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091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docx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资料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

 

《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天津市统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07年4月

以下是本课题组拟定的课题实施方案,共包括十一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弱势群体子女

(1)弱势群体: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统一的认识。

总的来说,一部分人群(通常指少数)比另一部分人群(通常指多数)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我们通常把他们称为弱势群体。

有学者将弱势群体做了深入细致地划分:

从经济学角度看,是指那些在就业竞争获取经济收益维持生计上处于不利境地,需要关注的人群。

从生理学角度看,是指那些生理上有残疾,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需要加以关注和关照的人群。

从城乡差异的角度讲,是指那些从农村流入城市,主要靠体力或手工艺从事建筑、环卫、维修、保姆等艰苦行业和服务行业,没有取得城市户口而需要加以关注的人群。

从就业状态上分析,是指那些下岗或到就业年龄而没有获得就

业机会,生活缺乏保障的人群。

从性别上分析,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和缺少教育的女性,相对

于男性而言也是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

从年龄层次上分析,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相对应青壮年人在体力

智力的对抗中也处于弱势,也是需要保护照顾的群体。

另有研究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角度去考虑当

前我国社会中比较凸显的弱势群体问题,将弱势群体定义为那些在

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处于劣势,无法平等的享受到社会经济发

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的人群。

正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权威人士所指出的,目前我国弱

势群体主要包括:

农村的低收入者。

下岗职工或已经离开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仍没找到工作的人。

体制外的人,即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活口的人和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与城市劳动者相同的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

较早从集体企业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他们的单位要么破产,要么效益欠佳,不可能为这部分人缴纳医疗等社会保险,他们的收入仅够吃饭,没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弱势群体子女

系指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

(3)职校弱势群体子女

系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子女

2、教育策略:

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

它提供的是一种在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1、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针对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以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学校管理、学习指导、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国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更是得到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期。

各个领域不断同世界接轨,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几代人富民强国的梦想在一步步地实现。

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同样出现了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催生了弱势群体,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弱势群体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凸现出来。

在教育越来越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对职校中大量存在的弱势群体子女进行关注与研究是与时俱进,大势所趋。

三、问题提出的切入点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多来自于中低收入家庭。

家中为双下岗、低保户、久病难愈、残疾人、无固定职业或从事低收入工作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这些弱势群体子女中的除部分自强不息、表现突出外,还有不少在学习、品德、心理和行为等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

如心理上主要表现出自卑、胆小、性格孤癖、不善交往。

有的在学习上缺乏目标和动力,更有的思想偏激、敌对、纪律散漫,甚至违纪、违法。

这就给我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及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教育要有针对性。

对弱势群体子女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及方法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还不多见,不能满足我校教育工作的急需。

为此,我校领导决定就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策略及方法开展研究,以形成一套可行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优化我校教育机制,完善教育手段,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论、有技能的合格中职人才。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明确中职学校弱势群体子女弱势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2、通过研究、实验、总结形成对中职学校弱势群体子女的整体教育策略和类型教育策略及方法。

3、逐步找出对中职学校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规律,形成对中职校

弱势群体子女的学校管理策略、学困生学习指导策略、德育策略和心理辅导策略。

4、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中充分发挥中职学校教育优势。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将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研究:

1、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基本情况调查及弱势类型的划分。

2、中职学校中不同弱势类型子女在学习、品德、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研究。

3、对中职学校中不同弱势类型子女的个案研究。

4、对中职校弱势群体子女整体教育策略和分类型教育策略及方法的研究。

5、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中如何发挥中职学校优势的研究。

6、中职学校对弱势群体子女专项管理和创设和谐发展环境的研究。

7、中职学校中对弱势群体子女学困生实施学习指导的策略及方法的研究。

8、对中职学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点和心理辅导策略及方法的研究。

9、对中职学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德育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10、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促进作用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观点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5、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

6、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

1、课题研究的假设

(1)弱势群体家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对其子女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相关表现有着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2)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策略和方法的有效实施,可促使弱势群体子女心理上由自卑,偏激甚至是敌视逐步转向树立自信、自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和学校的帮扶教育形成感恩意识;可促使弱势群体子女行为上善于与人交往,正确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可促使弱势群体子女在学习上都能形成明确的目标,自觉进取,获得进步,努力使后进生的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态度端正,树立起上进心,摆脱学习困境;可促使弱势群体子女思想逐步开阔,培养创新意识,拼搏精神,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树立起走向社会,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2、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针对弱势群体子女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整体策略的分类策略的研究

