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171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芦溪届高三实验班第四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

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

”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2.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

“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

”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法庭判案的依据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D.万民法

4.我们之所以说1844年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主要原因是()

A.文中强调了建立共产党,有先进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B.文中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

C.文章的发表,看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哲学经历了崇拜——怀疑——批判这一不断升华的

过程

D.马克思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

5.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

“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种类繁多、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

6.近代有人提出: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

”此人的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实行相互监督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7.近期,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从历史来看,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源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朝鲜和韩国不愿意统一

8.加拿大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的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

9.2015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

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

这主要说明()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

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

10.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

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所选择的()

A.江西的瑞金B.贵州的遵义

C.江苏的南京D.陕西的吴起

11.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有这样一段话:

“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

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D.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12.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与这个节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通向现代世界的发展过程既不能看成是“外因”引起的单向运动,也不能看成是“外因”与“内因”对立两级之间的直线互动,应看成是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

大致说来,近代中国的变革至少贯穿了下面四条明显的线索,或称之为四个过程。

在这四个过程中,内外因素诸种力量交错作用,大致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近代中国变革的四个过程加以说明。

(至少说两个方面)

 

14.(25分)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

……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

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材料三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

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1)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13分)

 

(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12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庚子事变后,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朝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开启政治体系内的调适性变迁,走君主立宪路径来建构现代国家。

日俄战争的结局带给朝野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新政立宪遂成时代潮流……作为变革反对者的朝廷守旧派遭受重创,恪守祖制拒绝变法已无市场,慈禧太后等戊戌政变的刽子手很吊诡地成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遗嘱执行人。

——摘编自曹振华《清末帝国体系现代转型背景下的直隶政治变革》

材料二 在慈禧一干人眼里,中国的宪政模式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

随后,清廷又派大臣达寿于1908年考察日本宪政,确定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终于1908年8月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九年筹备清单》。

其中十四条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却使得朝野真心立宪的积极分子被浇了一盆冷水。

而嗣后的皇族内阁的出台更昭示了清廷单方面主导的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谕令施行“新政”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运动简直就是进一步,退两步的行为”的理由。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材料的核心信息,即19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购买力不断提升,购买“奢侈品”的民众越来越多。

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随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及完成,国民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

据此,可知,D项即体现题干“根本原因”要求。

本题正确答案选D。

本题正确答案选。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而题干强调的是“理智与智慧”,这应是启蒙思想,材料并没有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因此,ABD均错。

从材料中“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可以看出C项正确,

考点:

人文主义

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中“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说明当时法律是万民法,故D项正确;其它选项时间不符合。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万民法。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能力。

题中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根据其内容,与之符合的显然要从共产主义者的阶级属性上找原因,故D项正确。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依据所学可知,材料所反映的吃西餐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通商口岸,且是少数人的行为。

所以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史实不符。

所以选C。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表现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主张设议院、“集众思,广众益”等可知是维新派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故答案选择C项。

A是地顽固派的主张,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考点: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可以得出,这段材料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B项是属于这个风格。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排除A;《老

人与海》蕴含了“冰山原则”,与题目中“清晰的现实主义”不符,排除C;《等待戈多》为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排除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9.【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贸易组织受理了美国、欧盟、日本对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的起诉,并作出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的裁定,说明了世贸组织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D项正确。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职责

10.【答案】C

【解析】

简单识记,只需知道红军长征路线即可。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

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故C没有经过,选C。

1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和“随着相对论的传播……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

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的影响

1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因此8月1日是我军的建军节。

故选C。

A项是辛亥革命首发地;B项是在南昌起义后发生的武装起义的地方;D项是1934年进行的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考点:

南昌起义

13.【答案】

(1)衰败化:

这是指清王朝自身衰败的过程。

各种内部体制性危机和社会骚乱的出现、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机构衰落的趋势都证明了清王朝在走向衰败,外来侵略加速了这种衰败。

(2)边缘化:

这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在强大的外来政治、经济、军事渗透下,中国原有的进程被打断,中国逐步被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体系中,沦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主权逐渐丧失。

(3)革命化:

这是指中国内部产生的反对西方侵略和拯救民族危亡的强烈回应的过程。

主要包括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等。

(4)现代化:

这是指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变的过程。

在世界变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试图建立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不断深化过程,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近代中国变革的四个过程加以说明,至少说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有历史素养,在答题时,既要注意对四个过程的把握,还要注意说明内容的全面性,如中外方面关联,新旧对照,发展和衰败对应等因素,对近代中国变革的四个过程加以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1)衰败化:

这是指清王朝自身衰败的过程。

各种内部体制性危机和社会骚乱的出现、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机构衰落的趋势都证明了清王朝在走向衰败,外来侵略加速了这种衰败。

(2)边缘化:

这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在强大的外来政治、经济、军事渗透下,中国原有的进程被打断,中国逐步被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体系中,沦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主权逐渐丧失。

(3)革命化:

这是指中国内部产生的反对西方侵略和拯救民族危亡的强烈回应的过程。

主要包括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到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

亥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等。

(4)现代化:

这是指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缓慢转变的过程。

在世界变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试图建立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不断深化过程,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考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演化历程·王朝的衰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化进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洋务经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旧民主革命·具体史实

14.【答案】答:

(1)逐渐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剪发辫,易服饰;崇尚西方生活习俗(3分)趋势: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促进生活近代化,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分)

(2)现象:

妇女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2分)原因:

政治上,政府提倡妇女解放;经济上近代经济发展;思想上,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妇女思想进一步解放。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材料可直接概况出,近代中国人观念的变化,即是逐渐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剪发辫,易服饰;崇尚西方生活习俗。

反映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促进生活近代化,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材料三讲的是女子在银行、理发店、医疗、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的出现,这反映了妇女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其原因在于政治上,政府提倡妇女解放;经济上近代经济发展;思想上,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妇女思想进一步解放。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地位的变化

15、

(1)背景 国际方面,日俄战争的结局带来了立宪战胜专制的共识;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在华利益,要求清政府顺应潮流进行变革。

国内方面,守旧派遭受重创,新政立宪成为时代潮流并形成政治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慈禧太后等最高领导人试图挽救统治权的危机。

(答出两点即可)

(2)理由:

仿行日本立宪君主制、制定宪法规定皇室大权、漫长的预备立宪期以及组织皇族内阁等,表明清末立宪的实质是加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第

(1)问,“背景”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归纳,国际有日俄战争的影响和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政策对清政府的压力等;国内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守旧派力量遭打击、慈禧太后的支持等。

(2)问,根据材料“为挽救统治权的危机,避免迫在眉睫的主权危机”“不是效仿英国的虚位君主制……而是追寻日本的立宪君主制”“皇室大权与九年的漫长预备立宪期”“皇族内阁的出台”等可知,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君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