3mL______(填编号),即可观察到试管中产生无色的气体,且位置与上述是相反的。

a.无水乙醇b.浓硫酸c.稀硫酸d.烧碱溶液

37.实验4:

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液面情况是_______(文字简述);写出a试管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题共12分)

过氧化镁(MgO2)易溶于稀酸,溶于酸后会产生过氧化氢,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等。

过氧化镁产品中常会混有一定量的MgO,实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案

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某研究小组拟用右图装置测定一定

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38.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的作用是:

39.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

①;②。

实验结束时,待恢复至室温,先,再平视刻度线读数。

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来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方案I:

取ag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NaOH溶液至Mg2+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bg固体。

40.推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方案Ⅱ:

称取0.1g样品置于某定量用锥形瓶中,加入15mL0.6mol/LKI溶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0.1mol/LNa2S2O3溶液滴定,滴定到终点时共消耗28.5mLNa2S2O3溶液。

(已知:

I2+2Na2S2O3→Na2S4O6+2NaI)

41.该实验在滴定前需加入少量作指示剂;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2.推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小数)。

 

八、(本题共10分)

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

用乙烯合成光学树脂CR-39单体的过程如下:

已知:

i.CR-39单体结构简式是:

ii.酯与醇有如下反应:

 

43.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44.在D、E的分子中,都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D的结构简式是。

(2)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E与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5.G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6.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3∶1∶1∶1,且能与NaHCO3反应。

(1)K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2)K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47.下列有关C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

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1molC最多能与2molNa反应

d.C的同分异构体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九、(本题共12分)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克、伊智根岸(美)和铃木彰(日)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研究,为化学家提供了更为精确、有效的工具,极大促进了制造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

已知一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可以表示为:

下面是利用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以烃A与苯为原料合成某个复杂分子L(相对质量不超过200)的过程,其中F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发生两种不同的反应分别形成H和G。

加成

48.写出反应的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

49.写出反应需要的无机反应物、反应条件:

①,⑤;

5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个空格:

用系统命名法给物质A命名:

写出物质L的结构简式:

5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F→G:

52.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i.能发生水解反应ii.分子中只含有两个甲基iii.不含环状结构

 

十、(本题共14分)

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各取30.0mL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然后分别慢慢地加入不同质量的的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得下列有关数据: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请回答:

甲乙丙

合金质量/mg255385459

气体体积/mL280336336

53.根据所给数据,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54.根据所给数据,计算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5.甲组实验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铝元素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并使Mg2+刚好沉淀完全,所需NaOH体积为升。

56.取一定量的Al2O3投入到NaOH溶液中,全部溶解,再通入CO2气体,当通入CO2气体2.24L时,生成11.7克的沉淀,如果通入CO2气体1.12L时,生成的沉淀是多少克?

 

虹口区2015年5月高三化学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D

A

C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B

B

C

A

A

B

D

D

C

D

B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AD

A

AB

BD

C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12分)

23.2S22P4(1分)O=C=O。

(1分)

24.16种,有5种。

(每格1分共2分)

25.bd。

(2分)

26.3:

1。

(2分)

27.

SnS32—+H2OHSnS3—+OH-(2分)

28.cd。

(2分)

五.(本题共12分)

29.

(1)0.2mol/L·min(1分)30.b(1分)

31.2H2(g)+2NO(g)→N2(g)+2H2O(l)+752.1kJ(2分)

T1、S2

32.

(1)放热(1分)

(2)(2分)

 

33.

(1)右,a

(2)氨水浓度降低,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使c(OH-)基本不变

六.(本题共12分)

34.bc(共2分)

35.氧化剂是O2。

操作是:

取样,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Fe3+生成。

(共2分)

36.b原因:

“钝化效应”(共2分)__cd;____(2分)

37.左高右低___O2+2H2O+4e→4OH—。

(每格2分,共4分)

七.(本题共12分)

3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作催化剂(或催化H2O2的分解)(共2分)

39.①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

②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每格1分,共2分)

先将右侧刻度管缓缓向下移动直到两侧液面相平,(2分)

40. 7(a-b)/2a。

(2分)

41.淀粉溶液;蓝色变无色(各1分)

42.0.798(2分)

八.(本题共10分)

43.加成反应(1分)

44.

(1)

(1分)

(2)

②(2分)

45.(2分)

46.

(1)

(2)(2分)

47.acd(1分)

九.(本题共12分)

48.④消除⑥还原(各1分,共2分)

49.(各1分,共2分)①NaOH水溶液,加热,⑤液溴,铁粉;

50.(各1分,共2分)3-甲基-1-丁烯;

51.(各2分,共4分)

C→D:

F→G:

52.

(2分)

十.(本题共14分)

53.1(3分)

54.1:

1(3分)

55.30(4分)

56.3.9(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