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6941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二年五月

附表:

建设工程总投资估算表

附件: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征地图

***市运输管理处关于***县运输管理所迁址新建的批复

组织机构代码证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建单位

1、项目名称:

***县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县运输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

***县运输管理所所长夏泽深

4、项目建设地址:

***县桥南新区森林种苗站北

5、项目主管部门:

***县人民政府

二、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

1、编制依据

***县运输管理所委托***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编制***县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

国家计委委托编写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

《***县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国家现行法规及行业相关规程、规范、规定;

建设单位委托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

***县运输管理所提供的相关资料。

2、工作范围

***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受***县运输管理所的委托,完成***县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工作范围主要是在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资金筹措等初步方案,为项目的申报、设计、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项目按管理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新建***县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及附属用房,总占地面积4828.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5.94平方米,其中综合服务楼325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附属用房525.94平方米,包括车库260平方米、宿舍和食堂265.94平方米。

项目容积率1.0,建筑密度28%,绿地率大于30%。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60万元。

资金来源为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五、建设时间

项目建设时间:

2012年5月-2012年12月。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县情概况

***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市,位于辽宁西部,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地带,东临***县,西靠凌源市、北连建平县,南接葫芦岛市建昌县。

全县总面积22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万亩。

全县有10个镇,11个乡,1个农场,共190个行政村。

总人口43万,有汉、蒙古、回、满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9.1万人,占总人口的21.5%。

县政府所在地大城子镇,规划控制区域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万人。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县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300-400m之间,山地、丘陵、平地、河川相间交错,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

西北有努鲁儿虎山脉,自西向北延伸,东南有松岭山脉,由南伸向东北。

全县形成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槽形地形。

***县主要山峰有:

东部的楼子山,海拔1091.1m;西部的金花山,海拔917m;南部有白狼山(今大阳山),海拔881m。

2、气候特点

***县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

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

年平均气温为8.7℃,境内南北气温相差1.5℃,年均降水量为491.5毫米左右,整个植物生长期(4-9份)的降水量为451.6mm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92%。

平均日照时数为2807.8小时,平均无霜期144天。

3、水文状况

***县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主干河为大凌河,从建昌县流入,自南向北注入***县,蜿蜒境内78.55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河、蒿桑河、渗津河、牤牛河、芍药河。

***县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6%,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77亿立方米,可开采0.68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4%。

大小河流总长650公里。

有中小型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

三、经济发展

进入“十二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县经济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列全国2001个县(市)的第825位,较上届前移121位,并成为2008-2009年度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县(市)。

***县目前还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城,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科技进步县。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的总体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5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亿元,增长40%;居民储蓄存款达到54亿元,增加13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7700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800元,增长17%。

这些辉煌成就,反映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充分展现了***振兴崛起的良好势头。

四、项目提出背景

***县运输管理所位于***县大城子镇建设路108号,占地面积1665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平方米,是担负全县道路客货运输、运输安全管理等职能的综合部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安全作为交通运输的首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交通运输的持续、快速增长,道路交通事故风险日益加大。

作为全县交通安全的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管理和辛勤的工作,较好的保证了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

但是就总体而言,由于历史投入的不足,全县交通运输支持保障设施仍处于较低水平,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能力与经济社会以及交通业发展对安全提出的要求不相适应。

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执法监督力量和设施装备落后、监管手段缺乏、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履责能力的发挥。

为适应新形势上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落实国家交通运输部明确各地要建立安全技术检验站,负责本地的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要求,满足“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县交通运输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需求,加大交通运输安全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力度,***县交通运输管理所拟在***县桥南新区建设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及附属用房,共计土建总规模3775.94m2。

建筑耐久年限为7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强化***县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运管部门信息收集和指挥通信能力,加大道路运输和车辆监督力度,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

道路运输监管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能更好的保障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产业发展,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信息技术使运管机构与政府、航运公司等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和快捷,从而将诞生各种新型的服务,增加新的创收渠道。

因此该项目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综合效应。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实施是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需要

***县运输管理所现位于***县大城子镇建设路108号,属于城市商贸中心区,已经影响了城市的旧城改造。

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的步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新的办公、商业和居住区的快速形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城市建设和开发工作中间热、周边冷的局面,最终形成“极化一点,构筑一圈”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项目实施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

***县运输管理所目前建筑面积约1137平方米,随着工作业务的逐年增加,办公面积已经严重不足,各科室办公场地拥挤又四处分散,尤其是技术用房极缺,制约了交通运输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因此项目是实施建设职能,搞好交通运输管理事业的需要。

(三)项目实施是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需要

***县运输管理所位***县大城子怎建设路108号,处于新城区与旧城区相结合部位,由于大部分党政机关已搬入桥南新区办公,该处距相关业务部门较远,不利于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

同时,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7]2250号文件的精神,同级党政机关及其直属机关办公用房集体建设或联合建设有利于节约投资和提高办事效率,集中或联合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和附属设施。