(2)中职学校对弱势群体子女在校生的管理思路和措施的研究

(3)在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中如何发挥中职学校优势的研究。

(4)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促进作用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究文献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

认真学习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成果及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理论,夯实研究基础。

2、邀请专家做关于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举办教育课研理论与方法的讲座。

使课题组成员尽快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所需理论知识。

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推动课题的研究。

3、为使课题的研究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以主课题带动子课题,子课题促进主课题的研究方法,将主课题核心内容分布到各子课题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的研究实践。

4、编印《教科研手册》,课题组成员随着课题研究的进展认真填写,形成规范的课题研究记录,不定期开展手册自查、互查、互评活动。

为阶段性总结和结题报告提供详实的资料。

5、健全课题组例会制度,认真组织集中学习、交流与研究活动。

将集中研究和分散研究有机结合。

做好阶段总结、成果检查与有效性检测工作,高水平的完成课题最终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学习、培训、制定详细研究计划阶段。

(2006年10月-2007年5月)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成果及职业教育新理念、新理论,夯实研究基础。

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究文献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

2、邀请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举办教育课研理论与方法的讲

座。

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申报子课题,研讨制定科学详细的研究计划。

3、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安排好成员分工。

编印《教科研手册》,开始形成规范的课题研究记录。

(二)开展课题实验研究阶段。

(2007年5月-2009年4月)

1、课题组成员根据承担的子课题展开深入、全面地研究。

2、开展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分析相关资料、数据。

3、围绕子课题的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专家指导会和中期成果汇报会。

4、做好阶段研究有效性的检测。

(三)汇集成果,总结提高,完成结题阶段。

(2009年5月-2009年10月)

1、各子课题完成研究工作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2、做好最终成果的有效性的检测。

3、总结子课题研究成果,完成总课题结题报告。

4、汇集,整理各项成果,筹备、召开结题鉴定会。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主要领导挂帅,骨干教师担岗

本课题组成员由老、中、青教师组成,成员学历层次均在大学本科以上。

课题组由副校长曹士芸担任总负责人,副校长董彦萍、教务主任王晓玲作为成员参与基础研究工作。

骨干教师刘旸、李红、付全胜分别担任课题组组长、副组长。

整个课题组包括11人,除两位校级干部外,还包括一位主任,三位年级组长,四位班主任和一位德育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四人,中级职称六人,初级职称一人,研究专长包括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

总体上看,本课题组年龄、经验和研究专长构成合理,为顺利完成课题任务提供了保证。

2、专家、领导及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关心与指导。

本课题组聘请贾晓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心理学会理事)、魏永田(天津四中原校长、高级教师、天津市德育教育学会副会长)、幺青(高级教师、河西区教育科研室德育负责人),使课题的组织和研究工作有较高的起点和坚实的保证。

3、我校领导一贯注重科研工作,抓得紧,落得实,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保障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自筹经费1万元,并按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利用。

分别为3千元、3千元、4千元。

主要用于邀请专家、定购书籍资料、外出交流学习和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等。

4、将主课题核心内容分布到各子课题中,逐层落实。

以主课题带动子课题,子课题促进主课题的研究方法。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员参与的研究实践,保证研究任务落到实处。

5、编印《教科研手册》,形成规范的课题研究记录。

健全课题组管理制度,认真组织集中学习、交流与研究活动。

将集中研究和分散研究有机结合。

6、做好阶段总结、成果检查与有效性检测工作。

高水平的完成课题中期检查和最终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中期检查和阶段成果

本课题组将2008年12月定位中期检查时间。

阶段性成果包括:

1、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2、不同弱势类型子女在学习、品德、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研究。

3、对不同弱势类型子女个案研究的中期报告。

4、对各类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策略和方法研究的中期报告。

5、学校对弱势群体子女专项管理和创设和谐发展环境的部分思路和措施及实施效果的汇报。

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效果检测

1、各子课题阶段成果在课题组内交流、共享,由课题组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进行可行性效果检测。

2、将经过课题组内成员检测的成果在全校班主任中逐步推广,进一步检测效果。

3、针对职校弱势群体子女学校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实施的实验、归纳教育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校内逐步推广。

4、对个案研究的被试学生进行跟踪反馈,总结典型,推广具体的教育措施。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的最终表达和预期成果

1、总课题研究报告

2、调查报告

3、个案研究报告

4、自编研究优秀论文专辑

5、在国家、市、区期刊上发表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