如会议室、接待室、收发室、变配电室、通讯网络、食堂、车库、消防设施,从而避免重复修建节约投资。

新办公楼的建成有助于协调管理机关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工作,附属用房和设施得以共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项目建设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随着***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相应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逐渐加强,该项目的建设对***县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文件精神,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是极其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工程技术上可行

从工程设计角度讲,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省、市、县各级设计部门对该工程进行了充分研讨、论证,为指导下一步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二)工程施工上可行

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水泥、砂石、钢材等均可从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购进;其他成品材料可根据价格直接到产地购置,木材根据价格可在本地购置或到产地购置。

(三)资金来源和筹措上可行

此工程的社会效益显著,资金上级会给予一定补助,并且***县是省定贫困县,国家、省、市将在资金、政策上具有很大倾斜,有力地支撑了项目建设。

(四)政策上可行

***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此项目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县运输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运输管理工作质量迅速提高,为该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运输管理基础设施的滞后是***县运输管理落后的原因之一,***县委、人大、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运输管理工作的发展,曾多次提出加大运输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运输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并积极协调运输管理所综合服务楼建设所需土地问题,为项目的即将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同时,为推动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已经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运管所、发改局、财政局、城建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五)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运输管理条件,提高运输管理所各项业务的工作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亦取得共识,也是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良好愿望,并对项目的早日建设和竣工出谋划策,给予了积极援助和多方支持。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一、选址依据

按照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的选址须满足以下要求: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应较好;周边市政设施应较完备;

2、不应选择周边环境有较强污染源的地区,及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

3、项目宜临近城市主要道路,基地道路应与城市道路连通。

4、各类功能用房、附属用房的规划布局,应考虑用房性质和用途,按照有利工作和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

5、业务技术工作所产生有污染的垃圾及污物,宜由专门路线运出,不宜与主要人流流线交叉。

6、建筑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地,并结合主要出入口布置,停车数量除满自身的专门功能需求外,还应符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的规定。

二、项目场址

本项目按照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经方案比选,多方讨论研究,本项目选址在***县桥南新区森林种苗站北,该址距省道兴凌线、建三线50米左右,距国道101线、国道306线和长深高速公路20公里以内,20公里内有铁路货站。

该场址位置相对较高,且处于城乡结合地带,周边无高层建筑并远离繁华闹市与居民区,周围无污染源及易燃易爆隐患。

项目选址符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场地规范要求和***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设条件极为优越。

项目拟用地面积4828.37㎡。

三、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县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300-400m之间,山地、丘陵、平地、河川相间交错,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

西北有努鲁儿虎山脉,自西向北延伸,东南有松岭山脉,由南伸向东北。

全县形成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槽形地形。

***县主要山峰有:

东部的楼子山,海拔1091.1m;西部的金花山,海拔917m;南部有白狼山(今大阳山),海拔881m。

2、气候特点

***县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

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

年平均气温为8.7℃,境内南北气温相差1.5℃,年均降水量为491.5毫米左右,整个植物生长期(4-9份)的降水量为451.6mm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92%。

平均日照时数为2807.8小时,平均无霜期144天。

3、水文状况

***县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主干河为大凌河,从建昌县流入,自南向北注入***县,蜿蜒境内78.55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河、蒿桑河、渗津河、牤牛河、芍药河。

***县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66%,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77亿立方米,可开采0.68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4%。

大小河流总长650公里。

有中小型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

(二)地质情况

开发区地质状况较好,无地震断裂带穿过。

按国家规定建筑物抗

震等级按7度设防。

桩基是开发区内较好的地基选型。

经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

***县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

(三)交通情况

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多条主干道直通市区。

(四)环境现状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县六官营子中心敬老院内,该区域环境无工业污染,大气质量良好,周边产业也能满足项目对环境现状的要求。

(五)公共设施与施工条件

供水:

当地水资源丰富,施工过程中直接使用自来水公司供水,办公和生活用水将使用县内自来水。

供电:

直接使用县电力局电网供电。

生活污水定期抽排,不存在污染问题。

该项目属县城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中国网通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网络覆盖全县,通讯发达。

项目地位于城镇中心,目前区域内上下水管网、供电、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十分健全,同时交通十分便捷。

项目建设所需主要建材如水泥、钢材、木材、砂卵石及砖瓦等,本地市场均可解决,其质量和数量均可满足工程要求。

根据工程建筑物结构形式,本工程施工技术无特殊要求,用常规施工方法就可解决。

建设场址基础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基础工程实施,但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作业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

四、场址评价

本项目所在地***县桥南新区周边地形较平坦,周边无高层建筑并远离繁华闹市与居民区,周围无污染源及易燃易爆隐患,气象条件较好,交通位置优越,市政管网建设齐全,经济发展状况显著,符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选址要求。

因此,本项目选址可行。

第五章建设方案设计

一、建筑设计依据

本项目所建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建筑设计符合经济、实用、安全、专用性、美观的基本要求,以下列规范为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

(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抗震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27-2007);

(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要求,本着低经济投入、高社会效益的原则,加快运输管理综合楼建设步伐,完善运输管理体系,彻底解决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切实提高业务能力,进而提升全县运输管理水平,推动***县运输管理事业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项目建设原则

1、立足解决运输管理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问题,着眼新形势下运输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2、立足运输管理工作实际,适度超前,保证十年内不落后。

3、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周边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化相统一的原则;

4、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三)项目建设的目标

本项目硬件设施参照国家计委印发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要求的相关规范指标,结合***县运输管理所在编人数,确定建设面积为3775.94平方米。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执法执纪、安全工作、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工作,确保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新形势下运输管理事业的需要。

三、总平面布置

(一)平面布置

利用现状自然构成,建立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适用性强的现代行政办公建筑。

该项目是一个集办公、会议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区。

在明确其功能分区的前提下,考虑更多的是各功能区自身使用的舒适性,互相联系的便捷及组织的科学性。

根据项目的建设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该项目位于***县桥南新区,交通方便,风景优美。

建筑高为4层,12米,项目总占地面积3775.94㎡,建设总体分为办公楼、附属用房、室外场地等。

设置1个出入口,全场设置环形车道,宽度为10m,满足消防和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

在外立面上应体现简洁、大方、庄重、严肃之感。

(二)层面设置

一层:

812.5平方米,设置服务大厅、稽查队办公室等;

二层:

812.5平方米,设置行政办公室等;

三层:

812.5平方米,设置行政办公室、会议室等;

四层:

812.5平方米,设置行业培训教室、档案室等。

四、土建工程方案

1.土建工程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J9-8'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l1-891993修改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修改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71995修订版、1997年版)

2.主要建筑工程装修规范

外装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宜采用体现运输管理特点和不易老化的装修材料。

建筑的内装修应适应工作人员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并宜采用明快和容易清洗的装修材料。

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装修,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业务用房的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

(2)地面用材应采用防滑、易清理的材料;部分设备用房应按该设备要求防静电;

(3)行政办公等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易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用遮阳设施。

3.工程方案

项目计划新建***县运输管理综合服务楼及附属用房,总占地面积4828.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5.94平方米,其中综合服务楼325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附属用房525.94平方米,包括车库260平方米、宿舍和食堂265.94平方米。

项目容积率1.0,建筑密度28%,绿地率大于30%。

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主体为墙梁、板、承重,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屋面为刚性防水屋面。

外墙做保温处理,室内水泥抹灰,窗为塑钢窗,楼梯为白钢扶手。

1、外墙:

地下墙体采用MU5空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一层采用MU5空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二层采用MU5空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三—八层采用MU5空心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2、通风道:

卫生间采用PWB12两孔型成品通风道见辽2002J802-1。

3、卫生间、洗漱间楼面防水做法:

(1)通体砖8-10厚,干水泥擦缝。

(2)1:

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20厚,表面撒水泥粉。

(3)高分子防水层,周边卷起500高。

(4)1:

3水泥砂浆找坡,最薄处20厚抹平。

(5)刷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五、结构方案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结构设计

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

场地土类别:

Ⅱ类

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

抗震等级:

二级

砼强度等级为C30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内隔墙均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小梁柱截面尺寸,节省投资。

(三)结构选型:

基础类型待地质勘探后拟定。

采用框架结构,楼层面为梁板式,垂直荷载主要由框架体系承担,水平荷载由剪刀墙和框架共同承担,柱截面500×500毫米。

第六章公用辅助工程

一、给水工程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二)用水量预测

办公楼用水量估算,最大日用水量4m3/d、最大小时用水量1m3/h。

(三)给水水源

水源为城市管网,水压35m水柱,管径DN200,埋深1.5m。

管材选用PE管。

(四)给水系统

项目全部用水均由城市自来水的市政给水管网提供;在界区内生活与消防用水分用两个管网。

给水管网供水水压为35m水柱。

满足建筑物本次工程建筑物供水水压要求。

室外生活给水管道沿各设计道路顺自然坡度直埋在冰冻线以下,主干管选用DN200管。

(五)配水管网

供水通过主干管向次干管供水,成环状布置。

主干管为DN200、次干管为DN100,管材采用PE管,15cm厚砂垫层基础,埋地敷设,埋深为1.5m。

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分段和分区检修的阀门,在管线交汇点的各支上设阀门井。

(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须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系统选择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七)消防栓给水系统

根据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须设置室外与室内消火栓系统。

二、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一)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生活污水通过暗设污水排放系统汇流至室外,经化粪池、污水井转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建筑雨水采用外排水,雨水在屋面汇集后经设置在建筑内部或外部的雨水管道排至建筑物散水后流入绿化带。

要求道路路面及硬化地面略高于自然地面,以保证路面不会积水。

雨水量40L/s,降雨量重现期取4年。

(二)污水管网

市政污水管线DN250,埋深1.50m。

污水管线沿道路铺设,充分结合地形及道路纵向坡度变化合理布置。

污水管线顺应地势汇集接入库区污水管网,化粪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